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明国师 第167节

作者:西湖遇雨
——————
同样,此言一出,连夏原吉都有些慌了神。
夏原吉连忙有些着急地提醒道。
“给予地方税收制度上的自主权,姜先生难道不知道空印案吗?”
洪武四大案——空印案!
所谓空印案,便是按洪武朝规定,每年各部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帐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帐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洪武朝的时候,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南京来报送帐册,当时上缴的为实物税款即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帐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
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四川的官员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
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朱元璋发现空印这种做法后,极为敌视。主要原因是,他非常不喜欢蒙古元朝时代已经出现的官僚们的舞弊行为。他严厉地对付带有这种意味的行为,使用空印会给地方贪污财税大开方便之门。
所以,在大明,任何修改地方财税制度的更化,都是犯忌讳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夏原吉生怕姜星火说错话,才赶忙提醒道。
姜星火看着这位来历莫测的秋先生,轻声说:“莫急,我当然知道。”
“田税是国家根本,我说的央地税制分离,动的当然不是田税。”
而朱高煦此时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他问道:“刚才在‘倭寇分银’里,姜先生说要赢者通吃,朝廷按理说要拿全部的100枚银币。如今姜先生又说央地税制分离,这不符合赢者通吃的原则啊。”
姜星火摇了摇头。
“你既然说了,刚才说赢者通吃,是因为那是在【绝对理性】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朝廷拿100枚银币,地方和士绅一无所有。”
“而在现实情况下,朝廷需要找到第101枚银币,让这枚银币,完成博弈的转向。”
姜星火站起身来,望着一碧如洗的晴空。
“朝廷是赢者,赢者就要通吃。”
“那么,你们的思维为何如此地狭隘?”
“为什么一定要从这100枚银币里进行划分?”
“其实,我的学生们。”
“朝廷只需要1枚新的银币,就能让地方和士绅开始博弈啊。”
夏原吉心中震动,似乎隐约想到了什么,脊背上的汗毛都开始炸起。
“回到我们博弈论的最初。”
姜星火点着地上的△,指道:“三方博弈,博弈的对象,从来都不只是朝廷和地方、朝廷和士绅。”
“你们难道忘了,还有一对博弈的对象?”
“地方,和士绅!”
话音落下,夏原吉脑海里的那一层窗户纸,被骤然捅破!
央税,这100枚银币我全都要!
地税,伱去跟士绅争第101枚新的银币!
这才叫做真正的,赢者通吃!
——————
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从朱棣的肩头蔓延到躯体。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原来,一切的答案,早在姜星火在地上画出哪个△的时候,就已经给出。
而他们的目光,始终局限于中央和地方、中央和士绅。
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中央可以赢者通吃,可以拿走全部的100枚银币,但同时还有办法,能够让另外博弈的两方不再与自己博弈,而是转向互相博弈!
“蹇尚书、茹尚书,你们怎么看?”
从巨大的思维误区中刚刚转折过来的蹇义和茹瑺,此时对视苦笑。
还能怎么看?
姜星火已经明明白白地把思路告诉他们了。
国家现在的税收,1枚银币都不少!
而在博弈论里,最让他们二人感到思维层面的震撼的,便是那隐藏的第三方博弈!
矛盾转移!
如此一来,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可是,这第101枚银币,从哪出呢?”
蹇义轻声问道。
须知道,历朝历代,能开发出来捞钱的税种,早就被开发过了。
哪还有新的税种,能满足地方官府需求的同时,还做到全新开发呢?
