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晚唐浮生 第1432节

作者:孤独麦客
他苦笑了两声,静等片刻,十数位被挑选的人走了过来,大礼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邵树德双手虚扶。
众人纷纷告谢。
“十余年了。”邵树德说道:“而今一顿吃几个胡饼?”
“一個。”
“两个。”
“一个半。”
“一个胡饼用面几何?”邵树德问道。
“半升杂粮。”
“半升糠麸、杂面。”
邵树德又点了点头。
其实不错了。只有军士一顿才吃两个各用面半升的胡饼,或者差不多等量的粟米饭。老百姓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他们也不可能一天吃三顿,两顿才是正常的,而且有些人还是一顿干一顿稀——出门干活前吃干的,睡觉前吃稀的。
“比之当年如何?”邵树德又问道。
众人毫不犹豫地说道:“晋王治政时,连武夫日子都过得拮据,遑论我等。现在却是好多了。”
“当年捞不死苹的人太多了。”
“饿死的也不少。”
“连年战争,到最后连耕地的丁壮都不足了。老朽记得忻、代二州还是迁移了大批邢、洺、磁百姓才有了人气。”
“当年打得太凶了。邢州人不来,忻代现在都恢复不了元气。”
“还是圣人好啊,给天下致太平,我等才有活路。”
邵树德听了,心底涌出一股孩子气般的欢乐,忍不住笑了起来。
河东百姓,终究还是知道谁对他们好。
我做了那么多,终究没有白费。
这片土地的造反基因,应该被抹除掉大半了吧?
“天下已经太平,往后也不会有战争烦扰。”邵树德高兴地说道:“看到此处,朕心愈定,快哉!”
走得也更安心了,他心中补充了一句。
※※※※※※
接下来半个月,他又在太原附近巡视了一番。
西甲坊、古交城牧场、晋阳东市甚至东面的几个县,——走遍。
所到之处,百姓的生活固然没法与河南相比,但交谈下来,发现比起十几年前,大有改善。
他还顺势收了数百名精熟武艺的河东子弟,令银鞍直扩充到了万人左右,好好统战了一番,这才于九月中旬启程北上。
太原向北,便是阳曲县、石岭关等地。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邵树德站在阳曲县城头时,仿佛看到了当年铁林都屯驻于此,日夜操练的事情。
过石岭关时,似乎又看到了镇将康传圭启程南下,出任河东节度使,随后又被乱兵所杀之事。
那一场场乱局、变局,回想起来直让人唏嘘不已。
向北进入忻代之时,邵树德又想起了当年随李侃北巡之事。
他已经记不清李侃是朝廷派过来的第几任河东节度使了,反正这地方就一直没消停过,窦瀚、曹翔、崔季康、康传圭等节度使除了窦瀚跑路成功外,其余几人全数死于非命。
李侃当时也危若累卵,故需北巡击败李国昌父子,站稳脚跟。
这一仗,也是邵树德赚得第一桶金的战斗。
阵斩叛将程怀信,随后又镇压乱兵,这一桩桩功劳,最终换来了绥州刺史之职,真的不容易。
时隔四十年再来时,忻代二州却是一副田园牧歌景象。
在李克用治政后期,盖寓病逝之后,一直是李袭吉支撑着河东的内政。正是他劝说晋王放弃守不住的邢洺磁三州,迁移百姓入空旷荒芜的忻代二州,然后呕心沥血,将其治理出来,才有了如今的盛景。
百姓有自家的房屋居住,虽然多时泥巴、树枝或土坯建成的粗陋房屋。
百姓有自己的农田、果园,虽然开垦初期异常艰辛。
百姓有足够的灌溉水渠,这是李袭吉征发役徒,引滹沱河之水而成。
唐代的代北水运院也得到了初步恢复,小小的船只航行在河面上,南来北往,运输各类物资,极大方便了当地百姓。
进入大夏之后,草原秩序得到安定,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商人来往频繁,地方经济日渐繁荣,羊毛、牲畜、皮革、蜂蜜、红糖、卤碱在这条商路上反复出现,如同涓涓细流,日复一日地滋润着二州诸县。
到了如今,百姓们甚至开始出现改善住房的需求了。
邵树德在滹沱河畔停留了许久。
似在感受秋日的盛景,又似在聆听风中的往事。
在这里,他得到了与在太原时一样的满足。
百姓生活日渐向好,谁还吃饱了撑着去造反呢?
