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488节

作者:肖申克117
突然一个降臣挣脱了秦军的看护,一头撞在了一面宫墙之上,当场死亡。那粉白的宫墙上染上了一朵盛开的花朵,惨红的色彩令人触目惊心。那位大臣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不屈。
紫宸殿内,大秦皇帝赵诚高坐在龙椅之上,注视着赵昀的到来。
“宣罪臣赵昀入殿献降书!”刘秉忠高声宣道。
刀枪林立之下,凌厉、审视与不屑的目光纷至沓来,赵昀低下自己的头,向着胜利者跪拜而下。大殿中鸦雀无声,他双膝跪地的声音清晰可闻,甚至就是在殿中诸将帅与军士们的内心深处响起。
又一个王者跪在自己的面前,赵诚心头的喜悦一闪而过,他向前欠身说道:“我中国只有一主,事已至此,你可降于朕?”
赵昀没有回话。
“放肆!”众将帅的怒吼声,此起彼伏,将赵昀包围,令他无法呼吸。
“罪臣服也!”在秦国将帅们的逼迫下,赵昀无奈地回道,他偷眼打量了赵诚一眼,脑子里却总是浮现出当年自己召见赵诚时的情景。
同样的紫宸殿,同样的宝座,自己曾坐在上面,接受百官的朝拜,接受外蕃的进贡,向着天下万民发号施令。时光如电,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想到此处,赵昀心如刀绞。
“宣朕的诏令!”赵诚命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宋国天祚已终,天命有归,宋国主昀自请削帝号。朕有止杀好生之心,授降人赵昀临安郡王爵位,授其子赵禥安乐公,谢氏封临安夫人,皆迁居洛阳,安享天年。其宗室皆偕同前往,给其宅田、钱帛,落籍为民,自食其力。其余百官、士人,选其德才兼备者,悉数为我大秦所用,钦此!”刘秉忠站在正中央,高声宣道。
“罪臣谢恩!”赵昀咬牙说出这四个字,然后当场昏厥。
至此,建国近三百年的大宋国寿终正寝。
……
史官叹曰:宋之初兴,一扫五代乱象,虽北有强虏窥视,然天下泰平,民赖以为活,此莫大功业也。太祖、太宗能不杀士大夫,礼贤下士,开科举,倡文字,兴农桑,为后人称道。然宋立国之初,未得北方燕云以为屏障,致先辽后女真占据中国,有宋一代,始终受制于北方,富而不强。
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宋初士大夫者,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又有宋初三先生、二程,道德性命,至朱熹则集大成,令吾辈后人高山仰止。有宋一代,文章风流,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武将者,初曹彬不杀一人而取江南,为天下所称道,百年以降又有岳飞、孟珙、余玠、赵葵等赤胆忠心,中又有亦文亦武之辛稼轩,然终力有不逮也。一言以蔽之,重文而轻武,上位者猜忌武人,动辄得咎,矫枉过正,徒令英雄豪杰之辈无用武之地,可怜可叹。
先辈开创基业,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故君子争相效命。然后世子孙不知进取,竞相矫饰符命,涂世耳目,以真宗为最。至神宗时,冗官、冗军、冗费成朝政三大顽迹,王安石公锐意进取,行新法,革故鼎新,虽有豪迈之志,然亦未能得偿所愿,反令朝争愈演愈烈。
徽宗时,蔡京谗主媚上,致痛失半壁江山。中有秦桧附会高宗,沆瀣一气,残害忠良,致中兴无望,豪杰之士惨死朝堂。后又有韩侘胄、史弥远奸相相继误国四十年,结党营私,丁大全、董宋臣、贾似道等奸党前赴后继,所用非人,而国势日衰。
盖南渡以来,朝中多小人少君子。宋室仅有孝宗一人勉强可以称之为“贤”,然天命不可违,内外交困,日甚一日,孝宗即位之初,锐志恢复,符离邂逅失利,重违高宗之命,不轻出师,又值金世宗之立,斯时金国平治,国力正盛,宋国无衅可乘,孝宗终无成就。
既联金灭辽,又联秦灭金,重蹈覆辙,非是国力不济使然,盖因内政不修之故。
切记、切记!
