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1节

作者:柯山梦
正好代正刚认识个天津漕帮的齐大哥,去年播完冬小麦,就带众人出来想挣点外快,作了几月纤夫,虽然辛苦,倒也挣了些钱,四月小麦快熟的时候,有些人就已经回去了,剩下十多个不想在土里捞食或是无地可种的,留了下来,准备长期做纤夫,才遇到唐漕口这事。
陈新听代正刚说完,叹道:“这世道,在哪里过活都是不易。我这六个都是辽东人,连老家都被鞑子占去了,可比你们还来的惨。”
卢驴子一听,忙问道:“那陈兄弟你见过鞑子没?你刚才在屋外说的可是真的,鞑子也不算啥?”
陈新点点头,大言不惭的满口跑火车:“当然见过,他们额头上没头发,剔得光光的,拖根乌黑的大辫子,牛那么大的鞑子却是没有,他们除了没卢兄弟英武俊俏外,都与卢兄弟你差不多,一个头带两手两脚,就象今天这么打的话,至少代兄弟一个打他们十个没问题,卢兄弟可以打三四个,其他各位兄弟也能打两个。”
陈新说的是他电视上看的辫子戏形象,与真正的金钱鼠尾还很有点不同,但代正刚等人也没看过鞑子照片,听不出破绽,卢驴子听陈新说他英武,还咧嘴笑得欢。
当下陈新又大吹一阵,把蒙骗海狗子他们那一套拿出来又讲一遍。
陈新声称他和刘民有都是铁岭人,从小是邻居,为啥口音与海狗子他们不同呢,一来隔得远,二来是他们父辈是浙江来的,从小听了父母说话,所以口音特别,父亲高大英武,母亲贤惠持家,到辽东作生意,后来不打算回老家,便找民户附了籍,陈刘两人又考上秀才,从此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
但幸福的生活往往都很短暂,一声惊雷平地起,万历四十六年,奴酋努尔哈赤带兵攻下铁岭,杀了许多人,抢光了财物,为了不作奴隶,众多有气节的汉人都在屋中悬梁自尽,当然也包括陈新和刘民有全家,因为上吊的人太多,绳子短缺,他们一人找了条裤子上吊,结果裤子质量不好,断了,没死成,被鞑子抓住剔了发,两人最终决定留住青山,将来好打点柴烧死建奴,于是满怀国恨家仇,隐忍下来。
到天启元年,老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辽沈战役,两人也随军,趁机杀了鞑子哨兵往广宁逃走,一路谍影重重,步步惊心,两位后金的全民公敌巧奔妙逃,经六天七夜,突破狙击生死线,终于胜利大逃亡。
陈新唾沫横飞,舌灿莲花,将好莱坞大片中情节东拼西凑,过程讲得精彩纷呈、惊险无比。只听得卢驴子等人一时呲牙咧嘴,一时嘶嘶的猛吸凉气,一时又拍手喝彩。刘民有正喝水时听到陈新说两人用裤子上吊,呛得咳起来。
等讲到两人逃回关内,陈新猛地站起,一把抓下帽子,露出十多天前花三十元剪的平头,大声道:“我们入关几年了,一直都留着短发,就是要时时勉励自己,终有一天报这血海深仇。”
“好汉!”“好汉!”一众纤夫纷纷站起,大声赞扬道,被陈新忽悠得心情激动,一时间连他们自己的窘境都忘掉了。而王带喜和张大会兄弟又想起死在辽东的父母兄弟,呜呜哭起来。只有海狗子还是没心没肺的看着陈新傻笑,跟着纤夫叫好。
第七章 窝棚(二)
卢驴子听了陈新编造的故事,两眼放光,带着点崇拜的看着陈新道:“陈大哥,你说我能打三四个鞑子,那我和代大哥去辽东当兵还真能奔个前程不?”
代正刚白他一眼,骂道:“要真能奔个前程,陈兄弟还用到天津来?早在山海关投军了。”
陈新哈哈一笑,对代正刚竖起拇指,口中还是胡乱吹道:“代兄弟说得好,即便所谓九边精锐,也是将娇兵惰,贪腐横行,将视兵为奴,兵视将为仇。建奴虽也不是杀不死,但建奴军纪森严,甲坚兵利,赏罚分明,将士用命。在战阵之上,卢兄弟你再厉害也打不过千军万马,想要靠辽军打败建奴,几无可能,丢了命倒很可能。我劝卢兄弟还是留着大好性命,换条更好的出路。”
代正刚听得佩服不已,一拍腿道:“难得陈兄弟几句话就说清楚了,我老觉着投军不太合适,老又说不出来是啥原因,不然哪会来当纤夫,受这罗祖教的窝囊气。”
陈新有些奇怪的问道:“这罗祖教到底是个什么教,怎么漕帮还要怕了它?”
