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嫌贫爱富(科举) 第14节

作者:无根的蓬莱
蔡思瑾愿意先带着周水静到南粤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系统,能够通过自己学习、不断刷题就提升技能等级,提升文章层次,要不然他也不敢对自己的前途这么儿戏的。
在蔡思瑾想来,自己在南粤城自学半年,参加一下粤秀书院的考试,能考上固然好,考不上的话估计到那时候静儿也已经对南粤城失去新鲜感了,这样她们就能一起回北方,去考一考应天书院。蔡思瑾觉得,他若是去考应天书院的话还是有八成把握能考上的。
可是往往计划都不如变化快,蔡思瑾猜中了前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周水静对于南粤这个海边城市的环境、饮食、气候等等确实是不太适应,刚来的时候对大海新鲜,很是兴奋了几日,到了后来就有些兴趣缺缺了。因为她忽然发现,这里的海风太大,她时常会觉得吹得她头痛,这里的海味太多,偶尔吃一两次她还能撑得住,但是常常吃她有些受不了,还是想念羊肉的味道,偏偏南粤城里鱼虾价贱,羊肉价高,最后他们折中了一下常常吃没有那么贵也没有那么腥的猪肉。而且这里因为靠海,空气比较湿润,屋子里会比较潮湿,周水静很是不习惯。
蔡思瑾对她这些喜好都是熟知的,已经尽量顺着她,尽量帮助她来减少不适了。但是这些情况减轻却不是消失,蔡思瑾都有点儿想提前带着周水静打道回府了。要不是已经在粤秀书院报了名,交了价值不菲的报名费,可能他们就半途而废了。
但是这一切在壬子年春节之后有了转机。
当时蔡思瑾为了贴补家用,就到附近的书肆里面去借了一些抄书挣钱的活计。结果被周水静制止了,周水静不想让自己的夫婿将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在抄书上,反正她的字也写得很好,她完全可以代劳啊!
说道字这个问题上,蔡思瑾还是很汗颜的,他擅长和一直练习的其实就是应付科举考试的馆阁体,写其他的字体其实是不怎么好看的,所以也就能用那笔字来抄书赚钱,卖不了字。但是周水静不一样,她为人特别有灵性,字也写得极好,还懂不同的好几种字体。抄书她也可以驾驭馆阁体,工工整整,还能写对联,写出粗犷雄浑的字体来,看起来就很漂亮,还能接抄佛经的活,一手簪花小楷写得极为秀丽,深得南粤城世家贵妇们的喜爱和追捧。
所以,蔡思瑾成了吃软饭的那个,一切花销都是靠媳妇儿,自己不但不能赚钱,还总是花钱。好在周水静也不和他计较这些,只是他总是心中有愧,忍不住想对周水静好些、再好些。
而且南粤城以及大海给了周水静很大的冲击,她来到这边之后灵感迸发,写出了好多不错的诗篇,让蔡思瑾大感佩服,他无奈地说道:“静儿,你天生就是念书的料!要是换做是你的话,考上粤秀书院简直是小菜一碟啊!”
周水静只是一笑,还大方地说道:“夫君,我这些诗篇都是没有展示在众人面前过的,而且我作诗的灵感从何而来你都是很清楚的,这些地方都是我们一起去游历的,你也很能感同身受,要不然日后你考粤秀书院的时候背记几首试吧,说不得就能考上了呢?”
蔡思瑾猛地摇头,说道:“这可不行,我岂不是成了欺世盗名的小人?盗的还是静儿你辛苦做出来的诗篇!”
周水静此时却浑然不在意:“夫君,我又不考科举,这些诗做出来也是浪费,若是给你拿去用了还能有点儿价值。”
蔡思瑾却是皱眉不赞同,正色说道:“静儿,你莫灰心,莫觉得女子念书无用,你这么有天分,你的这些诗日后是能整理成诗集流芳百世的!”
