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 第58节

作者:巫童
桑榆轻轻点了一下头。
宋慈记得之前去梅氏榻房查西湖沉尸案时,曾向金国正使赵之杰问起虫达叛宋投金之事,当时桑榆就在一旁,想必她是那时知道他在追查虫达下落的。他好奇道:“桑姑娘,你为何打听虫达的下落?”
桑榆似不愿说,摇了摇头。
换作是别人,宋慈必定寻根究底,但面对桑榆,他没再继续追问下去,道:“我之前向金国正使赵之杰打听过,他没听说过虫达叛投金国一事,金国副使完颜良弼也说不知道。至于虫达身在何处,到底是不是投了金国,实不相瞒,我也不知。”
桑榆又在宋慈的掌心写下另一句问话:“虫达会不会没在金国?”
宋慈略微想了一下,道:“宋金之间向来势不两立,但凡有敌国将领来投,那都是大彰国威之事,势必会让朝野上下周知,更何况虫达并非普通将领,而是池州御前诸军副都统制。我大宋共设有御前军十支,布防于长江沿岸和川陕之地,专为防备金军南下。凡御前诸军,皆直达朝廷,不属三衙统辖,独立于禁军之外,每军设都统制和副都统制统兵坐镇。虫达身为其中一军副都统制,乃是坐镇一方的统兵大将,他若投了金国,金国必定尽人皆知。既然金国正副使都没听说过,我认为虫达极有可能投金不成,或是根本没去过金国。”
桑榆微微一怔。她在原地立了片刻,忽然比画手势向宋慈告别,又请宋慈留步,自行转身去了。她不再慢步而行,仿佛是为了急着逃避宋慈,快步走进了保康巷中,消失在了灯火阑珊处,只留下有些莫名其妙的宋慈,独自一人呆立在满街人流之中。
此时回忆起昨晚发生的种种,宋慈仍觉得万般不解,虫达是罪及全家的叛国将军,而且那是六年前的事了,桑榆只是建阳乡下一个卖木作的平民女子,怎会和虫达牵扯上关系呢?宋慈想着这些时,刘克庄的声音忽然传来:“宋慈,到你了!”
宋慈抬眼望去,见刘克庄站在射圃东边的围墙下,左手持一支圆木箭,右手高举着一张弓,陆轻侯、寇有功等同斋全都聚在那里。就在那面围墙外,一根长杆高高挑起,杆头用细麻绳挂着一个馒头,长杆不停地左右摇动,馒头也跟着左晃右荡。与此同时,围墙的另一侧传来了报数声:“一,二,三……”
原来每年开春之后,太学都会举行射艺比试,届时二十座斋舍之间会进行比拼,获胜斋舍的学子,会在当年的德行考查中获得加分。为了赢下这场射艺比试,身为习是斋斋长的刘克庄,决定今年比其他斋舍更早进行准备,今早带着所有同斋来到射圃,开始了习射。
三个标靶立在射圃正中,刘克庄带着所有同斋在射圃东边的围墙下站成一排,各自引弓搭箭,练习射艺。习射不会使用真的点钢箭,用的都是圆木箭,只要中靶便算得分。哪知众人刚开始习射不久,忽听王丹华“啊呀”一叫,他张弓搭箭时手指一滑,一支圆木箭冲天而起,竟越过围墙,掉到了围墙的另一侧,引得同斋们一阵哄笑。
刘克庄也跟着一笑,但旋即收起了笑容,只因圆木箭飞向了围墙的另一侧。他之所以让所有同斋站在围墙下习射,就是为了射箭时背对围墙,不让箭有机会飞过围墙。不仅习是斋如此,太学中其他斋舍的学子习射时,也都会选择这样的站位,只因围墙的另一侧是武学的马场。太学和武学素来不睦,过去就曾发生过学子习射时将箭射到对面,误伤对面学子后闹出争端的事。好在今早习射之时,没听见围墙对面传来人声,想必还没有武学学子到马场练习弓马,只需悄悄翻过围墙将圆木箭捡回来,那便没事了。
