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明国师 第81节

作者:西湖遇雨
之所以需要绿矾,是因为炼焦产生的氨气,需要相应的液体进行收集。
现代化工的“接触法”,由于受到大明科技水平的限制,根本搞不了,所以能选择的,只有“铅室法”和“干馏法”。
铅室法,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用硝石和硫磺一起燃烧,硫磺产生二氧化硫,硝石产生氮氧化物,两者混合后会产生三氧化硫,进一步得到硫酸。
铅室法只要有钱,在大明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目的如果只是用来演示氮肥制造过程的话,还有更简单的办法。
——干馏法。
你问什么是干馏法?
第一步架上一口瓷缸(硫酸会腐蚀铁缸),第二步往里扔绿矾,第三步点火,第四步兑水。
这就是干馏法,跟瓷锅炖鸡汤的步骤并无区别。
所以,简而言之。
固体硫酸铵氮肥=土法炼焦+干馏法+晒干。
就这么简单。
这以现在大明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没有任何难度,而且成本低廉到令人发指。
如果说唯一有点“技术难度”的地方,那也就是瓷缸和导气用的瓷管,需要整个结实点的。
捋清楚了这些步骤和需要的物品,姜星火开口说道。
“第二步,需要焦炭、焦炉,以及一截陶瓷管用来导气体。”
“把焦炭扔进焦炉,然后出气口插上陶瓷管,陶瓷管的另一端对准盛着绿矾液体的瓷缸。”
“陶瓷管的样式。”
姜星火抬起右手,竖起拇指、虎口、食指比划了一下u型,说道:“就像是这个样子就行。”
“……”
树坑边安静了片刻。
“怎么了?这些东西很难弄?不用今天演示,你们委托老道士回去弄一下,直接拿成品往小块农田里试一试就行。”
“不是很难弄。”
袁珙解释道:“相反,这些都是现成的,烧绿矾的瓷缸我在南京袁氏宅子的仓库里就有,瓷管那些直接从炼水银的东西上拆下来就好。”
“烧焦炭的炉子,诏狱的仓库里也有没到冬天不用取暖,没拿出来而已。”
“换言之,所有东西都有,一时三刻就能准备齐全。”
姜星火看着几人问道。
“那你们为什么这幅表情?”
李景隆忽然觉得脑门子疼。
他看着袁珙,感觉老道士的脸上也写满了绝望。
“姜先生,您是认真的?这好像不太像是在炼丹。”朱高煦沉默许久后问道。
袁珙苦笑了一声:“老朽练了一辈子丹,烧炭烟进绿矾液就能炼出能让土壤肥力增加的神丹,还委实是没炼过。”
“你们不信?”
“不是不信。”李景隆无奈道,“只是这玩意,听起来就不靠谱啊!”
姜星火深吸了一口气。
“我再说一遍,这不是炼丹,这是化学!”
“化学,就是从物质中提炼元素进行反应,从而获取需要的元素。”
朱高煦诚实说道:“听起来还是像在炼丹。”
今日心情欠佳的姜星火几乎是在讲课过程中,第一次接近破防。
主要原因可能是他在讲化学,这几个人一直在问他是不是炼丹。
“那如果我告诉你们,这套东西的本质,是含氮杂环产生氨气,以浓硫酸液体吸收氨气,从而形成液态硫酸铵,晒干后获得固态硫酸铵,固态硫酸铵是氮肥的一种,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你们是不是听起来就信了?”
李景隆总结道:“这么神叨的说法,虽然乍一听听不懂,仔细一想也琢磨不明白,但是听起来就可信多了呢!”
几人纷纷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表示认同。
第96章 你管这叫增产仙方?
隔壁密室。
朱棣沉声问道:“需要的东西,都记下来了吗?”
“回禀陛下,已经都记下来了!”郭琎和柴车连忙说道。
“给朕念一遍,确认无误后去通知童将军。”
“焦炭两堆、焦炉两座、瓷缸两个、瓷管两个、绿矾若干。”
“都备十份的量,马上送到诏狱!”
柴车躬身称是,立即带着清单去密室外寻忠义卫指挥使童信筹备。
所需物品的事情搞定了,朱棣的神色却显得并不轻松。
“父皇?”
朱高炽关切的询问:“这件事儿不妥吗?”
