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7节

作者:丹丘
不过现在的局势还相当严峻,清军虽然已被赶出城去,但在清廷官员的指挥下,一些溃散的部队已开始集结,一部盘踞在城西门外,一部夺舟过江,已在长江南岸建立大营,与起义军隔江对峙,而那长江航道上,还不时传来一两声沉闷的汽笛声,是否是清军的炮舰,尚需等待天明之后侦察清楚。
面对危局,作为起义军总司令,熊成基马不停蹄,“大都督府”甫一成立,便带着部下和参谋们到各城门巡查去了,一来了解敌情,二来安抚士卒,招募民军,以迎击清军可能发动的反扑。
如此一来,赵北赶到巡抚衙门时,就扑了一个空,没有见着熊成基,只好在辕门外带着部队等候调遣,趁此时机,将本部队的“光复饷”尽数索来,亲手发给士兵,顺便与所有部下混了个脸儿熟,众人这才得以近距离端详他们的顶头上司、“破城第一功臣”。
军饷发放完毕,赵北在衙门口的石狮子旁坐下,与留守大都督府的几名参谋商议军情,这才得知,由于南城未及时攻占,城内清朝官员大多已随着部队逃出城外,而坐镇安庆的安徽巡抚朱家保也下落不明,一说死于乱军之中,一说逃往城北集贤关,诸多情报陆续汇总上来,但却茫无头绪,革命初起之时的混乱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半小时后,一队骑兵护卫着一名肩披大氅的年轻人来到衙门,身后除了新军士兵之外,还跟着一队手持水火棍的衙役。
“熊都督到!敬礼!”
哨官高喊一声,赵北这才得知,那年轻人就是此次起义的总司令、光复会会员熊成基,急忙也立正敬礼。
熊成基跳下战马,来到赵北面前,两个年轻人打量着对方,都对彼此的年轻感到诧异。
熊成基二十一岁,比赵北还年轻,而且面庞白净,斯斯文文,很难将他与“造反”联系到一起,如果不是吴振汉的引荐,赵北差点以为自己认错了人。
“你就是赵北?”熊成基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惊讶。
“参见大都督!”赵北敬礼道。
“刚才吴管带已向我讲述你炸开城门的壮举,你是个英雄,若无你在城内煽风点火,打乱清军部署,我军还真难以进城。我军炮队的炮弹都是没有信管的,多亏你随机应变,派吴管带抢占火药库。我叫熊成基,字味根,扬州人氏。”熊成基伸出手去。
赵北与之握了握手,说道:“熊都督过奖。我叫赵北,字……振华,湖广人氏。早年随家人游历欧洲,眼界有所开阔,心向革命,只是一直未能寻找到革命组织,此次回国就是为了推翻满清,救国救民。回来之后,才得知年前徐锡麟义士反清殉难,心中痛惜之极,遂决心用行动为徐义士报仇,托人向外国购来一颗威力巨大之炸弹,辗转来到安庆,预谋刺杀安徽巡抚,不料尚未行动,却恰好遇上贵军举事,于是临时改变计划,策应贵军,天黑前就潜伏于城门附近,因见贵军内应部队犹豫不决,遂果断出手,用那颗炸弹炸开了城门,不想起义将士们赞我勇猛,遂推举我暂代统帅,率领义军在城内冲杀,策应城外同志。”
这些“身世来历”都是赵北刚才编出来的,与其等着对方发问,倒不如坦率以告,免得有人疑神疑鬼,说他来历不明,影响团结。
“你那颗炸弹若是用来刺杀伪清巡抚,未免大才小用了。对了,你是如何知晓我们将发动起义的?”熊成基笑着摇了摇头。进城之前,他曾以为那城门是被薛哲领着部下炸开的,但进了城碰上吴振汉,这才得知全不是那么回事,若非赵北横插一杠子的话,那城门是休想打开,而且,若无赵北领着部下在城内左冲右杀,打乱了清军部署,城内的战斗也不会这么快就结束,因而对赵北感激之极,遂力排众议,任命赵北为起义军左翼翼长,以酬其功。
被熊成基随口一问,赵北心中暗暗警惕,眉头一皱,说道:“是听一些会党中人说的,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完全相信,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没想到你们真的发动了起义。熊司令,会党的口风不严,只怕早已走漏风声,不然,今晚清军为何突然加强了戒备?”
