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明嫡子 第197节

作者:肉丝米面
朱标站在一旁,望着在自己身边长大的老四,明明去岁方才见过,却好似是过了许久时光,脸上有忧愁哀思,却又有更多的喜悦。
朱棣拉住了老爷子的手,脸上露出笑容,然后走到了朱标身边。
“兄长。”
朱棣伸手扶着朱标的手臂,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仅仅只是轻轻的呼唤了一声,朱标脸上的笑容便已经更加灿烂起来,想要伸手却发现自己的手根本就没法子离开手推车。
朱棣善意的笑着道:“兄长还想要如往常一样,拍弟弟的脑袋嘛?弟弟如今已经长大了,孩子都有好几个了。”
朱标责备却又宠溺的瞪了朱棣一眼:“还是这么没个正型,去,扶着我进偏殿。”
朱棣笑脸灿烂,嘴巴长得老大:“哎,好嘞!”
兄弟们相亲相爱的模样,走在前头的朱元璋回过头,似乎是有些不满,闷闷的嘀咕道:“七老八十走不动道了?”
朱标和朱棣对视一眼,兄弟两赶忙是提起脚步。
燕王妃徐妙云领着几个闺女,看着眼前这一幕,眼睛笑成一轮月牙,跟在了这老朱家三个老爷们身后。
朱允熥落在最后面,看了一眼前头的老朱家老爷们小女娘们,默默一笑,走到了朱高炽的身边。
“炽哥儿,咱们一起进去?”
说着话,他便已经是熟稔的伸手搀扶着这位仁厚的无以复加的堂哥。
朱高炽经过前面在西华门外的接触,这会儿已经算是接受了朱允熥这位皇太孙弟弟的热情,脸上露出笑容,伴随着几声咳嗽道:“有劳熥哥儿了。”
朱允熥淡淡的看了一眼走在两人前面的朱高煦和朱高燧,随后转头看向身边的朱高炽:“总是在应天就能听说,炽哥儿在北平燕王府的时候,总是手不释卷,如今看炽哥儿模样,当真是咱们家少有的读书种子了。”
如今老朱家就没有读书种子这么个说法,这时候如此说,便是足足的夸赞了。
朱高炽走的很慢,真的是因为从北平来应天这一路,走的太过劳累,步履蹒跚的轻声说着话:“我这身子,总是不见好,平日里还瞧不出来,只是这次回京,到底是不曾适应过。所以,往日在北平既不能如父王那样统兵在外,也不能如高煦、高燧那般习武弄刀,算来算去也就只能躲在王府里读两本书了。”
朱允熥默默一笑,觉得史书上的记载,却是不曾有偏差。
他就是这么一个絮絮叨叨又分外仁厚的人。
“爷爷总是说我不曾多看书,父亲也说我应该多读书,倒是我总是看不进书,为此大本堂的方先生已经许多次找上门。先生一开口,就给我骂的狗血淋头,可尊师重道那是咱们家的教养,我又只能生受着。”
似乎是为了配合朱高炽的性子,朱允熥也说的慢条细理了起来,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轻笑一声道:“如今炽哥儿回来了,倒是能帮弟弟在先生那边遮掩一下了,想来你会与方先生相谈甚欢的。”
朱高炽默默的笑了笑,他晓得朱允熥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两人就这么慢悠悠的进了偏殿。
到了偏殿里,就看到燕王妃徐妙云带着几个闺女坐在一旁,简单的梳洗了一下手面,便开始进茶,再进些糕点。
朱元璋就盘着腿坐在自己的老位子上,目光淡淡的从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两个大孙子身上脸上扫过,最后落在朱棣的身上。
“高煦和高燧被你养的甚好,往后都是军中的悍将,也好帮衬着高炽那孩子,担起你如今身上的担子。”
朱允熥明显感受到被自己搀扶着的朱高炽,身子微微的一顿。
他当即对着老爷子开口道:“爷爷,孙儿可是听说炽哥儿如今已经是在北平担着事情了,燕王府诸事,还是北平城的军需粮饷,都有炽哥儿参与。”
朱高炽赶忙躬身道:“启禀皇爷爷,孙儿只不过是做些燕王府出纳的事情,北平那边也仅是旁观一二,说不上是参与,倒是拖累北平的官府军司还要顾忌着孙儿在旁边。”
朱元璋却是一挥手:“甭和爷爷打马虎眼,你做的事爷爷怎么能不知晓,做的很好,学的也很好,比你老子强!”
