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61节

作者:赵安雨
珍姐儿忙替丈夫解释:“怕是遇到事情,派了人,阴差阳错的....”
“我的儿,还是你贴心。”花大太太一副“有媳如此,夫复何求”的架势,欣慰得眉开眼笑,“年纪轻轻的,比你大堂嫂还掌得住。你大堂嫂啊,又得带孩子,又得打理家务,整日忙得团团转,吃饭都掐着点。等你生了,定要帮你大堂嫂一帮。”
这是应当应分地,珍姐儿连声答应,又想起正经事:“大伯母,那,外祖父他老人家?”
花大太太双手一拍,长长叹口气:“我也不知道,只能盼着老人家福大命大,闯过这一劫。我还打算,明日去庙里拜一拜。你就别去了,锦明和你婆婆都不放心你,叮嘱我,好好照顾你,莫让你劳神--瞧瞧,锦明对你,可真是不一般。”
珍姐儿被这句话哄得心花怒放。
“那,大伯母,锦明和婆婆什么时候回来?”她问。
这个问题依然没准信儿,花大太太贴心地估算:“我估摸着,你婆婆怎么也得见你外祖父最后一面,能不能回来过年,就不知道了,锦明八成没两天就回来了。”
又低声告诉她:“你外祖父膝下只有你舅舅和你婆婆,你舅舅只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庶子上不了台面,你婆婆只有锦明一个。我猜着,你外祖父必定有东西留给锦明。”
九江到金陵数百公里,骑马要三日,花太太乘马车就要六、七日了。
珍姐儿琢磨起来,听说外祖父在当地颇有家业,比不上曹家,也比花家强,能分给锦明什么?又有些失望:“也不知锦明能不能回来过年。”
花大太太掩袖而笑,“咂咂,你大堂嫂和你大堂兄当年刚成亲时,也没像你俩似的,黄莺抓住了鹞子的脚,拆也拆不开。”
说的珍姐儿满脸通红,心底又有些茫然:锦明真的对自己这么好,那就好了。
花大太太又问了她今日可舒坦,可有想吃的,可有什么想做的,“晚上大伯母和你大堂嫂过来,想吃什么,让你大堂嫂给你做。”
珍姐儿想了想,“上回有个酸溜白菜,还算爽口。”
花大太太取笑她,“傻孩子,什么衿贵东西,想吃一筐都有”,又叮嘱“锦明说,那边的事情还没定,让咱们缓一缓,别跟身边的人说--那帮小油嘴的,一个知道了,阖府的人都知道了。”
珍姐儿觉得有理,便答应了。
作者有话说:
◉ 第81章
“今日是除夕, 一年最后一日,一年只有一回。过了今日,你就长了一岁,你就两岁了。”纪慕云蹲在儿子面前, 举着一本黄历, 细细告诉他:“娘已经带你贴了春联, 今日要放炮竹、吃年糕,还要守岁哦, 娘给你做好吃的。”
说了一大串, 昱哥儿只对吃的感兴趣,清楚地说, “娘, 我要吃包子, 要吃葫芦。”
他爱吃豆腐皮包子,还有吕妈妈擅长的西葫芦鸡蛋虾皮馅馅饼:小孩巴掌大, 和面拌馅现吃现做,厨房捏好了生馅饼送到双翠阁, 用油煎得两面金黄,极其鲜美。昱哥儿一口一个, 能吃满满一盘子。
纪慕云忍俊不禁,“好, 今日给你做葫芦。”
昱哥儿咧着嘴巴, 像个小狗似的,跟着强哥儿蓉妞儿在屋里蹦来蹦去。
还是小孩子好哄,一个馅饼就满足了, 纪慕云笑着把黄历递给绿芳, “吕妈妈正拟菜单子, 你们有什么想吃的,一并说了吧。”
今晚是除夕,家主不在,姨娘们应该聚一聚。左右媛姐儿日日过来,昱哥儿还小,她便请了媛姐儿和于姨娘,两人都答应过来。
绿芳应了,等到了屋里,小声问“您看,要不要做几样老爷爱吃的菜?”
