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80节

作者:骁骑校
这些百姓都是凉州治下的黎民,这些年来曹知府的统治还算仁慈,甘凉二州实际上算是曹延惠的封地,每年只需象征性的向朝廷进贡些特产就可以了,他老人家相当于土皇帝,而且是世代相传的那种,所以不必像其他地方的地方官那样,趁着任期未满拼死的刮地皮,再说凉州的地势比较好,位于河西走廊的东首,相当于甘肃的西大门,这里是东西方商人的汇聚地,每年光是收商税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凉州不但商业发达,手工业和畜牧业也很发达,聚居着汉人为主的各民族居民二十万,东到长安,西到伊犁,也没有这样庞大的城市,在百姓们心中,凉州就是一座不倒的丰碑,即使没有官军的告诫,他们也会下意识的往凉州走。
凉州府衙,这大概是全天下最奢华的知府衙门了,处理公务的地方和知府大人居住的地方分成两块,就如同皇宫那样的内外之分一般,办公地方气势恢宏,甲士林立,绿袍官员进进出出,森然有序,内宅金碧辉煌,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特色,奢华精美,但又不致于僭越,由此也可见曹知府的狡黠。
凉州府也和大周朝其他衙门一样分三班六房,壮班快班皂班的衙役,吏兵工刑礼户六房,但是编制却极其庞大。
站班的衙役就不多说了,每房都有三班,每班四五十人,装备水火棍和腰刀,这就是将近一千人的编制,壮班负责知府大人和城内重要地点的防卫,人数更多,足有三千之众,装备锁子甲和刀剑弓弩等武器,人员也都是全凉州最强悍的士兵,说白了壮班就是知府大人的侍卫亲军。快班作为缉私和维持城内治安的武装力量,也有数千人之多,同样算是知府大人的嫡系力量。
凉州位于边陲,仅靠这些人马是不够的,所以曹延惠又大量扩充了凉州府属下的禁军,本来禁军不该归知府节制,但是人家曹大人多聪明啊,搞了个文武兼任,凉州知府外又兼了个凉州总兵的武职,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的节制甘凉二州军马了。
甘凉二军才真是曹延惠的心血所在,能够称霸一方,靠的不是富裕发达,也不是好勇斗狠,而是一支强大但低调的军队,曹延惠野心不大,从来不想东征中原,逐鹿天下,也不想西进伊犁,征服那无边无尽的土地,他想要的只是安安稳稳的守住甘凉二州,世袭统治下去。
西凉的军队装备极其精良,曹延惠这些年辛苦积累下来的钱,除了加固凉州城防以外,就都用在这些军队身上了,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盔甲兵器,只要是好的就买来,用量大不方便购买的就高价招募铁匠自己打造,比如波斯人常用的锁子甲,这种用六个小小钢环扣在一起的软甲分量比中原式样的铠甲轻很多,士兵披上行动自如,防御力也好,中原没有工匠会做,曹延惠就高价请来波斯工匠打造,还有波斯弯刀和蒙古人使用的复合弓,以及中原军队使用的白蜡杆长枪,凉州军都有装备,甘州那边还配置了一个由骊靬人组成的职业雇佣兵团,这帮人数百年来以战争为职业,武力相当可观,曹延惠花大价钱雇佣了他们,为的也是增强自己的防御力量。
幸运的是,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一直在和帖木儿帝国打仗,无暇东顾,而中原的大周政权自从颠覆了大汉以后,统治就不牢靠,边患连连,民间起义不断,皇上也没时间去管西凉的事情,所以长久以来,凉州一直是安全的。
别说鞭长莫及的凉州了,就连甘肃也是天高皇帝远,地方官员和豪门大族割据一方,气焰嚣张的很,这不是么,前段时间甘肃巡抚还借故清剿马贼,把几千军队都推进到凉州边界了,要不是凉州军紧急出动威慑住了对方,兴许就是一场大战呢。
金碧辉煌的波斯风格庭院里,年老力衰的曹延惠坐在案子后面,正在听自己的长子和内弟吵架。
曹俊是曹延惠的长子,生性怯懦,但是又乖僻易怒,让他继承自己的家业,曹延惠不大放心,而蔡勇是自己的内弟,从二十岁就跟着自己打拼,这些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蔡勇的妹妹嫁给自己做续弦也有十几年了,生了个娃娃叫蔡秀,年少聪颖,仁厚端正,曹延惠便起了传位给次子的念头,但是曹俊毕竟是嫡长子,年龄比弟弟大了许多,他真要发难,蔡秀那里是他的对手,所以长期以来曹延惠用蔡勇来制衡自己的长子。