捡箭一事自然交给了始作俑者王丹华。他在陆轻侯和寇有功的托举下攀上围墙,悄悄下到对面马场,找到了掉落的圆木箭。陆轻侯和寇有功也跟着攀上墙头,双双递出了手,要将王丹华拉上围墙。哪知就在此时,一大片人声传来,辛铁柱带着一群武学生来到了马场,准备开始今日的弓马练习。
赵飞跟在辛铁柱的身边,原本在与其他武学生说笑,忽然瞧见有太学生在马场边攀爬围墙,当即飞奔上前,在王丹华半边身子即将攀过围墙之时,一把拽住王丹华的腿,将他拉了下来。
几个武学生将王丹华团团围住,不让王丹华离开,赵飞则单手叉腰,指着墙头上的陆轻侯和寇有功臭骂起来。陆轻侯和寇有功不甘示弱,还嘴回骂,还拿上次琼楼斗酒武学落败一事来奚落赵飞。赵飞在那场斗酒中数杯即倒,当众出了大丑,如此糗事被提及,还是当着其他武学生的面,登时面红耳赤。
刘克庄知道今日之事错在己方,于是攀上墙头,制止陆轻侯和寇有功回骂,向辛铁柱道了歉,请对方放了王丹华。赵飞正在气头上,说什么也不肯轻易放人,当场提出要与太学再来一场比试,只要太学赢了便放人。刘克庄本不想与武学发生不必要的争端,可如今争端既然已经发生,还上升到了太学与武学比拼较量的层面上,那就不能示弱,应道:“好啊,赵兄想比试什么,只管说来。”
赵飞一把夺过王丹华手中的圆木箭,道:“你们不是在练习射箭吗?有本事就来斗射!”
弓马习射乃武学专长,赵飞以为刘克庄一定不敢答应,哪知刘克庄却笑道:“别以为你们是武学生,就能小看了我们太学生的射艺。斗射便斗射,不过这斗射的规矩,需由我这边来定。”
赵飞没想到刘克庄竟敢答应,正好借此机会一雪斗酒落败之耻,道:“有什么规矩,你尽管说。”
刘克庄知道弓马习射之于武学,便如四书五经之于太学,这是在拿自己的弱项去与对方的专长较量,倘若是单纯比拼准头的射标靶,自己这边必败无疑。他下了围墙,与同斋们悄声商议了一番,很快定下了一个法子,于是攀上围墙,对赵飞道:“我这规矩倒也简单,你我两边各举一根长杆,杆头悬挂馒头作为标物,可以任意摇晃摆动,两边轮流射箭。射箭时不可拖延,十声之内必须放箭,谁先射中对面的标物,便算胜出。你敢吗?”
赵飞一听,心想馒头本就不大,作为标物后还可以任由对方摇晃摆动,不仅定靶射箭的本事用不上,而且引弓放箭之时,无法判断标物下一步往何处移动,射中的概率便大大降低,可以说越是瞄准了放箭,越是射不中,反倒是射艺不精之人,射偏的箭说不定与标物移动方向恰好一致,反而能够射中。他知道这样的规矩,很大程度是在比拼运气,可自己若不答应,反倒显得怕了太学,于是当场应了下来。
刘克庄回斋舍找来一根长杆,以及一个隔夜发硬的太学馒头,悬挂好后,交给了陆轻侯。他知道武学生都精于射艺,生怕有规律地晃动标物,会被对方预判标物的动向,以至于被射中,于是叮嘱陆轻侯一开始缓慢地晃动长杆,然后看他的手势,只要他握掌为拳,便立刻加大晃动幅度。他攀上墙头,道:“太学一向以礼为先,让你们武学先来。”话一说完,不等赵飞应答,立刻冲所有同斋一挥手,所有同斋立马同声齐叫:“一、二、三……”
赵飞一惊,忙取来弓箭,张弓搭箭,试图对准悬在空中的太学馒头。
