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东京风华 第39节

作者:悍刀客
“除非凶手有帮手。”沈时砚道。
顾九点头。
楚安问:“那你们有怀疑对象没?”
顾九敛眉,半响,缓缓道:“二房孙氏......也不能说是怀疑,只能算得上可疑。”
楚安听得认真:“为何?”
前方不远,便是西狱了,几盏星火明灭于夜间,隐隐照亮那扇幽暗径深的狭道。
“两点,”顾九加快了语速,言简意赅,“时间和距离。”
“其一,孙氏说她是申时末去给张氏送吃食,结果没见到人,便又离开。可杜鹃说过,张氏这些日子都在灵堂呆着,只有用膳时才回房休息。既是如此,孙氏为何挑了这么个时间去找张氏?是不清楚,还是故意为之?若是后者,她去趁机去张氏房间又是为了什么?”
“其二,我观察张氏房间的后窗外是一片小竹林,而穿过竹林,再走上十几步,便到了孙氏的院子。要是想做些什么,倒也方便。”
“而且,她有点矛盾,”顾九想起了什么,看向沈时砚,“王爷,你今日在唐文远房间拿的白瓷,是骨瓷吧?”
沈时砚点头:“上面刻了生辰八字,应该是唐文远的。”
楚安一脸惊愕。
三人已然走到了西狱牢门口。
顾九停住脚步,低声道:“骨瓷是那群招摇撞骗的方士折腾出来的玩意儿,若是换做唐府其他人有那东西,我都不奇怪。可孙氏她信佛啊,一个佛徒,为何会去信道教的话?”
四周寂静,隐隐约约能听到从狭道中飘来的痛.吟。
片刻,楚安温吞吞道:“......佛道双修的墙头草?”
作者有话说:
上一章应该有人猜到了凶手躲哪吧
第40章 喜丧
“王爷又开始忽悠人了。”
空旷寂寥的深夜, 飘荡着楚安那句“佛道双修的墙头草”。
顾九看他,眼神相当复杂:“楚将军,你这话有点道理......”
楚安了然, 非常有自知之明地接了下去:“但不多。”
顾九怔了下,只听到沈时砚一声轻笑, 抬步进了牢狱。而她腹中千言万语最终汇聚成四个字。
“孺子可教。”
便紧跟其后。
楚安在后面慢悠悠地走, 长叹一声。
打不过就加入。
这是他接连看了几天的书,最后都以昏昏欲睡收场所得出的结论。
志不在此, 何须强求。
反正只要他爹还手握兵权,站在官家背后,高太后便不可能让楚家子弟显露锋芒。倒不如一开始就看得通透些,省得怀抱青云志,却一生抑郁而终。
昏暗潮湿的牢房内,杜鹃蜷缩成一团, 靠在墙角处,听到有脚步声传来, 忙不迭地爬起,跑到牢门前,伸着脖子往外望。
等看清来人, 杜鹃的情绪肉眼可见地消沉下来。
沈时砚走在最前面,察觉到这个转瞬即逝的变化,眉心轻轻蹙起。
“王爷,”杜鹃跪在地上,好不凄惨,“奴婢真的没有撒谎, 大娘子身亡不关奴婢事啊。”
沈时砚语气温和:“本王也没有办法, 事发时只有你一人守在门外, 若不是你失职,让凶手钻了空子,就只能是你害了张氏。”
楚安凑到顾九身边,小声吐槽:“王爷又开始忽悠人了。”
顾九长眉一挑,抱臂而观。
不比这两个心底门清的人,杜鹃本就被此事吓得心力交瘁,这会儿听到沈时砚这般说,三魂七魄丢了一半,登时磕头哀道:“求王爷明察,求王爷明察!”
