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50节

作者:柯山梦
陈新听了后故作迟疑,王廷试则极力劝说陈新去勤王,因为对于他这个文官来说,勤王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有态度,但京畿毕竟不是他防区,陈新是不是真能打得很好,与他关系不大,甚至能不能活着回来,也不重要,只要王廷试派了兵去,他政治上就能过关。
陈新吊着王廷试胃口,乘机又要了些兵器、铠甲和弓箭,这些冷兵器损耗比火铳还快,特别是腰刀一类,拼砍几次下来就不堪使用,多要一些准备替用,弓箭就更是如此,他自己也不生产这东西,有机会就得多要一些。王廷试满口答应后,而且答应补陈新三个月的军饷,陈新勉强的答应下来。
陈新快马回到文登营驻地,立即找到了周洪谟,请了周洪谟到帐篷说话。约说了一刻钟后,周洪谟便慌慌忙忙带着家丁离开营地。
聂洪看着周洪谟的身影,在陈新身后道:“大人,还算他识相。”
“如此不好么,我把李盛明的人头给他,他也有一份军功,他自己也怕去打鞑子,就以追杀李盛明的理由走几日,两下方便。”
“大人说的是,他方才略微犹豫时,小人的匕首已经抽了一半出来。”
陈新轻轻一笑:“他若是不识抬举,便不能怪我,现在这样最好。”
十一月八日,文登营全部到达登州,王廷试调集的登州水师九日到齐,部分文登营开始登船。此时的后金,已经在遵化呆了数天,把周围扫荡一空,皇太极甚至已经把喀喇沁各部落的人打发回家,并洋洋得意的派人回沈阳报捷,明军的衰弱使得他下定决心,直扣京师。
十一月十日,王廷试终于凑足了船只,六十多艘军船商船,运载着两千多军队,开出水门,扬帆往天津而去。
第十九章 潜越
十月十二日,崇祯一脸阴沉的看着手中的揭帖,原本今年是很好的一年,逆案定了,辽东的建奴没闹出什么大动静,西南奢安之乱基本平定,东南的郑芝龙和他的老下属打来打去,总体来说也比去年稳定。陕西略有些民乱,但也是小打小闹,眼看可以过一个好年,建奴却直接叩关而来。
五日遵化陷落,王元雅自尽,接着三屯营守兵自溃,那位不准赵率教入城的朱国彦总兵总算有点骨气,把逃跑的官员名字写成大字报,往街上一贴,也上吊了事,他倒是有骨气了,但对崇祯毫无用处,在崇祯眼中反而是罪人一个,他如果放赵率教入城,有这数千机动兵力,加上赵率教这个守城专业户,必定变成一个坚定的钉子户,建奴便只有暂时止步于遵化,崇祯就能有更多时间召集勤王兵马。现在三屯营一失,建奴再无牵制,他们距离京畿平原只有一步之遥。
好消息是宣府和大同的勤王兵已经到达,大同总兵满桂带大同镇精兵五千驻顺义,宣府侯世禄驻三河,昌平和密云兵也先后赶到蓟州和三河。消息传出之后,京师人心稍安。
他看着手上袁崇焕的揭帖,“……此时只以京师为重,径领精骑先从南取道倍程以进,步兵陆续分附各府县以联血脉,而屯扎蓟州藩屏京师,京师巩固而后东向,此为万全……五百里而六日驰到,入蓟城歇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
蓟辽督师袁崇焕率领关宁军骑兵于初十日赶到蓟州,后面大批关宁军的步兵陆续部署到迁安、永平、丰润、玉田等府县,畿东的形势看上去稳固了许多,崇祯接报后心情稍稍放松,但五年平辽言犹在耳,夷马已薄京畿,再加上擅杀毛文龙一事,他对此人已不敢全信。
崇祯看完抬头看着对面的孙承宗尊敬的说道:“孙师傅,为何必守三河顺义。”
已经六十六岁的孙承宗须发皆白,睿智的脸上容色沉静,多年官场沉浮,加上辽东的军旅生涯,使得他早已处变不惊。这次边关告急,崇祯想起了这位辽事老臣,请他到京襄助,主理京城内外守御事务。孙承宗恭敬的道:“皇上,守三河可以沮西奔,遏南下。现入援之昌平、密云、关宁、宣大各军齐聚通州蓟州周边。蓟辽督师把守蓟门,满桂驻顺义,侯世禄驻防三河,关宁和宣大军乃九边精锐,尤以满桂敢战,蓟门城高墙厚,以督师之能,守之无虞,顺义三河互为犄角,配以宣大精锐,战守兼备。建奴远道而来,势不能久,若是他们绕城不攻,这几处便互为守望,前后追夹,四面围打,建奴疲于应付,军心必会动摇,奴酋便不敢直抵京师。”
“若是建奴南下呢?”
