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85节

作者:柯山梦
正在这时,后堂转出一个身穿红色武官服的胖子,胸前一个豹形补子,脑袋圆嘟嘟的,身上官服把官服也撑得圆圆的,如同一个大球上顶了一个小球,丝毫没有军户的穷困瘦弱模样。
他一看到宋闻贤,满面的亲热,堆起一脸肥肉,边走边拱着手上来道:“宋先生大驾,弊署蓬荜生辉,怎生不早些通知下官一声,也好亲自在码头迎接,结果累的先生在此久候,失礼失礼。”
陈新看着这胖子,三品的武官,看他也没先和王元正打招呼,多半就该是掌印指挥了。
果然,宋闻贤也不拿架子了,站起来回礼,笑着道:“杨大人心宽体胖,比上次更见富态了,听说又纳了两房小妾,前些日子才得知,没及到场恭贺,在下失礼才是。”
这人便是威海卫掌印指挥杨云浓,看他这副样子,平日油水应当很是不少,这毕竟是一卫的首官,陈新再有背景,也要尊重这个现管,立即跪着见了礼。
杨云浓三步并作一步,以不符合他体型的速度一把抬着陈新的双臂:“快快请起,这位就该是勇擒建奴细作的陈千户了,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看这雄壮之态,要说巡抚大人怎地是巡抚大人,这看人的眼光就不是我等可比。”
他几句话,既捧了巡抚大人,又捧了宋闻贤和陈新,不管领导在不在场,都要抓住一切机会拍马屁,此人看来深得官场之道,而且记心非常之好,陈新在心中已把他定义为官场老油条。
卫所的掌印指挥是在卫所有资格的指挥使、同知、指挥佥事中挑选,每五年重新考绩一次,原来是山东都司府考核,现在就是登莱巡抚和海防道,考绩也是他们的重要收入来源,孙大人考绩完下面的人,自己也要拿着银子去京察,银子又得往上面送,所以考绩只是名义,银子和为人才是最重要的,只看这杨云浓的待人接物,便比王元正高出两个档次,他当掌印指挥实至名归。
宋闻贤呵呵笑着,还了一个马屁:“孙大人的眼光自然不用说,他对杨指挥使也是很看重的,由此可见杨大人也是难得的国之干才。”
两人同时哈哈一笑,再互相吹捧两句后,宋闻贤言归正传,拿出孙巡抚和钟道台的手札和书信,递给了杨云浓,杨云浓接过后双手高举,跪在地上拜了一拜才把书信小心的拆开。
陈新自然知道书信里面不外乎是赞扬自己的,然后要杨云浓酌情安置,虽然不会说什么优待的话,但专门写来信件就是表明了态度了。杨云浓恭敬地看完书信,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
他把书信再小心的装好,双手放在茶几上,才抬头看着宋闻贤,“两位大人在信中都一致称赞陈千户,下官这心里真是感激啊,两位大人能把这么强干的虎将派来威海卫,实在是下官之幸。”
陈新连忙客气一番,这位上官看来也不好对付,书信和口信都带到了,他满口赞扬,没一句有用的。陈新不好说话,宋闻贤当然不容这位大人打哈哈,直入主题道:“方才在下跟王大人也说过,陈千户和他的手下都是海上雄兵,两位大人把陈千户安置于此,并非有何私心,实在是为防建奴细作浮海而来,在我大明腹地兴风作浪,这层意思杨大人应当是懂的。如何安置好陈千户和他的手下,便关系到这海上巡防的实效。”
“还是宋先生说得透彻,下官必定安置好。”杨云浓小眼睛转动几下,他其实没太明白两位大人安插陈新的意图,捉建奴细作的理由只是骗小孩子的,这威海卫又非要地,况且现在辽东沿岸小岛都在东江镇控制下,建奴又没吃饱了撑着,跑来威海干什么,他最后估计是江南海运粮船的夹带太多,两位大人要来分一杯羹。
那王元正乘机过来说了陈新的情况,杨云浓还是一副平和的表情,看不出什么心思。
杨云浓看着陈新问道:“陈千户既然是海上巡查,那便一定要靠海安置,以便停泊船只,我威海卫有几处良港,两处面朝辽海,两处面朝东海,看陈千户愿选何处?”
