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62节

作者:河马散人
“九如兄误会了,他可不是派去监视你们的。”杨秋哈哈一笑,让雷猛拿来一个大箱子,打开箱子后是上千张已经冲洗好的放大黑白照片。他从里面拿出一张,挥手驱散了众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这是我从英德法三国搞到的绝密飞机发展计划资料,这上面全都是他们正在秘密研制的发动机技术和新式飞机图纸,邱明的任务是保护这些东西不能落到你们以外的人手中!”
冯如和大家惊讶的传看起照片来,可越看就越觉得不可思议!星式发动机,直列式发动机,可以飞上6000米高的250马力飞机,还有航空用机枪和炸弹……等等,简直就是一座飞行宝库!老天爷,他不会把英德法等国的航空绝密资料库全般回来了吧?!
其实这根本是杨秋的忽悠人的事情,自从上次交易后他就一直在为复制图纸犯愁,偶然间见到戴天仇拿照相机拍报纸上的新闻,顿时想起了微缩摄像技术,立刻向德国采购了三台微型照相机和大量胶卷,然后用翻拍的办法复制下资料机中图纸和技术资料。虽然是黑白照片,但自己和图纸都还算清晰,不过为了不太惊世骇俗,同时考虑到实际能力,这次拿出来的资料全都是截止一战中出现的各类技术图纸,主要是为打好航空基础而不是拔苗助长。
他深知一款好发动机就能造就一款名机,所以着重告诫冯如等人不要急功近利,要稳扎稳打先解决发动机。根据他的建议,西南航空学院和西南航空研究所在这个小小的简陋机棚内被定了下来。根据计划,航空研究所将分为四个研究组,还将建造至少三个航空风洞实验室。同时研究星式发动机,直列发动机、空气动力和机械操控技术。
看过这些照片资料后,冯如等人立刻明白杨秋在航空上绝非心血来潮,也提出了大量建议,比如继续派人前往欧美深造机械和航空技术,通过致公堂招揽留学国外的华人子弟,还希望能从目前的奥匈帝国技术专家中挑选二十位这类人才加入他们。
前两个条件杨秋立刻同意了,后面这个他也没拒绝。最近这批奥匈技术专家基本都心定了下来,在丰厚金钱和优厚待遇下很多人都已经进入了工作岗位,而且杨秋不仅开始陆续接他们的家属来相聚,还让他们写信带回国招揽愿意来华的技术人才,同时还秘密联络了奥匈帝国官员,塞了50万美元好处费,再次从奥匈帝国庞大的政治犯中招揽技术工人和专家。
见识了政治犯这个途径后,他也没忘记另一个政治犯多到挤爆监狱的国家,通过回国的哈坎联络上了几位俄国海军高官,用贿赂和收买的办法招揽圣彼得堡的技术专家们,尤其是化工、机械、军工三大类政治犯人才很多被塞上船秘密转来这里。直至1914年,这种蚂蚁搬家式的招揽为他带来了两千多技术专家,再加上他们的家人,足足有六千人来到了这片沃土,后来也被称为第一波技术移民。
这些都是后话。
等他定下航空发展计划,带着羞涩中的两女回到武昌后,詹天佑又已经堵在了门口。
第一六十二章 筹谋未来
“巡使大人,听说您准备同时开造汉水(六盘水民国时期称水城)和汉郴铁路,还要把他们延伸到广东钦州(前文河马疏忽,民国时期广西不靠海)和云南昆明?”詹天佑明显是进入了角色,一坐下来连旁边的两女都没看到,更没喝一口茶,就既兴奋又焦急的追问起来。
杨秋见状呵呵一笑:“眷诚先生您耳朵可真灵,这件事我前几天才批复,您怎么就得知了?”
詹天佑此刻哪有心情开玩笑,拍大腿急道:“不行,万万不行!巡使您想法是好,可三线同时动工实在是不可行!”
这倒让杨秋好奇了,连旁边参观完首飞,一路上都在研究如何运用航空力量的蒋百里和宋子清都有些纳闷,他们最近都听说了,詹天佑出任华西公司总办后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工地上,要不是派去保护的卫兵强令他休息,说不定日夜都不想放过,短短几个月就把汉川线需要经过的四省地区跑了个遍,这样一个人居然主动反对修建另外两条铁路,就像袁世凯忽然不干大总统回老家钓鱼那样可笑。
詹天佑见他们似乎还不明白,立刻说道:“巡使,非天佑不想多修铁路,我巴不得把铁路修到全国每个县市,可您算过账吗?汉川线改道后长度约三千公里,汉水线从湖南起至贵阳可以并用汉川线,但剩下的也要七百余公里。汉郴线距离最短,从武昌至长沙可以和汉水线并线,但也有四百余公里,这还没算两条线分别延伸至昆明和广东钦州,要是加上这两段起码还要加一千公里!”
