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526节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他必须要想个办法,让自己能从这过度的劳累里走出来,有时间能去各地看看……他还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做,嬴政先后想出了不少的办法,可是这些办法的实质都是分化自己手里的权力,让丞相来帮自己分担,嬴政倒不是忌惮李斯与韩非,觉得他们会与自己争夺权力,他只是单纯的不想将权力分给任何人而已。
雄心勃勃的皇帝最后所想出的办法,是继续分化庙堂里的官吏制度,总不能地方上什么事都让自己来办吧,地方修建城池,应当有负责建筑的官员负责回复,地方上要开垦,就应该有负责农桑的官吏来负责……这不是分出自己的权力,只是多安排几个官吏来帮自己做事,他们不能对丞相负责,必须要对自己负责。
在这个情况下,嬴政叫来了自己最为信任的丞相,韩非。
官吏制度明明是李斯当初设立的,可真正商谈的时候,嬴政却选择了韩非,嬴政依稀记得,父亲在赵国时曾提出几个不同的官吏制度,韩非当时似乎是知道的。果然,当嬴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韩非很快就回忆起了赵括在赵国曾提出的几个制度,当时赵括可是提出了不只三公九卿制的一种制度啊。
只是,赵括如今不在了,韩非虽然有印象,可是记得并不是很清楚,而当时的另外一个当事者,似乎是庞公?庞公都逝世十几年了……可是,韩非还是韩非,他虽然忘记了不少东西,可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他开始推算完善赵括当初曾提出的制度,他记得,赵括曾说过,分化丞相的权力,制度越是详细越是完善,多个权力不能被一个部门所掌控。
当韩非开始进行推算之后,嬴政也是按着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如今的困扰来帮助他,两人在皇宫内待了三四天,直到茗看不下去了,打断了他们的会谈。嬴政虽然有些不开心,可还是结束了与韩非的这次商谈,他看出韩非也是无比的疲惫,韩非的年纪也不小了,嬴政不想再失去一个亲人。
坐在床榻上,嬴政脑海里还是那些新制度,就连茗说了啥他都没有多么在意,只是嗯了几声,直到茗激动的说要给孙子准备衣裳的时候,嬴政终于惊醒,他瞪大了双眼,看着茗,“你刚说什么?”
“你要当大父了!”
原来是扶苏的妻有了身孕,这个消息让茗非常的激动,她已经开始准备抱孙子了,至于嬴政,则是觉得有些荒谬,大父?扶苏要有孩子了?在他脑海里,扶苏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至于自己……嬴政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碰到那杂乱的胡须,嬴政方才明白,自己是真的要做大父了。
只可惜……父亲没有能等到这一天。若是他能看到扶苏的孩子,那该会多开心啊。嬴政仿佛能想象到父亲小心翼翼的抱着一个小家伙,用胡须蹭他的脸,逗他笑的模样。
正在西北边陲的桓齮也接到了新太尉王翦的命令,他也没有想到,自家将军回了一趟咸阳,就变成了太尉,王翦的命令,是要他听从甘罗的安排。当然,他不能如此随意的出兵,当然还是要派人与月氏王联系……就是拖延时日罢了。甘罗计算着这一切,月氏的内战愈发的激烈。
武成侯曾反复的说过荀子的“水可载舟”,每次开课的时候,都会劝导大臣们爱民,甚至要求皇帝为百姓着想,不然就会有大祸!如今在月氏所发生的事情,就像是在证实他的言语,甘罗心里明白,若不是这位月氏王倒行逆施,他绝对不可能如此轻易的挑起一场内战,他在前期的确是给与了叛军不小的帮助,可是到后来,叛军依靠着自己,就打的比自己强大的月氏王的军队抱头鼠窜。
这就是百姓的力量啊,月氏人几乎都站在了月氏王的对立面,就连他的军队里,也出现了叛军,他利用酒色来拉拢的那些将士,绝对不是那些叛军的对手,这些沉浸在酒色里的无能之辈,在叛军的顽强迎战下,如今已经快退到了王帐,月氏王无比的惊恐,却毫无对策。
甘罗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吹个口气,这火焰就烧的如此迅猛,甚至有着要将月氏王一把烧掉的架势。不过,甘罗是不能看着月氏王被推翻的,毕竟,他要做的事情,不只是消耗月氏国力那么简单,若是叛军胜利,月氏王肯定会被杀死,新王登基,而叛军那边的领袖,唤作浑托的年轻首领,可不像月氏王这么好对付。