等了一会儿,沈时砚才慢声道:“要想洗脱身上的罪名很简单,本王问什么,你便答什么,不可有任何隐瞒,否则因此失了线索,抓不到凶手,便也只能由你顶罪。”
杜鹃忍住眩晕,忙不迭地点头。
“你重新将孙氏白日来寻张氏的经过叙述一遍,越详细越好。”
“申时末左右,孙氏拎着一个食盒来了,那会儿奴婢正看着院里的几个粗使丫鬟干活,奴婢过去问她可是来找我们大娘子的,孙氏说她来送些吃食。奴婢便告诉她人不在。”
申时末的天色已有些黯淡,孙氏掠过杜鹃,看了一眼紧闭的房屋,淡笑道:“无事,我把东西送过去就走。”
杜鹃迟疑了几秒,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再加上尊卑有别,她不好拦着。
而孙氏也没给她反应,拎着食盒缓缓走向张氏的房间,她正要跟过去,忽然听有人尖叫“有老鼠”,紧接着便见一个小灰团从眼前窜出,吓得她花容失色。
顾不上其他,杜鹃大喊着让院中几个丫鬟打死老鼠,要知道张大娘子最厌恶这东西,若让她知道有老鼠跑到院子里,满院的人都会跟着遭殃。
好在很快那老鼠就被人用扫帚拍死,闹剧停下,再抬眼,便见孙氏从里面出来。
孙氏看了一眼死老鼠的尸体,双手合十,低声喃喃:“阿弥陀佛。”
末了,笑了笑,提醒道:“你家大娘子该快回来了,她畏寒,赶紧关上窗户吧。”
目送孙氏离开后,杜鹃转身进了屋子,把房窗关好,又点燃炭炉,最后把孙氏放在圆桌上的食盒拎走,让人送到厨房暖着。
听完,沈时砚问:“张氏一般什么时辰用晚膳?”
“这个季节多是在酉时三刻左右。”
顾九皱眉。
孙氏那句“你家大娘子该快回来了”,怎么品怎么像是清楚张氏什么时候会从灵堂回来用晚膳。
既然清楚,那她便是刻意错开时间来找张氏。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顾九又想,可她到底想做什么?她就是凶手的帮手?
但也不太合理。
孙氏提醒杜鹃关窗,相当于断了凶手逃走的后路。
沈时砚问:“那两人平日关系如何?”
“不算......好,”杜鹃道,“唐老爷子去世前,立了一份遗训,所留家产分为两份,给了大房和二房,但在此之前有一个双方必须遵循的条件:不可分家,且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养育唐家子弟。如若有一方不遵循,则由另一方拿着遗训去状告衙门,收回其所得家产。”
“但远哥儿是个药罐子,说难听点,就是钱窟窿,”杜鹃语气不自觉地带了些愤懑,“大把大把银钱用来给他看病,全不见好,没两年便把二房拖衰。可遗训在那立着呢,大房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我们大郎便肩负起两房的生活花销。”
“大娘子心疼大郎,表面与孙氏相处和睦,满是妯娌情谊,背地里却巴不得二房那个病秧子早点死。”
楚安忍不住道:“张大娘子这般容不下二房?”
杜鹃似是意识到自己多嘴了,有些懊恼,抿紧了唇。
顾九倒是觉得挺正常。
张氏和孙氏的夫君皆已去世,二房又没钱没势,这些年全靠大房养着,唐易或许还能因为割舍不断的血缘一直照顾唐文远,可说到底,张氏跟二房可没有半分干系,自己亲儿子在外面奔波挣钱,养着不见底的钱窟窿,心生怨恨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当矜贫救厄、大慈大悲的活菩萨。
可这样,孙氏就更没有杀害张氏的理由了啊。
万一事情败露,唐易怎么可能还养着唐文远?
沈时砚显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静默片刻,他话锋一转:“你和方嬷嬷一起发现的尸体?”
杜鹃道:“是。”
“之后呢?”沈时砚问。
“啊?”杜鹃反应了半秒,才明白过来他的意思,老实回道,“奴婢与方嬷嬷发现大娘子出事后,便惊慌失措地跑出去找人。”
沈时砚注意到杜鹃的用词。
“找谁?”
“自然是要去前院寻大郎。”
“你们都去了?”
“没,就奴婢一个人去了前院,”杜鹃道,“方嬷嬷和其他几个丫鬟都留在院子里。”
“那你可知除了你们大房的人,谁是第二个赶过去的?”