“全算上的话要超过五千公里之巨!这还没算期间遇上复杂山势后改道的长度,以我修建京张线的经验,起码五千五百公里才能打住。按照现在价格算,每修一公里铁路要耗银三万,用银洋或者西南行发行的民元算的话是四万!那就是说,要是您同时开工三条线,起码要投入两亿之巨!再加后期购买火车、兴修沿线电话等等,怎么算都要超过三亿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宋子清和蒋百里都不是商业人才,让他们算个打仗预算还行,涉及到这种超大型国家建设项目后就明显脑袋不够用了,两女更是捂住了嘴巴,没想到修铁路要这么多钱。只有张文景暗暗苦笑,瞥了眼宋蒋两人,似乎在笑他们才知道自己多苦。只有杨秋之前就大致按照京张铁路价格算过这笔账,实际得出的数字和他差不多,所以没太大惊讶。
“巡使大人建设国家的心情天佑能理解,可三省目前根本负担不起三条线,就算分十年拨款每年也要四千万。天佑虽然留美学的是工程,但商业也有涉猎。三省都是纳税大省,之前年赋税总额在四千万左右,您现在实施税改后,虽然看似大幅下降但没了盘剥实际还能多收,我预计年入五千万不成问题。但您现在实行免费教育,又要投入工商,再加水利,农耕、政府运作和养军,加上铁路每年实际开支至少八千万才能打住!以年增长百分之十来算,五年后您才能维持财政持平。这还必须保证老天爷开眼风调雨顺。”
詹天佑说到这里,挥手加强语气说道:“天佑绝非迂腐之人,我知道巡使大人您志向远大,南北混乱之时也只有您敢如此大兴土木,加强工农,创学育人,大家都钦佩之极。但您想过没,其实铁路就是一个大后腿,不管您将来进军西南还是往北,那都需要耗费巨资,现在修这两条路只能是自缚手脚!您要是倒台了,不仅另外两条线修不成,汉川线恐怕……”
杨秋讶然失笑,詹天佑最后这几句说的真直接,明显是不希望他重蹈满清覆辙,害怕自己倒台影响汉川铁路修建,但这种赤忱还是让人敬佩。
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总不能因为要打仗就停止国家建设,还有两年一场旷世大战就会在欧洲爆发,虽然这场战中自己注定要做个旁观者,但战场带来的商机却太可观了!为何要大兴土木,为何要鼓励工商,促进资源开发?都是为赚取丰厚的利润!平行世界里连毫无资源的日本都因为代加工和出口些可怜的棉纺制品大赚特赚,要是自己能拿下整个西南甚至整个南方,初步启动庞大的资源投入这场商业大战,别说三条铁路,再修三条也轻而易举。
只是这些他还没法告诉别人,只能安慰道:“谢谢眷诚先生对杨某的抬爱,您只管放手去干!至于资金问题我在这里保证,十年内绝不会断铁路一分钱。我不仅不会断了资金,还准备组建两个半军事管制的兵团,购买专门的机器设备专责修建铁路和公路。”
组建类似后世专门的铁道兵杨秋早就在谋划了,这次干脆也趁机提出来,这种专职的建设部队可以大大提高铁路建造效率。詹天佑见他一意孤行,还是很担忧:“巡使大人决心是好的,专职修建铁路的部队也很好,只是还有一事您想过没有?湖广地势平坦问题不大,但贵州和广西都是山高水深之地,烟瘴密布,技术难度非常大,眷诚一人恐怕……力有不逮。”
杨秋说道:“此事先生放心,我们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铁路工,只是……”他说到这里,忽然看向了苗洛,微微一笑:“要看苗姑娘是不是愿意再帮忙了。”
“我?”苗洛刚才还在为杨秋的决心两眼冒光,忽然听到他要自己帮忙,一下子愣住了,问道:“我能帮上什么忙?难道从美国请人来?”
