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29节

作者:丹丘
北风一吹,阴霾尽散,雨过天晴,空气清新。
光复后的九江城笼罩在冬日的阳光下,涣然一新,城头上的铁血共和旗迎着风猎猎作响,远远望去,火一样的红。
离城西门不远的道台衙门前竖着一根旗杆,上面挑着两面旗,一面是铁血共和旗,在下,另一面则是光复会的会旗,在上,赵北的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起义军的参谋部也在这里。
司令部门禁森严,严禁陌生人进出,只有参谋部和司令部的军官才可以自由出入,这是赵北根据历史经验做出的安排,在这个刺客横行、暗杀遍地的时代,无论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中国的前途负责,赵北的人身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司令部门前是一条大街,光复之前这里是热闹的商业街,但经过昨夜的战斗,这里的店铺也遭到清军破坏,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一些乞丐在街边晒太阳。
一队骑兵策马弛来,速度并不快,跟在后面的步兵则持枪分列街边,随着长官的口令开始执行警戒任务,片刻之后,又一队骑兵弛了过来,当先一人正是共和军总司令赵北。
经过这几天的练习,赵北已熟练的掌握了骑马的技巧,虽然还不敢策马飞弛,但慢慢奔跑还是可以的,他跑得不快,其他的骑兵自然也不敢飞弛,一路马蹄“的的”,轻快中带着丝无奈。
一早起来,赵北带着卫兵和几名参谋巡视全城,一来安抚百姓,二来稳定军心。现在九江刚刚光复,恢复社会秩序、搜捕潜伏细作、征募革命青年、整顿军纪、收集粮秣……诸般事务哪一个都耽误不得,手下的参谋们也都经验不足,事事都需赵北亲自操心,也算是忙得四脚朝天了。这不,刚刚巡视完毕,又要召开军事会议。
来到司令部门前,赵北从马鞍上跃下,提着马鞭站在门口,叫来一名参谋,指着门外那两头石狮子说道:“把石狮子搬开,这是皇权与官权的象征,咱们革命军不讲究这一套。”说完,径直跨进衙门。
衙门的签押房太狭小,无法召开大型会议,这次军事会议赵北召集了所有管带(营长)以上军官参加,还有不少会党人物,人数众多,所以会场就安排在衙门的大堂里,士兵们搬走了大堂所有的陈设,按照赵北的布置摆下几排长凳,并用弹药箱拼成讲台,上面再铺上原本悬挂在大堂里的那面“公正廉明”的木匾,到时候赵北便站在上头讲,众人在底下听,有些像后世的领导开会。
今天的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扩军,二是改组军队。现在起义军仍然使用清末新军的编制,一个镇(师)下辖两个协(旅),在赵北看来,这个编制不够灵活,他打算将部队完全按照现代理念重新编组,按照师、旅、团、营、连、排、班进行编制,将旅的规模缩小,一个师下辖三个旅,一个旅下辖三个团,以此类推,随着步兵火力的增强,部队缩小编制是必然的,与其以后再改编制,不如现在就进行整顿。
除了这个理由之外,赵北还有一层潜藏的用意,那就是彻底打乱部队的地域观念,将来自不同省份的士兵进行混编,这样一来,也有助于他控制军队,不过这个想法需要征求军官们的意见,如果众人坚决反对,赵北也不打算强行混编,毕竟稳定是第一位的,而且还必须考虑到部队日常训练和指挥的便利,这年头还没推广普通话,光是江苏话就有好几种方言。
“敬礼!”哨官喊道。
军官们于大堂前列队,立正敬礼,虽然军服尚未统一,但军礼的姿势已统一起来,看上去也颇为整齐。
赵北回礼,走进大堂,众人跟了进去。
“请坐!今天请大家来这里举行会议,是为了整编军队。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有什么意见就直接讲,不必藏在心里。以下,是参谋部拟定的初步整编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本军将编为两个作战集团……”赵北也没废话,站在几口弹药箱搭建的演讲台上,立即切入正题。
安庆破城、黄泥港起义、克复九江、组建共和军,诸多功绩摆在眼前,现在赵北声望正高,风头正劲,所以也没多费口舌,不过短短半个小时,众人就达成了一致意见,通过了赵北的整编方案,将起义部队整编为共和军第一师和第二师,至于扩军一事,甚至没等赵北吩咐,就已有军官自行展开了,对此,赵北再一次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下级军官必须绝对服从上级,没有上级命令,谁也不能自行其事,这也是革命军的战斗力所在,私自招募士兵是革命军队的大忌。
至于部队混编一事,可以小范围试试,磨合一下官兵,看看成效再说,而且要立即成立一个专门的班子,研究各地方言,整理成文,用来培训军官。
见众人已无异议,赵北说道:“现在,本次军事会议正式结束。诸位各回部队,整肃军纪,参谋部全体成员留下,商议具体整编事宜。”
“报告!”杨王鹏站了起来,现在他是第二梯队司令,起义军的二号人物。
“讲。”赵北点了点头。
“我等有个疑问,想请参谋长解疑。”