刘克庄盯着赵飞的一举一动,将右手垂在围墙下,让武学那边瞧不见。陆轻侯一边轻轻地晃动长杆,一边紧盯着刘克庄的右手。当看见赵飞将弓拉满时,刘克庄立刻变掌为拳。陆轻侯得到信号,立马疯狂地晃动长杆,太学馒头大幅度地胡乱摇摆起来,不仅左右乱晃,还带着上下抖动。赵飞难以瞄准馒头,加之对面提前报数,此时已数到了“七、八、九”,逼得他不得不仓促放箭。他扣弦的手指一松,弦响箭出,却偏得厉害,这一箭没有射中馒头,越过围墙飞出老远,落在了射圃的西侧。赵飞脸皮涨红,“呸”地啐了一口唾沫,极不甘心地将弓箭交给了其他武学生。
接下来轮到武学举起标物,换太学这边射箭。武学那边也找来长杆,挂上馒头,由赵飞来擎举标物。武学那边倒是没耍花招,一声声地开始了报数,赵飞也只是高举长杆,用力地来回摇晃。寇有功的射艺是习是斋所有学子中最好的,由他第一个登场,然而他一箭射出,仍是偏了不少。
此后太学和武学各出学子,十多轮之后,始终无人射中标物。太学这边十多位同斋,包括刘克庄在内,已经全数登场,只剩下宋慈了。
宋慈暂且不去想桑榆打听虫达一事,起身走到围墙下,接过了刘克庄递来的弓箭。
“我们习是斋除了寇有功,就数你射艺最精,看你的了。”刘克庄在宋慈的肩上用力地一拍。
宋慈听见围墙另一侧的报数声已经数到“六、七、八”了。他将圆木箭搭在弦上,仰头望着空中摇晃的馒头,举起了弓箭。在馒头晃动至最高处即将下落之时,他对准馒头下方一两寸的位置,指尖一松。圆木箭直射而出,刘克庄和同斋们同声欢呼,旋即化作一片叹息,这一箭几乎是擦着馒头的边缘掠过,只差毫厘便能命中。
武学那边传来一阵惊呼,手举长杆的赵飞更是吓得抚了抚胸口。斗酒已经折了一次,倘若比拼射艺再败,武学的众多学子往后面对太学生时,可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接下来轮到武学射箭,该辛铁柱登场了。
刘克庄攀上墙头,见是辛铁柱上场,深知辛铁柱勇武非凡,射艺方面自然不容小觑。他没再给陆轻侯信号,而是让陆轻侯从一开始便疯狂地摇晃长杆,不让辛铁柱有瞄准标物的机会。辛铁柱大臂一抬,抓过了弓箭,随即挽弓如满月,在太学那边刚数到“二”时,骤然一箭射出。这一箭迅疾如风,去势如电,只见馒头陡然跳起,竟被一箭射中。圆木箭没有箭头,充其量只是一根打磨过的木棍,可辛铁柱的这一箭却将隔夜发硬的太学馒头射了个对穿,其势不衰,掠过射圃,击中一株大树,在干硬的树干上留下了一个凹槽。
武学那边顿时欢呼声大作,所有武学生围着辛铁柱又蹦又跳。太学这边众学子一惊之下,也不禁为之叹服。
刘克庄鼓起掌来,爽朗大笑道:“铁柱兄膂力惊人,射术精湛,真是令我等大开眼界。今日斗射,是我太学输了。”
此言一出,众武学生欢呼雀跃更甚。辛铁柱放下长弓,朝刘克庄抱拳为礼。
赵飞积压许久的那口气,这一下出了个干干净净。他大喜之下,不再为难王丹华,当场放了人。
就在刘克庄递出手,助王丹华攀过围墙回到射圃时,一个太学生忽然急匆匆奔来,寻到了身在射圃的宋慈,喘着大气道:“宋慈,可算是找着你了。中门那边有个叫黄五郎的人在找你,说是有十分要紧的事。”
“黄五郎?”宋慈记得此人,那是袁朗的同乡,此前追查西湖沉尸案时曾与之有过接触。他不知黄五郎能有什么十分要紧的事找自己,忽然心念一动,想到黄五郎与桑榆一样住在梅氏榻房,不知为何,心底陡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当即朝中门方向赶去。刘克庄在墙头瞧见了,不知发生了何事,跳下围墙,吩咐所有同斋继续习射,他自己则朝宋慈追了过去。
