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第179节

作者:冬日之阳
缓称王,并不适合所有情况。
“你说的有道理,是我考虑不周,那就按照你的建议,直接称王!”
王景对于好的建议,向来是来者不拒,当即改变了主意。
称王,也好选择一个好的王号。
不过从古至今,王号最为尊贵的便是秦晋等七国的封号,其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封号,再次是一些小国的封号。
只是降临神州大陆的无数生灵和势力中,战国七雄只怕都已经降临。
若是选择七国的封号,气数会和这些国家有所牵扯。
如果不选择以古国为封号,那就要自创王号了。
历史上有许多的自创王号,如扫地王、混天王等,这些都属于草头王,但凡是以这些王号自称的势力,在读书人眼中就是乱贼,属于草台班子。
但凡势力当中有一个读书人,也不会用草头王的王号!
选择以什么王号令麾下,不是一件小事。
王景只是做出了称王的决定,称王便代表着建国和建立完善的官吏和军队体系,这些都需要慢慢的梳理。
等回到泗洪和众多谋士研究参详仔细后,再施行也不迟。
数日后。
水陆大军开始沿着沱湖北上,或由水陆或由陆地返回东湖和泗洪。
至于五河之地也需要大将镇守。
此地濒临淮河,南面便是九江王英布的地盘,此时邓羌所率领的大军已经和英布厮杀起来,无暇对北面产生威胁。
但等到他们分出胜负,肯定会把视线放到淮北五河之地。
所以五河的位置很关键。
王景麾下能坐镇一方的大将,有林仁肇、张璘、张归霸,但他们三个,一个资历和功劳太浅。
另外两个麾下还有不受王景控制的大量士卒。
在没有把两者的兵力彻底消化之前,王景不会给他们出镇一方的机会。
想来想去。
王景的目光落在了李琼身上,历史上此人乃是五代十国中马楚的第一名将,曾横扫桂广,为马楚开拓一大半的国土。
这些天,王景也看到了他的带兵能力,虽说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的巅峰,但暂时坐镇一方是足够了。
等到邓羌和英布分出胜负,目光转到北面时。
王景的实力,还有李琼的实力肯定会再次成长……
五河需要筑城,还需要留下水军封锁淮河水道,各种繁杂的事情众多,王景除了留下李琼之外,还留下了阎象。
杨弘阎象在归附之后,心里面怎么想的不知道,但表面上都认真的做事。
俗话说看人论迹不论心,既然他们愿意为自己效力,王景就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
随着泗洪大军的班师,大量的物资、俘虏运往东湖,还有五河附近的许多百姓,他们经过允许,也选择离开战火不断的五河,前往北面安家。
五河水道纵横,并且比邻淮河,以后肯定少不了大战。
这样的地方,只适合立下军镇。
等王景的势力再次扩张,延伸覆盖淮河之后,这里才能安全,所以许多有识之士都选择了北上。
就在大军班师的过程中。
王景和前秦符融大战的结果,终于突破了大军、斥候的封锁,传递到周围对王景有所关注的势力当中。
洪泽湖东侧的大河北侧,一座浩荡的军营驻扎在河边。
南侧的淮河之上,有大量的战船来回穿梭,联系着北面军营和南面。
军营之中,悬着一杆吴字大旗。
这是吴王杨行密的大营。
此时营帐之中,一个留着三寸胡须的魁梧男子神色凝重,正在翻看探子传来的重要情报,在军营的两侧,分别坐着几个文武。
这魁梧男子自然便是自号吴王的杨行密了。
他出身低微,不过体魄过人,在历史上先是凭着超过常人的勇武出头,后来机缘不断,占据了江淮之地,立国称王。
除了武略不行之外,无论是心机还是治政的手段都不弱。
“泗洪王景,势大难治了……”
看了探子传来的情报,杨行密把信件递给身旁的文士,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身边的文士则是谋主袁袭,深受杨行密的信任。
袁袭迅速的翻看情报,没有说话,又递给了旁边的戴友归……
营帐内的几个人,是吴军的核心。
文臣谋士是袁袭、戴友归,而武将则是李神符、王茂章、周本……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能力都不错。
第230章 投奔
“王景大势已成,洪泽以西怕是都要落入此人之手!”
