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92节

作者:历史系之狼
魏无忌低着头,沉思了片刻,方才笑着说道:“无碍……我会少喝一些的。”
赵括这才说道:“我找来足,是想要让他帮我,召集名医,整理出一本医书……在赵国内教导出更多的医来……”赵括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魏无忌认真的听着,聊了片刻,足明白魏无忌是有要事来找赵括,也就没有继续打扰,告辞离开了,赵括令赵傅安排好他的住宿。
魏无忌这才将自己的事情告诉了赵括,魏无忌很早就听闻赵国有两位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一位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中,一位是薛公隐没在酒店里,魏无忌很想见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躲了起来不肯见魏无忌。魏无忌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个人交往,彼此都以相识为乐事,很是高兴。
赵国贵族们大多都看不上魏无忌的作法,有人说:当初听闻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士,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
魏无忌并没有理会。
楚国派人向赵国求援,赵王询问魏无忌的看法,魏无忌却是要赵王暂时不要出兵,因为赵国并没有从两年前的大战里缓过神来。魏国当初派遣了毛遂作为将军,帮助楚国,秦人说要向魏国复仇。平原君派人,想要让魏无忌为统帅,带领赵国与魏国的军队来救下楚国。
魏无忌并不想要去带领魏国的军队去楚国作战,他甚至直接对门客们说:有敢替魏国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
他从前接纳的那两位门客,毛公与薛公来找到魏无忌,对他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备受敬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如今因为秦国的进攻,魏国处于很危急的时候,没有将军来统帅魏国的军队,魏国危急的时候,您却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魏无忌这才动容,又面见赵王,将魏国的想法告知赵王。赵王觉得楚国从前帮过赵国,如今秦国想要灭亡楚国,自己也不该无动于衷,便决定以魏无忌为将,带领赵国的五万将士,前往上党,攻击秦国。魏国也要派遣五万士卒,来以魏无忌为统帅,也就是说,魏无忌准备要带领赵国,魏国的十万大军,去解决楚国的危机。
听着魏无忌将这些事情说完,赵括却沉默了下来。
魏无忌笑着说道:“难道您不看好我?觉得我会死在白起的手里嘛?”赵括还是没有回答,他只是认真地说道:“秦国的军队聚集在南阳,您若是想要救下楚国,可以带领军队进攻上党……尽量避开白起的锋芒,迫使秦国来结束战争……”赵括说着说着,又停了下来,他说道:“可战争是不会结束的……”
“您真的觉得,秦国可以一统天下嘛?”
“除非六国联合起来,否则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秦国已经从制度上就领先了各国。”
“哪怕赵国有您这样的贤人,也没有办法超过秦国嘛?”
“秦国数百年的努力,怎么会是我一个人就能超越的?我在赵国所想要推行的制度,却都被秦人抢先施行……在赵国反而不能得到重视……秦国将我的思想视为真理,将我的制度运用到国内,将我的理想当作自己的战略……我想要保护赵人,可是只有秦国才能实现我的理想,才能执行我所提出的制度……这是不是很可笑呢?”
“哈哈哈,是啊……我听从您的学说,所想要推行的变法,在赵国才刚开头,秦国却完成了大半……”魏无忌咧嘴笑着,又准备拿起酒袋来饮酒,赵括却一把从他手里夺走了酒袋。
“您需要戒酒。”
第205章 杀人诛心
赵王八年,赵国以信陵君为将,率精兵八万,攻上党,以解楚国的危机。
魏王在平原君的劝说下,派赵人毛遂为将,带兵五万,从韩国过三川攻往上党,韩王增兵两万,与魏国合兵。三国联军攻往上党,秦国上下皆惊,以五大夫王陵为将,率兵增援上党,阻挡三国联军。
此刻的秦国主力军队却聚集在南阳周围,通过汝水来与楚人对峙,却是楚国将军景阳收的残兵,击溃了陈都周围的秦人部队,将防线推进到了汝水,反攻上蔡。景阳将军虽然经历了一次大败,可是这并没有让他变得消沉,甚至,这让他变得更加的精明,作战期间,他是滴酒不沾,身先士卒,带着楚军猛攻,一举消灭了占据在阳城,邓方面的秦军偏师。
从地域上看,从上党,到三川,再到南阳,秦国与诸侯们的对峙线已经是延绵数千里,景阳在拉拢了溃兵之后,又因为有着春申君部署在巨阳方面的援军,再次有了与白起叫板的兵力,加上三晋十五万的援兵,在兵力上再一次占据了优势。而白起也必须要分兵三川上党,以免后方空虚,被魏无忌所攻破。
双方的战场逐渐扩大,大战一触即发。
魏无忌出征的那一天,赵括亲自前来,为他送行,其实,赵王是很想让马服君来为将的,毕竟,马服君屡次击退了白起的进攻,是赵王最为仰赖的将军,可是,魏无忌并不同意,他以自己更适合来指挥赵魏联军为理由,请求赵王以自己为将,赵王也就只好答应了他。
赵王也是亲自来为魏无忌送行,在魏无忌离开的时候,他还是紧紧握着魏无忌的手,既是要他保重,又笑着给他说:寡人听闻秦国的王陵是个有才能的贤人……还有他的副将郑安平,上党的郡守王稽……赵王几乎是可以背出对方的将领名单的,这令魏无忌哭笑不得,并且答应赵王,有机会一定要将他们抓过来。
赵王本来想让廉颇来担任魏无忌的副将,不过,廉颇并不乐意,他心高气傲,哪怕自己与魏无忌的关系不错,他也不愿给比自己年幼的魏无忌来做副将,赵王只好改以乐间为副将,乐间倒是没有这样的傲气,先前在韩国,他被白起击破了一次,这让他感到巨大的耻辱,发誓要向秦人复仇。