……
大秦皇帝赵诚在接受宋帝投降之后,命赵昀以亲笔信劝各地残余宋军投降,又委太子赵松及水师取交趾(越南北部)、占城(越南南部),然后就带着宋国宗室北返洛阳。
一路行去,大江南北满目疮痍,这是一个帝国崛起的代价。过了淮河,赵诚的心情才渐渐好了起来,自毫州起,秦国的百姓夹道欢迎,鼓乐齐鸣,将凯旋归来的将士们迎入洛阳。
年近五十的赵诚在洛阳奉天殿设宴,与他忠诚的将相们,酣畅淋漓地大醉了一场。
……
泰安二十五年,原宋国全境大致平定,天下一统,华夏混一。至此,东起辽北胡改里路,西至安西、疏勒,北至漠北大湖外千五百里,南至占城临海,东西两万里,南北亦两万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泰安二十六年,改原大理国为云南行省,漠北为岭北行省,东北为辽阳行省,分天下为三十余行省。设尚书省,分六部,不设尚书令,以中书门下平章政事统领百官。行省之制终于被确定下来,演变成了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最高官员改称巡抚。又封八思巴为国师,改吐蕃为宣政院辖地,派遣官吏将校,将吐蕃真正纳入到帝国的版图。以汴梁为东京,以杭州为南京,中兴府为西京,升北平为北京,洛阳则称被为中京。
刘翼上《新学》,集古今孔孟之大成,又推陈出新,止于至善;浙江巡抚郝经上《经济学通论》,详解先代及本朝立国以来治世经济之道,为天下官吏必读之书;李冶上《算术演绎》、《测圆海镜》各十二卷,皇帝赵诚亲自作序。朝廷定为科举取士参考书目。国朝并不抑商,又重杂学、新学,其中以航海与工学最显。民风向上,诗书礼仪兴盛,民间尚武,热衷竞赛,盖文武相济也。文章礼仪亦不曾逊色于前朝,活字印刷通行全国,各地广兴官私藏书馆,教化百姓,民间又盛行北戏南戏,士人喜作散曲,而诗词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泰安二十八年,文天祥第三次被俘,押至洛阳。时南方士人仍有不服之人,屡有反叛,帝独对文天祥青眼有加,天祥至洛阳时,帝亲解其索,促膝长谈,天祥始归大秦,终以宰相之职致仕,其功直追镇国公王敬诚。
自王敬诚、耶律楚材、吴礼、高智耀,举朝人才贤良辈出,又先后有姚枢、刘敏、杨惟中、刘秉中、许衡、史天泽、郭侃、郝经等入阁拜相,或中书,或枢密,或御史,或台谏,或三司、六部尚书,均能做到知人善用,恪尽职守,选贤荐能,又能急流勇退。朝中尽君子,天下太平无事,共创开天辟地第一盛世强国。
刘秉忠为中书左丞时,荐同学郭守敬为司天监,面君方三日,又擢为工部尚书,主持疏通南北运河,自杭州直通北京,历时二十年方成,南北漕运、行商、运兵皆通行无阻也。其间郭守敬又主持修《授时历》,造天文器械,集东西方天文学之大成,其与先辈李冶均以博学著称于世。
同年,因大食、波斯、蒙古等地相继发生残杀秦国商人之事。郭侃奉命率军三十万西征,越天山,与蒙古、大食、波斯等国激战,历时五年,至富浪(地中海)方收兵而还。破国三十有七,所下城池无可计数,外蕃莫不威服,稳定了边疆局势,西人称其为“东方神将军”。自此,大秦帝国为了西部边疆稳定与丰厚的商业利益,屡屡西征,击败不服之国,帝国的商队借此直达极西,赚回的金银难以计数。帝国臣民以身为大秦人而自豪。
