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02节

作者:历史系之狼
第127章 铁血与仁义的决斗
赵国的战车驱赶着秦国的溃兵,朝着白起的方向开始了冲锋。
而看着面前这些朝着自己冲锋而来的溃兵,白起沉思了许久,这些溃兵实在是太多,或许,不能说是溃兵,他们只是突围而已,并没有丧失战斗力,可是白起如果想要继续与赵括作战,那就得要解决面前这些溃兵的问题,让他们不要挡住战车,或者,干脆组织他们作为先锋,转身投入战斗之中。
想要让这些突围成功的士卒们散开,不要阻挡,怕是不行,因为在他们身后,是有赵国的军队在进行驱赶,这一招,白起最为熟悉,而他们也无法直接投入战场,看得出,他们依旧是非常的疲惫,尤其是在看到援军之后,他们心里就只有如何逃离包围,就算逼迫他们与赵人继续战斗,若是战败了,他们还是会再次冲击白起的大军。
白起也就剩下了最后一个选择,与当初的魏无忌一样,停止进攻,先将这些溃兵安抚住,并且做好迎战赵括的准备,白起迅速开始了指挥,他的前锋部队分开了道路,让秦国士卒能够逃到后方,不至于阻挡战场,而赵括并没有趁着这个时候展开进攻,他从来不做这样冒失的事情。
他迅速摆列军队,面朝敌人的方向,摆出了一个巨大的三叉戟的阵型。
赵括在中军,李牧在左,田约在右。
不得不说,赵括在外征战的这些时日里,进步还是巨大的,起码在列阵的时候,不会将自己的将士们弄得团团转。白起坐在中军的位置上,看着面前的赵国的阵型,不由得皱着眉头,即使自己前来救援,可是王龁部被围困了太久,伤亡惨重,自己只是带来了五万多人的部队,在人数上,依旧占不到什么优势。
看着赵括蠢蠢欲动的前军,白起心里却是在迟疑,王龁的戎车来到了白起的身边,而王龁早已昏迷,被士卒所扶持着,看着遍体鳞伤的王龁,白起什么都没有说,挥了挥手,让他们将王龁送回后军休息,而自己只是专心的与赵括对峙,双方都是有所忌惮的,白起忌惮的是赵括拥有地形,以及数量上的压制。
而赵括忌惮的,是白起这个人。
他无法理解,秦人为什么会沿着长城出现在这里,而看不到廉颇与魏无忌的军队,他有些担心两人的安危,也不敢轻易的发动进攻,生怕白起之后还有援军。白起的想法原来是很简单的,趁着赵括混战的时候,袭击其左翼,使得他全军陷入混乱之中,可是,他没有想到,赵括用了驱赶溃兵的办法,让他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进攻。
如今面对做好了准备的赵括,他还不敢全力猛攻。
赵括站在戎车上,看着面前的白起,脑海里却是浮现着这些日子里的地狱场景,数万无助百姓的冤魂,仿佛在对方的中军上空挣扎,哭嚎,赵括深吸了一口气,中军令旗打出,李牧与田约几乎是同时出兵,战车缓缓逼近了白起部,赵括比他们要慢一步,行驶在他们的中间,做好了随时支援左右军团的准备。
白起即刻列阵准备迎击,白起的军阵,依旧是方方正正的,看不出任何奇特之处,白起从来就不觉得,士卒的数量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即使士卒不如赵括多,他也要击溃这支敌人,白起打出了令旗,秦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赵国中军的位置上,放下了长矛,朝着敌人一步一步的逼进。
而在此刻,可怜的蒙骜将军又经历了一次来自赵魏两国的联手夹击。
廉颇与魏无忌,从两个方向试图重演孟门之战,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得逞,蒙骜将军初次败给了他们,是因为他没有想到廉颇就在自己的身后,可是如今,他是知道两个军团的动向的,故而,他选择抛弃营寨,痛击了前来会军的魏无忌,魏无忌的士卒非常的疲惫,刚刚接近伯阳,就遭受到了迎头痛击。
好在廉颇及时出兵,没有让蒙骜吞掉魏无忌的大军。
随后,蒙骜开始了你追我打的战略,他一直都在纠缠着魏赵联军,阻止他们赶往救援武安,廉颇所用的办法,蒙骜学的非常像,双方都是用对方的办法来进行回击,蒙骜的部队多骑士,战车,非常的灵活,行动力也强,所以在士卒数量不如廉颇与魏无忌的情况下,依旧是没有让廉颇能够轻易的奔赴武安。
甚至,他还做出了一副要重新进攻葛孽,伯阳的架势,这让廉颇压根就不敢放心离开。
武安之外,随着两种不同的战鼓声,秦,赵的士卒不断的逼进,彼此之间,似乎都能看得清面目,一杆巨大的赤色的马服君旗下,是无数包围家乡,捍卫至亲的赵人,在旗帜下,他们已经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要为马服君而死,马服君会善待他们的后事,会为他们送葬,而自己的赏赐,也会半点不少的落在家人的手里。
他们如此的信任马服君,他们如此的愿意为马服君战死。
马服君从邯郸赶来,他没有带来布帛,钱财,肉食。他只是带了一些希望,和一些细微的尊重。马服君或许不会知道,这些征战在外的将士们,离开家乡已经有整整三年,他们不知道家里的情况,每一个日夜,他们都是在怀念与痛苦中度过,无论是敌人,还是将领们,所有的人能给他们带来的只有伤痛。