周水静怔然,出诗集啊,还要流芳百世?她之前连做梦都不敢这么想过的。她忍不住一笑,对着自己这个这么高看自己的夫婿笑了笑,说道:“谢谢夫君你这么看得起我。”只是心中却还是不大相信的。
蔡思瑾知道周水静不相信,但是同时也知道只要有银子,想自费出个诗集,制一个版印刷个几百本还不算太难,前世里面他其实也整理过周水静的诗集出版过,对于这些步骤都是门清的。于是蔡思瑾偷偷将周水静的诗稿分类整理、编辑、抄录,写上一篇序以及重要诗篇的介绍,以诙谐的游记形式介绍那些重点的诗篇是他们二人在游了南粤城那个景点之后有感而发写的,很似模似样。
鉴于蔡思瑾本身是没有什么钱的,于是他毫不客气地开口向自己未来妹夫借了些钱找了一个地方出版了周水静的诗集,名称还是和前世他与周水静商谈之后定的那样《静思文集(一)》,他想着这一世他要早早帮静儿整理,不用像前世那样几十年后再来整理,好多重要的诗稿都佚失了,最后只得三辑,这一世《静思文集》怎么着都要出到十辑吧!
当壬子年正月二十六日周水静十六岁生日的时候,蔡思瑾将这本散发着清新油墨香味的《静思文集(一)》送给周水静的时候,周水静简直激动得无以复加!蔡思瑾也笑眯眯地尝到了不少甜头。
因为印制了几百本,且也想让周水静的文集找到知音,所以蔡思瑾和李永富还花了不少心思将这本文集放在南粤城几个书店之中代卖,希望周水静的诗篇、文章能够普传天下。
因为当时印制的本书比较少,书籍的成本就比较高,蔡思瑾也不愿意将这么好的文集低价出售,降低了周水静文章的格调,所以这本文集他定价很高,也不指望能卖来赚钱,只是想放着慢慢卖罢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本文集一个月不到竟然就卖到脱销了!
蔡思瑾被几家书铺的老板追着要求补货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逼的。好在版已经早早制好了,就放在自己家里呢,只要拿出去再飞快地加印几百套就行了,不,几千套!
拿着沉甸甸的银子在手,蔡思瑾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产生了动摇——貌似自己以前当官也没有这么好挣银子啊,或者这辈子陪着静儿游历大江南北随时出点儿书赚点钱也不错?日子还能更逍遥?
好在他立即就摇头打消了这个想法,还是要好好念书好好科举,将来做官给静儿挣钱、挣身份,要不然自己不就真的成了吃软饭的了么?而且若是他没有权势能护住静儿和财富的话,说不得他们小两口日后遇到什么难事儿呢!
李永富则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拿回了了自己投资的银子,还得了不少利,喜滋滋地说道:“大舅哥啊,本来我以为这些出书的银子算是扔到水里打水漂了,就是支持你一下博美人一笑,哪里知道竟然还能挣钱啊!乖乖,人家都一直说你瑾哥儿是文曲星下凡,我看你老婆也是啊!你们这两口子,绝了!真是登对!”
蔡思瑾汗颜,他知道其实比才学比灵气他是比不上静儿的,静儿这个文曲星是货真价实的,他嘛,只能呵呵呵了......
不得不说蔡思瑾其实是妄自菲薄了,静思文集卖得好,与他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第37章 越秀女学
《静思文集(一)》能卖到脱销, 有好几个因素, 不但是周水静的功劳, 更是蔡思瑾的功劳。
蔡思瑾直接用了前世几十年后的思路,从他的名字之中取了一个“思”,从周水静的名字中取了一个“静”字, 组成“静思”二字, 一个意义是代表他们两夫妻, 另一个意义也是“静思己过”或者“静思以往”的意思。至于当时周水静提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小心思把“静”写“思”前面之类的,蔡思瑾没有那根筋, 没有考虑过这种问题......
