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明国师 第776节

作者:西湖遇雨
朱棣不是李渊。
或者说,朱棣不是他的敌人。
姜星火对朱棣的感情很复杂,是朱棣改变了他这一世的轨迹,没有朱棣的支持,就绝对不会有今天大明的这些改变,两人固然互相利用,固然矛盾不断,可十几年走下来,再怎么说,也不是非要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而姜星火很清楚,这位永乐大帝,坐在那个位置上,同样无奈。
如今“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功业已经在望,变法固然不可逆,可变法对于皇权的隐患,也同样逐渐显露出来。
徐皇后去世多年,朱棣的精神状态未见好转,反而比姜星火还差,这段时间更是暴躁。
除了打压,又能如何呢?
这种局面,或许只能持续到朱棣自然死亡,才能解脱。
下毒这种事情,足利义持有条件做,不代表朱高煦有条件做,毕竟大明的宫闱环境可不是明仙宗那个时代,现在在永乐朝,朱棣的饮食起居那都是严格把关绝对安全的。
况且,别看朱高煦嘴上喊得厉害,可真要让他对感情最深的亲爹下手,朱高煦肯定下不去手,所以朱高煦才念念不忘玄武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可是把李渊作为太上皇好好地贡了起来,李渊骂他他问心有愧也不敢还嘴。
不过再怎么说,现在的局势虽然恶劣,但也没到要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进行兵变的份上。
或许对于朱高煦这个当局者来说,父皇实在是太过严厉,让他感觉自己的太子之位马上就要被撸掉了一样,可实际上,从姜星火的角度出发,朱棣固然暴戾,但按照他前世的历史经验,只需要一个“忍”字诀就好了。
只要不兵变,朱棣,是不会废太子的。
“婶娘病故,我去意已决.是时候回敬亭山好好休息了。”
姜星火告诉了李景隆他的打算,婶娘待他甚好,如母亲一般,按照这个时代的礼数,姜星火完全有理由回去守孝,至于守多久,全看他打算避开现在永乐朝越卷越深的政治旋涡多久。
至于夺情,是不可能夺情的。
现在的大明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制度,考成法、士绅一体纳粮、会计法、社会保障、改良教育.所有的变法改革都已经踏上了正轨,即使没有姜星火的干预,只要顺着原有轨道继续发展下去,也不会走歪路了。
“这些年有遗憾吗?”李景隆忽然问道。
姜星火忽然有些困了,看着昏黄的月色,想想这些年,真的做了好多事情,也没有特别对不起谁,不算真的遗憾。
只是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姜星火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道倩影。
当年的事情,他在徐皇后病逝之后才知道,那时候本来要同游江南,却是徐辉祖拉着徐妙锦跪在中山王徐达的牌位前说了一席话,改变了徐妙锦的主意,而不是朱棣给了什么压力。
可错过了,终究是错过了。
人生总有遗憾,但都是自己选择的路。
见姜星火没回话,鼾声渐起,李景隆揉了揉眉心,起身给他披上那副旧薄衾,箕坐于榻上,静静地看着熟睡的姜星火。
李景隆很清楚,姜星火的性格和他不一样,他能今朝有酒今朝醉,姜星火不能,喝了这么多酒,姜星火也无法排解愁绪。
痛苦,是姜星火的底色。
李景隆以手击节,无声地在心中哼唱着当年秦淮河上初相识时,姜星火卖他的那首词。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本章完)
第571章 终章
南京郊外,蒸汽机火车头试验场。
天空洒下柔和的晨光,辽阔的原野上,一条铁轨像巨龙般蜿蜒伸展,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这是太子朱高煦辞去了监国职务后的第三天,事件的影响还没有发酵完毕,文武官员就再次齐聚一堂。
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铁轨的那一端一个奇怪的机械身上。
今日,他们将见证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大明第一次蒸汽机火车头轨道实验。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某种润滑油混合的独特气味,这是工业时代独有的芬芳,也预示着新时代来临的曙光。
火车头像一个庞大的钢铁怪兽,静静地趴在铁轨上,它的身躯由黝黑的锅炉和闪闪发亮的钢管构成,显得既粗犷又神秘。
工匠们穿梭在火车头周围,进行最后的检查,他们脸上的表情严肃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气氛紧张而庄重,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期待,皇室和勋贵、文官们聚集在铁轨两旁,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火车头上。
这些身份显贵的观众们窃窃私语,讨论着这个前所未见的钢铁巨兽是否能够成功运行,有人充满期待,有人心存疑虑,但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好奇之色。
而随着检查结束,工匠们宣布准备启动,这不由得让周围的观众们停止了讨论,开始屏息凝视,只听得见微风拂过田野的轻柔声响,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