宋慈赶到太学中门,看见了等候在此的黄五郎。黄五郎一见到他,立马露出一口外突的黄牙,急声急气地告诉了他一个消息——桑老丈和桑榆牵连命案,已被官府抓了。
原来今早乔行简去梅氏榻房寻找桑氏父女时,黄五郎也在榻房之中。当时乔行简吩咐武偃去追拿桑氏父女,他本人则将榻房中所有住客召集到一起,查问了不少关于桑氏父女的事。黄五郎不知乔行简是什么人,向黄杨皮悄悄一打听,才知乔行简竟是浙西路提点刑狱。他不知桑氏父女犯了何事,竟惹来提点刑狱追查,又向黄杨皮打听,才知此前给桑老丈看过病的刘太丞今早死了,桑榆被怀疑有行凶之嫌,这才受到追查。后来乔行简结束了查问,武偃也赶回了梅氏榻房,禀报说人已抓回,乔行简便与武偃一道离开了。黄五郎入住梅氏榻房的这段日子,与桑氏父女一向交好,对桑氏父女多少有些了解,听说桑氏父女杀了人,总觉得不大信。他之前接受过宋慈的查问,后来私下问过桑榆,得知宋慈是提刑干办,与桑氏父女是同乡,又听说了宋慈接连查破多起疑案的事,这才赶来通知宋慈。他将这些事对宋慈说了,道:“桑榆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娃娃,前些日子,我只不过稍稍关心了一下她爹的病情,她便又是为我送饭,又是缝补衣裳的,这么知恩感恩的女娃娃,怎么可能杀人呢?还是杀的为他爹治病的刘太丞?我就想,会不会……会不会是官府弄错了。宋大人,你是他们的同乡,能不能想想法子帮帮他们……”
宋慈眉头一凝,道:“查案之人叫乔行简?”
黄五郎连连点头。
刘克庄追来了太学中门,听到了黄五郎所言。他见宋慈锁着眉头,知道宋慈对桑榆牵涉命案一事甚是关心,道:“我虽只见过桑姑娘几面,但以我的感觉,她不像是会杀人的人,此事只怕另有蹊跷。宋慈,半月期限未到,你眼下还是提刑干办,可不能坐视不理。”
宋慈摇了摇头,道:“我奉旨查岳祠案与西湖沉尸案,对其他案子无权……”
刘克庄不等宋慈说完,拉了宋慈的手便走,道:“有权无权,有时需要靠自己争取。乔行简不是新任浙西提刑吗?走,去提刑司!”
宋慈和刘克庄赶到提刑司时,已经接近午时,正遇上一批提刑司差役急匆匆地外出。这批差役中有许义,宋慈忙叫住了他,问道:“许大哥,今早可有一对桑姓父女被抓入提刑司?”
许义应道:“是有此事,那对父女眼下被关在大狱里。”
宋慈见许义神色匆忙,道:“你们这是去做什么?”
“小的们奉命去净慈报恩寺一带查访。”
宋慈本以为刘太丞家发生命案,许义和众差役急匆匆外出,十有八九与刘太丞一案有关,没想到竟是去净慈报恩寺,奇道:“查访什么?”
“宋大人有所不知,今早乔大人到任了,不只抓了那对桑姓父女,还运来了一具尸体和一具骸骨。那具尸体是城北刘太丞家的刘鹊,骸骨却是在净慈报恩寺后山发现的一具无名尸骨。乔大人命小的们去净慈报恩寺一带,查访无名尸骨一事,看能不能查出死者的身份。”许义朝走远的其他差役看了一眼,“宋大人,小的不跟你多说了。”向宋慈行了一礼,追着其他差役去了。
“净慈报恩寺后山?”刘克庄不无奇怪地道,“你我昨天傍晚才从那里下山离开,没听说有发现什么无名尸骨啊,难道是今早才发现的?”
