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 第15节

作者:巫童
“那好,我便将此事说个清楚。除夕那晚,我念起了巫公子,想一个人去琼楼坐坐,可茁儿吵着闹着要跟我去。我不带他,他便去找爹告状,爹说茁儿还小,想跟我出去玩,是想和我亲近亲近,让我满足他一回。我说当年我有求于你时,你怎么不满足我。爹不提当年的事,只说茁儿好歹是我亲弟弟,让我顺他一次意。我说娘亲只有我一个女儿,茁儿是角妓所生,不是我亲弟弟。爹气得说不出话,半晌才指着我,说我这么大了,二十有一了,怎么还不懂事。我说要我懂事也行,我带他出去,若是出了什么事,别来找我。话一说完,我拉了茁儿便走。爹急忙吩咐几个家丁跟来照应,可我不等这些家丁出门,便带着茁儿先乘轿走了。我原本是要去琼楼的,可到了纪家桥,轿子突然堕地,我下轿查看发生了什么事,茁儿就莫名其妙失踪了。事情就是这样,茁儿如何失踪的,我当真不知。”
宋慈听罢,道:“杨茁是角妓所生?”
杨菱点了点头,道:“我娘亲很早便过世了,茁儿是爹去外面寻欢,与熙春楼的角妓所生。那角妓名叫关盼盼,因生了茁儿,被爹纳进了门。”
宋慈回想起昨天到杨宅查案时的场景,道:“昨天那个到处寻找杨茁被丫鬟扶走的女人,便是关夫人吗?”
“关夫人?”杨菱发出了一声冷笑,“一个青楼角妓,不清不白,她说茁儿是杨家血脉,谁知是真是假?她被爹纳进门不久,在后院池塘落过一次水,险些淹死,从那以后就变得昏头昏脑,隔三岔五便说着胡话,到处寻她的儿。”
宋慈微微凝眉,道:“原来关夫人寻儿,不是杨茁失踪后才有的事。”
“她变成这样已经三年了,茁儿在家时,有时人就在她面前,她也疯疯癫癫的,到处去寻她的儿。”
宋慈点了点头,略微想了一想,道:“你乘轿到纪家桥时,曾被一窃贼挟持,倘若再见到那窃贼,你可还认得?”
杨菱回想了一下那窃贼的模样,道:“应该还认得。”
“到时我可否请你辨认?”
“只要大人知会一声,我随时到。”
“那就先谢过杨小姐了。”宋慈又道,“除了方才那些事,杨小姐可还有别的事要对我说?”
“我能说的,都已对大人说了,大人还想知道什么?”
宋慈摇了摇头,起身道:“既是如此,我便告辞了。”
杨菱跟着起身:“大人,巫公子的案子,请你务必查下去,一定要查出真相!”
“查案一事,本是我职责所在,我会尽力的。”宋慈向杨菱告了辞,走出夏清阁,朝婉儿施了一礼,又朝墙壁上那首《点绛唇》多看了几眼。婉儿仍是白了他一眼。他离开琼楼,朝太学而回。
此时在琼楼斜对面的一条巷子里,许义正猫腰躲着。许义尾随宋慈来到琼楼后,见宋慈进了楼,怕跟进去被宋慈发现,便躲进了斜对面的巷子里。他知道离中午尚早,宋慈这时候来琼楼,定然不是为了吃饭,多半是约了什么人见面。他一直等到宋慈离开琼楼后,又耐着性子等了片刻,见琼楼里出来两人,是杨菱和婉儿。他顿时想起之前在太学中门时,曾见到婉儿将宋慈叫到街边说话,一下子明白过来,宋慈此行是与杨菱私下见面。
许义没有白等这么久。他知道宋慈要回太学,辛铁柱还被他铐在习是斋里,急忙绕了远路,一路飞奔,总算抢在宋慈之前赶回了太学。他冲进习是斋,打开镣铐,假装一直在习是斋中看守辛铁柱,然后等宋慈回来。
第六章 嫌疑人现身
返回太学的路上,宋慈不断地回想方才杨菱的那番讲述。
巫易的胸肋处既然没有旧伤,那他肋骨上的伤,必定是他死前所受,也就是说,他是死于胸肋被刺。如此一来,四年前岳祠那一场大火便有了解释,凶手想假造自尽,就必须掩盖巫易胸肋处的伤口,这才放火烧焦尸体,让伤口无法查验。可问题在于:明明假造自焚就可以了,为何还要把尸体用铁链挂起来呢?如此画蛇添足的举动,一直令宋慈费解。
