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64节

作者:柯山梦
温体仁一口气还没倒过来,皇上问话又不能不答,结结巴巴道:“臣、臣”
崇祯恨不得抓起他把话抖出来,现在看他样子也是无法,赶快叫一个宫女去端茶,曹化淳机灵的寻了一张椅子给温体仁,可崇祯都站着,温体仁也不敢坐。
好半天温体仁才缓过气来,对崇祯禀告道:“万岁,确有文登营塘马来报臣知,亦有固安知县随附文书,实为可信,然建奴未远,臣亦未及亲去固安查看,是以此事还有待核实。”
“那朕即刻传谕兵部及都察院去固安点验。”
温体仁道:“万岁,现在怕是去不了,那几名塘马出来之时,建奴数千精骑围城,那文登营哨官猜测建奴大军在后。”
崇祯迟疑了一下无奈道:“今日据兵部所说,建奴大军仍在良乡,怎地固安也有,那便让兵部派出哨骑先行侦防。”他又对温体仁问道:“为何文登营这哨官不先至兵部报备,却去了爱卿那里?”
“皇上,这文登营十月二十余日方剿灭登州莱阳闻香教乱民,又赴招远讨贼,一路追至登州附近,恰巧勤王令至,受登莱道调派入援,海上漂泊十日方至津门,曾先期派快马赴京,无奈途中文书丢失,加之只是一小小哨官,兵部各官并不理会,那日恰巧臣与王洽同行,那信使被王洽冷语打发,其千里勤王,受此冷遇,臣心中不忍,虽亦是未全信之,然京畿被兵,多一卒则多一卒之力,时蓟辽督师在东,臣虑其又将援军遣散,便示其由南抵京,不两日建奴已至城下,老臣复虑其不知建奴大至,派出家人冒死往南,令其就近护佑畿南诸县,并严令其不得野地浪战,而应背城接阵,文登营遂立营固安,未几,建奴果如臣所料寇略固安,为文登营一战破之,那哨官原意即刻赴京,又担忧建奴复攻固安,是以又派来塘马报信,并请臣示其。”
温体仁说罢跪下道:“皇上,臣有欺瞒擅专之罪,以一礼部尚书而……”
崇祯毫不在意,语气中掩不住的喜悦,“爱卿忧心国事,何罪之有,当是之时,那王洽办事着实不力,兵部既不理会,汝又虑其遭遣散,加之爱卿亦未亲见其军,亦算不得欺瞒。”崇祯接着道,“那蓟辽督师种种不法之事,爱卿连上五道奏疏弹劾,朕思之良久,方定下方略,温卿实为功不可灭,虽是大多留中,不闻于外,爱卿这直言敢进,朕心中却是记住了。”
温体仁跪下语气沉静的道:“为皇上分忧,不敢言功,只盼我大明各军都如这文登营哨官一般,早日将建奴逐出边墙,复我神京朗朗乾坤,使我人民不必流离失所。”
他口中大言炎炎,心中其实颇为得意,他和周延儒抓住这次建奴入寇的机会,先是连连上奏疏弹劾袁崇焕,先定下袁崇焕的罪,然后借袁崇焕杀帅一事将首辅钱龙锡拖下水,袁崇焕当时的揭帖上已经写明是与钱龙锡商议过,钱龙锡也抵赖不了,原本他与袁崇焕是内外互为声援,现在袁崇焕下狱,温体仁等人抓住这根辫子穷追猛打,袁崇焕下狱当日,两人就指使江西道御史高捷弹劾钱龙锡,将钱龙锡死死拖在这个泥潭里面,钱龙锡下课已成必然之事,能不能保住脑袋也难说。
眼下周延儒入阁已定,他与温体仁是一伙,温体仁原本根基很浅,现在内阁有个盟友,以后事情便好办得多,周延儒此人现在才三十六岁,去年因辽军闹饷一事,所说意见很有见地,开始受到崇祯的重视,早有心提拔他,这次入阁也是顺理成章。
温体仁倒有些自知之明,他任何方面都比不过这位二十岁就中状元的天才,入阁恐怕有些难度,但现在突然有如此大的一件军功在手,形势立即又不一样。他们所说的王洽就是原来的兵部尚书,这老兄刚当了半年就遇到这事,已经被问责捉拿下狱,确实有点冤,但温体仁可不管那么多,继续往他身上泼脏水,顺带把他的运筹之功合理化。
这次建奴入寇,内阁中多半还有人要牵连,就会有新的位置出来,所以温体仁比崇祯更着急,他甚至想冒险自己去固安一行,早些把这运筹之功落实。
崇祯满意的看着温体仁,口中赞道:“小小一个哨官,竟然能斩首六百余级,还有甲喇一人,牛录一人,若兵部查验为真,乃是我大明对建部单次斩首最多,小小哨官领兵千里勤王,还立下如此大功。”他一想起逃跑的辽军,脸色又有点阴沉下来。
温体仁看崇祯脸色,连忙岔开道:“皇上,要说这个小小哨官,或许皇上都是知道的。”
崇祯道:“哦?朕似乎未记得过哨官一级的军官。”
“此哨官便是万岁即位之初在兵部大骂崔呈秀的威海千户陈新,现已历功升为文登营哨官,署威海卫同知。”
崇祯真正的惊讶起来,因为当时这事太过离奇,时隔两年他仍是有印象,他稍稍回忆一下道:“原来是他,两年前他痛骂崔呈秀,当时亦曾想奖其功,后有御史弹劾他触犯大明律,辱骂三品以上京官,是以最后功过相抵。未想他不但胸中有正气,连胆气亦是十足,竟敢在城下列阵而战。不知这文登营究竟有多少兵马?”