自然是要的。
“今日除夕,说不定老爷会回来的。”她也低声说,“告诉厨房,多做几个菜,再做个火锅。”
双翠阁热闹起来,人人喜气洋洋,穿新做的衣裳,碍着昱哥儿还在孝里,没穿大红大绿,扎着红头绳、红绒花,戴了首饰。
今年冬天比去年冷,倒也没下雪,花园冷飕飕的。
梅枝早早移进屋里,黄玉般的腊梅插在水晶瓶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大红芙蓉花令人想起春日风光。窗户贴着大红窗花,门帘子绣着吉祥图案,临窗大炕、玫瑰椅和太师椅中铺着大红色半新不旧坐垫,青花缸里游动着红金鱼,水晶盘里摆着闻香的佛手、苹果和凤梨和一盆青翠挺拔的水仙花。
今日除夕,要穿得漂亮一些,纪慕云给昱哥儿挑了宝蓝色刻丝仙鹤云纹小袄,同色刻丝鞋子,胸前挂了洗三时曹延华赏的赤金雕蟠桃锁片,“小猴子,这上面是桃子,知不知道?”
昱哥儿看了一眼,懒得往嘴里放(知道不好吃),就使劲甩动起来,蓉妞儿忙告诉他“不能摔了。”
纪慕云摸摸儿子头顶,自己穿了鹅黄色右衽小袄,草绿色撒花百褶裙,一时手痒,对着镜子梳了很久没梳过的双鬟髻,戴了红宝石石榴金簪。
过了晌午,于姨娘母女到了。
今日于姨娘穿了墨绿色对襟素缎褙子,姜黄色百褶裙,依然戴了那朵名贵的点翠红珊瑚珠花,见她就愣了愣,“妹妹今日可真漂亮。”
媛姐儿还在孝里,穿了月白色对襟素缎褙子,珍珠白百褶裙,带了珍珠流苏钗子。一进门,她就高高兴兴地给纪慕云行礼,吩咐丫鬟“把我做的花给姨娘。”
丫鬟捧来个匣子,里面放着适合冬天的绒花,有梅花有月季,有牡丹有水仙。媛姐儿喜欢做头花,自从学会了,每月都做几朵,越做越精细,纪慕云要给儿子和曹延轩做衣裳,反倒做的少了。。
纪慕云一瞧,于姨娘鬓间戴一朵墨绿色月季绒花,媛姐儿自己戴了一朵黄心白花瓣的水仙花,便笑着挑了一朵鹅黄色腊梅,让绿芳别在自己发间。
媛姐儿还带了七、八朵头花,分给绿芳几个,又给了强哥儿蓉妞儿压岁钱。于姨娘有点惊讶地打量昱哥儿,“几日不见,十五少爷都这么大了。”
自从媛姐儿常来双翠阁,于姨娘来的就少了。
柿饼、豌豆黄、玫瑰果馅饼、椒盐牛舌饼、松瓤鹅油卷、桂花栗粉糕、糖蘸核桃,用黑漆红底食盒盛着的各色果脯、瓜子、花生、蜜饯,用蜜饯橙子泡了茶,还有牛乳蒸燕窝....
纪慕云依然不太打叶子牌,好在吕妈妈石妈妈打得好,和于姨娘一打一个下午。纪慕云陪着媛姐儿在东次间画画,一年过去,媛姐儿画的梅花比去年有神韵多了。
纪慕云忽然想起来,从卧房取回一副画卷,媛姐儿打开一瞧,是一副红梅傲霜图,大大小小的梅花挂在堆着积雪的枝头,给人一种带着清香的寒意。
说来也怪,梅花都是五瓣梅,却只勾勒了花瓣边缘,没有填充颜色。
“姨娘,是您没画完吗?”媛姐儿好奇地看看画纸,又看看她。
纪慕云笑道:“是让你练手的。”把那副梅花图挂在墙壁上,“这叫九九消寒图,你数一数,这画上一共多少花瓣?”
九九?难不成,八十一片花瓣吗?
媛姐儿真的一片片数过去,果不其然,大大小小各种姿态的梅花一共八十一枚花瓣。
“从冬至开始,每天画一瓣,一九二九三九,一直画到九九,便是立春了。”纪慕云一边说,一边提起画笔,沾了沾大红色,涂了左下角一朵花的花瓣,把笔递给媛姐儿,“你也来。”
还有这种事?媛姐儿叫人去了黄历来,从冬至数到今日除夕,一共三十五日,兴致勃勃地涂了七朵梅花三十五片花瓣。“姨娘,这个好有意思。”
消寒图嘛,纪慕云当年也是喜爱过的,仰头回忆:“我师傅很擅长画这个,梅花桃花杏花,还有什么龙舟、宝瓶和棋盘。对了,还有一种玩法。”
说着,她取了一张白纸,用小刀裁成长条,伏案书写起来,夕阳余晖从糊着高丽纸的窗户照进来,给全神贯注的女郎周身镶了一层金边。
媛姐儿睁大眼睛,手指跟着她的笔锋转动,念到“庭~前~垂~柳~”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纪慕云喜欢这句诗,提着笔,看着面前端庄清丽的字迹,心里是满意的,“数数看,是不是每个字都是九划?每日写一划,和画画的感觉又不同。”
耳边却传来媛姐儿惊喜的声音:“爹爹!”