宋慈又想到了杨岐山试图收买何太骥杀害巫易时,声称打点过官府,到时候会以自尽结案,最终巫易案的确是以自尽结案,结案之人正是彼时还是提刑干办的元钦。元钦已当了近三年的提点刑狱公事,也就是说,四年前他办完巫易案不久,便由提刑干办直接升任为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大宋十六路提刑中,浙西路提刑掌管京畿一带的刑狱之事,职责最为重大,担此官职之人,往往需要在其他各路提刑任上历练过才行,郑兴裔、辛弃疾等人莫不如此。元钦虽然任浙西路提刑以来,一直以办案严谨著称,可是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提刑干办,有何功绩,能直升浙西路提刑?宋慈一念及此,想到元钦一大早出现在杨家,又想到元钦在净慈报恩寺后山阻挠他开棺验骨,不禁对元钦生出了些许怀疑。
宋慈越想越觉得矛盾,越想越觉得迷惑,总觉得巫易和何太骥这两桩命案中,似乎缺失了什么环节,以至于两桩命案像一条铁链上两个间隔开的圆环,彼此极为相似,却怎么也连不到一起。
带着满腹疑惑,宋慈回到了太学,回到了习是斋。
此时已近正午,许义和辛铁柱等在斋舍之中,刘克庄和十几位同斋还没回来。
三人简单吃过午饭,等到未时,十几位同斋才返回。
十几位同斋已帮忙在全城各处张贴好了启事,又一同在外聚了餐,这才回到习是斋,唯独刘克庄不见人影。
宋慈问刘克庄去了哪里,十几位同斋都不愿搭理宋慈,唯有一位名叫王丹华的同斋对宋慈还算客气,道:“斋长叫我们先回,他说临时有事,晚些回来。”
“他有什么事?”
“这我就不知道了。回来的路上,走到熙春楼时,他突然说有事,就一个人走了。”
“熙春楼?”宋慈听到这三个字,不由得想起杨菱提及杨茁的娘名叫关盼盼,曾是熙春楼的角妓。
宋慈不知道刘克庄做什么去了,也不去多想,开始准备诱捕窃贼一事。
宋慈原本打算让刘克庄冒充失主,如今刘克庄没回来,只好另外找人假扮失主。
宋慈请那个名叫王丹华的同斋帮忙。王丹华有些犹豫,转过头去,看了看其他同斋的脸色。他知道宋慈与刘克庄一向交好,犹豫再三,最终看在刘克庄是斋长的分上,勉强答应了下来。丢失玉佩的是一位红衣公子,宋慈让王丹华换上一身红衣,去中门等候,他和许义、辛铁柱则在中门附近躲藏起来,暗中观察。
就这样,一直从下午等到了天黑,那窃贼始终没有现身,进出太学的人,都是学子、学官和斋仆。适逢新岁假期,学官们原本不该出现在太学,但如今圣上视学在即,汤显政命令众学官提前结束休假,回太学采买各种器物,准备即将到来的视学典礼。这些进进出出的学官之中,自然少不了真德秀。
宋慈、许义和辛铁柱一直等在暗处。许义有些心不在焉,心里盘算着何时才能回提刑司,将宋慈私下约见杨菱一事禀告元钦。辛铁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中门方向,盯着每一个走进来的人。宋慈则看着那些进进出出的学子、学官和斋仆,若有所思。当看见真德秀出入中门时,宋慈忽然想起了一事,忙叫住真德秀,请真德秀移步至一旁,道:“老师,你上次说琼楼四友中,有一位名叫李乾的同斋,和苏东坡一样是眉州人?”
真德秀点了点头。
宋慈心里暗道:“用眉州土香祭拜巫易的人,会是这位李乾吗?”于是问道:“李乾与巫易关系如何?”
“他二人关系极好。我们四友之中,我与何太骥早在入太学前就已相识,所以更加要好,李乾和巫易则更为亲近。李乾家境穷苦,手头拮据,困难之时,常靠巫易接济,才能渡过难关。若非关系要好,李乾岂会为了巫易与何太骥争执,一气之下退学?”