哪知道下面的斗争愈演愈烈,这次竟然达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蔡勇授意手下千总暗杀曹俊不果,随后又按兵不动,坐视甘州被突厥人围攻,后来又在甘州军回撤途中发起摩擦,杀死了大批甘州军。
当然这只是曹俊的一面之辞,用蔡勇的话来说,明明是曹俊作战不利丢了甘州,为了推卸责任才把罪过都往自己身上推而已,摩擦确实有,但却是甘州军挑起的,凉州军以大局为重一再忍让,死伤了数十人都没有计较。
衰老的曹延惠摆了摆手,示意两个面红耳赤的人不要再争执下去了,曹俊今年才二十五岁,但曹延惠已经六十多岁了,身子骨不行了,侍女取来参汤服侍曹大人喝了两口,老头子的精神才上来,谁是谁非他才不管呢,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用金丝镶边的锦帕擦了擦嘴,名义上的凉州知府,实际上的西凉王曹延惠开了口:“吵够了没有,不够的话继续,够了的话听本府说两句。”
曹延惠喜欢自称“本府”,这是知府的自称,这也是他聪明之处,以前有个人曾经教过他,做人要低调,闷声发大财是最好的,那时候曹延惠已经四十岁,还是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跟了那人以后才发迹,娶了媳妇生了曹俊。
听到知府大人这样说,曹俊和蔡勇两个人如同斗败的公鸡一般,各自退下去不敢再聒噪了,曹延惠这才哼了一声道:“据本府安插在西域的探子回报,这次突厥人东征可是大手笔,东察合台汗国二十万大军为前部,帖木儿帝国八十万大军随后即到,总领全军者……乃是帖木儿大帝本人。”
曹俊和蔡勇二人闻言都不禁一惊,百万大军东征,而且是传说中比成吉思汗还要厉害的帖木儿大帝亲自两军,那凉州岂不是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他们还在这里争执什么继承权的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啊。
“父亲,此事可当真?”曹俊颤声问道。
“情报是西域传过来的,是不是千真万确谁也不敢保证,但你应该比为父知道的更清楚,你在甘州不是已经见过敌军了么,连个像样的仗都没打,就把甘州丢了,哼,你也算我曹延惠的儿子!”
曹俊赶忙跪下道:“启禀父亲,攻打甘州的确实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军队,但行军作战比以前凶猛许多,想必是有帖木儿所派的监军在,如此一看,这情报许是真的,突厥百万大军来袭,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蔡勇也吓坏了,万没料到这次战争这么大场面,搞不好自己的荣华富贵这辈子就到头了,他也跟着跪下道:“一切都听大人安排。”
曹延惠道:“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最好的办法……”
正说着呢,忽然外面有人急报:“大人,城内难民已经满了,还有难民源源不断而来,西门的赵将军请示要不要把城门关上。”
第13章 匹马戍凉州
天越来越冷了,西北风呼呼的刮着,抬头望去,阴沉沉的一片,这天,怕是要下雪了。
元封胯下的战马焦躁的嘶鸣起来,似乎感受到不祥的预兆,难民们行进的太慢了,简直就像是闲庭信步一般,也难怪,拖儿带女,牛羊骡马混在一起,想快也快不起来,但此时必须争分夺秒进入凉州城的保护范围,突厥军随时可能杀到。
远处已经可以看到凉州高大的城墙了,所有人都低低的欢呼了一声,尽量加快了脚步,可是难民的大潮依然延续到天边,这要走到何年何月才能完啊,元封手搭凉棚向西望去,只见遥远的天际乌云盖顶,黑压压的让人心里极不舒服。
“千总大人!凉州西门要关闭了。”有骑兵飞奔前来报告,元封闻言大惊,此时关闭城门无异于将百姓们往虎口里推,他赶紧带领十几名骑兵奔向城门。
凉州西门外,百余名骑兵正在尽力维持着秩序,知府大人有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接收难民,毕竟他们都是凉州的子民啊,但是瓮城门口却发生了拥堵,一头倔驴站在那里就是不肯走,任凭驴的主人怎么打骂也不动,元封疾驰而到,看到这一幕不禁怒上心头,疾步过去问道:“谁的驴?再不弄走就杀了!”