这样的话,这本文集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周水静极有灵性的诗赋之外, 还有蔡思瑾的功劳。他在序中很谦虚地写了他们少年夫妻两从北地到南粤城预备求学的经历,写了二人看过古往今来诗篇之后对南粤城和对大海的向往, 写了他们二人观看到这些景点之后所受的震撼,以及游玩时候发生的各种趣事。
最为重要的是,他在序之中写到:“思之妻静乃是世间难得之才女,故游玩之后能依钟灵毓秀之景而得妙手天成之诗赋,余自叹弗如, 不忍此诗篇蒙尘于家中书橱之内, 故添些许游记将该文集付梓,以做纪念,并供世人一阅。”
这样的话一写出来,他的“妻奴”本性就暴露无遗了!时下男子鲜少有如此推崇妻子, 将自己的才学、地位放得这么低的。可是蔡思瑾不一样,经过前一世几十年的生活以及这一世重生的经历,他心态很豁达,一点儿不在乎其他人怎么攻讦自己,也不在乎被人说“妻奴”什么的之类,更不怕别人说他的才学不如周水静——他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才能本就不如周水静么!他就是愿意听周水静的,周水静就是他的主心骨么!反正是事实,你们随便说呗!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南粤城的待嫁闺阁女子及已婚不久的妇人都心向往之,她们纷纷羡慕文集作者“静”的好运,竟然能嫁给这样一位欣赏她为她出书的好夫婿!而后忍不住芳心摇曳、心怀神往、口口相传,向自己的亲戚朋友也推荐这本书。而这部分女子本来也就是购买这种文集、游记闲书的主力军。
待到买完书回来之后,抛去书中作者爱情的噱头,细看其中的诗赋以及游记,又忍不住再次击节赞叹。书中作者“思”的所言不虚,这些诗赋确实是妙手天成的好文章,同时游记也毫不逊色!
大家都开始讨论这些诗赋以及游记,渐渐的,家中一些男性成员也听到了诗赋,惊觉果真不错,便借来一阅,或者是再买一本。
文中的男作者“思”将自己的地位放这么低,初看此书的男子均会纷纷对此嗤之以鼻,但是看完全书之后,却被蔡思瑾的文笔折服。蔡思瑾这个人虽然于诗赋一道上没有什么灵性,但是写起文章来却是很有一手,不然也不可能写那种严格束缚人的八股文也能写得那么好。
你想一想,当一个人戴着全身镣铐的时候还能把舞跳得那么好,待他将全身镣铐除去,轻装上阵,跳出来的舞姿又会是多么的让人惊艳?
更不用说前世里他和周水静曾经花了几年的时间对二人一辈子游山玩水之后的诗赋进行整理,共同撰写游记,还出了三辑《静思文集》,他写游记的水平经过多年浸淫,也不是等闲的。再加上这一世里面他依托系统大量练习写文章,还在游记写完之后都发动一次“妙笔生花”二级的技能全部重写一次,将游记全部推上新台阶,能不好么?
除了文章之外,再一个就是蔡思瑾的身份也为本书添了一把火。虽然他并没有自爆姓名,但是大家都知道大晏朝的新婚燕尔年纪肯定不会太大,而他又是来准备考粤秀书院甲班的,说明他已经取得了举人的资格!这样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华的男子,还通过科举证实了自己的文化水平,更能娶得如此有灵性有才华的娇妻相伴在身侧,简直是人生幸事啊!
因此,男生们也自动将蔡思瑾自序中对妻子的夸赞理解为他自谦之词,绝对不承认他真的认为自己的才学比不上妻子!同时也对这种红袖添香、把臂同游、琴瑟和鸣的生活心向往之,不知不觉就向其他朋友各种推荐了。
除了本地人之外,外地出来南粤城的游客们也是购书的主力军。
初到南粤城的时候,本地人阿青给了他们很多帮助,虽然是需要收费的,但是蔡思瑾他们也觉得阿青这个本地人心思淳朴,与他保持了联系,若有什么不懂的事情或者需要本地人帮忙的事情,都会习惯性地去找阿青。当时蔡思瑾在本地找雕版和印刷的人之时,更是多亏了阿青从旁牵线搭桥。
《静思文集(一)》付梓之后,蔡思瑾为了感谢阿青的帮忙,也送了阿青一本。阿青本身是念过蒙学的,虽然没有太高的文学修养,对周水静的诗赋不知如何品鉴,但是好在蔡思瑾的游记写得语言诙谐、幽默之外,也挺直白的,他完全能读得懂。
在读完之后,阿青萌生了一个主意,在新接待初到南粤城的客人之时,便会将该书拿出来给他们看,供他们到南粤城游玩的时候参考一下。
没有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本书囊括了外地到南粤城游玩的人所有想要去游玩的地点,还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简直是戳中了所有游客的心!
