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明国师 第169节

作者:西湖遇雨
毕竟,此前那么多例子摆在那里,别的不说,光是“摊役入亩”,就已经解决了一个上千年的难题了。
你说姜星火面对税制,提出不了解决办法,他俩倒是还真不信。
士绅一体纳粮,应该就是其中之一,或者说最主要的。
但问题是,办法是办法,实施是实施。
摊役入亩为什么能在江南推广开来?
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朱棣是真的敢杀人,接着周缙造反案,在江南杀得人头滚滚。
摄于朱棣的屠刀,士绅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第二个,摊役入亩从本质上讲,虽然触碰到了士绅的利益,但高压之下,也不是不能接受。
因为摊役入亩,并没有影响士绅本身的免服徭役,只是以前只有士绅免服,现在大家都免服了.这虽然会影响到士绅名下的佃农,但田地和田地的产出,还是在自己手里的。
摊役入亩加到田税里的徭役,就当多交一点点税了,面对朱棣的屠刀,忍了。
但针对士绅的税制更化不一样。
正如姜星火所说,税制更化涉及到了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大明朝廷和十三布政使司乃至天下的所有县。第二个,是大明朝廷和天下所有的地主士绅。
第一个,被那第101枚银币解决了。
第二个,收税,尤其是收富人税。
历朝历代,没见哪个能成的。
缘由也很简单,蹇义刚才说了,不论是出发点多好的政策,到了下面的基层小吏手里,都会走样,甚至与政策本身南辕北辙。
这便是因为税制更化的难点,不在于税制方案的本身。
而在于。
——皇权不下乡!
也正是因为深谙这一点,蹇义和茹瑺这两位国家重臣才会认为,提出解决方案,姜星火或许有可能做到。
但是解决问题,做不到!
皇权下乡这件事,上千年来都做不到,你姜星火凭什么做到?
凭动动嘴,就能做到吗?
任何一个正常人来到这里,都会做出同样的判断,这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陛下。”茹瑺补充道:“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臣斗胆劝您别估计的太乐观。”
“宋代王安石主持的变法,里面的青苗法,可就是个再生动不过的例子。”
“本来是救济青黄不接的百姓,结果最后官吏为了政绩,恶意搞摊派,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朱棣若有所思:“朕懂两位尚书的意思了。”
“无非就是两点嘛。”
“找到解决办法这件事上千年都没解决了,你们觉得姜先生也解决不了,或者说提出的不见得可行。”
“而皇权下不了乡,所以中央和士绅之间的税收矛盾,更是无从谈起,中央就靠着地方小吏与士绅收税,怎么动士绅?”
“是不是这两个意思?”
蹇义和茹瑺连连点头,显然就是此意。
这时,久久没有开口的道衍,反而声音淡然地说道。
“且听下去,姜先生既然敢讲,那就一定有办法,这个办法,也一定能落实下去。”
蹇义和茹瑺面面相觑,有些不可理解,道衍大师对姜星火的这种盲目自信,到底从何而来。
这种王安石都干不成的事情,是谁给的勇气觉得姜星火能干成?
须知道,王安石变法,以王安石这种宰相之才,前前后后消耗了心血,最后,不也是落得个人未亡,政就息的结局吗?
故此,蹇义和茹瑺也不认为姜星火能够做到。
因为这里面的困难,实在是太大了,比天都大!
皇权不下乡,千百年来,皆是如此!
第156章 士绅一体纳粮
“先说什么叫士绅一体纳粮。”
银币在姜星火指尖旋转。
“然后再说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所谓士绅一体纳粮,指的是朝廷、士绅和庶民在赋税纳粮上的矛盾,主要在于‘不法士绅’身上,而士绅一体纳粮更化的重点,就是要剥夺‘不法士绅’手中的权力,逼迫他们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当差纳粮。”
听到这句话,原本还有些担忧的夏原吉,捻了捻自己三缕长须,面色忽然变得古怪了起来。
什么叫“不法士绅”啊?
什么又叫“合法士绅”啊?
这东西,不都在朝廷一念之间吗?