说到最后,朱元璋便瞪眼看向自己面前的朱棣。
朱棣坐蜡,只得是顶着笑脸道:“高炽文事渐有显著,儿子每每出征,燕王府都被他打理的很好。”
朱允熥站在后面撇撇嘴。
何止是好。
如果历史不曾有过一丝更改的话,炽哥儿将来还会成为大明朝的常务副皇帝,你朱老四也就是个征北大将军而已。
朱元璋不想搭理老四了,眼前一帮孙子孙女在,这是他好些年都不曾经历过的事情了。
老爷子对着朱高炽招招手,随后向朱允熥投来一个眼神。
朱允熥立马拉着朱高炽到了老爷子面前,打断了朱高炽的礼仪,拉着他就坐在了老爷子跟前。
朱元璋这会儿又对着朱高炽招招手,满脸的笑容。
朱高炽只得是挪了挪屁股,显得有些艰难。
随后,朱高炽就被朱元璋拉住,老爷子大手拍着大胖孙子的手背:“好孩子啊!这会儿定要在应天多待上几年,养好了身子。往后有事就找允熥,但有一条千万要记住了。”
朱元璋的神色忽然变得认真了起来。
朱高炽以为是有什么重大事项需要注意,立马躬身道:“皇爷爷有何吩咐?”
朱元璋挥挥手,瞥了一眼边上的乖孙儿朱允熥,对着大胖孙儿朱高炽嘀咕叮嘱道:“唯有一条,你万万不敢学了允熥那招惹是非的本事。”
朱高炽还愣在当场,朱允熥已经是咿呀呀的叫唤了起来。
“爷爷,可没有您这样说自家孙儿啊。”
这会儿,朱高炽才在一旁说道:“皇爷爷,熥哥儿素来能干,这一年孙儿在北平也是听闻了不少熥哥儿做的事情,都是正正经经为咱们大明思量考虑的好事情。”
朱元璋撇撇嘴道:“他能办什么好事情,你就说如今浙江……”
说到这,朱元璋忽的停了下来,目光看向前头的燕王妃徐妙云和四个女娘,以及朱高煦朱高燧两人。
朱标进了偏殿,就坐到了轮椅上,在一旁陪着老爷子和老四,见此情形,便对一旁的孙狗儿开口道:“燕王府一路跋涉,舟车劳顿,送燕王妃及皇孙们安顿下来,好生的修养几日。”
太子的话刚一说完,徐妙云已经是领着四个闺女站起身。
“儿媳告退。”
这是个很懂规矩的王妃。
这头徐妙云领着闺女离开,朱高煦和朱高燧也跟在了后面,朱高炽也要爬起来退下,却被朱允熥给拉住。
“你是燕王府世子,不妨事。”
朱允熥说着话,就看向脸上带着一抹笑容的老爷子。
朱高炽见皇爷爷没有开口,甚至是对自己隐隐有鼓励的眼神,也就只好开口谢了恩,屁股稳稳的落在软垫上。
朱棣眼神有些暧昧,让人看不出他这会儿在想什么。
朱标靠在轮椅上,淡淡的看了一眼老四,又面带笑容的看向朱高炽,轻声道:“等炽哥儿养好了身子,你就专心领兵征战吧。”
朱棣偏头望了望自家太子哥哥,小声的嘟囔了两下,才说道:“兄长还是嫌弃弟弟自小不看书。”
这会儿还不等朱标开口,朱元璋已经是骂骂咧咧了起来:“你但凡当初多看几本书,老子也不至于见着你就来气!”
