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皇兄何故造反? 第97节

作者:月麒麟
他一闭上眼睛,就是隔壁隘口那个守将死的时候的惨状。
明明前两天,他们还在一块喝酒。
那个守将姓王,比孙大勇大好几岁,从袭职起,就镇守在隔壁的关隘。
他说,那是他生长的地方,也是他的家!
喝酒的时候,王大哥还说,自己的城里兵少,要是碰上应付不来的情况,早早报信给他,他肯定立马过来增援。
后来,他就死了。
头颅被人斩下,高高的悬在城墙上,城下是横七竖八的官军尸体。
死不瞑目……
外头吵吵闹闹的,孙大勇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从床上坐了起来。
从隔壁隘口被冲破的那天起,他就没有卸下过身上的盔甲。
提起搁在桌子上的长刀,孙大勇立刻就冲了出去。
他站在城墙上,感觉自己这次要死了。
低矮的城墙下,一大批虏贼骑着马,叫嚣着,孙大勇一眼望过去,至少有五百人。
他挡不住的!
但是事已至此,他只能打了。
虏贼的马很快,他们的弓箭手太少,根本没办法有效的拦住他们。
所以他只能出城迎敌。
自己只有三百人,对面有五百多人。
孙大勇看着身边的将士一个个倒下,他也快要没有力气了。
将手里的长刀重重的砍在一个虏贼的马蹄上,孙大勇的眼角余光,看到了背后有人握着弯刀,朝他刺过来。
但是他没有力气躲了。
也好,城里的老百姓,大多都迁走了,他担惊受怕这么多日子,总算是有个结果了。
他没死!
那个一直在他旁边的老兵救了他,自己被刺死了。
然后,虏贼退了。
他运气还是好的,朝廷派去居庸关的巡查御史刚好路过,带着五百人的官军,眼见这边打起来了,就过来增援。
虏贼见有人来增援,也不恋战,就退了。
孙大勇回到城里,他甚至来不及悲伤,便倒头昏睡了过去。
再醒来已是傍晚。
云霞很好看,红红的,像火烧一样,又像血一样,晕染了整片天空。
那个御史没走,而是帮忙指挥人加固了城防。
孙大勇和他登上城墙,查看了一番。
不知道虏贼从哪弄来的火药,城墙已经被炸出了一个豁口,仅剩不多的民壮在紧张的修筑。
御史对于孙大勇奋力守城的行为,表示了赞许,说要禀报朝廷,给他叙功。
孙大勇没什么反应,相比较叙功,他更希望朝廷能给他几百官军,这样下次虏贼过来的时候,他或许活下来的可能大些。
御史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说有好几处隘口的守将,扛不住压力,私自带兵跑到了居庸关,被守备大人抓了。
这个御史就是去带他们,回京城论罪的。
“回了京城,他们会怎么样?”
“那还用问,战时弃城而逃,该杀!”
“该杀?”
孙大勇轻轻重复这两个字,没有说话。
他怕死,他也想回去。
但他看那个御史一脸愤慨的样子,他不敢说。
“朝廷这次能赢吗?”
御史长长的叹了口气,最后说。
“一定能!”
御史走了。
他有他的任务,要去居庸关把那几个逃将押回京城。
孙大勇有孙大勇的任务,继续守好这座小城。
他们的相遇,是萍水相逢,风过无痕。
孙大勇知道,自己或许再也见不到他了。
救命之恩很重,但是在战场上,这不过是寻常事。
相比于报恩这样遥不可及的事,他更忧虑自己的明天。
他又一次向上官请求增兵,答案还是拒绝。
孙大勇拿着回信,望着残破的城墙。
远处又燃起了熊熊的大火,不知道是哪处关隘,又遭到了入侵。
也不知道,打不打得过……
阴影当中,有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摸到他的背后,说。
“孙家哥哥,不如投诚吧。”
“朝廷都不管咱们了,打也是个死,逃也是个死,不如带着城里的辎重,归降吧……”
“皇上不把咱们的命当命,咱就跟着瓦剌,反了这个皇上吧,反正太上皇也在对面呢,不算造反……”
月色清冷,照在孙大勇的脸上,半边隐没在阴影里。
孙大勇左手握着刀,右手握着上官拒绝增兵的信函,没有说话……
第116章 杀气腾腾
实话实说,朱祁钰有点头疼。
有了前世的殷鉴在前,他并不想再让于谦一肩挑那么多的事情。
力挽天倾之功听起来好听,但是实际上对于臣下来说,并不是好事。
如今的朝中,资历深地位高的大臣不多,但是也是有的。
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哪个不是数朝老臣。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个个都不出头,偏把一个刚刚从侍郎提拔上来的于谦推出来,真的是他们能力不足吗?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害怕指挥失当,清名尽毁,另一方面,只怕也有担心功高震主的成分。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之所以如此信重于谦。
除了因为对他的人品能力信任之外,其实也有几分不得已。
毕竟当时的情况,京师群臣惶惶然无措,只有于谦一个人站了出来,力主死战,带头倡议另立新君。
之后他提督京师内外防务,改团营,定边策,一纸令谕,各地守将无论官职大小,无有不从。
硬生生凭着京师内不到十万的老弱官军,击退了也先的大军,保下了京师。
这份功劳天下皆知,若不重用,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所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功劳太甚,并非是什么好事。
所以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镇要杀人,头一个选的就是于谦。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太出头了,不杀他,朱祁镇根本坐不稳龙椅。
反倒是一直默默无闻的王直等人,安安稳稳的风光致仕。
身在朝局,明哲保身,才是安稳之道。
当然,朱祁钰心里明白,于谦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以他的智谋,站出来主持大局的时候,就定然能够意识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局面。
即便没有南宫复辟杀他,他也有很大可能难得善终,毕竟自古以来,功高者震主。
但是话说回来,他这种人,心存一念,生死不避,即便知道,也依然会站出来。
而这一世,朱祁钰为了打赢北京保卫战,依旧启用了于谦,但是他却不想让于谦太出风头。
只不过……
这帮勋戚也太不顶事儿了!
赵荣的主张就是笑话。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将京师防卫交给了于谦,但是也觉得,至少在打仗方面勋戚更在行,所以听了他们的,分兵到各隘口。
结果刚一分散,没过多久,也先就立刻大军压了上来,主攻的方向,就是紫荆,龙门,白羊等几个紧要的关隘。
那些小隘口是安稳了,但是也先大军进犯,难以迅速整合兵力。
这几个紧要的关口,在强攻之下纷纷崩溃,也先大军长驱直入,直抵京城!
所以这个时候分兵,才是真正的找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锦衣夜行[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