若是对方成为了月氏王,反而就不好了,那位年轻人很可能会迅速整顿月氏,然后做好迎战秦国的准备,甘罗倒不是忌惮他,只是不想要在月氏人身上耗费太多代价而已。因此,这场由甘罗所点燃的叛乱,是注定了要失败的,不是败给了月氏王,是败给了外部的敌人。
甘罗心里有很多的方案能平息叛乱,可是他还是要选择一个对月氏破坏最大的,最好是能周围几个小部落都拉下马。于是乎,甘罗再次提议,要求月氏王向周边的朋友们借兵,用利益来要求他们帮忙平息内乱……月氏王此刻惊惧,对甘罗的话深信不疑,就这样,甘罗又将周围的大小部落,乃至是远处的羌人都拉下了马。
一场混战即将在这里爆发,秦国的使者也派人前来,表明自己愿意帮助月氏王,就连羌人也是派来了人,同意帮忙,他们各怀鬼胎,一切都在甘罗的预料之中,甘罗又吩咐自己安排在叛军那里的人,向叛军首领提议……向外的西域诸国,丁零等部落借兵……于是乎,两个巨大的军事联盟缓缓出现……
甘罗巴不得战火愈演愈烈,反正这战争又没有发生在自家领土上,死多少人都与他无关,在一阵拉扯之后,等到众人都参与到了战场里,秦国的军队不急不慢的朝着月氏这里出发,月氏王格外的开心,他认为,事情终于要有转机了,就在这个时候,秦人的军队都快要到达月氏,匈奴不知发了什么疯,忽然袭击,居然击败了秦国的先锋军队。
秦国的先锋军队大败,逃回了秦国领地,月氏王听闻,目瞪口呆,匈奴人想要做什么?到这个时候,头曼单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原来他很早就与叛军拟定了盟约,他与叛军约定好前后夹击,消灭月氏王……甘罗非常的愤怒,他向月氏王表示,该死的匈奴人趁着秦军没有防备进行袭击,秦人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新加入战场的羌人刚来,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去干背信弃义的匈奴人……而远处被叛军找来的丁零人,刚刚到来,就开始在叛军的土地上进行劫掠……一时间,四处都是无比的混乱,月氏王都有些绝望,月氏人霸占河西走廊的时代,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在不到一年的时日里,月氏遭受重创,岌岌可危。
第512章 回家
始皇帝十四年,月氏内乱,因为甘罗的干预,在河西走廊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大战,从秦国边陲到西域,有超过十六个以上的小国与部落参与进来,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到始皇帝十六年,秦国马服君康率领北军前往边陲,以月氏战争波及秦地,为月氏王平定叛乱的名义,正式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
康率领北军,在月氏地伏击来犯的羌人,初战大捷,斩获三万,羌人惶恐,想要撤离战场,马服君令将军蒙恬为主,曹参辅佐,分兵进攻羌地……蒙恬将军采取攻心之策,多次击败羌人,却善待其首领,不加以残害,释放俘虏,不滥杀,使得羌人很快就失去了反抗的意志,大多羌人部落的首领感蒙恬之恩,率众来降。
始皇帝十六年,秦国在西北设立羌夷道,管辖当地百姓,修建道路,开设学校,开垦耕地。
马服君康继续率主力进攻,在月氏王帐外击溃了月氏叛军,处死了其首领,斩获六七万,随即又袭击了月氏王的军队,斩获两万,月氏王仓皇出逃,逃往了西域,马服君以将军王贲为主,令杨端和辅佐,分兵攻打匈奴,自己则是率领主力继续追击月氏王的军队。
匈奴在先前的战事里吞并了不少部落,恢复了些实力,王贲与头曼单于大战,数月而不能胜,双方对峙在北地外,将军司马尚与李信出雁门,与王贲夹击头曼单于,头曼惶恐,即刻北上逃亡,司马尚与王贲追击,李信半途迷路,与丁零军遭遇,斩获两万。
始皇帝十七年,河西走廊平定,月氏继续逃窜,秦国在扶风郡外设安定,金城二郡。马服君驻扎在安定郡,并没有急着追击,在月氏人进攻西域各地,开始混战之后,马服君方才不急不慢的出击,先后又击败了月氏的溃兵,乃至地方的部落,开辟了巨大的疆域,始皇帝十八年,设武威郡。
西北的战事还在持续,太尉王翦制定了对西北的战事计划,又提议操练一支军队,作为北军的备用,时年,皇帝设立一军,驻地与扶风郡,为西军,以太尉王翦操练之,共计五万人,分五校,为北军之备用。是年,东胡王病逝,遗令全国东迁,不可与秦争锋。
东胡王之长子即位,与朝鲜二国勾结,侵犯辽东,李牧将军率军出击,斩获六万,斩东胡王之首。东胡分散,各自为政,部落不和,相互争斗,是年,辽东人曰可杀,李牧将军阻之,提议安抚,有四个东胡部落先后臣服,入辽东等地为民。李牧将军又出朝鲜,破后燕,俘燕王丹,丹戴冠佩剑持书,自杀。