“苗姑娘兰心蕙质,我的确想从美国请人来。”杨秋解释起来。原来他看上了当初修建美国铁路的那些华工,那些人虽然读书不多,很多人甚至连名字都写不来,但在修铁路上的经验却比国内的铁路工丰富多了,美国铁路之所以能这么发达,有近半功劳都要记在他们头上!什么地形没遇上过?这些人可都是国家建设的宝贝。
苗洛一颗芳心早已系在了杨秋身上,只要能帮得上他的忙,宁愿付出一切,所以立刻表示要发电报给爷爷,由致公堂出面请他们回来。詹天佑这才注意到两女,其实他也打过美国华工的主意,当初在美留学时他就遇到过其中一些人,还向他们讨教铁路修筑上的问题,这批人中虽然很多已经年长,但只要能回来发挥余热也是笔很大的财富。
从飞行队这件事情上就可看出美洲致公堂实力不俗,这回苗洛又答应出手大家也很高兴,不要多只要能回来四五百,铁路建设也能顺利很多。满屋子只有芮瑶心情不是很好,眼看苗洛在杨秋心中越来越重要,不知为何有些发酸,想想自己只有一家还被他不喜欢的帮会,就感觉不舒服,见到没人注意哀怨的白了杨秋一眼悄悄离开了房间。
苗洛心细,见到她离开也找了个理由追了上去。
杨秋没注意两女的神色,依然在勾画三省的未来,最后詹天佑见无法说服他放弃铁路梦想,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修建,至于资金他也只能暗暗祈祷不要断了。
未来开始一点点成型的时候,汉冶萍之争也达到了顶峰,对目前的日本来说汉冶萍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八幡制铁每年一半多的铁砂都要靠大冶供应,所以平行世界里连著名的二十一条中都规定汉冶萍必须中日合办!同样杨秋也绝不会放手,没有大冶铁矿,美国钢铁厂设备到了也是空壳,就算潘天授能找到当涂县铁矿,建立起第三家钢铁厂(汉阳,重庆和当涂)也无法取代大冶的地位。唯有北方这回好像是过客,但实际上袁世凯也想把汉冶萍纳入手中,别的不说光每年几百万的利润就能缓解不小的资金压力了。
想到这些坐在火车上的唐绍仪就很头疼,如果不是袁世凯开口,他真心不想来趟这趟浑水。眼看火车马上就要到大智门车站了,到底该如何解决汉冶萍的问题却还是一团迷雾。
随着战争结束,京汉线全线修复后又热闹起来,三省和北方隐隐地敌对关系没能影响商人们的热情,三省大开发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全国,洋人蜂拥而来的同时,国内商人同样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每天都有数列装满货的列车南来北往好不热闹。
一下火车,唐绍仪和杨度就感觉到了不同。苦力们交织成长龙,黄包车夫来来往往,牛车、马车川流不息,甚至还能看到几辆汽车穿梭其间。码头方向桅杆林立,争夺中的汉阳铁厂似乎没受到影响依然在吞吐黑烟。虽然满清退位了,可北方的城市气氛却改变不大,依然是那副死气沉沉的画面,南方乱局至今没变,但这里……已经让人感觉到了春天的向荣味道。要不是知道这里半年前还进行了一场惨烈大战,或许两人都不会相信这是汉口。
还没等两人带来参加会谈的官员迈开步子,一声呼喊从旁传来。
“少川兄!”
唐绍仪扭过头,三张有些熟悉的面孔让他猛然愣在了当场。
第一六十三章 唐绍仪的态度
“荣光?贤俦,景扬!”
杨度并不是来谈判的,只是闲来无事来湖北转转,还没品完汉口的繁荣就听到唐绍仪连喊三个名字,扭头看去只见三位和他差不多年纪的男子迎面走来,问道:“首相,这三位是……?”
唐绍仪也很吃惊会看到三人,连忙介绍道:“皙子有所不知,他们是邝氏三杰。”
矿石三杰?
“不是矿石是邝氏,不过你说他们是矿石三杰也是对的。”唐绍仪笑着给杨度介绍道:“邝荣光,邝贤俦和邝景扬,都是我留美时的同学!不仅姓氏相同,还都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矿石和地质勘测,景扬实习时还参加过美国钢铁公司举办的全美地质矿石勘测活动。哈哈……回国后一晃几十年了,你们怎么来湖北了?”
得见当初的老同学,唐绍仪格外开心。杨度却在旁边暗暗心惊,后面两位他不熟悉,但能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又岂是泛泛之辈?看今日詹天佑就知道了。何况邝荣光他在北京还听说过,据说留美归来后就去了唐山开栾煤矿,是国内罕见的矿石勘测和开采工程师,湖南湘潭煤矿也是他勘测发现的,中兴煤矿也是他一手操办扩大了产量。闲暇时还踏遍直隶山东,绘有《直隶省地质图》和《直隶省矿产图》,近些年回广州办学专著培养地质和矿产勘测人。
这样三位人物,不仅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还都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地质勘测和矿石开采,又全在汉冶萍谈判就要开始时出现,这已经不仅仅是巧合!杨秋的手段……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唐绍仪是什么人?甲午开始十几年的政治漩涡早就练出了足够的政治嗅觉,虽然很开心见到当年老友,心里也打起了鼓,问道:“三位怎么会在这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民国投机者军火帝国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驻马太行侧[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汉世祖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猎谍[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大宋金手指[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始皇家的好圣孙天可汗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抗战之还我河山[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绍宋[精校版]穿越之掉崇祯面前[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长风万里尽汉歌[精校版]水浒逐鹿传[精校版]北宋大表哥[精校版]汉儿不为奴[精校版]盛唐崛起[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在三国[精校版]大唐绿帽王[精校版]秦歌一曲[精校版]强明[精校版]林家有婿初长成[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时光之心[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锦衣杀明[精校版]中华第四帝国[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三国之江东我做主[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宋时行[精校版]边戎[精校版]赤唐[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将明[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玩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大明国师曹操穿越武大郎全军列阵日月风华三国开局斩关羽天汉之国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寻秦记万历十五年黑道特种兵葬明长安风流虎狼极品财俊战国第一纯爷们妻妾成群新中华1903三国之名门公子龙啸大明大将1908大军阀超陆权强国鬼谷子的局(出书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