朱棣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担忧。他叹息着摇了摇头,目光转向墙壁,语调略显悠远的缓缓说道:“不是不妥。”
“儿臣不明白。”
朱高炽微蹙眉头。
朱棣沉吟了片刻,才徐徐说道:“朕总觉得,这是否有些潦草?难道就用这些东西,就能炼出仙方的产物,增加农田肥力吗?”
“父皇所思当然有道理。”朱高炽先是赞同,又道,“其实儿臣也觉得有些潦草,只是此前没尝试过,姜先生所言恐怕也是最简单、最容易达成的办法。既然父皇觉得潦草,那如果制作成功了,儿臣再命人改良炼丹工具。”
朱高炽更是顺势问道:“父皇觉得是唤工部的工匠前来好,还是唤张天师来?”
朱棣微微一怔,显然是根本没有记得还有一个选项。
“张天师在南京?”
“在的,张天师听闻陛下登基的消息,就从岘泉精舍赶了过来拜阙祝贺,可能是因为前几年的时候.道门有些受压抑。”
这便是隐晦的说法了,实际上,建文朝的时候,在齐泰、黄子澄的忽悠下,佛门和道门都受到了严重打压。
而所谓的张天师,名为张宇初,乃是这一代正一派天师,也是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
明初大儒、《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曾经称赞这位张天师‘颖悟有文学,人称为列仙之儒’,其学识可见一斑。
张宇初于明洪武十年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亲笔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
朱棣倒是从来不觉得把堂堂天师招过来炼丹有些什么不妥的,没有他朱棣奉天靖难,道门在建文朝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那就去把张天师招过来,让他把自己炼丹的家伙事也一起带过来,”
郭琎也被派出去传话了。
密室内只剩下朱棣父子两人。
朱棣沉默半响,终究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今日谷王叛乱一事,让朕的心头,有些不舒服。”
朱高炽伸出胳膊,用自己肥厚的手掌,握住了父皇粗糙的手:“父皇,您放心吧,其他藩王都是知进退的。”
“朕总有一种感觉。”
朱棣轻声开口。
朱高炽认真聆听着父皇的话语。
“就仿佛,朝堂之上,这些人总觉得朕是个赳赳武夫,是个提着刀篡位的贼。”
“越是有这种感觉,朕就越想做出些成绩来,不是证明给这些文官看,而是证明给青史,证明给你皇爷爷。”
“朕的心中,当然有想要做的事情。”
“削藩、迁都、修典、下西洋、征漠北!”
“可直到遇到了姜星火,朕才猛地发觉,朕还少做了一件事,一件能让朕百年以后,安心地、理直气壮地去见你皇爷爷的事情。”
朱高炽慢慢地听着,似乎隐隐约约猜到了父皇想说的答案。
“天大地大,种田最大!”
“这是你皇爷爷亲口说的!”
“让天下百姓种好田,吃饱饭,少去被种田以外的事情折腾,朝廷多提供些有助于他们种田的东西。”
“这件事,建文能做到吗?!”
朱高炽肯定地答道:“不可能,建文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哪懂什么百姓艰辛、民间疾苦?刚当上皇帝,就被那群士绅出身的文官忽悠着减免苏松嘉湖的田赋,还废了松江人不能当户部主官的太祖祖训。”
朱高炽又说道:“这是拼命地在帮着士绅压榨百姓,怎么可能做得到?”
“那便是了。”
朱棣披着甲拉着儿子的手站起身,随后双手扶住了儿子的肩膀,微微弯腰看着坐在椅子上好大儿,认真说道。
“可有了姜先生的指点,朕能做到!”
“摊役入亩免除农民徭役之苦,白银宝钞免除百姓交税被盘剥之苦,而姜先生的这道仙方,则可助天下农民增产增收,吃饱肚子!”
“办成了这三件事,朕就算是去了阴曹地府,见到伱皇爷爷,也可以挺起腰杆子告诉他,朕才配当这个大明皇帝,因为只有朕当皇帝,天下百姓才免受了这三座大山之苦!”
朱高炽肃然起敬:“父皇心系天下,儿臣钦佩万分!”
“所以,你们不会真要打算在诏狱里开烧吧?”
当朱高煦单手拎着一个上百斤的小型烧炭焦炉出现在空旷的放风院落时,姜星火理所当然地产生了某种怀疑的情绪。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第五部队[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隋末之乱臣贼子[精校版]巨浪[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