始皇帝十九年,马服君兵出武威,破月氏,又破乌孙,设张掖,酒泉,敦煌三郡。皇帝大喜,以马服君康为马服侯。
马服侯上书,请伐西域,韩非及群臣劝阻,以为北军多年征战,国力耗费巨大,不可再征,皇帝以为然,令马服侯回师。
始皇帝二十年,北军返回咸阳……官吏们站在道路边上,抵着身子,来迎接这支远征军,北军将士昂首挺胸,走在道路上,领人瞩目,在中军的位置上,赵康站在戎车之上,在他的身后,马服的旗帜随风飘扬,无数百姓惊呼,多年的征战,让赵康看起来更加的成熟,整个人虎背熊腰,站在戎车上,威风凛凛。
咸阳渐渐出现在了眼前,赵康让北军将士们停下来,自己的戎车则是来到了前军的位置,在远处,皇帝率领大臣们来迎接这位猛人,说是猛人,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这次对外战争,赵康与甘罗算得上是首功,甘罗的功劳是削弱了西北各国的实力,让他们自相残杀,甚至是吸引了很多的敌人,而赵康的功劳,则是灭了他们。
在出兵之前,众人想过赵康会平定月氏,可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在三年的时日里,赵康马不停蹄的一路战斗,几乎是没有阻碍,就征服了从扶风到敦煌的所有土地,就这段距离,一个骑士骑着骏马也要走上个一年,故而,赵康这速度就非常的惊人了,这一路上可以说是百战百胜,打的月氏,匈奴,羌都是抱头鼠窜,直呼不可战胜。
他都几乎没有什么停顿,打完一场接着就是一场,结果这几年打下来,北军的伤亡还不到两万人,就是太尉王翦,都被赵康的进攻效率给吓坏了,说不出话来……当赵康走下了戎车的时候,皇帝大笑着,走到了他的身边,跟他一样,嬴政也是成熟了很多,开始朝着大腹便便的方向发展,虽说也是强壮,可是比赵康还是矮了不少。
赵康拜见了兄长,方才跟着他走进了咸阳,北军将士们则是返回校场,在那里接受他们的赏赐。
“拜见仲父!!”帝国年轻的太子恭恭敬敬的拜见了赵康,赵康看着面前的扶苏,冷酷的脸上总算是出现了些笑容,“不错啊。”说着,他就拍了拍扶苏的肩膀,扶苏浑身摇晃,险些没能抗住,虽然疼,却还是非常的严肃,看到他这个模样,赵康撇了撇嘴,抱怨了几句,就去参加宴会了。
宴会还是一如往常,赵康变得稳重了很多,不再像从前那样吹嘘自己的战绩,不过,他纵然不说,也没有人敢小看他,皇帝赏赐了他不少的礼物,就连王翦也是坐在他身边询问他到底是如何做到这种进攻效率的,而大臣们已经开始了吹嘘,众人笑着夸赞道:“不亏是武成侯之子,有其父之风啊!”
“是啊,我听闻武成侯曾留下了一部兵法……”
“当初武成侯也曾在半年内从咸阳推进千里,一路到魏地……”
赵康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他想要说些什么,却什么也没说,低着头,苦涩的吃着酒。赵康刚刚回到咸阳,皇帝也没有留他太久,等赵康摇摇晃晃的回到了府邸门口的时候,府邸内静悄悄的,赵康叩响了大门,敲了许久,也没有人开门……赵康皱着眉头,猛地一撞,就将大门给撞开了。
赵康走进了府邸内,府邸内空荡荡的,院落内的那颗老树早已枯萎……没有半个人影,赵康似乎有些醒了。
“哪个贼子?!敢闯我大父府邸?!”忽的传来一声吼声,就看到一个人猛地扑了过来,赵康来不及反应,就被扑倒在地,挨了几拳,赵康大怒,一个肘击,只听得一声闷哼,从后袭击自己的那人就不动了……赵康站起身来,赵修正趴在地面上,捂着脸,痛的直哼哼。
“反了你了!”赵康气不过,又踹了一脚,这个时候,借着月色,赵修看清了父亲的脸,“啊?父亲?您不是在皇宫赴宴吗??”赵康咬着牙,这刚刚到家就吃了赵修几计闷拳,实在是倒霉,他愤怒地说道:“我这刚刚回来,你又怎么在这里??”
“我听到这里有响动,还以为遭了贼,天这么黑,我又看不清楚……”
“你这混账!!”赵康又踹了他几脚,只听的背后忽有人大吼道:“哪个贼子!敢闯我大父府邸!还敢伤我兄弟!!”
过了片刻,冒也是坐在赵修身边,捂着脸,痛苦的直哼哼。赵康坐在他们面前,黑着脸,“我在西北打了三四年,都没有受伤,回家了反而吃了闷拳……”
“父亲……”两个年轻人低着头,低声说道,多年过去了,两个人也都长大了,赵修还好,变得愈发俊俏,身材修长,走在路上,想要跟他私奔的女孩是多不胜数的,可是,赵修对她们却没有什么兴趣,整日与冒混在一起……至于冒,就是一言难尽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开始了非人的成长。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