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明国师 第101节

作者:西湖遇雨
朱高炽和夏原吉的神色变得无比凝重,而张天师的神色也跟着变得很凝重.他是装的。
“大明持续数百年的小冰河期已经开始了?”朱高炽蹙眉,旋即喃喃自语,“那岂不是意味着,在未来,大明所面临的局势将会越来越糟糕?”
“不错。”
夏原吉苦笑道:“如果姜师所言不假,未来数百年会越来越冷的话,那么大明未来面对的情况,其实跟之前那节课,所模拟的元朝是一样的。”
“你是说?”
朱高炽忍不住低声发出惊呼。
虽然之前“货币游戏:模拟元朝”的那节课,朱高炽因为事务繁忙,并没有来得及参加,但是课程的内容,事后他已经通过笔记了解了。
正是因为了解当时近乎死循环的情况,朱高炽才会有这种反应。
他的身体微颤,显得十分激动.他是真的显得很激动,由于实在太胖,只要稍微颤抖,甚至连脸颊上的肥肉,也跟着像是果冻一样颤动起来。
“殿下。”夏原吉又认真说道:“臣可以肯定地告诉您,如果这种小冰河期,持续的时间不是我们所设想了几年,而是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乃至更久——那么大明的财政必然会陷入如同模拟游戏里的元朝那样。”
“而且,要不停地面对财政和国运的艰难抉择,而无论牺牲哪个,结局都不会太好。”
“天气寒冷会导致农业减产,百姓吃不饱肚子,国家也收不上来税。一旦财政吃紧,那么国家将无力供养更多的、必要的人员,也无力支付赈灾、修理河道等工程,到时候,就必然会导致如流民、叛军等揭竿而起,而有的时候,内忧对国家造成的困扰又会导致如北方游牧民族这种外患的虎视眈眈.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的,您之前已经了解过了。”
顿时,整间房子里鸦雀无声,只剩下朱高炽急促的喘息声。
张天师的手指头,在轻轻无声敲击扶手。
虽然他张天师不认为这件事会像是预言术一样发生,但他的目光中依旧带着沉思之色,仿佛在思索、并且推测接下来的形式。
一墙之隔,新歪脖子树。
“什么?!”
当听到姜星火的话语,李景隆整个人愣住了:“大明的小冰河期已经开启了?”
“当然了。”
朱高煦又懵逼了:“大明的小冰河期都开始了?可我怎么不知道?这些年也不冷啊。”
“呃……”姜星火想要解释。
“其实你们也不用慌,气温是一个逐渐变冷的过程,怎么还有个二百多年呢。”
“所以说,在这个阶段你们肯定是感受不到的。”姜星火宽慰他们说道,“毕竟伱们也活不了二百岁嘛。”
这句话让本来就很懵逼的朱高煦更加懵逼了起来。
什么叫我们也活不了二百岁?
合着姜先生您能活二百岁啊?
李景隆倒是比较冷静,说道:“可是现在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的寒冷啊,如何证明小冰河期已经开始了呢?”
“因为温暖期已经结束了。”
姜星火道:“你的年龄最大,你仔细想想,你出生后,南方的温度是什么样子的?”
“我记不清了。”李景隆摇摇头,叹气道,“但肯定没有我父辈那时候暖和就是了。”
“这便是小冰河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了。”
姜星火从容说道:“而这节课要说的,就是‘气温对华夏历史的惊人影响’,也只有讲清楚了这一点,你们才能明白,我所提出的应对方案,究竟有何意义。”
闻言,隔壁密室的朱高炽的小眼睛里,顿时眼神明亮了起来。
被姜星火带着绕了一圈,此时朱高炽才反应过来,一开始要讲的,是如何大规模使用另一种化肥,以及怎么才能凭空增加人口上限。
而听完姜星火对于小冰河期的描述,朱高炽也明白了,姜星火所提出的这些东西的重要意义。
那就是能避免,大明挺不过未来的小冰河期最后导致的亡国!
毕竟,小冰河期虽然听起来极为吓人。
可从根本上来说,小冰河期对国家造成的影响,其实主要集中在天灾导致的农业减产方面。
而姜星火的应对办法,就可以实现农业增产。
如此一来,如果在理想状态下一增一减维持住了平衡,那么大明的粮食产量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然而,姜先生之前说了,化肥能让农作物的亩产量翻倍,而他还有一个能凭空增加供养人口上限三成的办法。
也就意味着,大明的粮食产量,将变成之前的一倍多。
这或许就足以抵消小冰河期,对大明的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了。
而如果大明的粮食总产量能稳定住,小冰河期,或许没有那么可怕。
朱高炽想清楚了这些,终于放下心来,他喘了一口气想到作为“老祖宗”,为后世的大明操心,可真是让人心累啊。
当然朱高炽下意识地忽略了一点.粮食产量增加,也会让人口相应增加。
这一点倒不是朱高炽想不到,作为资深政务专家,只需要给他一点时间,他就能想明白,只是姜星火开始继续讲课了,所以他的思路直接被带跑偏了。
“气候由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组成,而这两个要素中,气温对降水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因为降水的本质来源于气温的变化,是气温的降低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致雨。这来源于空气容纳的水汽数量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天空的空气和云所容纳的水汽就越多虽然天空中的空气和云并不常常是完全饱和的状态,但是天空的空气和云实际水汽含量确实与气温呈明显的正向关系。”
“这种正向关系也传导到了地表实际降水量和气温的关系上,同样的大气降温幅度,气温高的大气区域,降水量往往就多,最终地表实际的降水量与气温呈明显的正向关系。”
简单给他们讲了讲地理学原理,姜星火浅尝辄止。
旋即姜星火缓缓说道:“气温之所以会对华夏历史造成惊人的影响,便是因为气温直接决定了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位置.这条线,就是满足耕地最基础需求降雨量的一条无形的线。”
“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我会称之为‘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
“那么你们想想,为什么我会说,一条只能模糊画出的降水量线,会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呢?”