他回来了吗?
纪慕云霍然抬头,见到远处门边一位披着玄色披风的成年男子。他脸庞消瘦,眉宇间带着凝重,身体与平时不同,绷得紧紧的,目光却很温柔,见到她的目光,嘴边泛起一丝笑容。
“北方流行宫中规矩,我们这边,大多画消寒图。”曹延轩对女儿说,“虽是消遣,亦有趣味,你两样都可学学。”
媛姐儿恭声答应,喊人“上热茶来”,问父亲“有几日没见十一弟了。”
曹延轩还没答话,昱哥儿兴奋地“包,包哥”的声音已经顺着门帘传进来了。媛姐儿给父亲福了福,便去找两个弟弟了。
下午绿芳问的时候,纪慕云便有种感觉,只要曹延轩没出金陵城,一定会回家来的。如今他本人就在面前,纪慕云早忘了自己的笃定,仿佛一辈子没见到他似的,握着笔三步并作两步奔过来,“您回来了!”
曹延轩默不作声地把她揽在怀里。熟悉的气息铺天盖地笼罩过来,纪慕云闭着眼睛,眼睛不知不觉湿了。
随后他放开胳膊,原来是丫鬟低着头端上茶来。
“今天过年,备了什么吃的?”他笑道,拍拍自己衣袋:“有好东西。”
纪慕云低声欢呼,从他衣袋取了一个巴掌大、鼓鼓囊囊的藏蓝袋子出来,解开细绳,满满盛着拇指大的珍珠。
有粉色,有白色,有红色,甚至还有黑色的,在夕阳中散发着朦胧的光。
纪慕云拈起一颗惊叹:“真漂亮,给六小姐串一串项链吧,留着当嫁妆。”
曹延轩笑道,“广州那边来的,一共四十七枚,你分一分,媛姐儿十颗,珍姐儿十颗,宝哥儿昱哥儿各五颗,剩下的你收着。”
女孩子富养,男孩子不能娇惯,养成骄奢习气就不好了。
以前听说,江南富豪收集明珠,给家中女眷做珍珠衫。纪慕云答应了,喜气洋洋地“妾身可发财了。今日过节,您瞧,晚饭摆在哪里?厨房备了火锅和饺子,您还想用点什么?”
窗户上贴的大红窗花、不时传进屋子的欢笑声,零星鞭炮不断告诉曹延轩,今日是除夕。
按照惯例,年夜饭应该摆在正院,可他疲倦不看,一想到“大冷的天,还得带着三个孩子往外走”就懒得动,再说,进来的时候他看见了于姨娘的丫鬟。
“就在你这里摆吧。”曹延轩说,反正地方够大。“菜你看着办,给小的弄点橘子汁。”
她眉眼弯弯,“现在哪里还有橘子?妾身叫人熬了福饼水,榨了甘蔗汁。”心疼地打量他脸庞:“妾身做了鱼,您尝尝。”
说起来,每年冬天,西府都吃火锅:羊肉锅、野鸭子锅、山鸡崽子锅、鱼丸锅、酸菜白肉锅、山菌豆腐白菜之类的素火锅,今日的火锅却不多见:
炭火炉子上架着个黄瓦火锅,里面煮着两条肥美桂鱼,汤里浸着五花肉片、四喜丸子、香菇、猪肚、冬笋、粉丝和鸽子蛋,汤咕嘟嘟沸腾,纪慕云把一小碗汤汁倾倒进去,顿时满屋子清香。
有酒,还有香醋,还有姜丝、桂花瓣之类,曹延轩吸吸鼻子,笑道“好香!”昱哥儿跟着叫“好香!”媛姐儿也喜欢,心想,一会问问姨娘是什么作料。
水晶肘子(发财)、香菇、素鸡、黄花菜、鹌鹑蛋做的五福临门;鲈鱼做的连年有余,另有口蘑煨牛肉、葱爆羊肉、八宝鸡丁、炸野鸡崽子、酒酿清蒸鸭子、琵琶大虾、香菇菜心、芦荟小炒肉、烧二冬、煎茄盒....