“奴婢刚出院子,便撞见了二房,奴婢当时着急叫人,便没顾得上与她讲话,”想到刚才的事,杜鹃斟酌着言辞,不敢造次,“应是孙氏听见我们院的动静,赶了过来。”
两房院子离得近,木质结构的房屋也不隔音,大房的人得知张氏突然死了,肯定乱成一锅粥,孙氏能听到,并不奇怪。
顾九估摸着这话问得已经差不多,用手肘戳了戳楚安,下巴往旁边轻抬,示意他们可以准备离开了。
没想到沈时砚冷不丁地又问了句:“你是何时入的唐府?”
杜鹃愣了愣,顿生忐忑:“......半年前。”
她忍了忍,没忍住,颤声道:“王爷,您、您问这个做什么?奴婢把知道的都说了,大娘子对奴婢很好,奴婢又怎会害她呢。”
沈时砚露出一个抚慰人心的笑容,温良无害:“无事,只是觉得像你这般忠心于东家的人委实不多了。”
顾九和楚安相视一眼,无声冷笑。
鬼扯。
出去后,楚安问最后那问题暗藏了什么玄机。
沈时砚不答反问:“你可知道唐家老爷子是什么时候没了的?”
自从这凶杀和唐府扯上关系后,楚安和他那些狐朋狗友玩乐时,刻意打听了下唐家近些年的情况,听到沈时砚这样问,他便答道:“我若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五年前。”
沈时砚笑:“那你觉得正常情况下,张氏愿意把遗训和对二房的怨恨告诉旁人吗?。”
“……不会,”楚安恍然,“对啊,这份遗训显然是为了让唐家大房照顾二房的唐文远,张氏巴不得所有人都不知晓,好轻易装糊涂,抵死不认遗训的真伪。而杜鹃一个刚入府半年的丫鬟,怎么知晓得如此清楚?”
顾九却道:“她入府半年就成了贴身丫鬟,应是很得张氏欢喜,保不齐只是平日里经常听张氏发牢骚。”
沈时砚摇头,笑了笑:“为何一定是很得张氏的欢喜?杜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能进屋伺候,理该对张氏最是感激。可你听她在讲述两房恩怨时,言辞语气里真正维护和心疼的人是谁?”

【架空历史】推荐阅读:驭宦三嫁权臣含宁待放东宫明珠烛幽台香药美人/小药奴帝台娇色青陵台大隐清冷表叔他男二上位了吾夫凶猛折青枝杜德日记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小楼一夜听春雨我靠破案升官发财公府娇媳成为怨偶的第七年望门娇媳娇贵命复来春我抛弃的前夫登基了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双璧》作者:九月流火大驸马美人多娇岁岁平安掌中春色我不做妾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家中有喜表姑娘生存实录弄娇他造孽娶了我予我千秋她如此薄情美人上位朕和她娇妾惹人缠香出宫后的第五年如何与丞相和离捡来的相公是皇帝高门弃妇猎户家的小娘子春日暄妍/袅袅春腰娇怜攻玉和离后清冷太子他急了我继承了皇位跟夫郎(女尊)掌腰九莲珠错撩门阀公子后犯上世家女与寒门将养金枝月落双枝固伦纯禧公主飞凰引表妹难为心机寡妇上位记吾妹千秋庶女多福我来京城报仇的妄困青茗娇媚(通房又娇又媚)春情薄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怀中月我与宿敌成双对嫁国舅在你眉梢点花灯撩心我BE后全员火葬场嫁给残废将军后我夫君他有病明月雪时/云鬟湿惑君倾刺棠瑛瑛入怀高门美人十善中亭司探案录远山蝉鸣藏娇色谁在说小爷的坏话?太子暗恋太子妃表兄不可琳琅姝色/表哥恶我姑母撩人怀娇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春为聘贤妻司南明月照我/浓婚贺元古代夫妻奋斗日常娇楚怎敌她千娇百媚
【架空历史】最新入库:大驸马妄困青茗杜德日记含宁待放青陵台帝台娇色香药美人/小药奴大隐烛幽台东宫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