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09节

作者:丹丘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陈其美的话来看,现在同盟会对袁世凯的看法与历史上有很大不同,这或许正是赵北干预历史进程的结果,或许在同盟会看来,袁世凯的反清并非是出自本心,而是被他赵振华的那封“迥电”给逼的,袁世凯是逼上梁山,所以,没必要再给他更多好处,一个虚位总统已经足够了。
当然,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同盟会也不愿意把全部权力交到袁世凯手里,所以同盟会才会被宋教仁改组成国民党,用扩大议员人数的办法在国会中占据主动,通过控制国会来约束袁世凯的行动,正因如此,史学界通常认为宋教仁的遇刺身亡与袁世凯有密切关系,因为袁世凯从中得到的好处最多,随着宋的去世,国会里的反袁势力迅速烟消云散,袁世凯不仅掌握了内阁,还控制了国会,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
现在看来,同盟会依旧不愿意将全部权力交给袁世凯,不过他们现在采取的办法似乎是拉拢南方实力派,直接在立宪问题上给袁世凯下绊子,用责任内阁将总统的权力限制住。
不过这只是同盟会的打算,总司令另有谋划。
就在赵北走神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汪兆铭说话了,他拉了拉陈其美的衣角,说道:“英士,总司令说得没错,咱们中国是需要一位强人来主导,咱们同盟会派别众多,人心不齐,有时候为了一件小事可以争论几天,没有战斗力啊。袁世凯手握重兵,威望又高,放眼天下,中国第一强人非他莫属。当年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一开始不也是大权在握吗?可是后来不也放弃了权位回乡伺候庄稼去了?焉知袁世凯成不了世界第二华盛顿、中华第一华盛顿?”
“他成不了华盛顿!”陈其美不屑的哼道。“他最多,能成拿破仑,还是滑铁卢的拿破仑!”
“扑哧”,陈璧君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北和熊成基等人也不禁莞尔,这个比喻很贴切,但只有赵北知道,这绝不仅仅只是比喻,袁世凯确实成不了华盛顿,甚至也成不了拿破仑,这不仅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更重要的是,现在他赵北穿越过来了,这“中华第一拿破仑”或“中华第一华盛顿”的头衔无论如何也不能戴到别人头上去!
“所以说国情决定一切。华盛顿之所以出现在美国,拿破仑之所以出现在法国,都是由这两国的国情决定的,法国不可能出现华盛顿,美国也不可能出现拿破仑,这与道德和素质无关,只与国情有关。”
赵北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做了总结,这几话看上去像绕口令的话一说,众人便是一阵沉默。
“那么中国呢?中国会出现华盛顿还是拿破仑?”杨度自言自语道,像是在问他自己,也像是在问别人,但没人回答。
“可能是拿破仑吧。”赵北在心里回答。
不过他到底是没有说出来,所以这话题自然而然的转移了。
“振华,这位陈英士先生说得不错,袁世凯确实是指望不上的。”熊成基拍了拍赵北的肩膀,打断了他“世界第二拿破仑”的美梦。
“这位是?”杨度看了眼熊成基,虽然熊成基这两天暴光率很高,但并没有引起杨度的兴趣。
“他就是安庆首义功臣,熊成基熊大都督,字味根。”赵北说道。虽然他才是安庆破城第一功臣,但现在光复会和同盟会在拼命宣扬的却是熊成基,至于赵北,似乎已经被有意无意的遗忘了,如果不是共和军声势浩大,并在实际上起着革命顶梁柱的作用的话,恐怕赵北已经被人踢到一边去了。
这让赵北有些受伤,好歹他也是光复会干部啊,介绍人还是熊成基呢。
这就是革命,既是革旧势力的命,有时候也不得不革一下同志的命,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革命者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只不过,最后能够实现理想的人只有一个,那个胜利者的奖赏就是整个天下。
现在的问题在于,赵北不是同盟会员,自然不会被同盟会高看一眼,而光复会却又山头林立,自从并入同盟会后,不少有威望的光复会员都加入了同盟会,光复会后来之所以得以重建,只是因为同盟会在领导权问题上发生分裂,一部分反对孙文的人由于相同的目的走到一起,这才重组了光复会,但是重组后的光复会缺少一个真正有能力统率会员的领袖,陶成章威望不足,章太炎过于张扬,会中与他们资历相差不远的人不少,两人都不能很好的整合光复会里的那些山头。
