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97节

作者:河马散人
望着夏日里荷叶清脆,现在却萧瑟无比的池塘,袁世凯不禁皱了皱眉,旁边杨士琦没注意到他的神色,专心念道:“……满清当政,昏庸无道,马关耻辱,辛丑遗恨!吾辈身为军人,不忍中华沦丧,举事武昌、光复湖北!此次革命非一族私怨,实则国家已到生死存亡之刻!唯有共和,集全国之力方可扭转乾坤!使我中华重立大国之列……北洋创自甲午,练于小站,意为雪耻!袁公宏图,苦心数年,殚精竭虑,终得精兵数万,麾下三杰罕世将才!如此强军本该御敌于国门之外,扬我中华雄风,却先失领军雄才,后又充作残喘炮灰!”
“吾不得已亲率飞虎精锐北上,堵于武胜关血战数日,虽侥幸得逞,却见两军尸横遍野,均为汉人袍泽,实在心有不忍!如今国事艰辛,时局动荡,天下有志之士皆盼袁公出山收回刀枪!辰华添为军人,深悉军人之心,故在此立誓!袁公如愿撤出北洋,襄助革命,推翻满清,湖北军民定会一致拥戴袁公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等他念完杨秋发出的劝袁世凯反正的电报后,杨度在旁边呵呵一笑:“天下兵马大元帅!呵呵,宫保不妨考虑考虑。”
“皙子莫要取笑了,什么狗屁大元帅。”
见到袁世凯说话时还歪着嘴角,杨度知道这位心里想什么,岔开话题笑道:“这个杨秋,还真有些本事,先炸武胜关拖住华甫入关脚步,回身借故把孝感搅乱,不动刀兵就赶走了孙武,独揽兵权,连黎宋卿都奈何不得他……还听说这份电报是他自己掏钱发的,看来……还是位多金的主!”
最后这句话连袁世凯都被逗乐了,因为全国通电是以明码向千余家电报站同时发的,每个收到的人都可以将它公之于众,所以一趟下来少说上万,还真是有钱的主才能玩得起把戏。
见到他笑了,杨士琦这才说道:“刚才卜五(徐世昌)也从北京发来了电报说,杨秋出任湖北民军总司令和劝正电报已经闹得沸沸扬扬,铁良等人更是趁机要朝廷收回任命,调禁卫军南下抓捕宫保以防万一,其它大臣也都忧心忡忡,听说太后和摄政王已经在考虑北狩,要往热河暂避。”
对铁良调禁卫军抓自己的事情袁世凯毫不在意,可听说皇上和皇太后准备北狩而去心里有些急了,要是他们走了,那这出戏还有什么意思,连忙问道:“北狩?那个蠢才的主意?”
“还不是载涛那些人想出来的,说热河还有数千满八旗子弟兵,到了那边就可召集蒙古六部,配合禁卫军可保北面安宁,再不济也能退守关外。”
“愚蠢!”杨度虽然信奉袁世凯才是唯一能安定全国的人,但对清政府寻求蒙古帮助很不满意,骂道:“蒙古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这些年和俄国勾结早就想把爪子伸进东北,居然还想从那边调兵?就不怕引火烧身!”
袁世凯知道自己这回是真没第二条路走了,再不出手北面恐怕也稳不住了,但湖北该怎么办呢?是继续打下去?还是就这么耗着?而且他总觉得这个杨秋会给他带来大麻烦。对这个人,到底是该拉拢还是应该绞杀在萌芽中呢?!
杨度看穿了袁世凯的心思,说道:“宫保想得太多了!俗话说的好,拳怕少壮,棍怕老郎!杨秋仗着武胜关地利锐气逼人,可打仗不是靠几口气就能赢的,要是真有能守住恐怕他也不会丢下关隘跑回孝感去防御。华甫一向用兵老到,入关后又是一片坦途,只要能把握好分寸,胜算还是很大。至于杨秋……”
杨度沉吟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昨日得到消息,黄克强这两天就要到武昌了,我知道这个人的脾气,性格耿直、一心为公,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杨秋统揽兵权一点点把他们排挤湖北之外,所以不如让刘承恩先去口风。”
听他说的和自己想的差不多,袁世凯也稍稍放心了些,只是仗不能这么一直打下去,湖北打烂了他又能得什么好处?真要拿几万北洋给满清卖命的事情他是不干的,所以扭头忽然问道:“皙子可还记得那个汪公子?”
