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71节

作者:丹丘
杨王鹏目瞪口呆的听完两人的叙述,愣了好一阵,扬起马鞭,狠狠抽在树干上,叹道:“这么说来,他派我去攻打荆州,只怕也是一个局。”
“那还用说?这叫调虎离山。跟你走的干部是群治学社的骨干,可你们带的兵却多是革命卫队,没有根基,就算你们想另立山头,只怕也没人愿意跟你们走。”邓刚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你说我们咋就这么蠢?当初就没看出他这么阴险?”
杨王鹏苦笑道:“其实,九江‘迥电’就能看出他的狡狯了,此人用心深远,心思缜密,咱们不服不行啊。现在回头看看,或许,从黄泥港起义的当天起,他赵北的心里就存着卸磨杀驴的心思了。”
邓刚忙道:“司令,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趁着咱们在部队里还有些影响,干脆,拉队伍自己打天下!也不用看他赵北的脸色了。我早就说过,他跋扈难制,参加革命的动机不纯,从他拥戴袁世凯就可以看出来了。”
“拉队伍单干?”杨王鹏沉吟了片刻,抬起头问道:“拉了队伍去哪里?”
“随便!去东南参加同盟会,辅佐孙先生打天下。要不,咱们去四川!”邓刚说道。“现在湖北已被赵北掌握,可荆州以西却是司令说了算,从宜昌府去四川很方便,而且四川新军编练太慢,到现在也只编了一个混成协,那些旧军战斗力又不强,何况,四川还有一座兵工厂,占了四川,咱们就能扩充部队,无论是向北进攻陕西,还是向南进攻云南、贵州,都足以立于不败之地,到时候如果他赵北不愿革命,咱们自己干!”
“不妥,不妥。”
另一个群治学社的干部连连摇头,说道:“按你的意思,咱们要想拉队伍单干,就必须先发动兵变,可现在部队都被那些‘时政宣讲员’盯得死死的,只要咱们稍一动作,只怕立刻走漏风声,再说了,杨司令带兵攻打荆州,又把咱们的大批骨干带到了外地,已经无法掌握新军部队。这段日子以来,我仔细琢磨了一下那个赵北,发觉此人心思缜密,手段老辣,杀伐果决,走一步看三步,绝非寻常人物,跟他打交道,咱们睡觉的时候都得睁开一只眼睛。不过话又说回来,或许赵北此举只是想整顿一下革命队伍,并没有说一定要将咱们赶尽杀绝,现在共和军里各种政治势力错综复杂,奇谈怪论充斥双耳,有主张君宪的,有主张共和的,还有主张换个汉人做皇帝的,这种部队怎么能团结一致?若是我来做总司令,我也是要整肃一下的,用赵北的话来说,便是‘统一思想,加深认识’,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军队的思想确实应该统一起来。”
“你还是不是群治学社的人?”邓刚发难,瞪着那人质问。“怎么和赵北一个鼻孔出气?想统一思想认识,不如叫所有人都加入群治学社!”
