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明国师 第14节

作者:西湖遇雨
“这份奏折,根本就不是二皇子的主意!”
“还好殿下并未发言,否则,恐怕此计一出,殿下的威望就会被打击。”
朱高炽苦涩一笑,他揉了揉自己胖胖的脸庞,无奈地说道。
“看来老二确实在诏狱中得了高人指点你们可能不知道,除了如何削藩,父皇还给我留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恐怕就是诏狱中那位高人留下的。”
听完姜星火留下的两个问题后,杨士奇和杨荣、解缙,同时陷入了沉思。
良久,一直没有说话的杨荣感叹一声。
“能提出这种问题,并且似乎早有结论,这个名叫‘姜星火’之人,恐怕已经学究天人!”
第20章 何谓王朝?
秦淮河畔,清晨雾漫漫。
一阵风吹起,卷起岸边的柳叶,枝条在天空中摇曳,轻盈而又灵动。
秦淮河畔的一间茶楼上,身着便装的朱棣和老僧打扮的道衍正在吃早点。
朱棣夹了一只晶莹剔透的小笼包,一口咬下,有些鲜咸的汁水迸溅在口腔中。
“朕好久没吃过这么舒心的早饭了。”
道衍笑道:“陛下初步解决了解除诸藩护卫和供养宗室的问题,又定下了海洋贸易的基调,自然是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气的。”
“大师当日不是说,不与朕一起来听姜星火讲课吗?”
朱棣的话语倒有了几分调侃的意味,显然今天他的心情是极好的。
道衍也不以为意,转动着念珠说道:“老衲本觉得此人不受控制,又会对立储之争造成影响,所以才劝陛下杀之。经历了棋盘摆米、削藩制度这些事,也确实是对此人起了几分好奇之心。”
“但归根到底,却是昨晚夜观天象,若有所悟,所以决定今日随陛下一同前去诏狱。”
朱棣喝了口粥,复又问道:“那大师觉得姜星火的才智学识,与你相比如何?”
“自刘伯温死后,天下无人能与老衲相比。”道衍淡然答道。
道衍的回答,理所当然而又充满自信。
事实上,虽然道衍曾经怀疑过姜星火有可能是谪仙临世。
但道衍也只是这么一说,并不代表他真的相信。
若不是夜观天象若有所悟,道衍才不会决定亲自来听听姜星火讲课。
而这次他亲自来听,如果这次姜星火讲的东西并没有那么惊人,那道衍便可以断定,所谓谪仙之说,这只是他思虑过度了。
朱棣一时哑然,拿着筷子指了指对面的老和尚。
“大师你呀,还是老样子.当年朕还是燕王,尚未就藩时,大师便毛遂自荐,言自己智谋天下无双,朕当日不信,如今二十年风霜雨雪过来,才发现大师所言不虚。”
道衍微微一笑,显然是对自己智谋极为自信的。
道衍缓缓地说道:“姜星火所提的两个问题,老衲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而且,老衲对姜星火讲的的这套东西,有某种暂且不可说的怀疑。”
“大师怀疑?”
道衍摇了摇头,朱棣也没有追问。
事实上,道衍怀疑姜星火所讲的名为《国运论》,但却有可能是另一门传说中的学问。
——屠龙术!
但这种疑惑就如同谪仙之说一样,并不能得到证实,所以道衍并未对朱棣说出来。
朱棣点了头起身,在茶楼隔间中踱步的速度越来越快,眉头也越皱越紧。
之前,朱棣的心思都放在了和平削藩、更化制度、海洋贸易等事情上面,并没有太过认真地思考姜星火提出的问题,而是等着道衍想好再抄参考答案。
而如今他自己细细想来,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朱棣暗暗想道:“朕有自信如果能有二十年的时间,定能扫平北元重整天下,还大明一个昭昭盛世,就如同汉武帝、唐太宗那般可照着姜星火这么说,朕再往后的大明天子,便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权柄被人窃取,然后亡国了?”
朱棣停了下脚步,他甩了甩布袍,望向了道衍。
“大师,你史书读得好,伱给朕说说从大汉至今,历代汉人王朝都存续了多少年?”
道衍这两天早就查出来了准确答案,他不慌不忙地说道。
“西汉209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东晋103年,隋朝37年,唐朝289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
听完这个数字,朱棣忽然感到了危机感。
朱棣看着秦淮河上依旧亮着灯笼的画船,简单地做了个算数。
他爹朱元璋干了31年皇帝,大侄子朱允炆干了4年,他朱棣今年四十二岁,按身体硬朗程度不出意外还能干20到30年皇帝,但是如果按照王朝150到200年的平均寿命来算,等他传到下一代,大明王朝可就已经过去接近三分之一的寿命了啊!
如何给大明王朝延寿?
自秦朝大一统以后,王朝国运这道不超过300年的时间红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阿弥陀佛。”道衍看到朱棣深思的样子,淡然地拨动念珠,“陛下心中烦乱,不如在此小憩一番,中午你我同去诏狱便能得到答案了,何必徒劳伤神呢?”