宋慈没有说话,跨过门槛,走进了提刑司。
宋慈没有立刻赶去大狱见桑榆,而是去了提刑司大堂,想先见一见乔行简。大堂里空无一人,他又去到二堂,还是不见人影,只有一位年老的书吏在此。他一问书吏,得知乔行简眼下在偏厅,于是又赶往偏厅,却被守在偏厅门外的武偃拦住了。他出示了提刑干办腰牌,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武偃入偏厅通传,很快出来,对宋慈道:“乔大人同意见你。”
宋慈当即走入偏厅。刘克庄跟着往里走,却被武偃拦住。
宋慈回头道:“他是我的书吏,我查案行事,一向有他在场。”
武偃打量了一下刘克庄,刘克庄也扬起目光盯着武偃。武偃没再强加阻拦,放下了手臂。
宋慈和刘克庄进入偏厅,立刻有一大股糟醋味扑面而来,好不刺鼻。两人抬眼望去,只见偏厅里烧着一只火炉,煮着一罐糟醋,旁边摆放着两张草席,分别停放着一具尸体和一具骸骨。偏厅中有两人,一人守在火炉边,正在试看糟醋的温度,另一人蹲在草席边,正在查验尸体。
宋慈听说过乔行简,其人在淮西提点刑狱任上断案洗冤无数,可谓声名远扬。他见那查验尸体之人戴着皮手套,想来便是乔行简,当即上前行礼,道:“提刑干办宋慈,见过乔大人。”行礼之时,他朝草席上的尸体看了一眼,辨认其五官长相,正是之前到过梅氏榻房为桑老丈看诊的刘太丞。
乔行简抬头瞧了宋慈一眼,旋即又低下头去,继续验看刘鹊的尸体。他凑近了刘鹊的右手,盯着指甲看了一阵,伸手道:“文修,小刀和白纸。”
原本在试看糟醋温度的文修,立刻取来小刀和白纸。乔行简接过小刀,拿起刘鹊的右手,示意文修把白纸伸到下方。他将刀尖伸入刘鹊的指甲缝里,又轻又细地刮动起来,很快有些许白色粉末从指甲缝里掉出,落在纸上。他刮完了右手的五根手指,又拿起刘鹊的左手看了看,没在指甲缝里发现异物。
“大人,这是……”文修看着纸上的白色粉末。
“是砒霜。”乔行简道,“包起来,当心别弄到手上。”
文修点了点头,把纸上的砒霜小心翼翼地包起来,作为证物收好,又取来检尸格目,将尸体右手指甲缝里发现砒霜一事记录了下来。
“糟醋好了吗?”乔行简又道。
文修再去查看糟醋的温度,道:“大人,已经温热了。”说着将一罐子糟醋抱离炉火,放在乔行简的身边。
乔行简用热糟醋洗敷刘鹊全身,一连洗敷了三遍,仔细验看有无其他伤痕,最终没有任何发现。他慢慢地摘下皮手套,道:“用热糟醋洗敷三遍,无其他伤痕显现,死者应是死于中毒,无须再用梅饼法验伤。”
文修执笔在手,依乔行简所言,在检尸格目上加以记录。
“你便是近来屡破奇案的宋慈?”乔行简将摘下来的皮手套放在一旁,把卷起的袖口放下,这才将目光投向宋慈。
“宋慈一介太学学子,才学难堪大任,只是侥幸得以破案。”宋慈见乔行简看向刘克庄,又道,“这位是刘克庄,是我在太学的同斋,我查案时请他代为书吏。”
一旁的文修听了这话,身为乔行简书吏的他,不由得朝刘克庄多打量了几眼。
刘克庄郑重地行了一礼,道:“学生刘克庄,拜见乔大人。”
乔行简微微颔首,道:“不必多礼。”目光回到宋慈身上,“我此次来临安上任,没少听说你的事,你若不来见我,我倒还要差人去请你。”说着,指了指草席上的无名尸骨,“你来得正好,这里有枯骨一具,你可验得出其死因?”
