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63节

作者:丹丘
这种尚未配发部队的军帽叫做“作训帽”,也是由总司令亲自设计,虽然有帽檐,但绝不是大檐帽,这种军帽将普遍装备部队,不仅共和军要装备,就连革命卫队也要配发这种作训帽。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种军帽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季雨霖相信总司令的眼光,事实已经证明,总司令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无比正确的,即使某些决定乍看上去似乎有些荒唐,但时间最终可以证明总司令的英明睿智,当初参谋们腹诽船帽的时候,谁能想到总司令还留有后招呢?只有精锐部队的官兵才有资格佩带船帽,现在,恐怕那些嫌弃船帽的军官已经悔青了肠子了。
总司令怎么会有错呢?总司令绝不能犯错。
只有一位英明睿智、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总司令才是值得部下信赖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总司令才有资格带领共和军不断的赢得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
“军帽之争”中,总司令既做到了坚持立场,也做到了从谏如流,既维护了总司令的权威,也给足了部下面子,这样的一个总司令,谁还敢有半点不满?
本来,这入城式应该是由第一师师长柏文蔚主持的,但是由于刚才总司令已命他率领第一师南下,所以这入城式就归梯团长季雨霖主持了。
季师长很庆幸自己能遇上这么一位上司,以前他还曾质疑过总司令的年纪和阅历,但现在他已收敛了心思,无论如何,他这个千里马算是跟定这位伯乐了。
……
就在季雨霖准将骑在白马上感慨的时候,共和军的最高指挥官却在城外的兵工厂指导工作。
本来赵北是打算亲自率领第二师举行入城式的,但是由于参谋部多数军官以安全为由坚决反对总司令做秀,所以,他只好老老实实的把这件即风光又危险的工作交给了季师长,略微带着丝落寞,领着一班手下在城外晃悠,同时充当预备队主官的角色。
至于成都光复后的一切事务,已不必总司令一一过问了,清军的收编、整编,狱政的清理,顽固派的搜拣、整肃,城里城外饥民的救济、编册,哥老会、袍哥等江湖势力的整顿、弹压……诸多事务都可以交由手下的参谋官们去做,这一路之上他们已很熟悉这些事务,按部就班而已。
总司令无事一身轻,领着一班参谋骑着马,在成都附近晃悠了半天,最后晃悠到了成都兵工厂,于是便到工厂里参观。
四川近代兵工业的起步可追溯到清光绪初年,时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在成都东门内侧下莲池一带建立起了一座手工制造为主的作坊,称“四川机器总局”,后来开始使用水力机械和少量蒸汽机械,以制造前膛枪为主,而且产量不高,此后数十年中,虽经历任川督陆续扩建厂房、添购机器,但该厂的军械生产能力一直不能满足川省所需,每年都需要从鄂厂、沪厂购进大量军械,清廷新政开启之后,锡良督川,准备大练新军,遂决定对兵工厂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整顿,不仅在城外择地组建新厂,而且还从德国购买大量新式制械机器,但未等到新厂开工,锡良就被调往云贵总督任上,川督由赵尔巽接任,由于忙着铁路和川边改土归流的事情,这兵工厂新厂的建设就一直拖着,直到“戊申革命”爆发,为了对抗革命军,赵尔巽才加紧组建新厂,成都光复之前,位于城东门外的三官堂、高攀桥的工厂已经开工生产,但没等真正发挥作用,共和军已杀到城下。
共和军发起成都战役后,清军在成都兵工厂部署了重兵把守,尤其是位于城外的新厂,更是清军关注的重点方向,不过由于共和军担心战斗摧毁了工厂机器,所以一直没有对兵工厂据守之敌进行打击,直到赵尔巽投降,整个成都战役期间兵工厂没有挨过革命军的一颗炮弹,工厂算是完整的落入了革命军手里。
