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第38节

作者:东一方
大吼声中,许多士兵双眼通红,晶莹的泪珠哗啦啦的流淌了下来,打湿了颌下的衣衫,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黄巾士兵大多是流民、流匪、百姓组成,这些人本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世世代代的为了生存而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是,世代乱了,无法活下去了。
这时候,百姓才会挣扎着起来反抗,可是反抗只是无奈之举,因为无法生活了,唯一的出路只有反抗。
可是,反抗朝廷并不是百姓心中的想法。
安守本分,早已经深入到了百姓的骨髓中,想要拔除,却不是这么容易的。
一旦遇到朝廷招安,百姓是绝对不想放弃的。诸如《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因为杀了人,被发配江州,而后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最后被逼无奈上了梁山,落草为寇,但是正当梁上两败童贯、三败高俅,梁山威风赫赫,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宋江不得不接受招安?
当然不是,而是骨子里有一种忠君思想,有一种安守本分的思想。
宋江是这样,黄巾士兵亦是如此。
有了一个安稳的环境,成了朝廷的士兵,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自然是高兴无比了。
王灿见到所有的士兵兴奋无比,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他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顿时,声炸如雷般的大吼声消失了,黄巾士兵的目光落在王灿身上,等待着王灿说话。
“大家从黄巾士兵变成朝廷官兵,我也算是尽全力了。”
王灿的话顿时让黄巾士兵愣了愣,这是啥意思?怎么感觉非常不对劲儿呢。
柳成、董方相视一眼,又望了站在不远处的周仓、裴元绍一眼,见两人都是面色凝重,眉头紧皱着,心中更是升起一抹不妙的感觉。
周仓因为裴元绍的关系,自然是知道王灿此行的结果的。
心中也大概猜到了王灿要说的话,因此也没有露出惊慌的神色。只是面临抉择的时候到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选择追随王灿,这才是周仓心中关心的事情。柳成和董方都没有得到消息,不知道王灿的官职是什么,听见王灿的话,感觉情况有些不对,但却又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
就在两人发愣的时候,王灿的话音又传了过来:“我已经被朝廷敕封为‘汉中太守’,即将前往汉中赴任,因此让所有的弟兄集合在一起考虑这件事情。你们当中,有愿意随我入蜀的就随我赴任汉中;不愿意去的,就留在汝南城,等候董太师大军抵达;想离开军队的,也可以离开军队,自谋生路。”
这时候,柳成和董方终于明白了。
王灿不是汝南的将领,而是汉中太守了。
两人相视一眼,眼中都露出凝重的神色,此时已经面临两难的抉择了。
王灿目光掠过校场中的士兵,面颊上升起一抹凝重。他心中叹息一声,大吼道:“想离开军队的,我会发放路费以及安家费;想继续留在汝南当兵的,可以继续留在汝南城,等待董太师大军抵达;想随我一起入蜀的,则随我赴任汉中。”
“事情,就是这样的。”
“我给大家一刻钟的时间考虑,一刻钟之后,希望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
校场中,一个个士兵交头接耳,讨论着该如何作出决断。
时间缓缓地流逝,一刻钟的时间转瞬即逝。
王灿深呼吸一口气,睁大了眼睛,大声吼道:“一刻钟已经到了,想必大家都已经考虑清楚了。听清楚了,留在汝南继续当兵的原地不动;选择离开军队的站在军阵右侧;选择随我一起入蜀的站在军阵左侧。”
军阵中,周仓、裴元绍自然是坚决的拥护王灿,想也不想,便往军阵左侧走去。
而柳成、董方则不同,他们是有家眷的人,心中有了羁跘。
犹豫了片刻,柳成最终没有挪动位置,选择了留下。而董方则选择了走向军阵右侧,离开汝军队,成为一个普通百姓,董方跟着刘辟一起反抗朝廷,对汉庭是失望透顶,自然不想归顺朝廷,因此选择了离开。
半个时辰的时间,校场中的三千余士兵都已经做出了抉择。
以柳成为首的一千八百余人留在了汝南,继续当兵;而以董方为首的六百余人选择了离开汝南,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以裴元绍、周仓为首的六百余人选择跟随王灿入蜀,赴任汉中。
王灿扫了一眼裴元绍、周仓二人,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六百余人,或许有些少,但是这绝对是忠诚于王灿的嫡系军队。
一场抉择,使得王灿的兵力大幅度缩水。但是,军队所具有的凝聚力却是前所未有的,这些跟随王灿入蜀的士兵都是忠诚于王灿,不会是三心二意的士兵。
至于柳成、董方,王灿心中却没有刁难的意思,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离开的不一定好,留下的也不一定差。
但是,王灿相信未来的汉中兵,一定不会弱。
ps:第三更了,很累,但是还有一更就完成任务了,求收藏\求鲜花\求掌声。
第三卷 汉中太守 第59章 诡异的苏固
更新时间:2011-7-15 11:57:58 本章字数:2938
在汝南城逗留了两天,王灿便准备率领麾下六百余士兵启程前往汉中。
期间,王灿和驻留在汝南城的柳成交谈了许久,谈论的事情自然是董卓派遣军队驻扎汝南的事情,柳成询问王灿关于汝南太守的人选,王灿也只能是摇了摇头,因为王灿也不知道汝南太守会是谁?
不过,王灿心中也有猜测,会不会是柳成?
