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34节

作者:丹丘
第41章 东进与西进(上)
赵北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两个青年,那个孙武因为名字与同盟会领导人孙文名字很接近,一文一武,因此在辛亥革命中曾被人讹传为孙文的兄弟,虽然错得离谱,不过这倒是为他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
这年头闹革命,没点威望是不行的。
“是,鄙人孙武。”戴学生帽的青年也是一愣。“司令以前听过我的名字?”
“你的名字倒是让人想起了同盟会的那位孙先生。”赵北摸了摸额角,说道:“你不是共进会的么?怎么又是同盟会的干部了?”
两个青年顿时一惊,面面相觑,彭汉遗说道:“不错,我们也是共进会的,属于同盟会的外围组织,不过,我们同时也是同盟会的会员,共进会去年才在东京成立,不想总司令竟也知道。”
原来共进会是在东京成立的啊。赵北纠正了自己的一个错误历史认识,看了两人一眼,说道:“我是光复会的人,消息灵通,当然知道共进会。不知两位来找我,有何贵干?是想加入共和军么?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请你们做我的参谋。”
孙武回过神来,急忙摇头,说道:“不!我们回国有任务,不能半途而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能否找个僻静的地方说话?”
赵北“嗯”了一声,跨进司令部,带着四名卫兵走进一间签押房,与两位同盟会的革命同志详谈。
“两位回国的任务,想必是在长江一带建立组织吧?”赵北开门见山。
两人对望一眼,随即点了点头,此次回国,他们正是奉了共进会的命令,到两湖地区运动会党、建立组织的,这个任务极为机密,不想却被对方一语点破。
孙武说道:“总司令说得不错,本来我们是回国运动会党的,不过现在看来,把注意力放在运动新军上似乎更好一些。和会党武装比起来,新军更有纪律,也更有战斗力。这一点,光复会看到了,同盟会没有看到,现在,我们共进会也打算策动新军。”
赵北点了点头,历史上的辛亥革命中,文学社和共进会正是依靠新军发动了起义,现在看来,由于安庆起义和九江易帜的刺激,共进会已经认识到了新军在反清起义中的重要作用,不过既然历史已经随着他的穿越而发生改变,那么,恐怕已没有共进会的机会了。
彭汉遗接着说道:“我们在半个月前从日本回国,本来前些日子已到了湖南的,可是在长沙听说安庆新军起义成功的消息,大伙一合计,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去联络安庆起义军,另一路继续策动湖北、湖南的会党,响应起义,可是路过江西时,正好赶上贵军九江易帜,我与尧卿便自做主张,前来联络贵军,希望贵军能够支援我们一些枪炮,由我们带回湖南,武装会党,在湖南发动起义,策应贵军。”
“贵组织在国内的首脑是哪位?”赵北问道。
“湖南是焦达峰同志负责,江西是邓文翚同志主持,不过他们尚未回国。”
赵北端起茶,沉吟片刻,说道:“实不相瞒,我军弹药也不充裕,太湖新军参加秋操,本来就没带多少实弹,进攻九江,我军又消耗了一部分弹药,缴获的武器也不多,对于贵会的请求,我是有些爱莫能助。不过,既然大家都是反清革命同志,援手还是可以伸一伸的。我跟你们亮个底,其实我军马上就要西征武汉三镇,到时候占领了汉阳兵工厂,就可以支援贵军一些枪弹。如果贵军到时能够在湖南起义响应,我军西征将更加顺利。”
“可是,贵军发布的‘迥电’上说,贵军的进攻目标是江宁和广东啊。”彭汉遗问道。
“声东击西而已。”赵北放下茶盏。“进攻武汉有个不利的因素,那就是已经竣工的京汉铁路,如果清军沿着铁路南下,可直达汉口,最多只要两三天的工夫,清军就能巩固武汉防御。所以,我想将清廷注意力引向东边和南边。”
“如果清军不上钩呢?”彭汉遗问道。
“那也没办法,只能强攻。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武汉,那里不仅有兵工厂,还有钢铁厂、织布厂,是个工业基础不错的城市,又是九省通衢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考虑到武汉之战很可能是一场硬仗,军火消耗很大,目前我军的武器弹药只能自己使用,无法支援贵军。”