“下官职责是巡海防奴,便朝辽海一方好了。”威海卫城便面朝东海,若是在这附近就不太方便,北方的海岸和卫城稍远,中间又有两座山,位置更好一些。况且威海卫城前面锚地的避风性能一般,虽然有刘公岛作为屏障,但从南北两个自然水道过来的东风和东北风无法躲避,且受东海波浪影响较大。所以陈新选择面向辽海一方的锚地。
杨云浓与王元正商议后对陈新道:“向辽海有两处不错的港口,一处叫石岛港,一处叫麻子港,离卫城大致十里。只是这住所和田土……”杨云浓也露出些为难的神色,田土实在没多余的。
宋闻贤皱起眉头:“陈千户是实授百户,孙大人是再三叮嘱,不可寒了天下义民之心,杨指挥使无论如何要拨些人口,另外若是无住所和耕地,这一百多人如何安生。”
杨云浓忙解释道:“宋先生,眼下军户逃籍甚多,上次办了纳级文书之后,我多方腾挪,也只能分出二十户,北边那两处港口附近田土出产甚少,倒是也能分出一两千亩来,就是怕收成少了,不如陈千户的意,不过这两处出海,鱼利颇丰。”
“哦。”宋闻贤眉头稍稍舒展一点,做戏做得差不多了,他跟陈新对一对眼色,“既然是条件所限,也怪不得杨大人,住所可以自己造,不过此处少了田地收成,还请杨大人酌情减少些分派。”
杨云浓知道宋闻贤意思了,只差一点就可以把这事办妥,反正这些人是多出来的,又有这么强的后台,他也没想从陈新身上捞到多少好处,“下官省得,那春税秋粮就不来扰陈千户了。”
宋闻贤补充道:“陈兄弟人手不够,这春秋两季的班军……”
杨指挥使爽快道:“也不扰陈千户。”他表面上爽快,其实心中还是心痛,每年威海卫出的两季班军也是让他烦恼的事情,山东处于内地,一向就不是九边的镇戍制,战兵很少,但朝廷并不打算让山东无所事事,每年春秋两季,就要山东各卫所派出班军到蓟镇,这些人都打不了杖,主要去打杂的,宁锦防线修乌龟壳那些苦力基本就是这些班军,饷银很少,路上的粮食还得自己负责,是山东各卫所的沉重负担。宋闻贤这个老麻雀用田地把自己堵死了,不但要忍痛放弃这百十号人手,反而还要搭进去二十户。
宋闻贤和陈新来之前商量过,陈新眼下官职低,人手少,能捞点地就种,没有地就把负担减少,能多点时间练兵和搞海贸,特别是这个班军,一定要推掉,好不容易招来的人,岂能拿去做苦力。
宋闻贤看事情如此了结,也算不错,当下浮起笑脸道:“那就烦请杨大人早日发下田契,拨些耕牛农具,这些人也就安心了。”
杨云浓知道躲不过,这些农具反正不是他私人的,给一些也无妨,他转头就把这事推给了王元正,大声吩咐道:“王大人你分理屯田,陈千户所需耕牛种子农具,你要全力筹措,不可误了他们耕种。”
“这……下官遵命。”
第十八章 我的地盘
当晚杨大人在望翠酒楼给两人接风,望翠酒楼在城西南角的荷花池旁边,陈新所在的三楼窗口可以看到威海西北城墙上著名的环翠楼(现在还在),往北可见到松顶山和雕窝山,杨大人告诉他,这是威海最好的酒楼,若是夏日来,可以远观林木苍翠的松顶山,也可近观满池荷花盛开。
陈新按着官场规矩,还是包了一份二十两银子见面礼送给杨大人,两名指挥同知十两,除了王元正外,另一个姓蒋,四个指挥佥事,每人送了五两。见面礼是大家都认可的潜规则,几名大人也不推辞,拿了银子后,看陈新顺眼了许多。
陈新第一次参加这种官场饮宴,因为宋闻贤没有官身,所以规格应该还算比较低的,这次就不是一个大桌子了,每人一个小桌,每样菜都是单独一份,这一顿公款吃喝用掉三两银子,陈新现在虽然是有钱人,但也从来没吃过这么贵的饭席,屋内用上好的木炭升起炭火,温暖如春,又请来两个戏子唱起陈新听不懂的戏曲,一边饮酒吃菜,陈新想起那些在城门避风的军户模样,简直天差地别。
陈新和宋闻贤当晚在城中歇息,第二日一早,那王元正便跟两人一起登船,又往北绕过松顶山和雕窝山,直走到下午,才来到了将安置他们的麻子港,陈新站在王元正身旁,认真的看着周围形势,整个湾区象一个耳朵形状,北方如喇叭状面向辽海,其他三面都是陆地,海岸除了东南面是沙滩外,其他地方都是岩石,东面有突出入海的一片陆地,上面还有一座小山,西南面也有一座小山。一般飓风都是自东或南而来,这处地方避风比威海卫锚地优越,但湾口没有阻挡,避浪性要差。
“宋先生,陈千户,此处便是麻子港。”王元正一指西南边那个小山,“那处山便是麻子山,这港也是由此得名,南边那条河名钦村河,河边那个墩堡便是麻子墩。”
陈新远远望过去,那麻子墩离钦村河大概几十米远,外面包了墩墙,看不到里面情形,墩外沿河两边有一些翻过的田地,也不知是不是要分给自己的。
王元正接着道:“陈千户,指挥大人免了你们的税粮劳役,分给你们的田地,就在东边那个山下,至于你们的住处,可以自己在湾区择一合适的地方。”
陈新和刘民有等人商议一阵,选择了东边小山脚下,那处离他们的田土很近,海岸都是岩石,应该能找到停泊的地方,山上树木较多,砍木头造房子更容易一些,以后也可以在那里打柴。
当下两艘船便放下三艘柴水船,疤子和王足贵等人都是老水手,划着桨拿着竹篙,一路往东边海岸划去,一路用长竹篙探着水深,来回跑了两圈,找到了几处可供福船停泊的岸沿,登上去两个纤夫守在岸边,三艘柴水船返回大船边上,福船已经降了帆,柴水船扔去绳索,捆在桅杆上,等福船起了锚,几艘小船又掉头,小船上的人一起划桨,拖着福船往岸边划去,到了近岸处小船解开绳索,划桨的人先登了岸,拉着福船缓缓接近岸壁,福船甲板上的人用竹篙抵着岩石,调整了好一会,总算把福船安稳的停在了岸旁。
