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82节

作者:大爆炸(灰熊猫)
蒙古草原不产铁,明朝建立以来厉行贸易封锁,绝不许铁器流入蒙古,二百年下来蒙古骑兵已经把祖宗留下来的盔甲武器都用光了,现在已经彻底退化到了牛角弓时代。而后金军好歹有身棉被披着,还有这几年抢来的金戈利刃,所以后金军和林丹汗交战,明军普遍看好前者。没有无用的战术,只有无能的领袖,黄石不知道末代成吉思汗这算不算把他祖先的脸面全丢光了。
“嗯,我也这么看,”黄石记得历史上林丹汗这废材还没有打就跑了,所以他自信满满地做了最后的总结:“我估计西虏临阵脱逃了,建奴完全没有损失,但这也不怕,西虏号称控弦四十万,我估计这次去了几万男丁,不然建奴也不需要集结三个旗和科尔沁蒙古去打他们。这条三个旗的军情很重要,只要西虏这帮强盗留在辽北,今年夏、秋两季建奴的两黄旗和科尔沁蒙古就得留在那里防备他们。”
“大人明鉴。”
“好,如果一切顺利,我军的新兵到秋季就练好了,到时候我东江镇左协的兵力会彻底压到复、盖两地的建奴,这里的建奴也不会有任何援军可以指望。”黄石到时候会有两个野战营五千战兵,加上金州、大小长山、旅顺和广鹿的部队,东江左协可以出动近万战兵。而镶白旗和镶红旗加一块才四十个牛录,黄石认为这完全是一边倒的兵力对比,而努尔哈赤比他来的历史上还惨,现在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了:“到时候就兵发复州,活捉代善。”
预定在秋季的出击里,黄石已经决心带上左协的兄弟们一起立功,明朝的军制讲求“大小相制”,既要用高级将领去节制低级军官,也要用低级军官去分高级将领的权。黄石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营的游记或者是东江一部的参将了,作为一个协的副将,他手下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的杂牌将领和部队。
如果不想引起朝廷和东江本部的猜忌,黄石就不能去吞并或驱逐这些杂牌。另一方面,就算能做着到黄石也不打算去驱逐他们,他现在作为一个高级军官已经不能再像作中级军官时那样思考问题了。黄石把整合左协力量看作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毕竟打天下不能只靠自己的手边精锐,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要能和他人合作,能让他人愿意和自己共事。
在黄石的计划里,靠得自己越近的部队会得到越大的好处。当然了,黄石的嫡系部下和军队永远会分到最大的蛋糕,也会壮大的最快,但那些积极向黄石靠拢的人,黄石也一定要给他们以足够的回报。他一直认为并吞那些靠拢过来的部队不是什么好主意,这等于关上了和其他人合作的门。
……
宽甸,东江镇右协
东江副将陈继盛正在奋笔疾书,是不是要写这封求战的信曾让他考虑了很久,但眼下的形势不由得陈继盛不心动。努尔哈赤发动大屠杀以来,辽东的汉民和汉军同样大量逃亡宽甸,东江友协的实力每一天都变得更强大。
这些逃亡而来的难民中同样也混杂着大量的汉军士兵,这些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士兵不仅能快速补充东江各营的兵力,更给东江军带了许多宝贵的情报。这一段时间以来,东江右协的情报工作也得到了令人欣喜的进展,无论是西侧的连山防线还是北面长白山防线,东江军都成功地潜入了众多的细作。
在黄石的前世,东江军右协一直采用稳健的策略培养战斗部队,直到天启六年才连续发动对连山和长白山的攻势。陈继盛的这两次攻势都很成功,利用后金兵力不足突破连山防后,东江军一度把兵锋推进到沈阳城下,沈阳后金守军在孔有德的挑战前闭门不出,那次毛文龙用三天时间焚烧了沈阳城外的所有设施。而几个月后东江镇右协越过长白山攻入建州,并开始围攻萨尔浒城。
但这次陈继盛终于坐不住了,到目前为止左协和右协的斩首数虽然基本相同,但黄石的斩首几乎没有汉军,而右协的两千具首级八成都是汉军,明眼人一看就能辨别清这两者的分量。而且右协去年一直被两蓝旗压着打,而黄石从来都是压着两红旗打。这次的南关之战更是夸张,两营的明军竟然野战击溃了三旗后金军,要知道陈继盛的右协可是下辖五个营,本部更是派来了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个营协助他,这就更让陈继盛感觉到压力了。
陈继盛的信里描述了辽东的战局,他作出了和黄石同样的判断——那就是面前的敌人没有得到援军得可能。镶蓝旗靠着六十一个牛录抵御来自朝鲜和宽甸两方面的压力,实际上正蓝旗被打残后宽甸的七个营就已经拥有了兵力上近两倍的优势。
不过宽甸明军各营去年损失也不小,而且东江镇一直以游击战为主,对手也以汉军自卫队为主,所以陈继盛终于还是写了这封请战信——顺便请求毛文龙在秋季出兵攻击镇江。
“如果本部攻击镇江,应该能吸引走三十到三十五个牛录的建奴吧。”陈继盛封好信函的口,夜空中的星星是那么的明亮,这几天他曾经问过好几个算命先生,这些家伙都说看见他陈继盛的将星最近一直很亮。陈继盛觉得用七个营去打二十五到三十个牛录的建奴还是有把握的,虽然这次出兵稍显急迫,但……“大帅心里,还是会向着我多一点儿吧。”
……
努尔哈赤大屠杀的消息传到京师,大明天子为此减膳避殿,魏忠贤不敢劝天启吃饭,只好站在一边陪着静静地流泪。
“祖宗之地,祖宗之民……”天启听说有又有十几万辽民死去后,一时间也没有打木匠的兴致了,嘴里反反复复地唠叨着这两句话。
魏忠贤两眼饱含热泪,终于哇的一声大哭出来,趴在地上嚎道:“万岁爷不必担忧,孙先生……孙先生一定有办法的。”
……
数日后,山海关
辽东经略孙承宗今天叫来了关宁军总兵马世龙,马总兵看到孙承宗眉宇间有深深的忧色,连忙低声问道:“孙大人急招末将前来,可有什么吩咐?”