“此言甚是。不过,若无他们走漏风声,振华你又怎会潜伏在城门附近?我军又怎能轻易进城?”熊成基心情大好,此时也顾不上责备会党。
“可惜,跑了朱家保,也未抓住多少伪清官吏。”赵北叹息道。如果能够抓住一两个封疆大吏,然后像武昌起义部队那样逼着他们“反正”的话,或许也可以笼络一批骑墙派,实际上,辛亥革命时黎元洪的上台固然有革命者政治不成熟的一面,但确实也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当骑墙派们看到连一向反对革命的黎元洪也“投身”革命之后,便也投身革命洪流了。
有的时候,历史大势也是可以人为制造出来的,历史本来就是混沌理论的实践。
“我军兵力单薄,能攻下此城,已是侥天之幸了。那些满清昏官跑了就跑了,反正也跑不了多远,以后一个个抓来杀了便是。”熊成基向后挥了挥手。“将那些人带上来!”
士兵和衙役们枪打刀砍,押着十几个五花大绑的清兵走了过来,那些清兵人人鼻青脸肿,辫子披散,被士兵们强摁着在抚衙前一溜儿跪下。
“行刑!”熊成基厌恶的闷哼一声。
枪响过后,地上便躺了十几具脑浆迸裂的尸体。
“这些人都是伪清前任巡抚恩铭的亲信戈什哈。去年伯荪殉难,这帮旗人狗奴才竟剜了伯荪的肝。现在,就用他们祭奠伯荪。”
熊成基的话解了赵北等人的惑。
“伯荪”就是徐锡麟的字,去年徐锡麟发动巡警学员起义,亲手打死安徽巡抚恩铭,事后被清兵生擒,恩铭的卫队恼怒他杀了自己的衣食主子,对其恨之入骨,遂剜出其肝下酒,此事轰动一时,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就是以此事为原型创作的。这一历史,赵北也有些了解,只不过,史书上记载的是“摘心致祭”,而非剜肝下酒。
“振华,有无兴趣加入光复会?”熊成基问赵北。
“光复会?是革命组织吗?”赵北明知故问。
“实不相瞒,我便是光复会会员。光复会宗旨‘光复汉室,复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当然是革命组织,我们干的,便是革满清朝廷的命!”
“贵组织与同盟会是否是同一组织?在外国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便是‘同盟会’这三个字。”赵北继续装傻。
熊成基沉吟片刻,苦笑道:“光复会曾并入过同盟会,但无奈两派分歧颇大,只好再分开来,虽未声明分裂,但现在是各干各的。同盟会的人是嘴皮子工夫,只会呆在国外叫别人卖命,自己却坐在会议室里拿着地图指指点点。”
对于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分歧,赵北是知道一些的,根据后世史学家研究,光复会的几位领导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帝王思想,他们的革命指的就是改朝换代,与同盟会主张的建立共和是不大一样的,另外,光复会是激烈的行动派,至少在前期,它的会员比同盟会的会员更注重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实践革命,甚至不惜进行暗杀活动,其行事方式比同盟会在海外遥控会党起事更壮烈一些,许多光复会干部就是这样杀身成仁,这也是光复会力量始终未能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当然,后来的同盟会干部也纷纷回国,以身犯险,亲自参加起义,这里头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光复会的影响,或者说是刺激。
熊成基握住赵北的手,说道:“振华兄,你是身体力行实践革命的壮士,应该加入我们光复会。”
赵北面带微笑,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既然味根兄抬爱,若是肯做我的介绍人,我便加入光复会。终于找到组织了!”