杨王鹏摆了摆手,制止了邓刚,说道:“他说得没错,咱们不能发动兵变。你们身在汉阳,或许并不清楚,现在他赵北赵总司令的赫赫威名已经传到荆州那边去了,要不然,为什么攻打荆州的部队里要单独编入一个时政宣传队?他们一到荆州,立即到大街小巷宣传,现在百姓不知道我们群治学社是什么玩意,但却都知道,共和军里有一个‘安庆首义破城英雄’、‘革命事业急先锋’,而这个人就是赵总司令,至于军官,更是唯赵总司令马首是瞻,当初他拥戴袁世凯做大统领,军官们不解,可现在都看清楚了,那果然是个驱虎吞狼之计啊。前些时候,他调我去打荆州,还特意把咱们群治学社的精干都派去辅佐我,其用意何在?现在咱们也看清楚了,那叫调虎离山,咱们精干力量一走,这武汉就是他说了算,可以放手整肃军队。赵北这个人,有勇有谋,绝非等闲之辈,他既然敢动手,就一定是做好了应变准备。
所以啊,如果你们谁敢发动兵变,不用等赵北动手,自会有其他革命者动手把你们消灭,别忘了,不知多少人等着你们把位子空出来呢,如果你们在革命军队里发动兵变,群治学社就等于是站到了革命的对立面,也不用他赵北费什么脑筋‘和衷共济’了,咱们自己的人心都散了。我算是想明白了,他赵北选在这个时候动手整肃部队,可能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有恃无恐啊。”
“那怎么办?难道束手待毙不成?”邓刚问道。
杨王鹏挥了挥马鞭,走向那匹青骢马,说道:“你们不要妄动,我自有办法。你们也不必为我担心,现在我怎么说还是第二梯队的司令,荆州光复功臣,没人敢把我怎么样,现在杀了我,就等于是背叛革命,无论是谁都不敢冒这个险。你们先回去,等我消息,记住,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第88章 宣传的艺术
由于“和衷共济令”的事,杨王鹏愉悦的心情顿时跌落谷底,他万万没有料到,赵北竟会选择这么一个关头整肃部队,现在袁世凯造反,清军停止前进,军事上的紧张状态已消失,怎么看都是一个整肃部队的好机会。
另一方面,现在群治学社的骨干多半都在荆州、施南、宜昌,杨王鹏回汉阳之前,赵北还特意叮嘱过,让众人到各县筹备设立军政分府的事,现在看来,这只怕也是别有用心,杨王鹏甚至毫不怀疑,此时的荆州城驻防部队很可能已经收到了新的命令,那些革命卫队的中队长、大队长们肯定不会听从群治学社干部的指挥,因为他们的任命和提拔直接归总司令部管,杨王鹏与他们只存在职务上的领导关系,而无隶属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一个共和军,一个革命卫队,两者互不统属,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的最高领袖——————多么高明的御下手段啊,当年清廷剿灭太平天国的时候,不也用过这一招么?一个湘军,一个淮军,再加上各地那些互不统属、各有打算的实力派督抚,如此煞费苦心,还不就是叫他们互相监视、互相拆台么?若非如此,恐怕不等革命军兴,这满清的江山早就让给那帮湖南缙绅了吧。
这就叫“平衡”,上位者保持权威的秘诀,也是杨王鹏刚刚悟出来的道理。
可叹,群治学社的干部们都太年轻了,缺乏阅历,缺乏警惕,结果就叫总司令来了个迅雷不及掩耳。
想到这里,杨王鹏越来越佩服起赵北来,同样的年纪,可在政治上却比同龄人成熟得多,或许,这就是“天分”吧。
“吃一堑长一智啊。”
带着这个念头,杨王鹏率领卫队,心情压抑的进了汉阳城。
城里却是别样景象,人声鼎沸,红旗招展,满街都是革命卫队的队员,正敲锣打鼓的吆喝,继续贩卖着那种“共和馒头”,一根辫子换五个馒头,足以让那些饥饿的流民觊觎。
“人才啊。我怎么就没想出这种主意?馒头一吃,可不就把‘共和’两个字给记住了吗?百姓不管你是共和还是帝制,填饱肚子才是真的,帝制吃不饱肚子,共和吃得饱肚子,今后谁还买帝制的帐?”
还没等杨王鹏感慨完毕,迎面又撞见一队敲锣打鼓的宣传队,正抬着一幅巨大的照片游街,照片一人多高,披红挂彩,上头的人像不是别人,正是一身戎装的总司令赵北,那一脸正气的模样怎么看怎么都是一位正人君子。那些宣传队员一路走一路散发革命小册子,所有的革命小册子的封皮上也无一例外印着那位总司令的侧面剪影。
作为军人,杨王鹏也拿到了一本革命小册子,看着那里头再也熟悉不过的内容,他有些愤怒了。
“难道他想将自己打扮成一个能文能武的大英雄么?这就是所谓的‘宣传的艺术’?”