刘民有看到如此费力,对陈新道:“咱们得赶快修个码头才是,不然每次停船都要这么多人,还有以后打渔的渔船也不好停靠。”
“确实。”陈新说完就从放下的跳板摇晃着下了船,站上了属于他的地盘。
王元正扶着朱国斌过了跳板,跟两人告个罪,便往麻子墩赶去,他要去叫来麻子墩这里驻守的百户和左千户所千户,好当面说清楚情形。
五队士兵陆续下船,按各小队排好后,都在打量他们的新家,岸边地形平坦,离海边不远便是田地,上冻之后一片萧索。卢驴子跑过去看了一圈,回来对陈新道:“大人,分给我们的地都是抛荒地,怕是明年也收不了多少粮。”
陈新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难怪杨云浓如此大方的给自己一千亩,感情全部都是抛荒地,不过他也不靠这点田,好的军田要么被军官吞了,要么就被缙绅霸占,自己一个百户哪能有份。
刘民有被陈新安排管民事,听了不由有点焦急,对卢驴子和代正刚道:“你们都是务过农的,眼下还能不能抓紧时间”
两人同时摇头:“刘先生,今年早过了农时,而且田地都冻硬了,只有开春再想办法肥地了。”
刘民有听了略微奇怪,他有一个同学是威海的,听说冬季并不太冷,周围又都是海洋,为何明朝时候会这么冷,摇摇头对陈新低声道:“千户同志,咱们可得多花不少银子了,至少半年没有收成,听他两这意思,一两年也只能是低产。咱们近百号人,男的每日定两斤粮,女的和小孩一斤,每月要四十几石粮食。”
陈新眼下倒不缺这点钱,不过粮食在明末可是比钱还重要,以后是一定要争的,现在初来咋到,还是低调些。陈新换个话题:“咱们到底有多少女人和小孩?”
“张家湾来的纤夫五十人,女人六个,小孩七个,阳谷来的男人二十一个,女人两个,小孩三个,匠户五户,男的五个,女人五个,小孩九个,加上咱们原来的和登州的几个水手,总共是男子八十九人,女人十三个,小孩十九个,嗯,还加王带喜,小孩二十个。陈主任,你手下总共有一百二十一人。”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驻马太行侧[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民国投机者军火帝国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汉世祖愤怒的子弹[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猎谍[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水浒逐鹿传[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大宋金手指[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始皇家的好圣孙天可汗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跃马大唐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孤岛谍战[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抗战之还我河山[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绍宋[精校版]穿越之掉崇祯面前[精校版]无双庶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长风万里尽汉歌[精校版]北宋大表哥[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懒散初唐[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汉儿不为奴[精校版]盛唐崛起[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三国之北地枭雄[精校版]猎击三国[精校版]重生在三国[精校版]大唐绿帽王[精校版]秦歌一曲[精校版]强明[精校版]林家有婿初长成[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时光之心[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锦衣杀明[精校版]中华第四帝国[精校版]三国之江东我做主[精校版]雅骚[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宋时行[精校版]边戎[精校版]赤唐[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将明[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玩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