若论革命功绩,赵北倒是有资格在光复会立起自己的山头,可他并不想过早的卷入这种内部斗争,而且也没有信心压服那些老资格的会员。
所以啊,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军队里比较明智,实力决定一切。
“熊成基?没听说过。”杨度的话倒是让总司令那颗受伤的心得到了一点安慰。
“只听说安庆新军哗变的时候,若没赵总司令的那颗大炸弹,此次‘戊申革命’或许根本就挑不起来。”
光复会和同盟会在努力宣扬熊成基事迹的时候,赵北也没闲着,利用时政宣讲队,将自己的光辉事迹也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现在,不仅湖北、湖南知道了他那颗“威力巨大之炸弹”的关键作用,就连远在河南、江西的百姓也都在传诵着“赵振华孤胆破坚城”的英雄事迹,除此之外,在袁世凯“反正”上赵振华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置疑的,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在说“一封通电定乾坤”的故事,说得就是赵北的那封“迥电”。
第130章 说客(下)
虽然杨度的话有些目中无人,但熊成基只是淡淡一笑,说道:“此话倒是不错,若无振华那颗炸弹,起义部队根本进不了城,原以为破不了坚城还可转战它处,但前段日子的苦战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安庆不破,革命断无成功之理!所以,振华才是革命第一功臣。”
赵北谦虚道:“哪里,哪里,革命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是全体国民的事业,就靠咱们革命者,成不了大事,这个国家的希望还是在国民肩上。”
熊成基摇了摇头,说道:“不,至少现在,这革命的重担是担在咱们肩上的,所以,咱们稍微走错一步,革命的前途就不可预料。振华,有些话我本打算在吃过饭后再对你讲,但现在既然话头已被挑起,我就在这里讲好了。关于你举荐袁世凯做共和大统领的事情,最好还是要慎重,虽然他现在已背叛了清室,但并不等于他就成了同志,袁世凯今日可以背叛清室,明日就能背叛革命。当初你之所以通电拥戴袁世凯,恐怕就是为了挑唆他与清室内斗,不是出自真心,咱们革命者是做大事业的人,不能拘泥于小节,说过的话固然要守诺,但有的时候不妨变通一下,袁世凯可以做总统,但必须是虚位总统,国家的权利必须掌握在内阁手里,就像法兰西一样。”
赵北制止了正欲反驳的杨度,问熊成基:“味根,这些话是谁对你说的?”
他确实有些惊讶,连熊成基都这么说,或许表明在这个责任内阁制上同盟会与光复会可能已达成了某种默契。
熊成基坦然道:“不错,这些话本来我是想不到的,都是陶会长在信里说的,他之所以叫我来湖北,一来是休整安徽起义部队,二来就是托我将这些话转告于你,希望你能认真考虑考虑。咱们革命者虽然勇猛,但多是些涉世未深的青年,这政坛之险恶,远非我等能够了解,陶会长看得比咱们远,也比咱们清楚,他的话是没错的。”
赵北没有说话,只是抬起头,望了眼那高高的黄鹤楼。陶成章不愧是光复会首脑,眼光和魄力都是有的,看得也很准,知道袁世凯靠不住,但是,谁又能了解他赵北心中所想?袁世凯不上位,谁上位?同盟会还是光复会?他们固然是坚定的革命者,但谁能保证他们能干得更好?如果他们干得很好,赢得了民心,顺应了时代潮流,那么,还会有他赵北的位置吗?这个时代的中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挽救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无论是同盟会还是光复会,他们的成员都不是穿越者,不能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也不能把握历史的先机。
没错,同盟会和光复会或许可以按照他们的理念去治理这个国家,逐步将这个国家带向文明与兴盛,但问题在于,这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它必须放到国际这个大背景中去,如果这个国家的决策者不能看到未来,不能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能看到日本的“大陆政策”的话,他们就绝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仅靠理想是不能将这个国家带向强盛的。
所以,赵北必须与其他人争夺这个国家的领导权,而拥袁就是这个斗争的第一步。
赵北之所以拥戴袁世凯做总统,除了挑唆他与清室的内斗之外,更重要的是让袁世凯暂时上位,然后再领导新势力打倒这个旧势力的代表。