杨度玲珑心,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呵呵一笑:“宫保放心,我这就去联系他,要是可以的话不如让克定兄也随我一起前去多亲近亲近,这样也好先和南面搭上线。”
“就麻烦杏城帮我发封电报给华甫,让他想办法狠狠打一下杨秋和湖北的势头!不要让人家觉得北洋好欺负!”袁世凯点头同意后,矮胖的身子忽然直起,似乎恢复了当年睥睨天下的气势,继续说道:“再发一封给北京……”
“三天后(11月1日)我亲自去武胜关督战!”
第九十三章 新机枪和工业
短短两天,经过数十家国内外报纸的转载,杨秋执掌国防军总司令,发全国通电劝正袁世凯的消息就轰动了大江南北,连带因为第一个报道武胜关战情的《天铎报》都一夜成名,戴天仇更是成为了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战地记者。
每每看到报纸上那张堪称经典,以战火为背景,杨秋背靠飞虎战旗,手指所向士兵跃出战壕发起反冲锋的照片,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辗转难眠。
年轻人把他视为偶像,因为他才22岁!且国防军内主要军官几乎都是年轻人!拍手者称他为霍骠骑转世,因为当年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将军就是在这个年纪英年早逝。恨他者咬牙切齿,认为他拥兵自重、祸国乱政、为人薄情寡义,大战初起就对内部同志下黑手。
然而无论是谁,都必须正视他的传奇经历。
八镇辎重兵、满清巴图鲁、42标标统、右路军司令、再到国防军总司令!总计才花了百余天。抢占阳夏、首战刘家庙、擒瑞澄、败张彪!飞取武胜关、逆流小北伐,光复全境,血战北洋,到才发生的惊艳回马枪!赫赫战功、锐意逼人。无数传闻、事迹似乎一下子全被加到了这位新任国防军总司令的头上。立宪派的期盼、党人的梦想、还有北方的深深诅咒,竟然全纠葛到一个人身上了。
茶寮、街角、酒店甚至青楼妓寨,只要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总免不了说上几句,羡慕、嫉妒或者爱慕……中,名望开始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中迅速扩大。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位被杨度戏称为“年少多金”的总司令,正趴在汉阳枪炮厂实验靶区泥地里,和普通士兵一样操作刚刚定型的ZB26轻机枪。
嚯嚯……嚯嚯……
喇叭状的枪口帽窜出一道火舌,低沉有力的嘶鸣中,双脚枪架深深插入泥土,弹壳不停地从机匣内蹦跳而出,对面厚重的门板靶标被打得千疮百孔。
等连续打完六个弹匣后,在旁边观看郝文宝等几位警卫连机枪手还以为它和麦德森一样需要让枪管冷却休息,却不料旁边却忽然伸来一双带着厚厚手套的大手,抓住枪管的固定环向上一转,枪管瞬间就脱离了闭锁的凹槽,然后反操作换上了一根新枪管,整个过程还不到半分钟机枪就又恢复了嘶鸣。
郝文宝这些机枪手可都是尖子中的尖子,不仅把杨秋亲自撰写的《机枪战术条例》背的滚瓜烂熟,还在武胜关打了多天,论经验绝对是目前国防军中最拔尖的,所以立刻就看出了这挺新式轻机枪的价值。速度、火力和麦德森相当,因为是20发弹匣所以火力持续性差了些,但零件比麦德森少一半,制造更加简单,更重要是这个换枪管的设计,彻底解决了枪管过热后机枪需要休息的问题。
可杨秋却并不满意,最主要还是枪管耐热性问题,正常的ZB26起码200发连射才需要更换,可这边却最多150发就要换一次,所以必须加粗枪管增加热容量,喇叭状枪口帽也要改为防尘退制器。
此外装弹口和弹匣之间明显太松,原本漂亮的螺纹状散热器简直不堪入目,枪管闭锁固定环射击时有颤动,说明削冼工艺还有问题。此外还有个很大问题,那就是使用汉阳仿制的钢壳7.92尖头枪弹时,六个弹匣就卡壳三次,全都是因为不合膛,可见子弹和枪管加工上有多大缺陷,而且这种子弹后坐力也实在是太大,远比不上自己最心仪的7.62*54R底缘弹子弹,至于整支枪的做工……
只能说QQ和宝马……都是轿车!