“为何不直捣东南?那里向为富庶之区,筹饷筹粮均方便一些。”彭汉遗又问。“兵工厂可不止汉口有,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也是座大兵工厂啊,李鸿章、刘坤一经营多年,机器设备均为新式,所制枪炮不比鄂厂差,而山炮质量更佳,而且江宁尚有一座兵工厂,拿下东南,至少可掌握两座兵工厂。而且,东南一带革命力量基础较好,一呼百应,如今江苏第九镇已为总司令控制,江苏一带清军兵力空虚,若以第九镇为先锋,不惟江宁指日可下,便是整个江南的光复也不是难事。”
彭汉遗与孙武均感不解,目光投向赵北,看他如何作答。在他们看来,直捣东南是目前最佳方案,而逆流西攻湖北实在是有些冒险。
对此,赵北也曾有所犹豫,但一想到东南地区的特殊情况,他就打消了东征的念头。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东南地区是同盟会、光复会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势力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如果他率军去了那里,就等于是进了别人的地盘,成了客军,到时候能不能控制军队还是其次,万一惹恼了地头蛇,甚至有可能被人干掉,这可是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其二,东南虽富,但那里也是列强势力最强盛的地区,对于革命事业来说,牵绊太多,无法放开手脚进行革新,而且靠近海洋,列强军舰随时可以掩护步兵登陆。
反观湖北,一向是革命党人忽视的地区,那里的同盟会、光复会势力微弱,但又不是落后闭塞的地区,工业、商业都有一定基础,如果赵北率军占领湖北,便是游龙入海,谁也控制不了他,虽然湖北的富庶远比不上东南地区,但列强势力却相对较弱,依附于列强的买办势力也虚弱得多,如果想在那里进行革新,应该是个好试验场,何况,“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湖南早已成了中国的粮仓,一手有兵,一手有粮,到时逐鹿中原,谁又敢保证最后问鼎天下的人不是他赵北?湖北又向称“九省通衢”,向西可直逼四川,向东则可顺流而下,兵锋直指江南,向南可横扫西南,向北则可进取中原,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实在是块割据称霸的好地方。
当然,相应的,这也是块“四战之地”,如果没有一定的信心,湖北确实不是根据地的首选,这恐怕也是孙武、彭汉遗更愿意选择东南方向的原因。
第42章 东进与西进(下)
看一下地图就知道,湖北位于华中腹心,北有河南、陕西,南有湖南、江西,如果清军在这四省摆下重兵,那就是南北夹击、四面合围的架势,所谓“四战之地”指得就是这种地方。
其实没那么恐怖,“四战之地”也得看对手是谁。在赵北看来,湖北唯一的不利之处就是那条京汉铁路了,那也是张之洞总督湖广时的洋务新政之一,已经建成通车,不过是掌握在外国财团手里。军队从直隶乘车南下,最多两三天工夫便可抵达汉口,如果清廷调遣北洋军由此南下湖北,那么共和军就将面临一场真正的硬仗,历史上的辛亥革命中,清军正是由京汉路南下进攻武汉的。
如果这条铁路晚通车几年的话,西征就更有把握了。
不过,考虑到现在历史已经发生变化,清军是否还会按照历史上的进军方案展开?对此,赵北心里没有底,但他坚信,没有了袁世凯的北洋军,将群龙无首,其战斗力将大打折扣。正因如此,他才会煞费苦心的谋划阳谋、阴谋,离间袁世凯与清廷的关系,就算逼不反袁世凯,也要让北洋军失去他们的精神领袖。
见两人一副不解神情,赵北淡淡一笑,说道:“我已说得很清楚,湖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旦占领,就可以切断长江上游与下游清军联络,北可直捣河南、陕西,南可攻略湖南、广西,可以掩护各省同志揭竿而起。再说了,我是湖北人,常年在异国他乡飘零,人情冷暖在于我心,这乡土观念也是有一些的,听两位口音,似乎也是湖北人氏,推翻满清,拯救桑梓,也是我等夙愿,满清无道,压榨百姓,咱们革命军人哪有不先救自己乡亲的道理?东南虽富,然不及乡情之厚,这也是我小小私心。”
彭汉遗与孙武相顾哑然,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赵北竟拉出“乡情”这个挡箭牌,不过仔细想想,赵北说得也未必不是道理,只要占领了湖北,便控制住了中原形势,他们看得到这一点,清廷未必看不到,到时清军注意力转到湖北方向,倒也有利于其它各省的起义。不过这一点却是不能说破的,一旦说破,吓住了这位嘴上无毛的总司令,他不再往湖北进军,而是调头东进,那么,就等于是把湖南暴露在了清军一线兵锋之下,对于共进会的革命事业是极为不利的,既然他自己愿意去挡在湖南前头,那么不如就让他去,不管他是否能够在湖北站稳脚跟,只要湖南会党一起,共进会就不会错过这趟革命列车。