毕竟董卓军队初到汝南,需要一个傀儡来平衡汝南的局势。
王灿也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件事情,他关心的是进入汉中之后的局势,苏固担任汉中太守已经好几年了,王灿被任命为汉中太守,无疑是虎口拔牙,抢了苏固的地盘。汉中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
汝南城,西门。
王灿麾下的六百余士兵列阵而立,整装待发。
城门下,四辆马车缓缓驶出城门。
为首第一辆马车,自然是王灿和蔡琰乘坐的马车,第二辆马车则是荀攸、郭嘉、程昱坐的马车,第三辆是吕蒙以及吕蒙的母亲乘坐的马车,王越以及门下武士乘坐的马车位于最后,四辆马车驶出城门后,紧跟着,柳成策马奔驰,飞奔出了城门。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柳成纵马行驶到王灿的马车旁,恭敬的说道:“将军,您此去汉中,路途遥远,卑职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祝您此去汉中,前程似锦,雄霸一方。”
王灿从马车中钻了出来,站在车辕上。
他挥了挥手,道:“柳成,你率兵留在汝南,我也送你一句话:希望你能努力,努力,再努力,早日成为权倾一方的人物。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还得赶路,你回去吧,守好汝南,等待董卓的军队。”
说完之后,王灿摆了摆手,又钻回了马车中,
周仓和裴元绍相望一眼,吆喝一声,顿时军队的士兵开始快速奔跑起来。
马蹄声和飞快的跑步声连成一片,一群群士兵逐渐的远去。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
不知何时,一声声大吼声自汝南城传出,如炸雷般的大吼声似波纹一样传向远方。
王灿掀开车窗窗帘,脑袋钻了出去,回头望了一眼已经只看得清轮廓的汝南城,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汝南城,已经成了过往。
前方,是汉中郡。
########
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
上庸地名的出现,最早见于《战国策》,其后是《史记》。其地理位置有一个特点,两面是山,西面是秦岭及米仓山,南面是大巴山,东面和北面则相对比较平坦。尤其是上庸位于襄樊的上游头,如果顺江而下,对襄阳是个极大的威胁,因此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王灿军队刚刚行驶到上庸的时候,便停了下来。
不是王灿不行军,而是汉中太守苏固竟然驻留在上庸,迎接王灿。
苏固年岁不大,约四旬左右,颌下留着三缕短须。
不知是不是苏固常年住在汉中,受太阳光线照射少的缘故,苏固的脸极其白净,似女人的脸一样光滑细腻,他的鼻梁高挺有力,嘴唇细薄略显阴柔,整个人的气质散发着一种阴柔气息。
见王灿下了马车,苏固急忙率领着汉中的一众官员迎接王灿。
不等王灿出言,苏固便说道:“大人,路途遥远,辛苦大人了。”
王灿朝站在旁边的众人拱了拱手,笑说道:“有劳苏大人,以及各位大人久候,还请诸位大人见谅,多多包涵。”
王灿心中疑惑,不明白苏固为什么提前在上庸迎接他?
虽说心中不明白,王灿脸上却带着笑意,说道:“王灿初次担任汉中太守,没有经验,若有谬误之处,还请诸位大人见谅,不过苏大人是汉中的本地人,想必苏大人是经验丰富的,有苏大人一旁辅助,我相信,一定能处理好汉中的事情。”
苏固闻言,阴柔的面颊不自觉的抽搐了两下。
他眼眸一眯,黑黝黝的眸子中寒光一闪而逝。
董卓一纸诏令,罢免了苏固的汉中太守,而王灿则接任汉中太守,使得苏固瞬间从汉中最具权势的人,跌落成一介普通百姓,如此情况,苏固心中自然是不满的,不过苏固也不敢公然反对董卓,毕竟董卓骑兵可以从斜谷关进入汉中,攻打汉中。
苏固虽然厉害,还是非常害怕董卓的。听了王灿的话,苏固道:“大人,卑职在上庸县摆下宴席,为大人接风洗尘,大人请。”
苏固一摆手,根本不给王灿拒绝的机会,便强行邀请王灿赴宴。
王灿笑了笑,也不决绝,说道:“苏大人请。”
不管苏固摆的是不是鸿门宴,王灿都必须去赴宴。因为苏固率领着汉中的主要官员在上庸县迎接王灿,这不仅是苏固一个人的邀请,也是汉中所有官员的邀请,这已经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王灿不可能拒绝,也不敢拒绝。
若是王灿第一次遇见汉中的主要官员,便没了胆量,连上庸城都不敢进入,恐怕王灿还没有抵达汉中,关于王灿畏首畏尾的消息便已经传遍整个汉中郡了。
王灿心中即使察觉了苏固的想法,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县令府衙赴宴。
苏固一行人,以及王灿一行人缓缓朝县令府衙行去。
吕蒙母子,以及蔡琰,程昱、郭嘉、荀攸乘坐的三辆马车进入上庸县县城之后,便跟随着周仓、裴元绍去了。而王越,以及王越门下的三个武士则跟在王灿身边,保护王灿的安全。
上庸县,县令府衙。
分宾落座,王灿坐在左侧第一位,而苏固则坐在右侧第一位。
苏固端起酒樽,朝王灿拱手道:“王大人年轻有为,如此年纪轻轻便已经是汉中太守,将来的前途端的是不可限量啊。苏固在此代表汉中的所有官员,敬王大人一杯酒,祝王大人前程似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说完之后,苏固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王灿神色如常,也是端起酒樽,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才说道:“苏大人称赞,王灿受之有愧呀,倒是苏大人担任汉中郡守期间,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王灿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向苏大人请教,到时候,还请苏大人不吝赐教。”
俩人都是脸上带着微笑,你恭维我一句话,我恭维你一句话。
一场宴席,就在王灿和苏固的对话中结束。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