驴的主人是个小地主,仗着有点关系便强硬道:“谁敢杀我的驴,我就和他拼命。”元封大怒,抽刀就砍,他现在所用的佩刀是一柄缴获自突厥将军的镔铁弯刀,锋利无比,一刀砍下去,驴脑袋径直落地,血喷的到处都是,驴主人被吓呆了不敢说话,元封指挥士兵将死驴脱开,瓮城门口顿时又恢复了畅通。
但是片刻之后,就有一军官带着百十个士兵赶到,大手一挥道:“关门!”尚在城外的百姓顿时炸了窝,拼死的往城门里面挤,场面一时失控,眼看城门口的士兵就要将刀枪对准百姓了,元封大吼一声:“住手!”上前质问道:“为何关门!”
那军官打量一下元封,从服饰上看出他的千总职务,便抱拳道:“这位大人请了,上峰有令,为防止突厥奸细混进城内,必须关门。”
元封道:“城外百姓千千万万,为了一个莫须有的奸细就要把他们的生路断了,尔等于心何忍!”
军官一愣,忽然道:“我认识你,你不就是那个单人独骑杀死二十多突厥强盗的猛人么,好,看你的面子可以暂时不关城门,但是我可不敢保证城门还能开多久,突厥大军快杀过来了,到时候被他们趁机抢进城内,可就不是几万条人命的事情了。”
元封抱拳道一声谢,又飞速领着部下骑兵们去了,他手下八百名骑兵分布在各处督促难民行进,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协调督促,几万难民才没有堵成大疙瘩。
曹延惠出了府邸,亲兵将一领狐皮大氅帮他披上,但老人还是感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外面到底比不得屋内啊,白铜炉子时时刻刻烧着,比春天还暖和。可是大敌当前,他这个事实上的西凉王不得不亲自出来视察自己的地盘了。
一行人上了车驾,在侍卫亲军的护送下开往西门,一路上熙熙攘攘人潮涌动,比过节时候还热闹,但这些人却不是来采办年货的,而是逃命的难民,车连着车,马连着马,人喊马嘶乱成一团,车上堆积着家具锅碗,下面跟着成串的牛羊,小孩哭大人闹,还有无数只狗跟着起哄,实在是乱的不得了。
曹延惠坐在车里,不禁揉了揉太阳穴,难民们给凉州带来了大难临头的感觉,让人觉得心里发闷,多少年都没看见这样的景象了,难道凉州的太平日子到头了?
他命人尽快开路赶到西门,侍卫亲军们便挥动皮鞭,硬生生打出一条路来,车队来到西门,曹知府在众将弁的簇拥下登上了城墙,曹俊和蔡勇也跟在后面。
凉州城墙远比兰州高大,外面包着一层墙砖,里面是黄土夯成,下层用巨石砌成,砖石之间用石灰水和糯米汁混浆,坚固异常,城楼上还有木质的望楼,能看见几十里外的景象。
西门将领请曹知府进城楼休息,说里面生了炉子暖和的很,但曹知府却一挥手:“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那些,赶紧带本府去看看外面的景象。”
手扶着垛口向外一看,曹知府不禁为之震撼,凉州城外是一大片开阔地,平日里只有来往商队而已,但此时却车马喧嚣,无穷无尽的难民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携家带口拖儿带女,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子民啊,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劳,凉州才会如此富裕,面对外敌入侵之时,身为一方父母自然要保全子民的生命。
“城门关了没有?”曹知府问。
“回大人,关门的兵马已经派出去了,就等大人一句话了。”
“好,暂且不要关门,能多救一个算一个吧。”
城墙上又恢复了平静,鸦雀无声,就连曹俊和蔡勇也不在斗嘴,每个人都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幕,每个人在心中都在问:凉州的末日真的来临了么。
忽然有人大呼:“突厥人!”众人举起千里镜向西望去,只见阴沉沉的天幕下面,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线,慢慢的黑线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乌云盖顶一般朝着凉州方向开过来。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宋时[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明血[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琅琊榜[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