与汉口战役时完全不一样的是,在整个战役期间,成都兵工厂无论是新厂还是旧厂都在开足马力制造枪弹供应清军,工人们都不敢逃跑,也不能逃跑,他们的家眷都被赵尔巽胁持到了城里,一人逃跑全家遭殃,所以工人们只能硬着头皮在炮声中继续工作,直到革命军接管工厂,总司令下令工厂立即停工整顿,工人们这才得以离开工厂,赶去城里与家人团聚,现在还留在工厂里的除了一些技术骨干之外,就只有几个工头和会办、帮办。
当总司令率领部下走进成都兵工厂高攀桥分厂的时候,迎接他的高级职员只有一个毛玉麟会办,剩下的都是工头和帮办,好在众人都是工厂里的老职员,对于总司令的盘问倒也对答如流。
“川局自从光绪三年建厂以来,至今已逾三十年,共制各式长短枪支三万余杆,各式枪弹逾一千万粒,炮弹四千余颗,试造后膛炮三门,修理各式枪械四万余杆,自制各式机器、机件七万余件,所需经费均由成绵道库土货厘金项下拨给,自设局以来共耗去官银三百余万两,在这西南虽算得上兵工霸主,但和鄂局一比,确实是上不得台面的。”
毛会办倒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总司令是从湖北赶来的,手里的汉阳兵工厂是中国军工业翘楚,成都兵工厂是比不了的,所以这话说起来就带着几分谦逊。
总司令却是听得很仔细,并不时的伸出手,在那些新旧机器上摸上一把。
“立厂三十年,总共才制造了三万余杆长短枪支,这么算下来的话,平均每年才制造一千杆?这么点枪够用么?前几年听说这川边可是打得很热闹啊。”
赵北从军装口袋里摸出白手套,擦了擦沾满油污的手指,一边打量着厂房,一边感慨。
他本以为四川的兵工厂就算比不上汉阳兵工厂,至少也能保证达到汉阳厂一半的产量,但是现在看来,他原先的估计过于乐观了,这成都兵工厂的军械产量只怕连汉阳厂的五分之一都达不到,锡良新买的那些德国新式机器显然没有发挥作用。
第188章 不识好歹(上)
更让总司令郁闷的是,以前与汉阳兵工厂督办刘庆恩闲聊时,刘督办对汉阳厂没有大批量制造军用手枪而耿耿于怀,并对四川兵工厂的手枪制造大为赞赏,本着先入为主的思想,总司令也一直以为四川兵工厂制造的手枪很不错,而且他也一度认为该厂制造的所谓“毛瑟手枪”就是半自动手枪,就是盒子炮,可是直到刚才巡视工厂之后,他才意识到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离谱,四川的兵工厂确实能够大批量的制造军用手枪,但问题是,这些所谓的手枪都是老掉牙的产品,不是前膛装弹就是后膛单响,代表作就是所谓的“利川牌”前膛手枪,而那所谓的“毛瑟手枪”,其实就是一种单发后膛枪,一次只能装填一颗子弹,这些手枪就是放到博物馆也嫌寒碜。
要知道,总司令可是曾经打算用川造手枪装备共和军的,但是现在已完全打消了这个念头,共和军就算是再寒酸,也不可能让军官在腰里别上杆“单打一”,这会影响士气的,前些日子总司令好不容易想了个两全齐美的办法结束了“船帽之争”,刚找了个台阶走下来,现在可不想重蹈覆辙。
步枪是单打一,手枪也是单打一,每年的军械产量中还有很大数量是前膛枪,无烟火药工厂刚刚开始试制硝棉火药……就是这样一个作坊式工厂,居然也成了几派革命军眼里的肥肉,为了争夺这块肥肉,总司令甚至确定了“先北后南”的作战方案,为了拿下工厂,竟然推迟了对川南井盐产地的进军时间表。
总司令的落寞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中国工业的落后也可见一斑。
“前几年清廷改土归流,川边局势动荡,那几年也正是川局枪械产量最高的年份,每年可造珐蓝单响毛瑟枪两千余杆,后膛抬枪一千余杆,不过总司令说得不错,这点枪根本不够用,还得向外省购买,鄂局、沪局均是川军枪械的主要来源,不过革命既起,这来源就断绝了,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将新厂匆匆建起,好歹可以多造几杆枪。”
毛玉麟说到这里就没往下说了,毕竟这兵工厂造的枪是用来对抗革命军的,这个话题犯忌,还是少说为好。
“去年你们不是从德国新购了一批机器么?”总司令又问。
“前头那些就是,原本是打算购买制造六五口径步枪的机器的,和日本枪一个口径,但后来朝廷下旨,要造六八口径,德国工厂不得不修改模具和机器,所以这些机器拖了些日子才运回国,不过始终没有安装完毕,这新枪也就没造出来。”