“呜~”
终于,一声长鸣划破了宁静,那是蒸汽机火车头启动的讯号,声音震撼人心,如同龙吟虎啸,宣告着钢铁巨兽的觉醒。
锅炉下,熊熊火焰腾起,吞噬着煤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蒸汽在管道中奔腾,推动活塞有节奏地往复运动,火车头微微颤动,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奔跑积蓄力量。
随着一声更为响亮的汽笛声,火车头缓缓启动,它先是笨拙地摇晃了几下,然后像是找到了平衡,开始平稳地加速,铁轨在它的重压下轻轻颤抖,发出有节奏的“咔嚓”声,仿佛在欢呼,又好似在惊叹。
当火车头缓缓启动的那一刻,从朱棣到周围的工匠,全都瞬间鸦雀无声,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他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火车头在铁轨上加速、奔跑,脸上的表情从紧张逐渐转变为惊喜和震撼。
观众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前所未有的景象,他们看到蒸汽从火车头的各个缝隙中喷出,形成一片片有些发灰的云雾,与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看到,那庞大的钢铁身躯在铁轨上奔驰,虽然只跑了几百步就逐渐减速停了下来,但这些来自机械的力量,已经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
没有任何人力或是畜力,机械只需要加入煤炭和水,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动。
在场的大明高层并不笨,再加上之前姜星火的提示,他们很快就想到了蒸汽机车的种种作用这些蒸汽机车不仅能够带动名为“火车”的东西,以极高的效率顺着铁轨把人员和物资运输到帝国的各个角落,还能够装在战舰上,让战舰跑的更快,甚至能够无视风和水的流向,亦或者是,直接装载在战车上,外面覆以钢甲,形成不可摧毁的移动堡垒。
火车头在达到预定距离后缓缓停下,蒸汽的喷发渐渐平息,但它的余威仍在空气中弥漫。
观众们沉默了片刻,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这一刻将永载史册,大明的蒸汽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
永乐十三年,于谦连中三元,成为继洪武朝的黄观之后,大明第二位连中三元者。
而姜星火以忧思过度为由,拒绝了朱棣的夺情,回宣城敬亭山守孝。
在宣城这个南京周边的小城里,姜星火认真地观察着他亲手播种培育出来的时代变革。
世界市场的开辟,已经影响到了南直隶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村庄都加入到了商品贸易体系之中。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大明不需要在潜力极大但并未被发掘的内部需求上下功夫,而是可以全力投入于海外贸易,大明拥有的市场,西起英国,东到日本,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进入了大明所主导的贸易体系之中,由于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成功垄断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出口市场,大明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加速扩张自身出口产业,而这种加速扩张使得工业革命开始深入到大明这个经济巨人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中。
大明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出现了根本变化,精细的分工与合作生产机制成为经济运行的主流,而遍布机器的工厂,也生产了远比农业时代要多得多的产品。
被称为“棉吃稻”的改稻为棉的现象,在江南普遍出现,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地主士绅们开始半推半就地加入到了新时代的浪潮中,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部分或全部改为种植棉花,用以满足天量的棉纺织品生产需求,曾经主导整个大明经济的农业,开始逐渐丧失了它的主导地位。
棉纺织业也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产量翻倍,同时,随着各种型号蒸汽机的逐渐普及,机械化生产也开始部分突破了自然地理的条件约束,虽然还离不开水源,但对于其他地理条件,已经可以基本无视了。
工人由于享有比农人更多的肉食摄入和财富收入,在回乡时也明显拥有了比此前更高的社会地位,这既带来了农人的艳羡或鄙夷,也带来了新的乡村生产方式。
脑子活泛,兜里有些打工攒下来的钱的工人,回到乡村,摇身一变成了小作坊主。
得益于南北直隶日渐完善的水泥道路网络,乡村小作坊的产品,可以很好地补充整个产业的上下游需求,同时乡村里的人手艺并不差,小作坊主所需要支付的报酬,却比城池里要少得多。