代正刚呵呵一笑:“陈兄是辽东人,不知道罗教倒是情理之中。”当下把他所知的罗教和漕帮给陈新分说一番。
原来罗祖教是由罗梦鸿在成化年间所创,又名无为教、罗教,以清静无为为宗旨,教义简单明了,经卷五部六册都以白话写成,因此在民间传播甚广,后来的青帮便脱胎于罗教,明末之时,在运河南段势力强大,漕工之中入教之人甚多,号称“运河中藏兵十万”。万历年间被南京刑部定为邪教,并焚毁其经卷印书书板。
而此时的漕帮还不是一个统一组织,总之就是靠运河吃饭的人组成的,拉帮结伙,以和各地的官吏和地头蛇对抗,各地有各地的漕帮,帮众参加什么白莲教、闻香教、罗教的都有,互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要形成统一的漕帮是到‘我大清’的雍正时代去了,那时漕帮已是尾大不掉,清廷也只得以官方认可来笼络它。再后来的情形是,乾隆爷郑少秋潇洒的一甩猪尾巴,漕帮帮主赵雅芝一脸花痴上来拉着手叫:“四爷!”,然后蔡幸娟依依呀呀唱:“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就是乾隆年间,发展为真正的巨无霸。民间曾传说乾隆入帮,可以看出它势力如何庞大。但现在还只是一团散沙。
代正刚说完情况后,又接道:“我们得罪了罗教,现今运河饭也吃不成了,如陈兄所说,投军不是个好去处,真不知道去做什么。”
刘民有不由问道:“你们家里一定有地什么的,那齐大哥不是也让你们回去种地么?”
旁边一个纤夫有点悲愤的说:“我们以前土里刨食,一年从无几日敢歇息,好容易收了粮下来,就要找粮商折换银子交税,他便用‘入称’买进,一石要两百觔还不止,这就比官称多了七八十觔。等交了正赋、辽饷,然后就还借贷,剩下的还要付徭役费,除我外,我爹六十多了,每年还要交一石粮才能免役。忙活一年,交完这些就所剩无几,等断粮时只好又去借贷,贷了钱到粮店买粮,那天杀的粮商又用‘出称’卖米,一石才他娘的八九十觔。除了过年,吃不到一次饱饭。”
躺着的二屯也插话道:“我们都还算好,黄元家还是佃户,今日收粮,明日断粮,去年逼得卖了最小的妹妹,也才换了几石粮,前年还有一户,收的粮还不够还高利贷,一家七口人,晚上全部上吊死了,一年年都是这样磨一次,陈大哥,你说这地还如何种得?”
陈新和刘民有听得黯然,这些农民受压迫之重,闻所未闻,在陈新看来,他编的那个身世已经够可怜了,但这些人的生活就更多了一种无法言语的灰暗和无奈,只是在生存和不能生存之间的来回游走。
代正刚接道:“不然谁愿背井离乡出来当这劳什子的纤夫,北运河一趟纤四天必到,船东不喊停,拉到肩上流血也不敢停,就这样,还是有人不让你做,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容得下我们穷人的地方?”