宋慈也不推辞,径直走到草席边,见那具枯骨反向弓弯,骨色发黑,尤以肋骨处的黑色最深。他蹲了下来,从尸骨的头部一直看到脚部,看得极为细致,除了在左臂尺骨上发现一道尤为细微的裂缝外,其他骨头上没有发现任何伤痕。骨伤有时微不可察,不能单凭目视,需要进一步验看。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手帕,用力撕开一道口子,从中抽出一缕棉线。他捏住棉线两头,在尸骨上来回揩擦,极其耐心地将所有骨头揩擦了一遍。倘若骨头有损伤之处,必然会把棉线牵扯起来,但最终没有,棉线完好无损。他起身道:“这具尸骨未见破折,也未见青荫或紫黑荫,应该不是死于外伤。”
乔行简道:“可这具尸骨的左侧尺骨上,分明有骨裂存在。”
“左侧尺骨正中偏上之处,的确存在一处骨裂,但这处骨裂并无芒刺,而是甚为平整,还有愈合的迹象,应是生前的旧伤。”宋慈回头朝那具尸骨看了一眼,道,“粗略观之,其死因应是中毒。”
“何以见得?”
“服毒身死者,骨头多呈黑色。”
“骨头虽呈黑色,却未见得是中毒,也可能是长埋地底,泥污浸染所致。”
“那便取墓土验毒。”宋慈道,“服毒身死者,其体内的毒会在五脏六腑腐烂之后,浸入身下泥土之中。可在发现尸骨之地,取尸骨下方的泥土查验是否有毒,再取周边泥土查验,加以比对。倘若尸骨下方泥土有毒,周边泥土无毒,便可确认死者是死于中毒。”
乔行简颇为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传闻果然不假,你的确精于验尸验骨。”话题忽然一转,“你身为太学学子,日常起居应该都是在太学吧?”
宋慈应了声“是”。
“那我倒要问问,我今早到任一事,眼下并无多少人知道,你既然身在太学,如何得知我已到任,这么快便赶来提刑司见我?”
宋慈如实说了黄五郎报信一事,道:“不瞒乔大人,我与那对桑姓父女都来自闽北建阳县,有乡曲之情。我此番求见大人,是为他父女二人而来。”
“原来如此。这对姓桑的父女此前住在梅氏榻房,曾请过刘鹊去看诊,那叫桑榆的女子昨日去了刘太丞家,当面向刘鹊道谢,还送去了一盒亲手做的糕点。刘鹊吃过糕点后,当晚在医馆书房中伏案而死,尸体嘴唇青紫,舌有裂纹,肤色青黑,浑身遍布小疱,此乃被砒霜毒死之状。刘鹊一日三餐经查验无毒,书房门窗从里面上闩,不可能有外人进入下毒,事后经我查验,是桑榆送去的那盒糕点下有砒霜。这对姓桑的父女,本是来临安做货担生意,如今上元佳节将至,他们却突然从梅氏榻房退房,雇了牛车要离开临安,幸好我派武偃及时拦截,将他们在清波门追了回来。这对父女有极大嫌疑毒杀了刘鹊,你说是为他父女二人而来,难道是想求我网开一面,放了他们二人吗?”
宋慈听了这番话,才知桑氏父女是如何与刘鹊之死扯上了关系。他摇了摇头,以示自己绝无此意,道:“乔大人,你说刘太丞家的书房门窗从里面上闩,刘鹊是在房中伏案而死?”
“不错。”
宋慈略微一想,道:“敢问乔大人,桑榆送去的那盒糕点,事后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糕点摆放在书案上,就在刘鹊的身边。”
宋慈微微皱眉,道:“倘若真是桑榆姑娘下毒,此举未免太过明显了些。在自己送去的糕点里下毒,这糕点事后还留在现场,不是等同于告诉别人,下毒的是她自己吗?”
乔行简道:“查案最忌有先入之见,你这么说,岂不是先认定了下毒的不是桑榆?”