“皇上,建奴既已破边墙,东边迁安永平各府、南边玉田、西边蓟州,处处可去,然处处设防力有未逮,眼下已是最好之方略。”孙承宗颇有点敷衍,他心中对这样的部署自有另外一番看法,反正建奴已经攻破遵化这样的重镇,即便建奴攻破香河、永平,也不过又一个遵化。但建奴如果直抵京师,政治意义又完全不同,所以布防都以阻西奔为要。但这样的想法却是不能宣之于口,万一建奴果然南下杀人放火,日后就很容易被人当做攻讦他的把柄,他相信崇祯和袁崇焕其实也是懂的。
果然崇祯也不再问这事,他转而问起建奴如何会从蓟镇入口。
孙承宗从容的道:“皇上明鉴,蓟镇护翼神京,是以知兵者皆知守辽必守蓟,蓟镇原赖朵颜蒙古屏护,察哈尔既已西遁,喀喇沁各部归附建奴,便该早作修补,却未想仍是残破如斯。”
崇祯翻出九月的一封奏疏,怔怔的看了一会,喃喃道:“四镇十五万三千兵,马八万一千匹,一年本色折色四百八十万,竟然还挡不住建奴悬师千里之一击。建奴到底有多少人,竟然还能有余力叩关。”崇祯说话声音稍小,孙承宗低眉顺眼,当做没有听到,崇祯只得对孙承宗道:“现今蓟辽督师屯兵蓟州,总督勤王兵马,孙师傅老于辽事,还有何叮嘱,朕让兵部一并送与督师知道。”
“如此,便请皇上带两句话与蓟辽督师,第一句‘能战方能守’,第二句是‘远行侦察,预为筹交’。”
他刚说完,就有一个宦官送入一本奏疏,崇祯匆匆打开看了,脸色一变,赶紧递给孙承宗,孙承宗看了会,抬头时一脸的惊讶:“建奴兵锋在望,为何遣归密云昌平各兵,这是何道理。”
……
十月十三日,蓟县九龙山山脚下的小村中,村民们将家中物品收拾好,能带的都带上,互相帮助着往山上爬去,一个药农拉着两个孩子,走在前面。
建奴叩关的消息传来后,他们都十分惊慌,但好歹前面还有遵化,村民都是当地土著,地理位置还是知道的,去过遵化的一些村民也告诉其他人,说遵化城高墙厚,建奴定然打不过来。
结果昨天出去的人回来说,遵化被打下好多天了,连石门驿都投降了,大家这下慌了神,赶紧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山上躲藏些日子。
他们在几个猎人和药农的带领下,选了一处山峰,上到山腰一处平整些的地方,这里只有一条路可以上来,村中一些青壮就可以守住,周围树木茂盛,山洞中又有泉水可供饮用,是个理想的避难所。
小孩们不知道忧虑是什么,对于山上野营感觉十分有趣,追来追去的嬉闹着,大人们全都面有忧色,一边砍伐树木搭建窝棚,一边担心山下的家当。
药农安顿好自己的行李,往山顶爬去,走到半路就遇到一个村中的少年,那少年大喊道:“叔,快去顶上看官道,鞑子来了!来了!”