“他二人既然如此亲近,想必李乾退学后,常回来祭拜巫易吧?”
真德秀摇头道:“这倒没有过。”
“没有过?”宋慈大感奇怪,“这是为何?”
“这我就不知道了。李乾退学后,我再没见过他,他一直不来祭拜巫易,我也觉得奇怪。更奇怪的是,他退学之后,也没有回家,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没有回家?”宋慈微微凝眉。
“是啊。”真德秀道,“李乾退学的第二年,他老父突然找来太学,打听他的去向,我才知道他退学后没有回家,只捎了一封家书回去,说他已从太学退学,打算去各地游学,让他老父不必记挂。李乾在太学那几年,每月都会捎一封家书,可这次他老父在家等了整整一年,再没收到过任何家书,实在担心不过,就来临安打听他的去向,可根本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老父年事已高,腿脚又不方便,在临安待了大半个月,没打听到消息,盘缠也花光了,还是我和太骥凑了些盘缠给他,他才得以回去。我答应过他老父,一有李乾的消息就捎信给他,可时至今日,李乾还是音信全无,不知身在何处。”
宋慈听了这话,暗自想了片刻,道:“李乾当年来太学求学时,有从家乡带香来吗?”
“香?”真德秀不由得一愣。
“对,祭祀用的香。”
真德秀回想了一下,道:“这倒是有的。李乾娘亲去世早,他把娘亲的牌位带在身边,逢年过节都会给牌位上香,用的就是他自己带来的香。”
“老师可还记得那香是什么模样?”
“记不清了,只记得做工不大好,一碰就掉灰。”
“香的签头可是黑色的?”
“对,是黑色的。你怎么知道?”
宋慈不答,道:“岳祠起火、巫易自尽的消息传开后,李乾有回过太学吗?”
“没有。”
“李乾与巫易关系那么亲近,巫易死了,他却不来送好友最后一程,老师不觉得奇怪吗?”
“可能他退学那晚连夜走了,所以不知道巫易出了事。”真德秀皱眉道,“宋慈,你一直问李乾的事,难道巫易的死与李乾有关?”
宋慈反问道:“老师觉得无关?”
“当然无关。”真德秀道,“他二人关系那么好,那晚李乾就是为了替巫易鸣不平,才与何太骥发生争执的,他怎么可能转过头又去害巫易呢?”
“上次在岳祠时,我记得老师曾提到李乾看重功名,在学业上最为刻苦?”
真德秀点头道:“我们四友当中,李乾是最重学业的一个。他平时沉默寡言,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用在四书五经、诗词策赋上,除了偶尔与我们去琼楼喝酒,再无其他玩乐,便是放眼整个太学,像他那么用功的学子,也是少之又少。那也是没办法,他家中太过贫苦,他那么用功,就盼着早日出人头地,博取功名富贵,好让他老父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既是如此,李乾又怎会因为和同斋发生一场争执,就轻易从太学退学呢?退学之后,他又怎会不回眉州,忍心弃他父亲于不顾呢?”
真德秀一下子被问住了。
“老师,你仔细回想一下,巫易死前那几日,李乾的言行举止,可有什么异于寻常之处?”
真德秀想了片刻,道:“巫易死的那晚,李乾与我一起去琼楼喝酒,他喝醉之后,气冲冲要回太学找何太骥理论。当时李乾先走,我后走,我去结酒账时,酒保说已经结过账了,是李乾付的钱。李乾一向拮据,以往可从没结过酒账,我们知道他的家境,也从不让他掏钱。他那晚突然结了酒账,倒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除此之外呢?可还有其他异常?”
真德秀又想了想,忽然道:“巫易死前一天,我记得是午后,何太骥从外面回来,说他经过后门时,好像看见李乾被一顶轿子接走了,还是一顶很华贵的轿子。他只看见那学子的背影,戴一顶很高的东坡巾,很像是李乾。我说他一定看错了,怎么可能有华贵的轿子接李乾走,想必是哪位富家公子。如今想来,倘若当时何太骥没有看错,被轿子接走的真是李乾……不知这算不算异常?”
“当时太学之中,除了李乾,可还有其他学子戴那么高的东坡巾?”