当然阿青在从中也是小赚了一点差价的,到了后来其他接待外地商户、游客的本地人也学着阿青售卖此书,小赚一点钱,将该书的销量推上了另外一个台阶。
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直接导致了该书瞬间脱销。
书能卖得好,蔡思瑾和周水静自然是眉开眼笑的。虽然他们主要目的是想让自己的文章普传天下,不是为了赚钱。但是书卖得多、卖得好说明有很多人喜欢他们的诗赋和文章啊!能不高兴么!成名的同时还能一同把银子赚了,岂不是更好?
在这样的利好气氛烘托下,周水静不禁爱上南粤这个城市了,即便环境上她还有些不习惯,但是这里的文化风气真的很浓啊!更有甚者,这里的女子不像北方一样更受束缚,有比较多的自由,很多闺阁女子自己都会出版诗集、画册等等而扬名,她在其中并不算是很特立独行的一个。
渐渐地,不少南粤城的闺秀们留言给书店的老板,想要认识一下《静思文集(一)》的女作者,蔡思瑾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自然不会瞒着,高高兴兴地告诉了周水静,让她自己决定想不想与南粤城的本地闺秀交往。
周水静之前在南粤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相识的闺秀,且她之前也就是一个布庄账房的女儿,即便是在平江县城之中也打不进县令小姐她们那个顶级的闺秀圈子。而在南粤城之中,通过书店老板想要约她见面的闺秀都是非富即贵的,她虽然心中蠢蠢欲动想要认识认识一些新朋友,但是也有些担心和害怕,怕自己融入不了他们。
蔡思瑾见到周水静这个犹犹豫豫、战战兢兢的样子,心中暗笑:能见到自己媳妇儿这种心中没底的样子实在是太难得啦!上辈子每一个阶段的过程之中,都是自己更加慌乱,没头苍蝇似的找静儿商量主意,静儿每次都是那个镇定自若指挥若定的人,这一世重生之后也不是没有福利的,竟然能看到静儿这样心虚的样子,竟然还需要自己的鼓励和安慰!
蔡思瑾装得很成熟稳重的样子装模作样地把周水静安慰一番,鼓励一番,终于让周水静重拾了信心走出家门去与那些书迷闺秀们交往,同时心中暗自激动——这样的静儿太可爱了有没有!自己要是能多有这样的机会鼓励一下静儿,装装成熟该有多好啊!心中真是美滋滋呢。
然而他的希望终究是落空了,周水静就是周水静,不是别人,更不是一般人!她鼓起信心出门与南粤城的名门闺秀们聊了一次之后,便能应对自如了,完全不用蔡思瑾第二次的鼓励和安慰......
蔡思瑾一边遗憾感叹,一边又很自豪——自家娘子就是这么厉害!不输任何人!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周水静又带来了一个更大的消息,简直是给了蔡思瑾一个巨大的暴击。
她笑着对蔡思瑾说道:“夫君,我今天竟然见到了粤秀书院里面有名的眉山先生的妻子沈夫人,她非常喜欢我的诗,已经收我做她的入室弟子了,告诉我明天开始就能去越秀女学里面念书去了。因为越秀女学是走读的学校,不能住宿,她还告诉我待你五月份参加完粤秀书院的考试之后,我们就可以把这里租的房子退掉,你到书院里面去居住,而我到她家去借住。
对了,她还告诉我眉山先生也很喜欢你的游记,觉得你在还没有满十八岁就能考上举人也挺有灵性的,承诺即便你考不上粤秀书院,也能给你弄个乙班的念书名额,让你能留在这里念书学习呢!夫君你好好复习,不用有什么心理上的压力了。”
蔡思瑾听了周水静之后长大了嘴巴,心中想到——不不不,压力更大了好不好!我老婆这么厉害,我可不能掉链子,一定更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粤秀书院,要不然岂不是我反倒成了陪读的那个人?这个软饭吃得还有没有尽头了?