“什么疑问?”赵北看了眼坐在下边的蓝天蔚,这个同盟会的秘密会员现在已是起义军参谋长,虽然赵北并不打算将部队交给同盟会,但目前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何况蓝天蔚是留日士官生,军事素养很不错,许多事情都可以替赵北去做。
“昨日通电,为何要推举袁世凯做共和中华的大统领?他是伪清高官,不是革命同志。就算不推举颇孚众望的同盟会孙先生做大统领,光复会的陶会长也是合适的人选啊。我等不明白。通电是参谋部拟定的吧?请蓝参谋长为我等解惑。”杨王鹏看了眼坐在前头一排的蓝天蔚。
蓝天蔚有些不知所措,坐在他身边的吴振汉本打算站起来回话,但赵北挥了挥手,示意吴振汉不必解释,随后坦然说道:“这不关蓝参谋长的事,通电稿是我亲手拟定,以我个人名义拍发,那里面的话是我的意思,与参谋部全体军官无关。”
杨王鹏转移火力,说道:“那就请总司令为我等解惑。革命同志浴血奋战,却将战果拱手让与他人,我等确实想不明白。而且,那份通电是以总司令个人名义发出,似乎有些不妥,总司令也说过,革命是大家的事情。”
这是冲着老子来的啊。赵北背着手,扫了眼杨王鹏,再看看坐在他身边的那几个群治学社的人,对于这些人,他是即爱又恨,爱得是他们革命立场坚定,恨得是他们不跟自己一条心,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赵北是半路出家参加革命,和孙文、黄兴、陶成章那些革命先行者比起来,他的资力和威望都远远不及,若不是靠着黄泥港起义时获得的威望,再加上他喊的那句“抢钱抢田抢娘们”的口号笼络住了基层官兵,那么他现在恐怕连部队都控制不住。
“山头主义啊山头主义,这个苗头可不好啊。这不是欺负老子白手起家么?没有我,这革命大势还得等上三年呢。”赵北有些知音难觅的感觉,但这个念头只能藏在心里,是不能说出来的。
第35章 借题发挥
敢提着脑袋造反的人有几个是甘心无条件服从他人的?再加上在黄泥港起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的群治学社上上下下都弥漫着一种“天下舍我其谁”的思想,有些跋扈的味道,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对此,江苏、安徽甚至部分湖北籍军官多有不满,反应到赵北那里,但赵北也只能和稀泥,没办法,现在嫡系力量不足,在完全掌握部队之前,他只能捏着鼻子忍着,再说了,当初之所以让群治学社拟定军官名单,就是为了让他们跳,跳得越欢,他们的对头也越多。
现在群治学社利用“迥电”一事发难,显然是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了。不过,这显然也给了赵北一个机会,用来测试一下群治学社目前的影响力。
赵北背着手,沉吟片刻,说道:“关于通电,我没什么可讲的。我现在只能告诉你们一点,那就是,袁世凯绝对不是清廷的忠臣!将来给清廷致命一击的,必是此人!我发通电,就是为了离间袁世凯与伪清朝廷,而不是去巴结袁世凯,这一点你们必须明白。”
“这话怎么能够让人心服?”杨王鹏不依不饶。“还请总司令认真解答我等疑问。”
赵北说道:“既然你非要刨根问底,我就告诉你。如今你们以为革命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如果你们真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不算各地巡防营,如今清廷新军总共十二万人,袁世凯的北洋军就占了其中六成多!和北洋军比起来,我们南方新军在训练和装备上明显处于劣势,就拿大炮来说,湖北新军是参加过彰德秋操的,你们应该看过北洋军的大炮,那都是最精良的武器,再看看我们南方新军,多数大炮都是老式的架退炮,是北洋军不要的破烂,少量新式管退炮口径又太小,炮弹也少,不少炮弹里装得还是黑火药,两相比较,优劣立判。如果清廷调集北洋大军南下,再辅以海军舰队,你们以为,就凭我们的革命勇气就能阻挡北洋军的攻势?我发那则通电,就是为了离间袁世凯和清廷的关系,让他们互相猜忌,这是阳谋,不是阴谋。如果一切顺利,不是袁世凯干掉满清,就是满清干掉袁世凯,北洋军上下离心,人人自危,到时候咱们革命军就坐稳了南方半壁江山,挥师北伐,便可势如破竹,一举定乾坤。”
杨王鹏等人面面相觑,他们倒没想到过赵北会这么回答,不过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这话也并非没有道理,袁世凯功高震主,这一点但凡有点学识的人都看得出来,再加上又掌握着北洋劲旅,门生故旧遍天下,人望高,资力深,又得洋人欢心,这样一个权臣当政,换了哪个朝廷都不会放心,何况还是旗人柄国,去年清廷将他调离北洋任上,其实就是调虎离山之计。只不过,众人还是想不明白,赵北为何如此肯定,袁世凯一定会背叛清廷?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权臣没一个有好下场,即便是当年的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也没逃脱君主的猜忌,连亲王都是如此待遇,袁世凯一个汉臣,确实没有什么资格取信于清廷,但他真有那个胆量和信心与清廷对着干?莫非赵总司令能掐会算?