毛玉麟向角落一指,众人举目望去,看见了一些大木箱,还没拆封,不过就算是拆了安装完毕也没用,就靠这些日造五十杆步枪的机器,丝毫也不能影响到战局发展。
不过这些机器毕竟是新式机器,制造的子弹也是最新式的尖头弹,如果能够达到设计标准的话,一年的步枪产量也能达到一万杆,快赶上汉阳兵工厂的年产量了,这多多少少安慰了一下总司令那颗落寞的心。
“总司令若是想看看机器,我们这就拆箱。那些机器里不仅有制枪的,还有制炮的。”
见总司令望着那些机器木箱微笑着点头,一个工头讨好的走上前去,拿起撬棍就准备撬。
“不必了,没拆箱最好,转运的时候也方便,这些木箱就别拆了,放哪里吧。”
赵北摆了摆手,跟着叹了口气,汉阳兵工厂造的步枪是七点九毫米,成都兵工厂买回国的新式机器造出的步枪却是六点八毫米,一支军队同时装备两种口径的步枪,无疑是对后勤的严峻考验,到底该保留哪一种口径,这也是让人很是头疼的,不过现在共和军装备的步枪是真正的“万国造”,口径五花八门,现在就考虑步枪口径的统一问题确实有些眼光超前,毕竟棘手的事情很多,拿总司令的话来说,就是“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
“马上拍电报去武汉,叫汉阳兵工厂派些技术骨干过来,再派几个能干的管理人员,把这成都兵工厂好好整顿整顿。工厂的里里外外都要翻检一遍,所有的机器设备都要进行重新编号,原来的那些督办、总办、会办、委员通通要接受军政府的考核,啥也不懂人的立即开革,懂一点技术但家产太过殷实的也一律开革,清朝已经完蛋,就没必要继续养着这些蠹虫了,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汉阳兵工厂的那套新制度可以立即照搬过来。为了提高军械产量,一些非关键的部件,比如枪托、护木,完全可以从民间采购,中国的木匠手艺还是不错的,人工也便宜,只要解决了规范化问题,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
总司令意气风发的向参谋口述命令,全然不顾身边那帮已经吓白了脸的工头,直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革命”已经实实在在的在这里开始了,或许用不了多久,成都兵工厂的面貌就会大变样。
用一句革命者的话来讲,这就叫“除旧立新”。
赵北在兵工厂转悠了几圈之后,已是正午,卫队长田劲夫领着一个青衣小帽的中年男子走进车间,这时,总司令正在一门山炮前逗留。
“这是去年旧厂仿制的一门日本山炮,是工艺学堂的那班学徒造的,不过造好之后一直没有试放过,川督怕这炮试放时炸了,毁了川局的名头,所以就命人将炮拖到这里放列,至于那些学徒,虽然也领了赏,可终究有些郁郁。”
兵工厂会办毛玉麟站在一边为总司令解说,不过总司令的心思显然没有放在那门老式山炮上。
“你说的工艺学堂是不是兵工厂自己办的学堂?”总司令问道。
“正是。前年开办,学徒从识字的百姓中招募,现有学徒二百余人。”
“很好。这些学徒的名单马上开列出来,然后去挨个问,看看谁愿意去武汉,汉阳兵工厂开办了技术学校和工人夜校,这些学徒正好可以入校,技术好的做师傅,技术差的继续深造,愿意去武汉的学徒,每人一次性发放现大洋五十块,作为安家费,以后每月还有薪金,到了武汉就得用心学习。咱们中国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技术,只不过长久以来轻视了人才和技术,现在咱们革命者要把这局面扳过来,要让全社会都重视技术人才,重视技工,只有培养足够的技术人才,咱们中国才能发展工业,工业发展起来了,国家才能强盛起来。”
“是,是。卑职马上叫人去办。”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宋时[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明血[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国色生枭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琅琊榜[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