几人坐在签押房里,带着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了一下革命形势,虽然双方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坦诚以对,但总算是让对方弄清楚了目前的大形势,也正是通过两人的嘴,赵北才得以了解同盟会目前的涣散情形。
去年的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今年年初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这四场同盟会发动的反清起义均以惨败收场,同盟会士气大受打击,就此消沉下去的人不在少数,一帮尚未消沉的人又在日本东京争论不休,一部分主张长期潜伏,以待时机,另一部分主张继续发动起义,唤醒国民,激进的那帮人另组了共进会,甩开同盟会单干,孙武、彭汉遗就是回国探路打基础的。
正说话时,外头卫兵跑进来禀报。
“报告司令!蓝参谋长回来了!”
“请他进来。”赵北站起身,向一脸木然的彭汉遗和孙武看了一眼,说道:“蓝参谋长就是蓝天蔚,也是同盟会员。不知道你们是否相识?”
两人均是摇头。这也可以理解,同盟会是秘密组织,为了保密,会员未必都互相认识,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不至于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人被捕,连累一大帮人,坏处就是自己的同志互相不认识,就连在一起共事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一人起事反清,另一人却还蒙在鼓里,而这,也是同盟会组织涣散的一个表象,现在的同盟会更像是一个革命者俱乐部,大杂烩,远不是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
当然,作为同一组织的人,他们互相之间还是有联络暗号的,这个暗号一般来说就是独特的手势,这是跟江湖会党学的,光复会有这种手势,同盟会也有。
在赵北的引荐下,蓝天蔚与彭汉遗、孙武见了面,双方只握了握手,便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彭孙二人颇为兴奋,因为这表明,在此次起义中,也有同盟会的干部参加,总算是没被人抢尽风头。
看着他们握手时的手指动作,赵北颇觉不妥,在他看来,这种暗号实在是太儿戏了些,万一清廷密探学会,似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钓鱼”。
几人寒暄一番,蓝天蔚立刻切入正题,向赵北说道:“司令,我军与英国驻九江领事的交涉已结束,英国人拒绝交出逃犯,而且对我共和军提出抗议,说我们妨碍了正常通商秩序,藐视英国主权,对此,他们将保留自由行动的权利。”
赵北冷哼一声,说道:“这里是中国的地方,即使谈论主权,也得中国人谈论,还轮不到他们英国人越俎代庖!秀豪,你这就命人拟一份声明,对英国九江领事蛮横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无耻行径提出抗议,这份声明拟好后交我审核,然后通过电报发出去,要写成一份通电,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英国人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维持这个腐朽透顶的封建王朝!”
蓝天蔚迟疑着说道:“总司令三思。这份通电非同小可,万一惹恼英国政府,恐怕于我革命事业不利。”
赵北摆了摆手,说道:“我只是发一份通电,又不是要炮轰九江英国租界。你们未免太过谨慎,在外交这种事情上,一味的妥协退让是不行的,该强硬的时候还是需要强硬一下,不然,谁都知道你是软柿子,都想来捏一捏。再说了,英国现在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在亚洲他们只能通过走狗日本维持局面,但是日本现在也没有力量单独干涉革命,它只能拉拢别的国家,可是德国、美国与日本不是一条心,狼上狗不上,成不了气候。”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