戴友归看了消息后,也感叹一声。
周本、王茂章和李神符都是五代时期的名将,统兵谋略远超常人。
他们的眼力也都不弱,都能看出王景在西面已经羽翼丰满。
想要灭亡一个势力,除非把对方扼杀在成长阶段。
亦或者等对方人心混乱内部不稳的时候,才能将对方一举击溃。
如果势力已经度过了成长阶段,文臣武将羽翼丰满,军政体系也都完备,那么想要将之击溃难度就上升十倍不止。
因为军政体系完善,代表势力的韧性和气数,都能承受一次或者几次的失败,人心不会那么容易丧失。
杨行密虽然号称吴王,但所占据的地盘也不过是淮阴和淮安附近,军政体系不缺,但没有在这片区域彻底的扎根。
他的老巢在庐州,但降临的时候却来到了自己历史上清口之战大胜时的高光地界。
虽然手中有大军,有文武臣子,但离开了老巢难免有些不稳。
比较起来,杨行密的根基甚至还没有王景稳固。
也难怪杨行密在收到消息后,会忍不住的叹气。
“大王不必担心,依我看短时间内我军和王景不会发生大战,王景想要向东扩张,首当其冲的便是庞师古和侯景!”
“王景的兵马和他们只隔了一条运河,和我军则隔了整整一个洪泽湖……”
戴友归安慰道。
袁袭闻言也点点头,说道:“不错,王景想要向东扩张,唯有前往宿迁……还有,臣建议我军要调整一下扩张的方向!”
“这是为何?”
杨行密有些不解的问道。
王茂章和李神符双眼闪了闪,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李神符忍不住的说道:“先生的意思,是是想把庞师古和侯景当做我们和王景之间的屏障?”
“不错,既然王景势大难治,就派人把王景的消息传到北面,就说王景麾下粮草多不胜数,并且有意跨过运河向东扩张!”
“庞师古和侯景肯定会对王景严加防备,把王景当做首要的敌人……”
袁袭解释道。
杨行密这才明白,恍然的点点头,他对于战略和战术不太擅长,历史上和孙儒大战屡战屡败,甚至老巢都被对方攻下了几次。
在这方面,他比较倚重麾下的谋士和大将。
不过在他看来,身为人主只要能识人用人即可,自己的军略不强也影响不了什么。
戴有归说道:“庞师古和侯景的骑兵厉害,我军和他们正面对阵即便取胜也难以追击,和他们纠缠到现在,也没有将之剿灭!”
“如今王景出现的正是时候,我赞同袁兄的计划,只要设法引起双方的矛盾,我军就可以专营一面,想办法击败南面的隋军!”
杨行密听着两个谋士不断讲述以后的战略,不断的点头。
与此同时。
乞活军所修筑的城池当中。
看起来精气神严重匮乏,一脸颓然的冉亮反手把探子传过来的情报按在桌子上。
黄盛和张浑站在两边,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如今的乞活军,在和西面的项家军交战后,不断的折损精锐,连连的后退。
如果不是东湖支援的粮草物资充足,乞活军现在怕是连军队都维持不住。
原本将校和老兵还算充足的乞活军,在连番折损之下,当初乞活军的核心只剩下黄盛和张浑两个老人。
黄盛能活下来,是因为他不带兵,张浑能活下来是因为他要和东湖进行物资交接,都不需要和项家军正面对阵。
但凡是和项家军对阵的将校,都已经战死。
项家军的骑兵和步卒,都太过悍勇,而乞活军老兵数量太少,正面对阵根本无法占据上风。
到现在。
乞活军已经有些山穷水尽的意思了。
冉亮这个乞活军的大将,也因为屡战屡败,心气被不断的消磨,能支撑到现在,已经算他心性坚韧屡败屡战。
“王景已经击溃前秦符融,收取五河,我军却屡战屡败,只剩下一万多残兵败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