他们慢慢的陷入绝望,经历了一次次的溃败,他们甚至不大像个人,他们的身躯任由将领们随意摆布,他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只是将领们眼里的几个决定胜负的筹码,没有人看得起他们,他们离死亡是那样的接近。
渐渐的,他们听说,那强大如虎狼的秦国,也有畏惧的人,他们害怕的人,唤作赵括,是马服君的独子。
有人说,等他击败了秦人,他们就可以回家。
从那天起,士卒们无比期待赵括的到来。
邯郸城里赶来的贵族,在来到了长城防线的时候,再也没有将士们克扣他们的粮食冬衣,再也没有人敢打骂他们,将领们坐下来,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天知道,赵国士卒们聚在篝火的身边,高唱着赵国歌曲的时候,他们心里对马服君怀着个什么样的景仰,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笑过了。
这个寒冬,他们过的无比的温暖。
马服君的贤名仁德,他曾经做的那些故事,都在士卒们之中流传,那真是一个仁义的人啊,能在他的麾下作战,真好。
战争持续,马服君会亲自告别那些战死的同袍,有时,他也会痛哭起来,跪坐在那些坟堆面前,士卒们悄悄的看着他,他们仿佛能感受到有什么与过去皆然不同的东西,原来还有人在乎他们的死亡?原来还会有将军因为他们的阵亡而流泪?平日里啊,遇到这样的胜利,将军们是会庆祝的。
相比死去的战士,取得胜利,更应该庆祝,对吧?
勇敢的士卒们会得到马服君的赏赐,有些时候会是钱财,有些时候只是一根羊腿,或者烤饼,坐在篝火前,勇士们流着泪笑着,吃着手中的羊腿,使者在一旁督促着他,这是赵括的军令,必须要让他独自吃完!而战死的士卒,马服君也会派人记录他们的名字,狄告诉他们,马服君在大败燕国之后,将大王的赏赐全部分给了战死士卒的家人。
此刻,他们站在马服君的旗帜下,眼神愈发的坚定,当双方前锋交战的时候,秦国士卒有些慌,他竟从远处那个走在最前方的赵国士卒的脸上,看到了笑容!!!
这不像是去赴死的模样。
漆黑的武安君旗下,秦人握紧了手中的戈矛。
秦人的生命里,只有两件事,战争与耕作,在年幼的时候,他们站在耕地上,看着自己的父亲,兄长,一个一个的离开家庭,有时能够相见,有时却再也不能见,母亲则是会开心的大叫着,告诉父亲,没有杀死敌人就不要回家!!有些时候,朋友的父亲会带着很多赏赐回来,他们会盖新的房子,会有家臣来陪着他玩耍。
年幼的秦人羡慕的看着这一切,听到母亲的言语,等你长大了,也要奋力杀敌啊。
那些虚弱的,有残疾的,胆怯的秦人,有的在出生的时候就会被父母杀死,有的则是在死在成长的道路上,当他们长大之后,每年都会参与操练,一次次的操练,让他们能够掌握战场上的各种知识,随后,就是出征了,跟着将领一同出征,若是杀死了敌人,提升爵位,家人就能过上最好的日子。
若是没有能斩首,他们的家人,依旧要过着这样的日子,他们的儿子,还是要继续作为士卒来上战场。
而这武安的旗帜,对于他们而言,那不只是旗帜,那是他们家人所期待的生活,那是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在将来脱离徭役的希望,那是他们自己的一生,他们的一切。他们都尊敬武安君,因为,跟着武安君的人,大多都能实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荣归故里,聚集在这旗帜下,他们放空了一切,不再胡思乱想,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他们是秦人,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他们一生都在征战,他们是无敌的。
双方撞在了一处,疯狂的秦人,更加疯狂的赵人,狠狠的撞在了一处,伴随着一声声似野兽般的咆哮,双方厮杀在一起,箭矢,剑,戈,矛,到处都是武器所留下的残影,到处都是士卒们的怒吼,手中的长矛狠狠穿过敌人的胸口,随后就被另一人的戈所划过脖颈!!战车在咆哮着,车右不断的挑落那些试图登车的士卒!!
狂风四起,战鼓阵阵!
三叉戟碰上了石块,李牧与田约从左右两个方向围住了秦人,三面夹击!
而白起并不理会对方的夹击,他的长矛,指向了赵括所在的中军方向,他的兵力并没有赵括那么多,可是,赵括将自己的兵力分成了三份,那白起就只好集中全部力量来击溃其中最重要的中军,处处都是倒下的士卒,两国的战车擦肩而过,战车的每次冲锋,都会在人群里犁出一条血路出来!!
白起的戎车动了,朝着赵括的方向,跟随在他周围的战车部队,都是在慢慢的前进着。
白起擦拭着手中的长矛,冷酷的眼神盯着远处的战场。如今的秦军,三面都在激战,只有在后军位置上休歇的那些溃兵,是还没有交战的,而如今,白起最后留下的一支生力军,也就是一直跟随在他左右的战车弓弩混编军团,也要投入到了战场之中,随着白起的出动,无数战车派出阵型,而在他们的两侧,则是休整好的弓弩手。
白起的戎车朝着敌人冲了过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覆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