杨王鹏身边的邓刚站了起来,说道:“总司令一口一个‘北洋军厉害’,职部就有些不明白了,总司令又没有和北洋军正面对垒过,为何如此肯定南方新军打不过北洋新军?”
这还用问?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战例!辛亥革命中,如果不是袁世凯一心想坐身观虎斗、得渔人之利的话,不要说武汉三镇,便是南京、上海,也能被北洋军攻克,和装备精良的北洋新军比起来,南方新军在人员素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上全面落败,唯一的优势就是勇气和民心。
当然,这些话是没法说出来的,说出来也没人信,赵北有些想暴走。
压下心头的火气,赵北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道:“同志啊,难道你真以为刺刀能打得过大炮么?你真以为血肉之躯能够抵挡住子弹的攒射么?”
“前几年日俄战争时,日本军队就是用‘肉弹’战术打败了俄国军队,刺刀冲锋才能夺取胜利。”邓刚的话让赵北再次暴走。
“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赵北白了邓刚一眼。“那是日本人吹牛呢!就拿二零三高地争夺战来说,日本一开始是刺刀冲锋,结果死伤惨重,后来是调来要塞炮实施弹幕徐进,掩护步兵冲锋,那炮弹就在己方步兵跟前爆炸,这才拿下高地。日俄战争的时候,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俄国都处于下风,再加上俄国后勤运输线太长,补给跟不上,国内又爆发革命,所以才叫日本人捡了便宜,这场仗要是放在欧洲打,日本必败。”
赵北有些无奈,群治学社的这帮人革命热情足够,可就是军事素养太差,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辛亥革命时武汉革命军打不过北洋军,硬件跟不上,软件也不行。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他们从军前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不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就是不得志的秀才,少数几个曾经留学日本的也多半没把心思花在学习上,这个时代,真正掌握着军事人才的是朝廷,是北洋集团!
见邓刚似乎还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赵北挥了挥手,说道:“现代战争,打得不仅仅是军人的意志,更打得是火力,是后勤!千万别以为革命军的士兵比北洋军的士兵更勇敢,革命热情不能代替对死亡的恐惧!士兵的生命也是宝贵的,绝对不能浪费在无谓的进攻中!刺刀精神固然值得赞扬,某些时候甚至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如果一定要去和大炮、机枪拼命,到头来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得不偿失。”
“总司令说得不错,现在就是大炮说话的时代,列队放排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北洋军武器装备比咱们好得多,如果能够避免与北洋军正面对抗,就尽量避免,现在咱们的实力还很弱小,兵工厂拿不下来,咱们连子弹都没地方补充。如果能够离间袁世凯与满清朝廷,咱们的革命事业就能事半功倍。”熊秉坤站了起来,旗帜鲜明的支持赵北。按照新的部队编制,他现在已是团长,负责指挥共和军工兵团,他一带头,几个湖北军官也站起来表态支持赵北,他们大多是原新军第八镇的士兵,在北方与北洋新军进行过实兵对抗演练,对于北洋军的火力优势印象深刻。
“你们这是失败主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干革命怎么能怕死?”邓刚毫不留情的批判道。“以前在黄泥港,你们就坚持认为安庆不可守,那也是失败主义!”
但不等他继续批判下去,坐在前排的同盟会员柏文蔚站了起来,扭过头呵斥道:“邓刚,你就这样跟总司令说话?还有没有纪律?”
几个安徽军官和江苏军官也站了起来,大声斥责邓刚,一帮会党首脑也跟着起哄,眼看一场军事会议就要变成批斗会。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