菜肴一道道端上来,平日的四仙桌就不够了,曹延轩看看,“换个大点的吧”,仆妇忙忙抬来一张黑漆八仙桌,把正屋摆得满满当当。
旁人无所谓,于姨娘低下头去:这么一来,自己和纪姨娘便能和老爷少爷同桌而坐了--纪慕云心机果然深沉!
纪慕云自己没想那么多,忙着指挥丫鬟,服侍众人净手、入座、帕子垫着手摆碗筷,媛姐儿也来帮忙。她又告诉儿子“乖乖的,要不然,便让你一个人去隔壁”
如今昱哥儿最喜欢和大人在一起,尤其好几日没见父亲了,一听这话,立刻坐得像模像样,看上去能吃三碗饭,曹延轩看着便笑。
最后一道孩子们都爱吃的豆腐皮包子上来,纪慕云正要入席,帘子掀起,夏姨娘喜气洋洋又略带局促的脸庞露出来:“给老爷请安。今日团年,妾身来迟了。”
曹延轩并没在意,“坐吧。”纪慕云也笑脸相迎,吩咐“添碗筷来。”
夏姨娘看看屋里,掩饰住惊讶--往年除夕,三人是单坐一席的,说着吉利的话坐在八仙桌边。
既然过节,食不言寝不语就不应景了,曹延轩端起一杯果子酒,目光移过每人脸庞,笑道:“又是一年了,人人添一岁,嗯,一人说一句团年的话把。”
他清清喉咙,缓缓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罢把酒饮了。
这半个月,宝哥儿住在东府,与堂兄们习文写字,简单的诗词已经难不倒他了,说了前朝的《除夜》:“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众人捧场,起身给他喝彩,曹延轩也点点头。
接下来轮到媛姐儿,于姨娘担忧地看向女儿。整整一年,媛姐儿对梅花下功夫,想也不想就念道:“旧事悲欢灯影里,春风消息酒杯前。更阑人静鸡声起,却对梅花一灿然。”
曹延轩笑道:“甚好”,媛姐儿今年一年收到父亲的赞誉比前十三年都多,兴高采烈地望向母亲,又看一看纪慕云。
昱哥儿只知道吃,于姨娘倒也干脆,端起酒杯“妾身哪知道诗呀干的,直接喝酒罢了,各位莫见笑。”
夏姨娘本来是会两首的,却察言观色,决定低调一些:“妾身也不太会,借着这杯酒,祝老爷少爷前程似锦,步步高升,祝家里的生意财源滚滚,日进斗金,祝我们家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也赢得一片赞誉。
轮到纪慕云。
除夕自然得说吉利话,可想起曹延轩眼角眉梢的担忧和凝重....
纪慕云想了想,念了“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

【架空历史】推荐阅读:驭宦三嫁权臣东宫明珠含宁待放烛幽台香药美人/小药奴帝台娇色青陵台大隐清冷表叔他男二上位了吾夫凶猛折青枝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杜德日记小楼一夜听春雨我靠破案升官发财公府娇媳成为怨偶的第七年娇贵命望门娇媳复来春《双璧》作者:九月流火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我抛弃的前夫登基了美人多娇岁岁平安掌中春色我不做妾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家中有喜表姑娘生存实录予我千秋他造孽娶了我弄娇她如此薄情美人上位娇妾惹人朕和她出宫后的第五年缠香如何与丞相和离捡来的相公是皇帝高门弃妇猎户家的小娘子春日暄妍/袅袅春腰娇怜我继承了皇位跟夫郎(女尊)掌腰大驸马攻玉和离后清冷太子他急了养金枝月落双枝犯上九莲珠错撩门阀公子后飞凰引吾妹千秋表妹难为世家女与寒门将我来京城报仇的固伦纯禧公主心机寡妇上位记娇媚(通房又娇又媚)怀中月春情薄庶女多福在你眉梢点花灯嫁国舅我夫君他有病我与宿敌成双对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撩心惑君倾刺棠我BE后全员火葬场瑛瑛入怀中亭司探案录远山蝉鸣嫁给残废将军后太子暗恋太子妃琳琅姝色/表哥恶我明月雪时/云鬟湿姑母撩人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谁在说小爷的坏话?明月照我/浓婚十善高门美人奈何她媚色撩人春为聘贤妻司南表兄不可古代夫妻奋斗日常小两口儿宦宠丞相大人养妻日常怀娇藏娇色
【架空历史】最新入库:大驸马妄困青茗杜德日记含宁待放青陵台帝台娇色香药美人/小药奴大隐烛幽台东宫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