朱棣顿住了脚步,却是自嘲一笑。
“大师所言极是,若是生在太平世,做个富贵王爷.想来与大师这般挚友在秦淮河畔吃早点,饮茶悠然到午时,也是极好的。”
“陛下若是个只知夜游秦淮的富贵王爷,老衲说不得早就投奔他人去了。”
朱棣和道衍这俩一起干了谋逆勾当的君臣,不由地相视一笑。
诏狱,密室。
好好休息了一番的朱棣,精神抖擞地与道衍一起坐在了椅子上,准备偷听姜星火今天的讲课。
顺利的是,姜星火今天并没有卖什么关子。
而第一次来听的道衍注意到,隔壁朱高煦的脾性听起来跟以前确实不一样了。
朱高煦很有礼貌地说道:“姜先生,您上次提的两个问题,俺一个都没想明白。”
不愧是你!
姜星火基本熟悉了这个莽夫学生的智力水平。
因此,姜星火也不生气。
而且他又不是带娃辅导作业,只是拿钱讲课而已,犯不着生气。
“没事,今天慢慢讲就是了。”
朱高煦不好意思地问道:“那姜先生是否能先告诉俺,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的答案。”
“可以回答,这就是《国运论》的开篇。”姜星火靠在树干上微微颔首,“当然,《国运论》的内容比较多,只用一天肯定是讲不完的,要分阶段讲。”
“我们的第一课就是——王朝的概念与本质,奴隶制、封建制(意为封邦建国,春秋时已有此概念,春秋时富辰之曰: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大一统三种形态王朝的演变。”
姜星火给了肯定的答复,却说道:“回答这些问题,同时都绕不开另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朱高煦饶有兴趣地问道。
“既然我们要通过讲《国运论》来探究国运,也就是王朝寿命,那么你可曾想过,什么是王朝?”
第21章 种植粮食的能力
望着姜星火的目光,朱高煦挠了挠大胡子答道:“王朝者,一家一姓之天下,以驭民也,以愚民也。”
“答得对,也不对。”姜星火笑了笑。
听到这里,隔壁朱棣扭头问道:“大师,关于王朝,史书上有什么说法?”
道衍才学驳杂无所不精,如同人形图书馆一般把典故缘由讲了出来。
“字面上讲,王朝本是天子视朝之意。《周礼·地官·师氏》记载:居虎门之左,司王朝。东汉大儒郑玄注: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察王之视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则当前以诏王。”
道衍看着墙壁上,说道:“当然,姜星火想讲的,肯定不是这意思就是了。”
朱棣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以他目前对姜星火的了解,像姜星火这种惊世大才,想讲的肯定不只是字面意思,必定是一些更为幽微深邃的奥秘。
姜星火慢悠悠地讲道:“所谓王朝,史书的最早记录是夏王朝,大禹治水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往后数千年,大部分时间里王朝权位皆是父子相传,也就是所谓的‘家天下’。”
讲完这段,姜星火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为何在夏之前,没有王朝,只有上古时期的诸部落首领?”
短暂地思考过后,朱高煦显然对这个从未思考过的问题,并没有马上得出答案。
姜星火的提问,压根也没指望他给出什么答案,只是以前当老师留下的习惯罢了。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人口没有那么多,部落相对独立,拥有各自的田地互不干涉。而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人口开始暴增.留意这一点,以后也会讲到,农业种植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对社会形态造成直接影响。”
“我们接着讲,人口暴增后,各部落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拓荒更多的田地,而随着田地的开拓,部落与部落的地盘开始接触,最后在利益的驱动下联合成了不同立场的部落联盟,这也就有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听到这里,道衍不禁有些出神。
涿鹿之战,从根源上讲竟是因为种植技术的进步?
道衍的坐姿,开始从随意放松,不自觉地变得有些挺直了起来。
而朱棣看着道衍坐姿的改变,不由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朱棣想到了第一次自己听姜星火讲课时的场景,似乎也是从不屑一顾地随意坐姿,变得被话语吸引到正襟危坐。
姜星火,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墙的这边,朱高煦忍不住插嘴说道:“姜先生,俺似乎明白了,从部落联盟到王朝是必然的。”
“不错,你很聪明。”
姜星火微微颔首表扬了学生之后,继续道:“涿鹿之战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部落联盟不适应了制造力的发展,开始组织成为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于是,王朝出现了。”
“那请问姜先生,既然部落联盟组成了王朝,为什么第一个王朝是由治水有功的禹建立的,而不是涿鹿之战获胜的黄帝建立的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我刚才说的‘制造力’的发展。”
怕对方听不懂,姜星火进一步解释道:“你可以把‘制造力’暂时理解成‘种植粮食的能力’,是因为在夏朝建立前后的这一时间段,当时的制造力水平达到了,能够供养大量不事生产的食利阶层的水平。”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