杨王鹏想起了赵北以前提过的那种“宣传的艺术”,心下很感慨,当下不再逗留,催马继续前行,从西到东横穿汉阳城,不多时已到了汉阳兵工厂,在总参谋部一问,得知赵北巡视汉口尚未归来,却也不愿等待,再次跨上战马,带着卫队离开兵工厂。
在兵工厂门口碰见一支队伍,士兵们扛着步枪成单列纵队行军,正是共和军驻在兵工厂里的一支部队,显然是出操回营,虽然人人面带疲惫,但士气很高,正唱着军歌归来: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杨王鹏满怀敬意的跳下马鞍,立在道边静静的等候这支部队走过,那首军歌的曲调很熟悉,正是以前湖北新军演唱的一首军歌,但歌词却全然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的那首军歌的曲调取自于一首普鲁士军歌《德皇威廉练兵曲》,被张之洞改了歌词,成了湖北新军的军歌,而现在,显然有人再次修改了歌词,但曲调还是那个曲调,只听了一遍,杨王鹏就已记住了大半歌词,不由更是佩服。
“这首歌,用来进行初步的军纪教育倒是不错的。”带着这个想法,杨王鹏翻身上马,弛出兵工厂。
从浮桥过了江,沿途打听,得知赵北正在汉口时政宣讲队总部接见商人代表,讨论汉口战后重建问题,于是急忙赶往满春茶园。
到了地方一看,赵北正将几个缙绅模样的中年男子送出门,一边作揖一边谦逊,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却让杨王鹏感到一阵不痛快,如果不是局中人,谁又知道他赵北的“厚黑学”本事学到了家呢?
虽然总司令厚黑学地道,可人家毕竟是总司令,杨王鹏虽是不满,可还是利索的跳下马鞍,垂手立在道边。
“子仑,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好得很啊,我昨天抽空跟着黎黄陂学会了钓鱼,刚才就露了一手,在长江里钓了两条‘武昌鱼’,等会儿提到黄鹤楼叫人整治一番,咱们坐在楼上一边观景一边对饮,岂不美哉?三国时东吴百姓苦于苛政,喊出了‘不饮长江水,不食武昌鱼’的口号,那是百姓消极的抵抗,可咱们革命者却应该有那种边喝长江水边吃武昌鱼的英雄气概!”
赵北带着两个陌生人迎向杨王鹏,一见面就打了个哈哈。
杨王鹏说道:“我可没总司令那么清闲,荆州刚刚光复,施南会党武装桀骜不逊,山区的土司头人也蠢蠢欲动,我要操得心可不比总司令少。”
“革命非一朝一夕之事,劳逸结合,才是文武之道嘛。怎么,看你脸色,好象有人刚跟你吵过架一样。”
赵北收敛笑容,将一份名单递给杨王鹏,说道:“看看,这是当年日知会被捕干部的名单,除了几位不幸在狱中去世之外,其他的人都被咱们从汉口监狱救出来了,其中有不少是你的旧相识,都想跟你说话呢,现在他们都在汉阳军医院接受治疗,你可以去看看他们。不过,有些人在狱里吃了不少苦头,健康不佳,以后恐怕不能从事革命工作了。”
杨王鹏收下名单,道了谢,目光一转,投向赵北身边那两个陌生人。
赵北为两人做了介绍:“这两位是河南同盟会的革命同志,一位杨源懋,一位暴式彬,他们是从信阳一路走过来的,吃了不少苦头,虽然没打过仗,可是这份革命意志那也是相当坚强的。”
“听说司令是光复荆州第一功臣,我等早已望眼欲穿,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宇轩昂。”杨源懋向杨王鹏拱了拱手,很是客气了几句。
杨王鹏却是连连谦逊,现在赵北派他攻打荆州的真正用意已清楚了,这荆州一仗打得再漂亮,却也及不上总司令那“和衷共济”的一仗。
赵北指了指杨源懋,说道:“说起来多亏了这位进士同志,若不是跟他攀谈起这‘杨’姓的起源,我这个大老粗还不知道你子仑不姓杨呢,感情你是复姓,应该叫你‘杨王司令’。”
杨王鹏此时哪里有心情与人谈论自己的称呼,只略微与那两位河南同志客气了几句,话锋一转,说道:“杨某有几句肺腑之言,想与总司令说说,不知总司令可否方便?”
见此情景,杨源懋和暴式彬识趣的告退,转身回了茶园。
赵北看了眼站在身后的卫队长田劲夫,说道:“义仁,我和杨司令单独走走,你们不要跟紧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