“哦?”
两人同时皱起了眉头,他们倒是知道历史上诸如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都是生活在北方,可为什么生活在北方,也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都没有深思过。
如今仔细想一想,答案却是昭然若揭。
因为只有满足这最低限度的雨水,农耕民族耕种的庄稼才能正常生长。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雨水,那么农耕民族就会自动向南寻找能耕种的田地,同时如果北面的水更少,游牧民族也会来到这里放牧牛羊,因为畜牧业只需要草,水分的需求并没有农耕灌溉需要的多。
见两人大略想清楚了。
姜星火在新歪脖子树下的沙田地上,画了一副简单的文字地图。
西域丨沙漠丨草原丨辽东
陇西丨河套丨山西丨河北
汉中丨关中丨河南丨山东
蜀地丨南阳丨淮西丨淮东
巴地丨荆襄丨江西丨江南
云南丨广西丨广东丨福建
极为通俗易懂。
姜星火指着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说道:“当年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匈奴人南下牧马的极限范围,便是陇西-河套-山西-河北这一线,到了汉朝也是如此,所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才会在山西的最北部,如今九边之一的大同镇周围的白登山被包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农耕区的最北部了,匈奴很难继续深入。”
“而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的第一次大的变化,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小冰河期,开始于在魏晋之交的时候。”
“那时候,北方的草原常年刮起暴风雪,根本无法再适宜人畜的生存,原本生活在北部草原和西部高原上的各民族,如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纷纷内附中原王朝。”
李景隆的心头有些震动。
原来,五胡乱华竟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气温下降,天气变得寒冷,北方不再适宜生存,游牧民族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向南方温暖、适合放牧的地方迁徙进攻呢?
从历史经验上看,恐怕正是如此!
原本停留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的手指开始稍稍向下,姜星火说道:“划分农耕-游牧的降水线南移,意味着原来最适宜耕种的降水线,同样开始南移。”
讲到这里的时候,姜星火手指开始向下移动,移动到了巴地-荆襄-江西-江南一带。
“由于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的南移,农耕民族的整体生存范围也开始被向南推移,更重要的是,原本处于汉中-关中-河南-山东一线的农耕最佳降水线,同样开始了南移,移动到了蜀地-南阳-淮西-淮东一线。”
“在西晋永嘉之乱后,即便是在孙吴时期依旧被视为蛮荒之地的江南地区,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究其原因,人口向南迁徙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江南地区本身开始适合农耕,甚至到了后来,干脆成了鱼米之乡!”
朱高煦和李景隆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意思。
很明显,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不仅朱高煦体会过现在大明的北方到底有多冷,李景隆当年带着六十万大军围攻北平的时候,也见过了燕军泼水成冰一夜之间把北平打造成无法攀登的“冰城”是什么样子。
说实话,现在的北方,农业生产所种植的粮食产量,真的非常有限。
所以大明帝国的高层才会坚持对江南产粮区课以重税的决定。
姜星火继续指着地图讲述着。
“第一次小冰河期,到了东西魏的时候,开始渐渐结束,农耕最佳降水线从南向北移动,自蜀地-南阳-淮西-淮东一线,又一次移动到了汉中-关中-河南-山东一线。”
“注意,是农耕最佳降水线,不是农耕-游牧分界线。”
姜星火笑着问道:“你们猜猜,发生了什么?”
李景隆几乎是脱口而出:“北周灭北齐,隋代周,继而一统天下!”
“不错。”
姜星火肯定地说道:“这其中固然有着东西魏五次大战,高王昏招不少,最后遗恨玉璧城,以一首《敕勒歌》断了河北吞并关陇的念头也一定是有着诸如宇文泰、独孤信、李虎、李弼、韦孝宽这等英雄人物的努力。”
“府兵制、均田制当然重要,神武皇帝以后高家的那群疯子越来越差劲也是事实.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之所以北周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积蓄起了如此庞大的国力,最后甚至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跟关陇之地重新成为沃野千里、王霸之基,是分不开关系的。”
姜星火发出了灵魂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似乎隋唐的时候,关陇重新恢复了秦汉时那种在中国版图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李景隆尝试着答道:“便是因为姜郎所说的农耕最佳降水线,从两淮回到了关陇河南一带。”
“正是如此。”
“国力的本质是什么?”
姜星火说道:“其实对于现在和以前的中国来说,就是生产粮食的能力。有了粮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才有税基、兵源!才能一统天下!”
“那么我们试着继续从温度影响华夏历史的角度出发,想想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李景隆试着问道,“是一个比较温暖的时期?或者说是两个小冰河时期的中间阶段。”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叛徒[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秦吏[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长安风流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始皇家的好圣孙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黑道特种兵军火帝国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