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光复会的陶会长和同盟会的孙先生就当不了大总统,只有把他们放在在野势力一边,他们才会将注意力放在袁世凯身上,而且,只要袁世凯一天不死,他们就要拉拢一切可以成为袁世凯敌人的人,而赵北就是一个合适的同盟者。
如果袁世凯上位,他肯定会“削藩”,这并不符合赵北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换了同盟会或光复会上位,他们也肯定会像袁世凯一样“削藩”,所以,无论是哪一方上位,最终都会与赵北的利益发生冲突,但相比之下,还是袁世凯上位好一些,至少,赵北可以从历史经验中去判断袁世凯的行为,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反之就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历史上的同盟会和光复会从来也没有主宰过这个国家。
扶持袁世凯上位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也是赵北迫使同盟会、光复会将袁世凯作为主要敌人的手段,赵北作为一个变量身处其间,无论哪一方,得他之助则胜,失他之助则败,而他则可从中取得最大利益,所谓“左右逢源”指得就是这种情况。
当然,如果在斗争中那两方能够两败俱伤的话就更完美了。
所以,目前的情况下,削弱袁世凯是可以的,但不能将他打倒,因为那是一块吸引火力的靶子,只要袁世凯占据着中枢权力,在野反对派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袁世凯那边,而赵北也就能够专心发展自己的势力。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历史已经证明,袁世凯绝不会容忍任何新的政治理念,他的狐狸尾巴迟早会露出来,他必将举起屠刀,挥向革命势力,并将更多的人推到对立面去,到了那时,就是倒袁派揭竿而起的时候,谁又能保证那个举着倒袁大旗的首领不是赵总司令?
赵北可以在某种范围内接受新的政治理念,可以地方自治,可以设立议院,可以选举民政长官……两相比较,人们就能看出赵北比袁世凯更进步,何况,“红花还需绿叶衬”,为了让赵北成为那朵耀眼的“红花”,只能委屈袁世凯做一下“绿叶”了,当“红花”盛开的时候,就是“绿叶”黯然隐退的时候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不是一场推翻帝制的革命就能够拯救的,那只是革命的开始,战争的开始,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赵北所要做的就是将革命的领导权掌握住,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避免走弯路。
至于“总统制”还是“内阁制”,在赵北看来根本不成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实力就是一切。
有实力,内阁也能变成军事强人手里的橡皮图章,没有实力,就算是皇帝也会变成实力派手里的傀儡,在这一点上,赵北自问看得比同盟会、光复会更透彻,因为在历史上,袁世凯就是一个看重实力、轻视制度的人,制度制约不了这个军事强人,唯一能够制约他的只有比他更强大的军事存在。
所以,在赵北看来,此时与其在内阁制还是总统制的问题上为同盟会、光复会火中取栗,还不如向袁世凯卖好,做一笔政治交易,从袁世凯那里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毕竟,袁世凯代表着这个国家的中枢权力,某些事情如果能够取得中枢的认可,做起来就更名正言顺,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就是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尽快确立国体,完成形式上的政令统一,避免列强干涉革命。从报纸上的消息来看,欧洲的“波斯尼亚危机”正在逐步走向缓和,或许用不了多久欧洲列强就能从巴尔干的泥淖中拔出脚来,一旦它们在中国问题上达成什么默契的话,对于混乱中的中国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只有尽快确立一个可以总揽对外事务的中枢政府,才能给列强以“局势已经稳定下来”的假象,才能打消某些国家趁火打劫的野心。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