不是说好了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让静儿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吗?前世里不也是这样的吗?今世自己还有了一个系统绑定,可万万不能反过来!
而且,系统当初发布的支线任务是“两年之内考入全国闻名的书院”,若是凭借裙带关系进入了,明年岂不是也不能再考了?这个任务岂不是完成不了了,貌似要掉等级的呀。虽然目前为止没有掉过等级,而且系统也说掉了等级不会死人,但是会不会很恐怖的样子呢?
不行,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行啊!
就这样,周水静从第二天起就开始在越秀女学念书了,不再像之前那样辛辛苦苦抄书贴补家用,而是每天都开开心心地跟着沈夫人等等女学的师傅学习,与一众待字闺中的同学们学习。
她人聪明又长得漂亮,还是已婚的身份,与现在一同念书的同学们都没有任何竞争的关系,再加上她情商高,会做人,与一众同学都相处得很好,在外学习、玩耍、聚会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蔡思瑾就苦逼了,不但每天关在书房里不断练习八股文,还不能有娇妻在册陪伴,真是想想都要替自己掬一把心酸泪!
第38章 考上书院
到了壬子年五月初一, 粤秀书院甲班和乙班考试开始的时候, 蔡思瑾的“妙笔生花”技能熟练度已满, 从容升到了三级,也是这个技能的顶级,技能发动过后成功率达到了100%, 而技能的冷却时间也缩短到了半刻钟。因为这次升级, 他对于粤秀书院甲班的考试又增加了一点儿信心。
走进考场之前的时候他心中还是有点儿忐忑的, 毕竟如果不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入甲班,就要靠妻子静儿的裙带关系去乙班学习了。而且到时候任务完不成, 是否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一点儿都不能预测啊。
等到拿到卷纸的时候,蔡思瑾才平静了下来。他忽然感觉到——粤秀书院的题目貌似也没有那么难嘛!于是拿起笔来施施然潇洒打着草稿,之后再准备誊写。
粤秀书院今年的题目何止是不难, 貌似还有些简单,里面考了好些《说文解字》这本字典里面的内容, 这完全就是蒙童识字启蒙的时候老师让背诵的内容好不好,难道会有人不懂吗?还考了好些童生试之中对四书五经背诵、记忆的内容,完全就配不上他举人的身份好不好?最后两个题目才总算是能考出自己的水平了,只是那个八股文的题目也太简单了,完全不像是这样全国闻名大书院的层次啊, 最后一个题目更奇怪, 随意写一篇文章,不限题材、不限文体、不限字数,随意发挥,写诗词歌赋散文均可!
蔡思瑾从小就在自己老爹蔡仲迩的压迫下极为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且很多题目都是他去年年初考童生试、秀才试等等一路背上来的,答这些题简直是信手拈来。
因为蔡思瑾之前没有好好看那些粤秀书院的复习参考资料,所以他不知道的是,他今年遇到粤秀书院改革啦,所有之前购买的各种参考书目都通通作废了。幸好他并没有按照那个复习,要不然也是被坑的一个。
新上任的山长就是他之前听过的沈家正先生,号眉山居士,大家都尊称他为眉山先生!眉山先生不似上一位山长那般重视最顶级那一部分的天才,他更赞同“有教无类”的想法,认为只要是有决心、下苦功的学子,哪怕不是很有灵性,也值得一教。当然有天赋又灵性的学子他也很喜欢,更加不会错过啦。
所以他今年大幅度改革了考试的题目。学子们虽然是分别考甲班和乙班不同的两个班,但是试卷的前面大部分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即:考察小学的内容(《说文解字》),考察四书五经的经义内容,这些内容只要你智力达到中等水平,下过苦功夫,都能答得上来,还不会出错。
最终的区别在于最后两题,这两个题甲班和乙班的题目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甲班的两个题目之前已经介绍过了,眉山先生认为这两个题目最能拉开学子的档次。若是下过苦功的人,既然已经考上了举人,那么八股文应该也是不错的。八股文这种东西最考验功夫,你有没有下过苦功夫一眼就看出来了。而且因为针对的是刚刚考上举人的学子,眉山先生也不是很注重八股文这一块,就将这一题出得比较简单,仅仅是乡试的水平。
后面那个自选题就是考察学生天赋和灵性的了,你可以随意地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若是真的非常出色,那么必然可以脱颖而出。
同时,这样甲班乙班的试卷前面大部分重合还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如果有些人考不上甲班,但是他的基础又挺扎实的话,眉山先生准备将这部分人通通招录到乙班来学习,在今年对乙班进行扩招,多教育一些学生,扩大粤秀书院的影响力。
考试中,蔡思瑾早就习惯了写八股文,习惯了戴着镣铐起舞,他为了将自己的妙笔生花技能升到顶级(3/级),写了11000篇八股文,这些汗不是白流的,这些字不是白写的,现在的他,即便是去考会试都不见得没有一搏贡士的水平,只是名次肯定不会好,他想再磨砺自己三年罢了,写这样乡试的题目还不是小意思?