话语中透着深深的失落,一众纤夫都低下头,叫黄元的那个轻轻啜泣,刘民有眼中湿润,他的父母也是农民,他热爱着这些淳朴的人,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能忍耐的人群,只要能有一点点希望,一点点生路,就可以毫无尊严的忍受最苛刻的盘剥,他们生生不息,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繁衍,为华夏文明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营养。
明末的土地兼并严重,藩王乡绅文官武官,无不以侵占官田军田为能事,巧取豪夺私田也是司空见惯,而他们基本不缴纳田赋,大部分田赋都由自耕农负担,地方官府又巧立名目滥收杂税,勾结粮商、高利贷商人,大斗入小斗出,逼迫得大批自耕农或投靠或破产,北方很多地方农民因无法承担,纷纷逃亡,大片田地荒芜,地方官府为了完成考绩,只得把他们应缴的田赋又平摊到剩余的人头上去,剩余的人更无法承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出现有人有百亩耕地,缴纳田赋之后还要倒欠债务的情况,以致后来要卖地的人多不胜数,买家却少得可怜,地价最低到了二两一亩。
又逢建奴作乱,增收辽饷,使情况更加恶化,卖儿卖女已是极平常之事,最差的时候卖一女只够买粮一石,所以卢驴子等人虽不知原因,但感觉种地越来越难,不管他们如何勤劳,也无法让一家人吃饱饭。当各种各样的权势和暴力一点点夺走他们的尊严、亲人、财产或者生命,仇恨在迅速的酝酿发酵。
到天启年间,整个北方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最后一点微末的希望还在支撑着剩余的人,维持着危险的平衡,只看那最后一根稻草何时落下。
陈新见气氛沉重,忙岔开话题劝道:“代兄弟不需多虑,我和这位刘兄弟曾经连裤子都穿不起,更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活人总不会被尿憋死。方才你和卢兄弟说的伤药费,我都听到了,兄弟我虽不算富贵,却正好可以帮上一点。”
说罢陈新从怀中摸出两个各五两重的银锭,要递给代正刚。
代正刚连忙推回道:“陈兄不可如此,你已经帮过我们,现在又给如此重礼,不知何时能还得上,我虽与你一见如故,却不可再受你恩惠。”
陈新把脸一虎,怒道:“既是一见如故,还作儿女之态干啥,让你拿了就拿了,难不成你眼看你兄弟残废了?若要交我这个朋友,就不要再说,收下了赶快去请大夫是正经。”
代正刚听得眼一红,也干脆的收了银子,郑重对两人一揖,说道:“代铁子在这里谢过两位恩公了,以后两位的事,招呼一声,水里火里我代铁子绝不皱一下眉头。”其他纤夫也纷纷道谢,这时代的十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
陈新这才又一脸微笑,道:“这就对了,我还要在天津呆几日,得了空又来看你们。你们也别再耽搁,赶快去请大夫来给治伤,特别是断手的,久了就接不好了。”
当下就有人去请大夫,刘民有又专门嘱咐代正刚,要用开水煮过的布包扎伤口,说完和陈新一同告辞出来,带上四个跟班离开了。
等陈新他们走远了,卢驴子才对代正刚啧啧叹道:“这陈公子可不得了,人豪爽不说,还有钱,一出手就是十两,难得还是秀才,你说我去跟着陈公子,他收不收我?”
代正刚抓着头回道:“这陈公子热情倒是热情,人也对脾气,可我们也不知道他干什么的啊。你咋没问哩?”
卢驴子楞一下,也一拍脑袋:“对啊,我们怎么连他干什么都没问呢?”
……
两人走了一段了,刘民有才问陈新道:“又想收小弟?用得着下这么大本钱吗?”
“用得着,运河上的船工、纤夫,都要合作分工,天然便具有集体精神,而且日日锻炼,吃苦耐劳,体格强健,也比较勇敢,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兵员之一,另外这帮阳谷的干得不长,还没入那些乱七八糟的教。”
刘民有吃惊的看着陈新“你真的要争霸天下?不去江南混日子啦?”
陈新嘿嘿一笑,道:“你不觉得我们两个流浪汉说争霸天下,太不靠谱么?当个地主不也要护庄护院嘛,乱世中武力比黄金都可靠。现在就这么个条件,还谈不上招他们当小弟,先留个交情。咱们还是走一步看一步。”
刘民有也知道现在谈什么争霸天下是扯蛋,而心中刚才的悲伤情绪还没消散,不由又道:“人民苦成这样,明朝又有什么好?活该被推翻掉。”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驻马太行侧[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民国投机者军火帝国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汉世祖愤怒的子弹[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猎谍[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水浒逐鹿传[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大宋金手指[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始皇家的好圣孙天可汗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跃马大唐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孤岛谍战[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抗战之还我河山[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绍宋[精校版]穿越之掉崇祯面前[精校版]无双庶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长风万里尽汉歌[精校版]北宋大表哥[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懒散初唐[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汉儿不为奴[精校版]盛唐崛起[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三国之北地枭雄[精校版]猎击三国[精校版]重生在三国[精校版]大唐绿帽王[精校版]秦歌一曲[精校版]强明[精校版]林家有婿初长成[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时光之心[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锦衣杀明[精校版]中华第四帝国[精校版]三国之江东我做主[精校版]雅骚[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宋时行[精校版]边戎[精校版]赤唐[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将明[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玩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