小作坊主们雇佣村里的某类手艺人或干脆就是没有从事过这项手艺的自耕农,他们在作坊里每天专门制造某种产品.做什么的都有,大明的出口经济发展的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短时间内出现了“什么都缺”的现象。
久而久之,这些在小作坊里工作的人,就由小农或手艺人变身为靠工资为生的乡村工人。
同时,由于南直隶不少地区的宗族特性,在农业时代,人们就会在族长的统一调配下,利用空余时间或农闲季节,根据自己村落附近的物产,进行纺纱、编织、开矿等副业。
而在工业时代到来后,这些村庄也顺理成章地通过宗族集资的方式,发展成了雇佣专职纺工、织工或矿工的小型工业村。
而在村子旁边交通便捷的镇子上,商人们负责收购村子里加工的产品,或者在此售卖村子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这些镇子,也开始逐渐演变为充满作坊或原始工厂的城镇。
姜星火建立水泥商道网络的决策,无疑是非常明智的,这让缺乏水运的某些地区,也能获得参与到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机会。
而这种全新的经济形式,使得大明的乡村也跟城池一样,出现了明显的专业分工,有的村子负责制造某样商品,有的村子负责生产和提供原材料,有的村子则负责生产价格开始回暖的粮食。
工业在乡村开始广泛扩散,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遏制的.新的生活方式,城池中五花八门的新思潮,同样进入了乡村。
在南直隶,从永乐十三年到永乐十六年,直接或间接从事纺织业的人口达到了百万之众,各种类型的纺织机也从三万多台猛增到了十五万台。
不过这种野蛮生长,同样也有无序混乱之处,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在某些时期,总会有相当多的人去从事同一商品的生产,除此之外,即便是规模最大的纺织行业,整体结构其实也颇为碎散,纺纱厂、织布厂、染色厂、梳整厂、漂白厂、印花厂等等工厂遍地开花,而下面的子分类商品和原材料也在经济体系中显得极为错综复杂。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时代发展所必须经历的,或许再过些年,这种现象会得到改变,分工变得愈发专业化、产业开始进行残酷的市场兼并
除了轻工业,重工业部门的发展也非常迅猛,蒸汽机日益扩展的用煤需求,与廉价煤炭逐渐取代木材成为生火取暖的主材料,这两个因素让大明的煤炭产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吨之多。
同时,矿区抽水蒸汽机和纺织用蒸汽机,也突破了千台这个大关,从天津三卫到北京城郊的第一条货运铁路也已建成,虽然速度不算快,但意义极为重大。
截止到永乐十六年,跟十年前永乐六年的统计数据相比,大明的总人口的60608532人相比上升到了64331900人,户口从11537928户上升到了12028851户,粮食税收从41023379石上升到了48155680石,钢铁产量从2613万斤上升到了5505万斤,财政收入从折合白银(非实际白银)2160万两上升到了3983万两。
在永乐十六年,大明生产了世界上总量约67%的铁,约95%的钢,约85%的煤炭,约78%的棉纺织品。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他们的未来发展,都被自主或不自主地卷入到了大明的贸易体系之中,整个世界贸易与货币体系都受到了大明的支配,这是此前没有任何帝国,哪怕是蒙古帝国,所能够达到的成就。
而且在未来,恐怕除了大明自己,也不会有人再打破这个记录。
在这个时代,大明是世界上唯一的工厂、唯一的全世界货运国、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国、唯一的舰队强权,以及唯一拥有“世界政策”的国家。
这种绝对优势,来源于探索,而大明始终没有停下这种探索。
永乐十七年,完成了环球航行的郑和舰队,不仅发现了新的大陆,而且带回了那些姜星火所预言的美洲高产作物。
——土豆、玉米和红薯。
虽然这些高产作物还需要试验土壤和本土化培育,但充足的粮食,毫无疑问会让大明的总人口开始缓步向着七千万大关迈进。
五年后,永乐二十二年。
是年正月,已经回了大半血的鞑靼太师阿鲁台率军进犯大明九边之一的大同镇,大同镇总兵,三星中将历城侯盛庸应对不力,致使明军数个边塞寨堡被攻破。
刚住进建造好的北京紫禁城的朱棣听到大同镇的军情,顿时勃然大怒,剥夺盛庸爵位,将其调任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右都督,然后于四月三日集结京营,率领十万大军出居庸关。
明军以安远侯柳升所率神机营为中军,云阳伯陈旭所部为左翼,富昌伯房胜所部为右翼,前几年被调回来的英国公张辅统领前军,宁阳侯陈懋殿后。
四月二十五日,获悉阿鲁台逃往答兰纳木儿河,朱棣令全军急速追击。
可惜阿鲁台深知现在明军枪炮犀利,鞑靼部根本没有与明军正面野战的资格,于是果断率军遁逃。
六月十七日,明军进至答兰纳木儿河,三千营斥候大搜五百里不见鞑靼部踪影,朱棣遂下令班师。
七月十一日,朱棣忽感身体不适,强撑着继续骑马行军。
然而朱棣这位一生征战沙场的永乐大帝,在最后一次北征的回军途中,终究抵不过了岁月的侵蚀。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覆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