“皇上,初时臣也惊奇,后来一问才知,文登营兵额一千一百余,十月莱阳闻香教乱起,这陈新忧心再成徐鸿儒一般大乱,与莱阳知县议定召集一千余民勇,报登莱道准许,这次勤王便共计有两千余人。固安一战后他们伤亡颇重,不得不退入城内,近期怕是不能浪战。”
崇祯大喊一声好,大笑道:“好个文登营,好个哨官,两千人斩首六百,亦是温卿运筹之故,此次核功之事便由温卿负责,合兵部、都察院、顺天府有司共同查验战功,既然损失颇重,让他先稳守固安,损失的器甲粮饷,交兵部一并付议,这次他到京后温卿你带他来殿见,朕要亲自见他。”
……
第二日温体仁便组织有司准备此事,这是最近的大事,又是皇帝关注,所以效率颇高,兵部先派哨骑查探一番,在半路就碰到文登营的哨骑,知道建奴已经从固安撤走,各部院匆匆派出人手去固安核实。
陈新亲自接待他们,黄思德作为副手,又是送银子又是送珠宝,先把关系套好,等几个上官看了马车上的首级,竟然全是真夷,其中一个兵部的主事还悄悄劝陈新放些平民的人头进去。
建奴还在良乡,几位京官也害怕这时候出城到处走,查验后只派了塘马回京师送信,就在固安多留了两天,陈新搞接待很有一手,好吃好喝供着,人人都对他很满意,听说文登营被欠饷一年多,兵部的主事甚至答应回去后帮他向兵部要饷银补给,并得出一个损失惨重,暂时不堪再战的结论。
几个京官呆了两天,还是觉得没有京师安全,赶回了京师,兵部已经把他们的核功文书报到内阁,现在朝堂上都已经知道此事,一片溃败中出现的这次胜利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陈新虽然还未到京,已经万众瞩目,众人唯一奇怪的是,其中的运筹之功出乎意料的归了温体仁,很多人认为他可能入阁。
京师城墙外面皇太极的势也有了,他在良乡停驻近半月,把周围抢得干干净净,八旗家家收入丰富,多尔衮带着骑兵在固安耀武扬威的走了一圈,明军没敢出城,总算把面子找了回来,各牛录抽调的甲兵回去一说,士气再没有受到乌纳格战败的影响。
皇太极自己则去良乡城外的金太祖墓前拜祭,他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女真部族,反正坚持认为几百年前的金太祖跟他有关系,他摆了些祭品,希望那两个金国皇帝保佑他,然后又把七大恨之类的内容重复一遍。
虽然周边赶到的勤王军慢慢多起来,但十分分散,孙承宗去了山海关收拾辽镇兵马,京师周边最大的一股勤王军仍是满桂带领的宣大军,张宗衡又从大同带来部分兵马交予满桂,加上重新集结过来的昌平和密云等处兵马,满桂又有了三万左右,驻扎在永定门附近。
兵部没给陈新任何命令,听说皇上本意是调他入京殿见,但又担心固安失守,所以陈新就仍然带着文登营守在那里。崇祯一心把固安和陈新作为正面宣传对象,严令兵部妥为安排,必须确保固安不失,正好部分山西和河南勤王军经紫金关到达涿州,兵部得到皇帝严令后,从涿州抽调了部分新赶到的河南兵马,也充实到固安城中,使得固安城防更加牢固。
京师周围的情况似乎又在好转,因为宣大军转移到永定门,固安到京师的联系也更加顺畅,正当陈新以为自己可以安稳进京的时候,在良乡呆了十多天没动的后金军突然出击。走到卢沟桥的时候正好碰到那位跳神副将申甫,结果这位会法术的大师全军覆没,但他本人力战不屈,共被刀伤六处,箭孔数处,他带的几千乞丐兵出城前就逃散大半,战后无一幸免。
紧接着后金军便对永定门外明廷最大的机动兵力雷霆一击,核心的宣大军原本就损失惨重,拼凑而成的勤王军战力低下,一战而溃,满桂、孙祖寿以下,游击以上三十多名将领被杀,黑云龙、麻登云被俘,又是一次全军覆没。这次失利就发生在京师城墙外两里,无数城墙上的士兵和民众亲眼所见,城中对建奴的恐惧达到顶点。
皇太极击溃这股兵力后,周围再无明军敢靠拢,他带着大军往京师西边绕往北面,一路抢掠,在德胜门等地两次留书表示可以议和,姿态很高。最后他回到京师西北面,后金大军围着京师走了完整的一圈,大致相当于现在二环和三环之间的线路。所有大股明军皆被击溃,并攻克良乡县城,大明朝的虚弱展现无遗。
好在陈新的出现给了明廷最后一块遮羞布,十二月二十日,确定后金军北上到德胜门外,陈新将固安城防交予河南兵,留下部分士兵照顾伤员,带着文登营两千人押送着人头,在五军营一队骑兵带领下向京师前进。
第三十二章 朕之戚少保
十二月二十二日,文登营在五军营引领下,经永定门入城,永定门外上万勤王军尸横遍野,一些京营兵正在安埋,不时有野狗跑来啃食,京营兵拿着刀枪不停驱赶。
文登营的士兵一边行军一边沉默的观看面前的惨象,固安过来一路所见处处皆是地狱,建奴的凶残更激发起他们的愤怒。
进入永定门后,全军在瓮城休整,司礼监、御马监和兵部都派出官员迎接,上次来查验战功的几名京官也在,虽然他们一贯看不上武夫,但此人在此时立下大功,受到皇上眷顾是必定的,所以他们对陈新都十分客气,兵部也调集了粮草供应和帐篷,让文登营在瓮城扎营。
消息流传很快,京师百姓都听说一支登莱兵斩杀数百建奴,都跑来永定门附近,想看看热闹,永定门附近街道人满为患,外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只得加派人手疏散,并守住永定门不准许他们进入瓮城。