药农心头一紧,加快脚步来到山顶,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村民,他们躲在一处视野开阔的大石后,探出头去指点着山下的官道。药农凑近前去一看,官道上一些小黑点正在缓缓移动,部分背上还有三角形的小旗,他们或单骑或三五成群,行走在官道附近,有一些黑点已经顺着田间道路往梨河方向过去。
“八百户。”药农轻轻说了一句,他儿媳就是那边八百户村的,希望亲家已经提前上山。他所在的九龙山在梨河河谷的北面,河谷南面的山地有许多山口可以向南到达平原地区,一出那些山口,就是一马平川。南面的山脚下便分布着许多村落,名字从一百户到十百户,十百户就已经离蓟州不远。
“叔,好多鞑子!”旁边的少年人一声惊叫。
药农往马伸桥方向一看,一群密密麻麻的黑点沿着官道而来,他们队形严整,越过山下后往蓟州而去。
少年人随着那些骑兵转动着目光,吸着凉气道:“娘哎,起码几百人。”
药农心头狂跳,搓搓手道:“听说袁督师九日到了蓟州了,几百人不怕他。”他刚说完就脸色一变,眼睛直直的盯着马伸桥方向,官道上的行军队列一眼望不到头,如细长的黑色河流源源涌来,淌过山脚后流向蓟州。
山下的黑色河流中,塔克潭和张忠旗前后走着,远处的蓟州城墙已经在望。塔克潭自己牵马,张忠旗推着一个抢来的小车,上面装满了布匹、衣服和粮食,身上穿了一件崭新的棉衣,是塔克潭在遵化城抢来的,这个主子对张忠旗不错,分了一件给他,在两件棉衣的温暖下,张忠旗的鼻涕终于不流了,他一路跟随着塔克潭,穿越寒冷的喀喇沁草原,展现了小强一般顽强的生命力,竟然安然抵达了边墙,然后便是跟着他主子抢东西。
皇太极虽然发了一道软绵绵的旨意,要大家不许烧杀抢掠,并且把缴获交公统一分配,但各旗都没有理他,交出少量东西敷衍,其他的都各自留着,塔克潭这样自行随来的,全看着这点缴获,自然更不可能上交。
张忠旗边走边媚笑着对塔克潭道:“少主子,咱大汗真是英明,要不是他一力主张,咱们在喀喇沁就回去了。”
塔克潭满脸自信的表情,点头道:“听说二贝勒和三贝勒当时是担心入了长城被围着,谁知道比辽西还弱。也害我白担心一场。”塔克潭想起在喀喇沁时候的波折,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人突然觉得入边不靠谱,去找皇太极要求退兵,当时营中传言纷纷,庆幸大汗坚持住了,否则他不敢想象就此打道回府将如何度过这个冬天。后来的过程证明大汉是正确的,塔克潭亲眼看到一个个城池投降,投降的官员和汉民剃了头发趴在路边迎接大军。他现在对明国已经不屑一顾。
塔克潭毕竟是小兵一个,无法理解两大贝勒的心思,代善和莽古尔泰在位多年,斗争经验还是有的,他们要是真反对,就不会走到喀喇沁再反对,很明显到了这里不可能空手回去,他们只是要预备好一旦失利,把责任全推到皇太极头上,也包括这次站在皇太极那边的几个小贝勒头上。
张忠旗一脸向往,“主子,听说咱们还要去京师,要是抢的东西多了,小人一个人就搬不动了,要是还有好东西,这些布匹就不要了。”
塔克潭看看马背上的口袋,里面已经装了上百两的银子,都是他在遵化抢来的,他们正蓝旗攻城的时候分在南面偏东的城墙,这个坚固的大城被一鼓而下,正白旗率先登城,塔克潭跟着伊兰泰则是正蓝旗最先登城的人之一,他们入城早,选到了好宅子抢掠,塔克潭这样的都得了上百两。
塔克潭道:“不要忙着扔,牛录额真大人说我这次不错,要把我升为甲兵,如果掠了人口,也会分我一些,到时让他们推着,以后你就管新来的包衣。”
“谢主子!”张忠旗要不是推着车,就要磕头谢恩。
建奴的户下人比那种完全的奴隶稍好,主子好一些的,户下人可以拥有少量资产,也可以成亲,但他们的子女同样属于主子所有,买卖婚配都得主子说了算。在户下人中也有层级,张忠旗就一向羡慕那些庄头,至少能盘剥一下其他包衣,平日也有新包衣伺候着,要是塔克潭主子多立战功,当上白甲或领催,有一个庄也是可能的。
如果当了庄头,他的生活又会好很多,张忠旗对未来又多了一份希望,他自己的怀里还放着一锭银子,是他跟着进遵化的时候在一个大宅边捡来的。可能有十两多,少主子好说话,等回了辽东,把银子给少主子,或许可以托他把哑巴买回来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江山国色[精校版]奋斗在盛唐权臣[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驻马太行侧[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民国投机者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秦吏[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军火帝国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天可汗无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猎谍[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水浒逐鹿传[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大唐绿帽王[精校版]大明政客[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大宋金手指[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黑道特种兵极品财俊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跃马大唐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孤岛谍战[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刺明[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抗战之还我河山[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Ⅱ[精校版]国策[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明末不求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穿越之掉崇祯面前[精校版]无双庶子[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谍海猎影[精校版]长风万里尽汉歌[精校版]北宋大表哥[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马前卒[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