后面的自选文章之中,他想了想还是写他最擅长的游记,反正按照《静思文集(一)》的反响来说,他写的游记还挺有市场的,哈哈。
而李永富考的乙班试题的最后两题,则也比较简单,第一题就是一道简单的八股经义题,类似于秀才试的水平。第二题则是写一写你读书的原因。
李永富和蔡思瑾是同学,从小就在蔡仲迩那个“严师”手下打基础,虽然他不是很聪慧、灵性很足,但是为人还算很实在,老老实实地将基础打得很实。而且他也是去年才从童生、秀才一路考上来的,前面这些背诵类的知识记忆得都很熟,在前面的部分当中完全没有失分。
在答第一题的时候他也很从容,他当时受了蔡思瑾的刺激,写了好多篇八股文,还将自己的文章拖蔡仲迩、张思晨各种好好润色、背诵过的,类似的秀才试题目他才不怕呢!
只是在答最后一题的时候,他有些犯难,他读书没有什么别的目的,就是不想让爹娘失望,不想让自家被人嘲笑是没有文化的乡下土地主家,更是想要讨好老师,娶到老师的宝贝女儿做媳妇儿。这是这种话写到卷纸上真的好吗?会不会太粗俗直白了?肯定是考不上的吧?
可是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大上的理由,李永富又觉得特别假大空,简直就不好意思往试卷上写。最后他想了想,自己在南粤城里也待了接近半年了,都不能见到桐儿,还不如这次随便考考,等成绩出来考不上就回蔡家村去念书,还能时时见到桐儿呢,多好!
于是李永富也甩开了心里包袱,将自己粗俗又真实的理由往卷纸上写,也不求能取悦考官,在这次考试之中被取中,只求问心无愧就好了。
粤秀书院的入学考试当然不可能像科举考试一样“弥录誊封”那么严格,大家在试卷上的字也是写得各式各样,很多人都想炫一下技,让考官看一看自己漂亮的字体,因此蔡思瑾和李永富这样老老实实还是用馆阁体答题的人就反而突出了。但是他们两个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反正为了科举就是要练馆阁体么,他们也没有旁的心力去做别的。
但是眉山先生不像之前的山长,他除了喜欢天才之外也喜欢老老实实的学生,因此对蔡思瑾和李永富这样将字写得整整齐齐的人也挺喜欢的。再看试卷,蔡思瑾前面的基础知识一分没丢,八股文的题目比同期的学子水平高出太多,简直一骑绝尘让人难以望其项背,虽然游记的部分在眉山先生看来不够有天赋和灵气,但是难得幽默风趣、观点新颖,也算是挺好的文章。
因此蔡思瑾稳稳地上了甲班的名单之中,不用担心要依靠妻子的裙带关系进乙班了。
而李永富的卷纸也算得是不错的,在一众乙班学子之中,他前面部分一分未失,八股文部分写得比一般人好,难得的是此子怀有赤子之心,在答最后一题的时候字字说得都是心里话,一点儿都不弄虚作假,没有阿谀奉承讨好考官的嘴脸。眉山先生在念到这一题的时候不禁一笑,对李永富这个赤城的学子印象深刻,红笔一点,就将这个老实人也收进乙班里面了。
考完试以后第十天,粤秀书院就张榜了,壬子年甲班录取三十人,与往年一致,蔡思瑾的名字赫然在列,排名还挺靠前,排在第九名。乙班录取了六十人,比起往年来简直是翻了一番!而李永富的排名也在二十八名,就是说即便不扩招他也能考上粤秀书院,他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的!