老爷子一开口,朱棣彻底熄火。
随后又仰起头挺着胸膛道:“那儿臣如今也是懂了微言大义的,这次回京已是将燕藩名下田亩一一清点了出来,尽数都交给您处置。”
第二百二十二章 谣言起
中极殿外,徐妙云牵着着最小的闺女朱智明,领着余下五个自己亲生的儿女,跟随在皇宫总管孙狗儿身后。
朱高煦不时的回头看向被甩在身后,变得越来越小的中极殿。
他外头看向一旁的老三朱高燧:“应天城真的好看,皇宫比燕王府大了好多倍啊。”
朱高燧目光滴溜溜的,好似每时每刻都在盘算着事情,小心的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母妃,低声道:“咱们燕王府就是依着这座应天皇城营造修缮的。”
朱高煦点点头,转口又低声道:“老大被留在皇爷爷那边了。”
朱高燧更加小声道:“老大是燕王世子,父王他们这会儿想必正在说事,老大自然也是有资格听一听的。”
朱高炽目光逐渐变得深远起来,幽幽道:“咱也想听听,说的都是啥。”
朱高燧立马闭上了嘴,看了一眼前头的母妃。
他提起脚步赶了上去,嚷嚷了起来:“母妃,听说应天城里好吃的好玩的数不胜数,您当年和父王就在应天城待了好久,孩儿也想去应天城里逛逛。”
如今已经生下整整七个儿女的徐妙云,身姿却仍旧是保持的很好,更因为是燕王妃的缘故,被养的雍容华贵。
徐妙云宠溺的浅笑着,伸手拍在朱高燧的脑袋上:“我们刚刚回京,你们父王还要与皇爷爷商量大明国事。等这几日安顿好了,你们其他叔伯家的兄弟姊妹也都来了,到时候让允熥带着你们出宫去逛。”
朱高燧并没有因为现在没有得到出宫游玩的允许,脸上却是笑得愈发欢喜,点着头道:“孩儿谢母妃应允,孩儿也能看看父王和母妃当年生活的应天城是个什么样子了。”
徐妙云笑着摇摇头:“便都是一个样子,只是人更多,穿的也更好看一些罢了。”
朱高燧拉住母妃另一边空着的手,欣喜道:“今天亲眼看到了熥哥儿,当真是英武不凡。这次回京,皇爷爷说要挑选些皇孙在大本堂学习,也不知道孩儿有没有这个机会。”
徐妙云默默的笑着,眼神却是有些缥缈,良久后才轻笑着说道:“你也是能坐得住学堂的人吗?只求你那几个舅舅能赶着时间回来,到时候也能教你些中山王府的兵家兵事,将来也好替你们父王在阵前护卫。”
金砖碧瓦间,燕王府的女眷和儿郎们,渐行渐远,没入重重宫宇之中。
中极殿内。
朱元璋平静的注视着,说出要将燕藩田亩纳入摊丁入亩的朱棣。
老爷子却是转头看向和朱允熥挤在一块儿的朱高炽。
他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高炽啊,你说说,允熥如今跟着你二伯在浙江道弄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的事情,如何?”
此言一出,偏殿里同时有三双眼睛亮了起来。
朱标立马是默默的看向老四。
朱棣和朱允熥则是同时看向朱高炽。
第一次经历这些,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朱高炽,脸上泛起一阵潮红,嗓子里控制不住的轻咳了好几声。
随后才绷紧了身子,低声道:“孙儿以为,此举于大明百姓乃是头等的仁政!”
大凡君王,都喜欢自己的政策能够被称之为仁政。
朱元璋亦是如此,喜悦到拍着大腿问道:“再说说,还有什么想法和感悟。”
朱高炽点点头,因为话匣子已经被打开了,便开始他那慢条细理的阐述:“孙儿近些年操持王府时,知晓尽一家便占了多少田地,虽然父王屡屡责令我等要款待食邑,封地上的百姓也算是过的不错。可天下其他人家呢?他们恐怕不会如我家一样,款待百姓了。”
“这些人取了功名,就不必向朝廷缴纳田赋,也不必缴纳丁税。他们只会变得越来越有钱,遇到灾年就能花更少的银子买下更多的土地。长此以往下去,朝廷能够收入赋税的田地和人口只会越来越少。”
说着,朱高炽面露担忧的抬头看向老爷子,又看了看周围的三人,这才继续轻声说道:“孙儿推算,要不了多少年,如果不加改善的话。到时候大明民间将会格外富裕,朝廷和百姓却会穷的揭不开锅。等到那个时候……朝廷也就没有钱粮去养那数十万的边军,官仓之中也找不到钱粮去赈济地方灾情……”
朱元璋长叹一声,目光闪烁着,正在想着一些事情。
朱标和自家崽子默默的对视了一眼。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民国投机者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晚明[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枭臣黑道特种兵朝为田舍郎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刺明[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承包大明[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