“好!好!我做你的介绍人!我马上就写信,向陶会长他们推荐你。”熊成基激动的说道。
命人将那些戈什哈的尸体拖走之后,熊成基邀请赵北进了由巡抚衙门改造而成的都督府,两人稍叙片刻,熊成基提笔写了封举荐信,向正在上海的光复会实际主持者陶成章推荐赵北,待信写完,赵北正欲谈起攻南京之事,起义指挥部各级主官却已纷纷领命赶来议事,一场军事会议就这么召开了。
第6章 先锋官
此次军事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其一,肃清城外清军作战计划;其二,下一步的攻略方向。
第一个议题很快取得一致意见,如果不尽快将盘踞在城外的清军肃清,安庆城随时都可能遭到水陆夹击,所以,必须尽快消灭或将那些清军赶过长江。但第二个议题却发生了严重分歧,以赵北为首的一派认为,目前缺少船只,长途奔袭江宁的计划已不可能实施,只有向北发展,尽量扩大革命影响,并立即成立“大汉军政府”,争取全省早日光复;但以会党为首,另一帮人却认为应该渡过长江,向江南发展,以便接应那里的江西、湖南、江苏的会党武装,壮大实力,然后东征,一举攻克江宁。
熊成基是同意赵北的意见的,虽然他并不赞同“钻山沟”的建议,但至少没有再坚持奔袭南京的计划,赵北以前的担心总算是放下了。
在赵北看来,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必须尽快取得一致意见,不然,等清军的援军部队一到,就凭城内这点人马,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只有趁着敌军重兵包围圈尚未形成之前果断的跳出去,进行外线作战,才能保存革命实力。
革命的初起阶段,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绝对不能困守孤城,只有流动作战,才有可能寻找到有利的战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但遗憾的是,赵北的意见根本没人愿意接受,无论是北上派,还是南下派,都认为攻克坚城才是最好的革命手段。
北上派想占领庐州,由于清朝新军的招募原则是“土著守土”,安徽新军中的许多士兵和军官都是在民风彪悍的皖北招募的,乡土观念很浓,他们迫切的希望早日打回桑梓,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南下派则是着眼于江南的富庶,湖南的大米、江西的瓷器、江苏的工厂,都是令人垂涎的目标,无论是为自己考虑,还是为革命筹措经费,南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那江南的城市里,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也有那温柔娇嫩的美女,但如果不占领城市,这一切就都是白日梦。
除了这些理由之外,还有一点也是众人不得不顾虑的,那就是军心士气,如果未经恶战便放弃城市去钻山沟,会对军心士气造成严重打击。对此,赵北也不能不有所顾虑,所以也未坚持己见。
不过,北上派与南下派的分歧根本无法弥合,大都督熊成基亦是无奈,由于担心革命阵营分裂,缺少阅历的他只好将此议暂时搁置,先收拾了城外的清军再说。
根据指挥部的部署,起义军将分为两部,以赵北为首的左翼支队将留下守城,而熊成基将率领右翼和中翼支队出城作战,先消灭盘踞在城西之敌,然后转向北面,拿下要隘集贤关,扼住东西交往的通道,并派出少数湖北籍、江苏籍军官,秘密潜往太湖县境,与在那里举行秋操的江苏新军和湖北新军取得联系,策动两军响应起义,一旦得手,则立即回师安庆,三军会师,再谋下一步方略。
经过认真考虑,赵北主动请缨,推掉了守城的任务,却揽下了联络湖北、江苏新军的任务,因为在他看来,坚守孤城实在太过危险,弄不好会全军覆没,所以,与其困守安庆,倒不如带着一支小部队前往太湖县,策动那里的秋操部队响应起义,即使无法策动起义,也能全身而退,无论是打游击,还是逃亡,都比较方便。作为穿越者,他并不十分看好安庆起义的前途,只是没有将这个想法说出来而已。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