“圣上听说辽东惨事了,”孙承宗今天接到京师来的急书,书信上竟然是天启的亲笔,字里行间尽是担忧之情。所谓君忧臣辱,面对天启急迫的垂询,老孙头也感到一阵阵的伤心难过:“本部堂欲取耀州。”
孙承宗说话的时候手就已经按在了地图上耀州的位置,然后猛地向下一拉,拳头在桌子上划出一声大响,停在了金州的位置上:“然后你和东江镇左协的黄副将南北夹击,全歼盘踞在复、盖两地的建奴。”
耀州位于海州到盖州的官道之间,一旦明军夺取此地,则复、盖两州和沈阳之间的通信和运输就都会被掐断。
耀州南面不远就是孛罗涡,上次黄石大闹盖州的时候就是在此地爆发激战。孛罗涡以东有大片的荒山野岭,而且没有任何官道,如果明军能控制耀州到孛罗涡附近的通道,复、盖的镶白旗和镶红旗实际上就已经处于明军的包围中了。
马世龙默然看了地图片刻,猛地抱拳行礼道:“不知孙大人要末将何时出兵?”
“免礼。”孙承宗抬手让马世龙站直,然后盯着他说道:“本部堂听你的。”
“末将谢孙大人信任。”说完以后马世龙又看起了地图,他一边看一边分析起周围的山川河流来,最末了马世龙总结说:“孙大人,末将以为要先打探消息,派遣细作,然后才能发兵。此外,孙大人可是要末将趁海路去?”
“是的。”
“孙大人明鉴,末将还要配属水营,让士卒上船适应航海。”
“好,本部堂都依你。”
“孙大人明鉴,等全部都准备好了,恐怕要几个月才行,末将估计要到七月中或是秋后才能出发。”马世龙有些紧张地看着孙承宗的表情,他试探着问道:“辽东的事情,皇上是不是震怒了?”
“你不用管那么多,也不用着急,一切以万全为上,圣上那里自有本部堂去说。”孙承宗盯着耀州又看了看,忽然记起几年前有人和自己提过这个地点,那是在山海关的时候,一个年轻将领曾跟自己提起过以海为路的思想,那个人当时随口说出来的一系列沿海据点中就有耀州。
“等等,”孙承宗叫住了打算离开的马世龙:“你最好派人去趟长生岛,和东江副将黄石商议一下,你和他都是同知都督,品级一样很好说话。”
第六节 重臣
孙承宗说这句话完全是出于好心,现在黄石与旭日东升,威名已经响彻海内,再说黄石还是攻击耀州的首倡者,并有四年来和后金多次苦战的经验。
但这句好心的大实话让关宁总兵马世龙脸色微变,说话的时候口气里也带出了些许怒气:“孙大人,末将虽愚,但家祖先已有上百年为边将……末将斗胆,末将自信还是懂得一点儿兵法的。”
马世龙翻来覆去地说着几句简单的话,但核心意思孙承宗早就听明白了,这马总兵显然是对孙承宗这么推崇一个小兵出身的人有所不满。而且这种不满孙承宗也早有耳闻,它在关宁军中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这些辽西将门总觉得东江军上下都是些爆发户,从毛文龙开始都是一帮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泥腿子。
“孙大人容禀……”马世龙说道痛心疾首处,越发地慷慨激昂起来。
“不必了,你的意思本部堂明白了。”孙承宗抬手制止了马世龙继续说下去,毕竟十六万关宁军都是他这三年多辛苦打造出来的,这支军队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他孙承宗的亲儿子一样。孙承宗为这支部队装备武器、屯垦讨饷累得头发都白了,他心底里也希望这支军队能有出息啊:“一切都按你的意思办就是了。”
“谢孙大人。”马世龙抱拳唯唯而出,心头还是一阵阵地不快。
回到自己的营帐后,马世龙飞快地招来了他的副将鲁之甲:“速速派遣细作前往辽东,侦探三岔河、娘娘宫、耀州和孛罗涡一带。”
鲁之甲闻言一愣:“大人,我们要出兵辽东了?”
“不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马世龙简要地介绍了一番孙承宗给他的交代,猛地发出了一声长叹:“鲁副将,这次出兵本军门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给本将和关宁军争气啊。”
“谢大人信任,末将敢不竭尽心力,继之以死……”
“住口。”马世龙一声断喝,接着就往地上狠狠吐了口痰:“不许说‘死’字,从现在到出征,这个字提都不许提。”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