当赵括站在校场之外的时候,赵国的将士们欢呼着,就是赵王亲自来送他们,他们都不曾如此的激动,认出了赵括的将士们,纷纷看着赵括的方向,赵括回以微笑,将士们就更加激动了,赵括笑着,目送着这些年轻人开开心心的朝着上党出发,心里却实在不是滋味,他不知道,这些人,最终会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
他忽然有种冲动,想要起身拦住赵王,告诉他,让自己为将。带着这些勇敢的赵人,完成一王天下的壮举,可是当赵括清醒过来的时候,冰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所有幻想,赵国不是秦国的对手,这不是靠几次战争的胜利就能改变的事情,秦国在根本上,就已经与诸国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最先进的制度,使得秦国不会失败,无论在战场上遭遇多少次的失败,秦国都能缓过来……而他们的制度,是其他国家复制不来的,或许,各国少了一个能快刀斩乱麻的商鞅,如果可以让赵人少一些灾难,赵括倒是愿意去当那个赵国的商鞅,哪怕最后是以身死为代价,可问题是,现在已经太迟了。
秦国商鞅的变法,到如今,已经是进行了一百零二年。整整一百年的变法,让秦国在各方面领先诸国,无论是在战争,或者内政,外交,秦国的统一,并不是一个偶然,他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从量到质的改变。赵括心里明白,哪怕自己当了赵国的商鞅,秦国也不会给赵国一百年的变法时间。
而拥有优越制度的秦国,甚至还会主动的吸取各国所表现出的先进制度,不会停下进步的脚步。
这让赵括非常的绝望。
那是一种面对这个时代的趋势下的深深的无力感,他愈发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无能为力,他在赵国内想要设立监察制度,受到所有人的反对,而秦国,此刻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监察制度,他所想要保护赵国的举动,好似都在推进着赵国的灭亡。
而最令赵括痛苦的是,这具赵国年轻武士的身躯里,却是一个来自数千年后的灵魂,在那个灵魂看来,这个时代所有的人,都是自己人,他无法狠下心来杀戮秦人,或者是燕人,楚人……赵括从前带领士卒与诸国交战,可是,最后他还是放走了那些俘虏,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赵括又会想,自己是否该抛弃一切赶往秦国,帮助秦国统一这个天下,彻底的让战争结束。可是,他脑海里又瞬间会出现很多的面孔。母亲,魏无忌,许历,蔺相如,乐毅,廉颇,骑劫……那些信任自己,帮助自己,爱护自己的人,又该如何面对他们呢?
赵括站在高处,看着远处渐渐没有踪影的赵国大军,风吹过,使得他的衣裳都鼓了起来,随风作响,他皱着眉头,心里怀着的是天下的疾苦,背着手,遥望着远方,似乎是在寻找着希望。
弟子们站在周围,他们盯着站在高处的老师,这场景,似乎有些美?
“老师……您在看什么?”
“未来。”
“什么样的未来?”
“一个伟大的未来。”
赵括再次带着弟子们返回学室,在这期间,他与弟子们共同编著的第一本书,《税赋说》,正式完成,《税赋说》,是赵括与弟子们一同编写出来的关于税赋的一部书,也是赵括来到这个时代后所完成的第一部学说著作,其中共包含十二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以问答的形式,是赵括与弟子们的对答经过。
从税赋的基本原理,对税赋的诠释,到税赋的几种形式,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趋势,一直到各国事迹上的税赋法的优劣,以及最为重要的,该如何合理的进行征税等……因为赵括的弟子们来自与各地,他们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本国税赋形式,加上赵括的很多畅想,这部书格外的全面,甚至,赵括通过数学来计算出了各国的税收变化,有着严谨的计算。
这个时代的数学并不像赵括所想的那么落后,在贵族们所接受的基础教育里,数学是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这个时代的人对数学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赵括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弟子们已经是掌握了完备的十进位置值制记数法,算筹这种先进的计算工具也已经出现,网文里穿越者用来装逼的乘法表,这些贵族弟子们也是知道的。
基础的四则运算就更不用说,甚至是分数,面积测量等方面,他们也不弱,当下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以方田(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差分(比例分配问题)、少广(开平方,开立方)、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均输(合理摊派赋税)、方程、赢不足(双设法问题)、旁要(勾股)……
赵括有些时候都觉得,这些人的数学可要比自己厉害多了。
正是因为有这些知识,在进行对税赋的运算的时候,弟子们也帮上了大忙,赵括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运算,他进行运算的方式在被弟子们学习之后,加快了他们运算的效率,弟子们非常的惊讶,没有想到老师在算学的方面也有如此深的造诣,于是乎,纷纷开始跟赵括请教起数学难题。
赵括颤抖着解答了几道,便再也答不上来了……这也太难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锦衣夜行[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