帝国的远洋贸易得到大发展。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县)、秀州华亭县(今上海松江)、镇江、平江(今江苏苏州)、温州、江阴郡(今江苏江阴)、秀州澉浦镇(今浙江海盐)和上海镇(今上海市)为海远最繁忙港口。帝国商人的船队,近者可达交趾、占城、真腊(今柬埔寨)和暹罗(今泰国)、摩逸国(今菲律宾群岛)、三佛齐(今苏门答腊)、渤泥(今加里曼丹)等国,远者如锡兰(今斯里兰卡)、大食及其以西诸国,最远者如麻嘉(今麦加)、层拔(今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等国。大秦国海船巨大坚固,能抵抗大风浪,配合天文、地理、水文及罗盘航海技巧,东西往南频繁,海外蕃商争相搭乘,皆称愿做大秦人。
泰安二十九年,因天下太平,三十万将士解甲归田。济南张氏等组建私人海外探险船队,寻找海外矿藏。越三年,发现三佛齐以南一大片无主之地,其地产有袋巨鼠及不少矿藏,朝廷实施奖励,以该地矿场赐予张氏。赵诚命亲王赵竹赴往居住,世代永享,又命其他宗室亲王赴海外殖民。从此,海外拓地成为帝国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向往职业。
泰安三十五年,赵诚年已六十,虽身康体健,内外稳固,仍不顾群臣反对,毅然禅位于太子赵松。赵诚与太子感情笃厚,太子事事皆效仿赵诚英明果断,太子以四十登极,后常谓宰臣曰:“吾父神武英明,自古未见,朕愧不如也。他年朕若六十,当效吾父急流勇退,不教后人耻笑也!”
时皇后、诸妃皆薨,赵诚思念诸妻,除亲自教育孙辈,常常易服出外,寄情于如画江山,曾有一年之久未归。镇国公王敬诚、赵国公何进、燕国公萧不离、晋国公宋平、蔡国公张柔、齐国公张荣、虢国公郑奇等生前,亦先后追随左右,把酒言欢,每每回想当年金戈铁马,君臣不胜感慨。
某日,太上皇赵诚晓谕皇帝赵松:“听说辽北会宁府以北两千里,向东跨海有一大陆,有地方圆数万里,名唤‘美洲’,其幅员不在我大秦之下,又有宝藏无数,民间士农工商军,谁若有能力赴该地殖民,占地多少可悉归其所有。”
然此未知之美洲,数十年间竟无人能至。而南洋蛮人岛屿尽是中华人,自赵诚次子赵竹于南洋立南秦国以来,秦人海外殖民无数。普天之下,实有国无数也,秦人将自己的视野拓展到无穷的海洋彼端,真正拥有了天下。
赵松六十岁时,果禅位于长子赵青,时人赞赵松之贤,仅次于开国圣祖皇帝赵诚,后称高宗皇帝。圣祖皇帝赵诚时年八十有一,父子二人结伴同游天下,踪迹遍及东西南北,最后竟飘然不知所往。民间百姓感念圣祖、高宗之仁德功劳,建“二圣庙”,缅怀二圣的功勋,激励后人们奋发向上。
后世大秦历代皇帝登基时,皆发誓要寻回二帝。又五十年,始有人传言在日本国东北万里,越大洋,有一广袤大陆。大秦第五代皇帝亲自查阅高宗皇帝《起居录》时,认为此大陆应为圣祖皇帝所称之美洲,二帝似曾仙隐于该大陆。
于是,一支庞大的大秦船队在秦国皇帝的亲自主持下,自山东行省登州出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展现在他们面前,是一个崭新的大陆,从而拉开了另一个伟大的序幕。
人们始终未能找到大秦开国皇帝的任何踪迹,关于圣祖皇帝可歌可泣的故事却是经久不衰,流芳百世。
他从何处来,又终去向何方?这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谜团。
(全书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