李永富看到这个榜单就高兴得跳了起来,兴奋地说道:“大舅子!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我考上了!我要赶紧回蔡家村去和桐儿办婚礼,把她也接过来一起念书!”
蔡思瑾前面还挺开心,为自己完成任务开心,为自己未来小舅子考中开心,可是听了李永富的话之后,忽然心中一紧、脸色一沉,不满地说道:“谁说现在就让你娶桐儿了?不是时间还没到呢!”
李永富一脸不可置信:“大舅子,你还没有考上可是就娶了媳妇儿了,我这都考上了......”

【重生小说】推荐阅读:八十年代杂货铺燕辞归重生在折辱清冷男主前重生之全员火葬场重生七零改嫁前夫上司表妹薄情( 双重生 )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掌上倾华寒门千金重生后找到了孩子她爹长媳(重生)揽流光长姐觉醒后[九零]绝色美人强嫁男配后[年代]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我老公是重生的[六零]四合院来的娇小 姐[年代]六十年代婚后日常独独惹温水(病态占有)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大佬,这个婚我不离了[年代]重回八零只想发癫年代文冤种女配不伺候了!重回爸妈年少时你不太对劲独宠外室?我入东宫转嫁病弱太子重生九零开饭店八十年代觉醒娇媳妇回到六零年代(重生六零年代)漂亮大嫂,和平香江[八零]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娇珠映玉七零表嫂是甜妻[双重生]夫君的心上人回来后荔枝肉(双重生)七零寡妇再嫁[穿书]重生九零:旺夫媳妇火辣辣八十年代高嫁小保姆穿到爹妈造反时娇软美人她装小可怜春日杀(重生)低嫁(重生)不复嫁(双重生)重生后我成了亲儿子他后妈重生年代:病美人后妈只想咸鱼继妹非要和我换亲被男主缠上后逃不掉了魔鬼的体温八零之继母摸索记八零大美人她不挣扎了嫡谋年代文男主的娇气后妈[七零]念卿卿(重生)重生七零娇妻要复婚她和白月光男神HE[重生]庶女嫡谋七零之再婚美好生活重回极寒降临前[天灾种田]我凭实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当我听见小师妹的心声后被掉包的千金重生了人美为患公爵千金在搞魔导科技我和我的沙雕老公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回到驸马造反前大佬心魔都是我穿成知青女配[七零]重生八零小甜妻:哥哥轻点宠宠妻(重生)重生后我被叔宠坏了七零结婚记侯夫人重生了农女重生发家日常重生回到刚就业时首辅宠妻手札九零年代我有巨额房贷怯懦万人迷美而自知以后重生后我选敌国太子回到我妈十七岁[九零]我重生后,娇软女主和竹马男主掰了回到过去他犯了一个错[重生]老大是女郎这膝盖我收下了!继房嫡女打铁匠的娇蛮妻嫁给前驸马他小叔丞相今天火葬场了吗重生回到退婚前重回六零,暴富香江娇庶美嫁(双重生)最是橙黄橘绿时好好学习,天天恋爱重生六零之不艰苦重回天灾囤货忙九十年代翻身记霁月清欢娇缠春山珠宫贝阙
【重生小说】最新入库:长姐觉醒后[九零]四合院来的娇小 姐[年代]嫡谋燕辞归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重生七零改嫁前夫上司重生之全员火葬场八十年代杂货铺掌上倾华揽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