“没有,就他才这样。”
宋慈心里暗道:“如此看来,当时被轿子接走的学子极可能就是李乾。李乾一向拮据,从没结过酒账,怎会突然有钱结账?”忽然之间,宋慈想起了杨菱讲过的关于杨岐山收买何太骥的事。“杨岐山曾许以金钱和仕途,试图收买何太骥除掉巫易,可何太骥没有答应,那杨岐山会不会转而收买别人呢?李乾与巫易关系亲近,又如此看重功名富贵,倘若杨岐山对他许以金钱和仕途,他能无动于衷吗?”
宋慈眉头微皱,继续推想:“倘若当真是李乾杀害了巫易,那他接下来会怎么做呢?想必他会找地方藏起来,暂避风头。如此看来,他上半夜与何太骥发生争执,很可能是故意为之,为的就是提前给自己铺好退路。他捎一封家书,是想在躲避风头期间给家中老父报一声平安,以免老父担心。可为何巫易案以自尽结案之后,风头明明已经过了,李乾还是没回太学,也没回家呢?时隔四年,倘若真是李乾回来祭拜巫易,为何又要毁坏巫易的墓碑呢?何太骥突然死于非命,会不会也与李乾有关?”
宋慈一番推想下来,时而觉得案情越发清晰,时而又觉得越发扑朔迷离。他问真德秀还有没有想起其他异常,真德秀想了一阵,回以摇头。宋慈暗暗心想,当下若能找到李乾,岳祠案中的种种疑点,想必都能迎刃而解。
正在这时,中门方向忽然传来了一声大叫。
宋慈循声望去,见刘克庄出现在了中门。刘克庄走路晃得厉害,满脸通红,眼神迷离,一看就喝了不少酒,嘴里念念有词,听不清在说什么。
刘克庄刚进中门便磕到门槛,摔了一跤,叫出了声。
宋慈忙赶过去扶起了刘克庄。
刘克庄认出是宋慈,一下子握住宋慈的手,笑道:“惠父兄,多谢……多谢你啊!”惠父是宋慈的字,刘克庄虽比宋慈小两岁,但向来直呼宋慈的姓名,很少以字相称。
“你喝醉了。”宋慈让许义、辛铁柱和王丹华继续守在中门,又向真德秀道了谢,扶着刘克庄回习是斋。
刘克庄扬起双手在空中乱挥,道:“我没醉,我清醒得很……我真要好好地谢你……谢谢你啊,我的惠父兄,我的大恩人……”说着又紧紧握住宋慈的手,“你让我去贴启事……贴得是真好……我能再次遇到虫娘,真要……真要好好地谢你……”
“虫娘?”宋慈道。
刘克庄面露痴迷之色,道:“是啊,虫娘啊虫娘……今夕何夕,见……见此良人……”忽然大笑着手舞足蹈,眼角生媚,竟似个女子般曼舞起来。一开始他的笑声里充满了喜悦,可笑了没几声,却笑得越来越伤感,听起来像在哭。他舞了几下,脚下拌蒜,险些又摔倒。
宋慈扶稳刘克庄,一直扶进习是斋,将刘克庄弄到床上睡下,除去鞋袜,盖好被子,其间刘克庄时悲时喜,或哭或笑。直到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刘克庄才止住哭笑,口中兀自念念有词,不断念着“虫娘”二字。
宋慈想到刘克庄刚才提及虫娘时,说是“再次遇到”,顿时明白了个大概,暗道:“昨日从净慈报恩寺回来,你便茶饭不思,一直念着苏堤上那位姑娘。你这般高兴,想是再次遇到那位姑娘了吧。虫娘乃角妓别称,良家女子定不会以此为名,你是在熙春楼与王丹华他们分开,看来这位虫娘,应是熙春楼的角妓了。”
刘克庄反复念着“虫娘”二字,念了好一阵子,渐渐没了声音,睡了过去。
宋慈安顿好刘克庄后,重新回中门等待。
如此又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仍不见那窃贼露面。
宋慈还能继续等下去,辛铁柱和许义也能等,王丹华却不肯再等了。
从午后一直等到现在,王丹华早已大不耐烦。临安城的灯会,只有除夕到上元节这短短十几天才有,错过了就要再等一年。眼看着前洋街上一盏盏炫目的花灯亮起,眼看着来往游人逐渐增多,眼看着一个个学子呼朋引伴外出游玩,王丹华实在等不下去了。他是看在刘克庄身为斋长的分上才答应帮宋慈的忙,如今已等了大半日,算是仁至义尽,无论如何不肯再等了。
宋慈也不强求,向王丹华道了谢,由着王丹华去了。
宋慈心想那窃贼既行偷盗之事,为人定然谨慎,白天人少时不露面,此时灯会开始,满街都是游人,恐怕更不会露面了,于是让许义先带辛铁柱回提刑司。