将枪交给早已心痒郝文宝后,杨秋才起身对旁边的苏洪生笑笑:“苏老,您这回可真是我的及时雨。”
苏洪生脸上也有些得意,自从那晚杨秋给了他正确图纸后,他立刻组织最好的师傅全力开工造这种机枪,加上之前他自己对照图纸琢磨了一个多月弄出几套散件,所以这回一下子拿出了10挺新式轻机枪。不过他可不敢在杨秋面前邀功,笑道:“这枪还没名字呢,司令给起个吧。”
“既是汉阳造的第一款机枪,就叫汉一型轻机枪吧。”
“汉一型,好!即表明了是汉阳造,又是我汉人自己搞的第一款机枪。”萧安国拍手叫好,抄起一把机枪掂了几下:“我们在武胜关消耗不少,重机枪一下子没了4挺,这回总算是能稍稍补回来些了,就是……弹匣容量小了点。”
“轻机枪嘛,不能和重机枪比。”杨秋倒不在意弹匣容量,轻机枪和重机枪本来就是两码事,后者消耗实在是太大了,要不是为了这场战争他甚至都不想装备,所以再和德国的后续交易中也根本没有提出继续购买马克沁,倒是对产量和后续改进提出了严格要求。
“这枪零件少,用了司令您说的计件制后,现在每三天就能出一支,这还是工人不熟练,有三五月每天一支也可以保证。”几人一边走一边向枪炮厂走去,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荷枪实弹的戍卫营士兵在把守,因为杨秋对这里非常看重,所以萧安国还特意把几个新兵营驻扎在附近,担负夜晚巡逻任务,就是怕有人搞破坏。
一个月十挺速度真不算什么,但要不是苏洪生搞过类似的麦德森,给他三个月也未必能造出来,纯靠手工又是初次制造,这个速度已经很不错了,等德国的设备抵达,用奥匈技术工人作辅导,把弹药口径统一后,就可以升级制造更好的布伦式。
走入厂区后脏乱差的局面改观了很多,虽然前线打的紧,但杨秋却从未忘记这个目前中国最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所以花了很大力气按照他理解的现代工厂进行了改组,不仅采用了计件制,还细分了各个车间,最近更是独立出一个全部由老师傅组成的研发小组。
见到他不像第一次来那样挑三拣四,苏洪生总算是心安了不少,搓搓手问道:“司令,我听小虎说您从德国人手里购买了一批新机器?”
杨秋微微一愣,和德国交易的事情只有几位核心人员知道,尤其是出售英国机密的事情万万不能泄露,所以立刻看向了张文景,后者连忙说道:“是我告诉小虎的,司令花了大价钱购买机械设备,所以就让汉阳这边准备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听他故意说是花钱走正常的商业渠道,杨秋也放心了,说道:“是买了一些,设备总量大概有两个汉阳多,全都是……”
“两个汉阳多!”话还没说完呢,几位管事当即就跳了起来,汉阳是什么规模?张之洞劳心劳力、耗资数百万之巨才有了今日的规模,可杨秋居然轻描淡写就买回了两个!难道他和德国皇帝是亲戚?苏洪生看了眼远远跟随的几位德国保镖。
“机器设备不成问题,全都是最新的型号,德国那边会派最少两百技术员常驻三年,至于你们能不能全部学会,学精得看你们自己。”杨秋说道:“此外,这么大规模也不是汉阳能全部铺开的,所以我已经让马奎去重庆选址,准备以四川制造局做班底,在那边新建一个厂。”
去重庆建新厂苏洪生等人没意见,可用四川制造局为班底大家就很不爽了,立刻说道:“司令,四川制造局断工已久,之前所造枪支弹药均不合格,工人和技师也都不堪大用。”
他们没说假话,晚清在现代工业上也并非裹足不前,的确开办了很多机器制造局,但水平却参差不齐,总体来说汉阳、江南和大沽三家最强、福建马尾主要是造船,至于金陵、广东、四川水平都很差,最近这些年除了制造黑火药外已经基本停顿,可他也没办法,这就是目前国内工业现状,学过皮毛总比没学过好吧。
苏洪生最急,已经有把未来全部赌在上面的架势,焦急道:“司令放心,我已经发电报给当年留德的一帮老伙计,他们中有不少都愿意来,好几个已经启程了,要是您觉得可以,不妨交给他们来办。”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军火帝国钢铁皇朝[精校版]汉世祖民国投机者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猎谍[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精校版]天可汗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长风万里尽汉歌[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重生在三国[精校版]大唐绿帽王[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时光之心[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锦衣杀明[精校版]三国之江东我做主[精校版]大宋金手指[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将明[精校版]玩唐[精校版]窃明[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天汉之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始皇家的好圣孙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寻秦记万历十五年黑道特种兵葬明长安风流虎狼极品财俊新中华1903龙啸大明1908大军阀奸臣(作者:轩辕波)绝色凶器1855美国大亨奋斗在初唐三国小术士最强炊事兵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权臣[精校版]锦衣夜行[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精校版]亮剑之开局一个团[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抗战之还我河山[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砺刃[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江户旅人[精校版]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精校版]寻唐[精校版]日月永在[精校版]1255再铸鼎[精校版]大唐杨国舅[精校版]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活埋大清朝[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带着系统来大唐[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宋最狠暴君[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朝为田舍郎[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