士绅在政治上没有受到打压,谁还会满腹怨言呢?
作为天下三大名镇之一,河东的此时此刻,已经完全达到了他的期待。
他没什么不满意的。
※※※
九月下旬的时候圣驾抵达了晋王墓。
邵树德带着李落落祭奠了一番。
毫无疑问,这是政治行为。对洛阳有高屋建瓴之势的河东,无论怎么安抚都不为过。
如今在大夏朝廷做官的河东籍官员,绝大多数都出自李克用幕府,残存的影响力并未完全消散。
如果连上两柱香都不愿意,情商也太低了。
另者,就本心而言,又何尝不是他个人的意愿呢?
李克用没有多少对不起他的,临死前甚至下令全镇归附,避免了许多无谓的死伤,加速了全国统一的进程。
邵树德很清楚,河东败亡是必然的,但如果李克用及其后人坚决抵抗,那么拖住大夏主力几年时间,增加个十万八万的伤亡,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几年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了。
这是李克用的历史功绩,他不会否认。
十月初,圣驾抵达云州。
在这个时候,诸宫奴部的兵马陆续汇集,绝大多数都集中到了胜州一带。北衙枢密院的官员正在清点人数,组织各万户进行操练。
邵树德在云州这座前北魏都城停留了五天。
期间他收到了西边传来的诸多消息。
六月中的时候,太子在凉州巡视,会见官员。当月,他甚至带着少许人马,北上弥峨州一带,视察藩王封地。
七月上旬,过贺兰山,进入灵州。
这是他小时候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同时也是邵夏政权影响力最为稳固的地方。
他一直逗留到八月初,见证了灵州水稻的大规模收割——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人力,灵州能有相当多的区域种植水稻,可见人口已经增长到了一定程度,这让他十分欣喜。
八月下旬,太子又至丰州。
九月中,至胜州金河县,随后南下至麟州、银州、绥州一带巡视,十月方回。
父子二人离得已是不远。
邵树德看完消息后,没有迟疑。
于十月十一日启程西行,经参合陂时停留了一日。慕容垂的傻儿子在这里遭受了难以挽回的惨败,逼得老子被迫抱病出征,击败拓跋氏,稍稍挽回了些局面但最终也回天无力。
邵树德有些庆幸,他的继承人不是慕容宝那种傻货,不然这时候他就要品味慕容垂怒急攻心、吐血卧病的悲凉了。
过参合陂后,圣驾马不停蹄,稍稍加快了速度,于十月底抵达了胜州。
这个时节的草原,天高云淡,万里莱瑟。
北风渐渐展示起了自己的威力,遭阴山所阻之后,焦躁不安,反复摧动风沙,呜咽不休。
看着这些粗犷之中又带有独特美感的景色,邵树德心胸为之开阔,情绪也更加热烈了起来。
这副场景,从小到大他看过无数回了。
他喜欢这里的风景,喜欢这里的风俗,喜欢这里的一切。
大行之时,如果能在这里落幕,他很愿意。
第095章 九大行宫
一大早,黄河内外就忙碌了起来。
从白道川到金水河,从金河县到榆林宫,无数人头攒动,赶着大车,牵着骡马将物资送往各处屯放起来。
灵州的稻谷、胜州的小麦、丰州的印盐、库结沙的牛羊、地斤泽的冬菜等等,一车又一车堆起来如小山一般。
马蹄声在高高的茅草之中回荡不休,间或夹杂着驼铃。
北风劲吹衰草摧折,传来了人的欢声笑语。
一群群粗犷的马上男儿,手里提着弓梢,旁若无人地大声谈笑着。当靠近军营时,他们下意识闭上了嘴巴,仿佛前方有什么猛兽在盯着他们一样。
“嘚嘚!”数骑放慢了马速,在他们前方绕了一圈后,又远去了。
刚刚走出茅草丛的众人,几乎同时松了口气。
天雄军的兔崽子们,看着真是吓人。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覆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