许义想早点向元钦禀报宋慈与杨菱私下约见一事,方才宋慈将真德秀叫到一旁问话时,他也留心听了个大概,也想赶紧回去禀报。得了宋慈的吩咐,他押着辛铁柱就走。
辛铁柱没能等到那窃贼现身,自己的清白未能证明,大为失望。他由许义押着,走出了太学中门。
刚一出门,迎面走来一个獐头鼠目之人,一抬头,与辛铁柱对上了眼。
辛铁柱一眼认出这獐头鼠目之人,正是除夕夜遇到过的那个窃贼,哪怕化成灰他也认不错,顿时双目圆瞪。
那窃贼同样认出了辛铁柱,见辛铁柱身边站着一个差役,愣了一下,转身就跑。
辛铁柱大吼一声,挣脱许义的手,向那窃贼追去。
宋慈听到动静,从中门出来,见此情形,也和许义一起在后追赶。

【惊悚悬疑】推荐阅读:宜昌鬼事(1、2)我有一座冒险屋(我有一座恐怖屋)[精校版]规则怪谈:这个寝室有亿点点恐怖末日蟑螂[精校版]长命锁玲珑盗墓笔记1-8大结局全集黎明医生(瘟疫医生)[精校版]费可的晚宴(出书版)修真四万年[精校版]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长夜难明:双星(出书版)无限神座(我真不想成为天灾啊)[精校版]梨棺香吞噬星空[精校版]希灵帝国[精校版]特殊罪案调查组(出书版)+特殊罪案调查组2(出书版)无罪辩护【出书版三册】蹉跎[精校版]麻衣神相(麻衣世家)[精校版]废土崛起[精校版]无限恐怖[精校版]反正我是超能力者[精校版]全球进化[精校版]隐秘死角诸天尽头[精校版]第九特区[精校版]无限之军火狂人[精校版]地狱公寓[精校版]黎明之剑[精校版]桃花皮绝美冥妻绝望游戏我的小人国[精校版]我是一具尸体追凶神探从红月开始[精校版]纪元黎明[精校版]狩魔手记[精校版]末日刁民[精校版]生化末世的幸福生活[精校版]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天黑请换人查案催眠师手记反骗案中案入殓师[精校版]无限先知[精校版]诸界末日在线[精校版]无尽武装[精校版]饕餮娘子[精校版]燃烧的蜂鸟(出书版)猩红降临[精校版]玩偶(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3)九案侦办组(出书版)盗墓笔记真正大结局:十年之后旁门左道[精校版]盗墓笔记续9[精校版]茅山后裔之太平邪云(出书版)中国异闻录玩家凶猛[精校版]一点也不超级的机器人大战[精校版]末世大回炉[精校版]某科学的超能力缘起[精校版]墨裔[精校版]诡墓[精校版]鬼喊抓鬼[精校版]我有超体U盘[精校版]诸天降临大逃杀[精校版]异常生物见闻录[精校版]进击的大内密探[精校版]末日之城[精校版]无限未来[精校版]超级虫洞[精校版]苗疆道事[精校版]我的读者是女鬼[精校版]遗忘者(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2)阴尸送我来人间,生人退避诡刑笔记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精校版]我在末世有套房[精校版]井口战役[精校版]恐怖高校[精校版]恐怖档案[精校版]五个失踪的少年(出版书)海昏金棺陵兽(鬼吹灯前传)活人禁地偷窥者(法医秦明第六季)我的细胞监狱[精校版]异常收藏家[精校版]行走阴阳[精校版]无限打工[精校版]黑暗血途[精校版]最终进化[精校版]重启家园[精校版]我有一卷鬼神图录灵境行者在下女术师缝尸:放开那具尸体,让我来白夜追凶
【惊悚悬疑】最新入库:棺门诡事缝尸:放开那具尸体,让我来异闻绝密档案阴阳摸诡人长命锁梨棺香玲珑规则怪谈:这个寝室有亿点点恐怖深海余烬阴尸送我来人间,生人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