文登营士兵大多是第一次来京师,瓮城就是一个四方天井,巍峨的城墙和城楼都让他们生出敬畏,同时又好奇的看着周围众多的文官和京营兵。
陈新听着外面嘈杂的人声,知道是朝堂的故意宣扬,他们急需这样一次胜利挽回声望,他对身边的卢传宗和代正刚低声道:“没想到咱们再到京师是这般光景吧。”
卢传宗忍不住的笑:“没想到,当年咱们走的时候可都没人送,现今倒是这么多人来接。”
代正刚道:“都是大人带着咱们,不然俺还不知在哪里做苦工。”
三人谈谈说说,正感慨时门洞那边的京营官兵跪倒一片,陈新知道大人物要来,赶紧停了说话迎过去,其他的京官也纷纷往那边走去。
一个干瘦文官在一干随从簇拥下走入瓮城,他官服胸前一个锦鸡踩云鸣日的二品文官补子,周围的文官纷纷跪下见礼,陈新一眼看到陪在他身边的宋闻贤,知道必是温体仁。宋闻贤也见到人群中的陈新,他一脸激动,下巴上的胡子微微抖动着,他知道文登营名扬天下的时候到了。
陈新赶紧上前跪下,温体仁一进瓮城就在张望,对满地的文官视而不见,独独在那些武官身上打量,宋闻贤在他身边轻轻一指,他看到跪在地上一身甲胄的陈新,大步赶过来亲手扶起陈新。
温体仁大量陈新一番,才哈哈笑道:“好个仗义执言的千户,好个勇猛敢战的哨官。”
陈新躬身道:“温大人过奖,为国杀贼,乃我辈军人本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夜天子[精校版]驻马太行侧[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权臣[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民国投机者军火帝国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汉世祖铁骨[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猎谍[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水浒逐鹿传[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大唐绿帽王[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大宋金手指[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始皇家的好圣孙天可汗黑道特种兵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跃马大唐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孤岛谍战[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刺明[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抗战之还我河山[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Ⅱ[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明末不求生[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穿越之掉崇祯面前[精校版]无双庶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谍海猎影[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长风万里尽汉歌[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北宋大表哥[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马前卒[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懒散初唐[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大宋将门[精校版]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汉儿不为奴[精校版]盛唐崛起[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三国之北地枭雄[精校版]盛唐风流武状元[精校版]帝国狂澜[精校版]猎击三国[精校版]重生在三国[精校版]天朝之梦[精校版]大明政客[精校版]秦歌一曲[精校版]强明[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