“士绅一体纳粮的举措,主要有几下几点。”
“第一点,严禁不法士绅包揽他人钱粮征收和带头抗粮。”
包揽,又称揽纳,就是兜揽代纳赋税,一般来讲,是士绅替老百姓缴纳赋税后收取利息。
听起来不错吧?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利息奇高,高到需要卖儿鬻女、倾家荡产来偿还。
而且,要是遇到黑心士绅,往往会勾结本地小吏,骗老百姓说缴纳了,而实际上欠税老百姓在官府的帐册上,还是没缴纳的状态。
这相当于两头吃,等到事情瞒不住的时候,已经吃了几年利息甚至田地、耕牛的黑心士绅,就可以继续上下打点不认帐,把老百姓一家送进去或者充军流放,老百姓仅存的一点财产,也就归该士绅了。
揽纳这种现象出现于唐代晚期,到明代仍十分活跃。
也是钱粮缴纳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头疼的现象。
“要怎么禁止呢?”朱高煦问道。
姜星火微微一笑。
“凡是有功名士绅包揽钱粮而有拖欠的,以及带头抗粮的,不论多少,一律革去功名,从此纳入‘不法士绅’名单,直系子孙后代不得参加科举。且包揽拖欠到多少贯以上的,以贪赃枉法罪论处,还要追赃其拖欠和根据拖欠时间产生的息率,都要照纳不误。”
听了这第一点措施,夏原吉不由地打了个哆嗦。
这也太狠了。
事实上,这便是大明版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了。
包揽钱粮是吧?直接革功名!
而且列到朝廷的黑名单里,你的直系子孙后代以后也不用参加科举了。
夏原吉还没回过神来,姜星火便继续说道。
“第二点,严禁官绅勾连诉讼。”
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不是法治社会。
县太爷都是流官,判案子当然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势力情况。
不然得罪本地士绅太过分,很容易就会被架空成政令不出衙门的傀儡县太爷,还可能被本地的士绅,联合在朝中的势力告黑状。
封建社会里,同窗、同乡、同门.地方士绅豪族,谁家摸不到一个沾亲带故的御史呢?
而想要顺顺利利地干完自己县太爷的这几年,再给自己谋一点微不足道的福利。
自然而然地,权力寻租就开始了。
县太爷什么权力最容易寻租而且犯错误的概率最低?
判案子呗。
这种东西,判的结果完全取决于县太爷的心情和是否收钱。
那么,很简单一条利益输送链就产生了。
因为宅基地建房子,中间有两尺过道产生纠纷,甲和乙到衙门告状,两人都是平民。
甲想要县太爷把过道判给自己,但是甲又不认识县太爷,怎么办?
找当地有名望的士绅丁,丁帮你联系县太爷,并从中收取一点微不足道的好处。
这样一来。
甲——丁——县太爷,利益输送链条成型。
县太爷把过道判给甲,权力寻租完成。
同样是来告状的平民乙,能说什么吗?
什么都说不了。
先不说平头老百姓越级告状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精力、金钱、人脉等资源,就单说一个事,就算是越级告状了,你能挑出县太爷的不是吗?
这还是最简单的问题,县太爷在帮人判过道上也收不了几个钱,甚至最大的可能,是县太爷卖个人情给士绅丁。
人家县太爷一分钱没收,朝廷怎么查?
夏原吉不禁问道:“这种事情,在大明上千个县里,每天都在发生,大明朝廷没有证据,查的过来吗?”
“不需要每天去查。”姜星火笑呵呵地说道,“秋天收税的时候,开个场地让老百姓告状就行了,当然了,有些确实拿不到证据的,告了也没用,但若是真有证据,总能查出来的不虞是不是所有冤假错案都能查清楚,只是有这么一个能名正言顺地向朝廷反馈的路子,就比没有强。再加上如果能坐实某士绅充当状师或中间人,从中与官府勾结,欺压庶民,一并列入‘不法士绅’名单就好了。”
听到姜星火的解释,朱高煦也明白了过来。
合着不是天天去等百姓告状啊。
只是秋收查纳粮的时候,一起顺带开个口子。
这样,伱说有多少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少效果。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