宋慈却道:“乔大人方才说了那么多,不也是持先入之见,认定下毒的便是桑榆姑娘吗?”语气之中透着刚直。
乔行简听了这话,神色微微一变,双眼直视着宋慈。宋慈不为所动,用同样的目光直视着乔行简。文修跟了乔行简多年,还从未见过有哪个下属官吏,敢用这等语气跟乔行简说话,敢用这般眼神与乔行简对视,不由得面露惊讶之色。
刘克庄赶紧挨近宋慈身边,偷偷拉扯宋慈的衣袖,心里暗道:“你个直葫芦,来的路上对你千叮咛万嘱咐,叫你见了乔行简好生说话,将查案之权争取过来,你明明答应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又犯了直脾气,三言两语便把话说死了?”连连冲宋慈使眼色,示意宋慈赶紧服软道歉。
哪知宋慈却道:“圣上以上元节为限,破格擢我为提刑干办,眼下期限未到,我想接手刘太丞一案,望乔大人成全。”
乔行简听了这话,忽然大笑起来,笑声甚为直爽。
刘克庄将眼睛一闭,心道:“你刚把话说死,立马又去提要求,还是用这么强硬的口气,别人能答应吗?宋慈啊宋慈,有时你那么高深莫测,有时怎么又这般木讷?”心想乔行简这阵笑声虽然听起来直爽,可官场上笑里藏刀的人实在不少,宋慈言语冲撞了乔行简,乔行简必不会答应宋慈所求。
果不其然,乔行简笑声一顿,道:“你这人很合我的脾胃。不过查案讲究明公正道,不徇私情,你既与那父女二人是同乡,他们二人所牵涉的案子,自然不能由你来查。”

【惊悚悬疑】推荐阅读:宜昌鬼事(1、2)我有一座冒险屋(我有一座恐怖屋)[精校版]长命锁末日蟑螂[精校版]规则怪谈:这个寝室有亿点点恐怖玲珑盗墓笔记1-8大结局全集黎明医生(瘟疫医生)[精校版]费可的晚宴(出书版)修真四万年[精校版]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长夜难明:双星(出书版)无限神座(我真不想成为天灾啊)[精校版]吞噬星空[精校版]梨棺香希灵帝国[精校版]废土崛起[精校版]特殊罪案调查组(出书版)+特殊罪案调查组2(出书版)无罪辩护【出书版三册】蹉跎[精校版]无限恐怖[精校版]麻衣神相(麻衣世家)[精校版]反正我是超能力者[精校版]全球进化[精校版]隐秘死角诸天尽头[精校版]追凶神探黎明之剑[精校版]第九特区[精校版]无限之军火狂人[精校版]地狱公寓[精校版]桃花皮绝美冥妻绝望游戏我的小人国[精校版]我是一具尸体从红月开始[精校版]纪元黎明[精校版]狩魔手记[精校版]末日刁民[精校版]生化末世的幸福生活[精校版]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天黑请换人查案催眠师手记反骗案中案入殓师[精校版]无限先知[精校版]诸界末日在线[精校版]无尽武装[精校版]饕餮娘子[精校版]燃烧的蜂鸟(出书版)猩红降临[精校版]玩偶(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3)九案侦办组(出书版)盗墓笔记真正大结局:十年之后旁门左道[精校版]盗墓笔记续9[精校版]茅山后裔之太平邪云(出书版)中国异闻录玩家凶猛[精校版]一点也不超级的机器人大战[精校版]末世大回炉[精校版]某科学的超能力缘起[精校版]墨裔[精校版]诡墓[精校版]鬼喊抓鬼[精校版]我有超体U盘[精校版]诸天降临大逃杀[精校版]异常生物见闻录[精校版]进击的大内密探[精校版]末日之城[精校版]无限未来[精校版]超级虫洞[精校版]苗疆道事[精校版]我的读者是女鬼[精校版]遗忘者(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2)阴尸送我来人间,生人退避诡刑笔记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精校版]我在末世有套房[精校版]井口战役[精校版]恐怖高校[精校版]恐怖档案[精校版]五个失踪的少年(出版书)海昏异闻绝密档案缝尸:放开那具尸体,让我来金棺陵兽(鬼吹灯前传)活人禁地偷窥者(法医秦明第六季)我的细胞监狱[精校版]异常收藏家[精校版]行走阴阳[精校版]无限打工[精校版]黑暗血途[精校版]最终进化[精校版]重启家园[精校版]我有一卷鬼神图录灵境行者在下女术师
【惊悚悬疑】最新入库:棺门诡事缝尸:放开那具尸体,让我来异闻绝密档案阴阳摸诡人长命锁梨棺香玲珑规则怪谈:这个寝室有亿点点恐怖深海余烬阴尸送我来人间,生人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