这个问题,朱棣也同时想到了。
而道衍,也一扫懒散的样子,认真地看向墙壁。
显然,这第101枚银币从哪来,他也非常好奇。
——————
姜星火的手中出现了李景隆遗留的八思巴文银币。
“这枚银币,你猜猜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朱高煦自然不知,只是摇头。
夏原吉则回忆片刻,顺着刚才的思路说了下去。
“既然姜先生举了晚唐的例子,那在下献丑,继续梳理一下地方和中央在两税三分法中,财源的差异。”
“请说。”
夏原吉边想边说道:“刚才讲了,盐税、茶税、酒税、青苗钱等收入直接划入中央,两税则由中央与地方共享,也就是说,在晚唐,田税是地方与中央共享的。”
“而姜先生既然说要找出那第101枚银币,换言之,就是排除掉这些旧有的税种。”
这个推论很合理,朱高煦也跟着点头。
“两税三分法推行以后,随着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围绕财利分配此起彼伏的明争暗斗,广大税户其实成为这场斗争的受害者,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将个中耗损转嫁到税户身上.唐廷中央不仅长期不更新户籍及个人资产等信息,更是随意加征各类赋税,地方官府亦不遑多让巧立名目非法夺取。”
“这些巧立名目的税种,正如晚唐检校户部尚书李翱所评价:则钱帛非天之所雨也,非如泉之可涌而生也,不取于百姓,将安取之哉?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有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
翻译出来便是说,钱财不是天上的雨水,也不是地上的泉水,并非凭空出现的。如果不从百姓身上获取,又从哪拿呢?所以开店的收店税、酿酒的收酿酒税,其他各行各业,也一样巧立名目收税,就是官府在争夺百姓的利。
说到这里,夏原吉顿住了,说不下去了。
是啊,天下各行各业,晚唐地方为了收‘留州’的税,早都想尽办法了。
朝廷还能从哪变出这第101枚银币,留给地方呢?
夏原吉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姜星火说出答案。
朱高煦苦笑道:“姜先生,百姓都成穷鬼了,没新的油水可榨了啊。”
姜星火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吊人胃口的人。
姜星火干脆说道:“我从来就没想过刮穷鬼的钱。”
“不刮穷鬼的钱,地方官府收谁的去啊?”朱高煦费解。
“谁有钱,赚谁的去。”
姜星火的手中出现了李景隆遗留的八思巴文银币。
“这第101枚银币,你猜猜我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朱高煦眼角一抽,他忽然有了个念头。
“姜先生是说,士绅身上?”
姜星火轻笑说道。
“这枚银币一正一反,有两个名字。”
“正面,叫做户口累进税。”
“户口累进税,便是针对地方宗族士绅,而非普通的自耕农户,一户人口一旦大于某个正常限度.譬如正常的家族十几口人也就最多最多了,而地方上的豪强士绅,则往往家族里一户就有数十口人。这种有好几户、十几户,加起来数百人的巨型家族,就要累积交税,每一户人口越多,累进缴纳越多,每年都要缴。”
需要注意的是,姜星火设计的户口累进税,绝不影响普通穷人自耕农户,原因也很简单,能维持如此巨大的宗族在地方的存在,就注定了不是普通的穷人。
这里的原因,就在于,是按“户”征税。
而“户”对于穷人和富人,绝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富人养得起一“户”动辄数十人的开销和承担相应的赋税,而穷人的一“户”,最多也就祖孙三代十几口人。
而且,为了防止穷人确实存在一“户”人口多,导致户口累进税给穷人造成负担的情况。
姜星火还留了后手。
朱高煦忍不住问道:“那如果地方士绅不愿意承担如此高昂的户口累进税,打算通过分家的方式来逃税,该怎么办?朝廷总不能不让人家分家吧?”
姜星火早有预谋地笑了笑,把银币翻了个面。
“反面,叫做分家公证税。”
“不愿意承担每年的户口税,当然可以了。”
“朝廷怎么能阻拦人家自愿分家呢?”
“所以,只需要缴纳一次性的费用,就可以在官府的公证下完成分家了。”
“哦对了,这个分家是百分比的税率,穷人富人都交一样的税率,但是根据分家的家产换算价值而缴纳的,如果真有人口很多的穷人,按照穷人那点家产,只需要缴纳极为微薄的税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富人要么不分家,每年缴纳高昂的户口累进税;要么分家,缴纳一次性的高额分家公证税。”
“总之,地方官府的这个新财源,始终会从士绅身上获得。”
“而士绅豪强等富户一旦分家,也就意味着,他们被削弱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无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长安风流第五部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国士三国之袁氏败家子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始皇家的好圣孙天可汗黑道特种兵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中华第四帝国[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