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皇兄何故造反? 第135节

作者:月麒麟
第160章 大喜大忧
京城,武英殿。
成敬急匆匆的走进来,拱手道。
“皇爷,于尚书来了,有紧急军情。”
“召!”
朱祁钰面色看着平静,但是实际上心里也十分紧张。
算算时日,杨信和范广应该都动手了,边境几番冒险,煞费苦心的辗转腾挪,如今,终于到了要收网的时候了。
然而即便是他已有把握,也还是忍不住手心有些出汗。
于谦一如既往的大步走进武英殿,只是面容上有遮不住的喜色,在殿中刚一站稳,匆匆行了一礼,便道。
“陛下,大同军报,宣府杨信率军五千,大同范广率军六千,分别从东西两处进攻阳和口,如今已夺回阳和,在城中俘获军马千匹,粮草数百辆。”
“此战歼敌三千,贼虏孛罗率两千残兵,仓皇逃奔至草原深处。”
“同一时间,大同守将郭登率军一万五千人,与伯都王大战,此战我军损失人马五千,歼敌三千,伯都王负伤而逃。”
朱祁钰从御座上霍然而起,同样喜形于色,连声道。
“好,好,好!”
从成敬手中拿过于谦刚刚呈上来的详细军报,朱祁钰长长舒了口气,待将军报细细的看完,他激动的心绪也渐渐平复下来。
将军报搁在桌案上,朱祁钰目光灼灼,道。
“于尚书,按照军报所说,孛罗和伯都王都率军逃回草原了?”
于谦点了点头,虽然早已经知晓了消息,但是直到现在,他还是有一种不真实感。
明明最开始的时候,京师一片危急,他殚精竭虑,想的也只是如何保住京师。
现如今,也先大军被拒在紫荆关外,对辽东和宣府虎视眈眈的脱脱不花和阿剌知院纷纷退去,作为也先后勤转运中枢的阳和口被夺回,驻守在大同城外的伯都王负伤而逃。
局势何止是一片大好,简直是一片大好!
不客气的说,如今大明整个边防线上的对外压力,除了还有古北口外赛刊王所率的一万人之外,基本上已经被全部解除。
而也先所率大军,后勤被断,外援仓皇而逃,他自己在深入大明腹地,已经成为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孤军!
于谦上前一步,开口道。
“皇上,为今之计,当乘胜追击,命边境大军回撤,与我大军成合围之势,一举歼灭也先大军!”
朱祁钰点了点头,此刻的他,已经恢复了冷静,道。
“话虽如此,但是也不可全然掉以轻心,伯都王虽逃,但其手中仍有数千兵力,此外,还有赛刊王所率万余虏贼在外,万一两者合流,边境同样不好应付。”
于谦听完,也渐渐冷静下来,这一点的确是他考虑不够周到。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任谁听到这么好的消息,高兴之下,思虑也会有所疏漏。
想了想,于谦道。
“伯都王已逃至草原深处,加上范广调过去的大军,大同如今共有两万余兵力,但是草原广阔,一时之间恐难以确定伯都王逃匿方向。”
“所以臣意,留一万人马固守大同,剩余一万,可分驻阳和等处,谨防伯都王趁我等大意之下,再来犯边,相救也先。”
“除此之外,白羊口尚在敌军手中,可命杨信驻守阳和,范广顺势而下,攻取白羊口,彻底断绝也先的回撤之路。”
这是比较稳妥的法子,朱祁钰点了点头,道。
“光是这样还不够,伯都王经此一役,只怕未必敢再贸然犯边,但是赛刊王手中的一万人马,却依旧没有大的战损,所以边境防卫,还是要顾及赛刊王那边。”
也先有野心,但是同时,他也有智谋。
这次大举进攻,他给自己留了好几条后路,宣府的阿剌知院,古北口的赛刊王,大同的伯都王,都是他给自己预留的外援。
有前世的经历,朱祁钰知道这个时候开始,阿剌知院就已经开始和脱脱不花暗中勾勾搭搭,所以借着谈判的名义,让脱脱不花带着阿剌知院这个反骨仔直接后撤。
伯都王这边,则是命范广暗中调集了两万余的大军充实大同,狠狠的给了他一击。
所以事实上,这次的战果是超出朱祁钰的预期的。
他给郭登的命令是,拦住伯都王,阻止他南下夺去阳和,支援也先。
但是郭登这次似乎格外的奋勇,不仅歼敌数千,甚至就连伯都王都射伤了,逼得他不得不仓皇而逃。
如此一来,伯都王这边的威胁,也可以暂时搁下。
那么就只剩下赛刊王的那一万人马。
赛刊王是也先最信任的弟弟,策反是没有可能的,他虽然攻古北口,但是不过是佯攻,战力基本没有什么损伤。
而且不知为何,脱脱不花退军之后,赛刊王仿若未觉一般,依旧驻扎在古北口外。
相比较伯都王,赛刊王才是真的难以对付。
想了想,朱祁钰道。
“这样,命古北口守将日夜监视赛刊王,一旦其有所异动,即刻来报。”
“另外,即刻将军报送去紫荆关,命王文和任礼,相机而断,速战速决,务必要让瓦剌,此生此世永不敢再犯我大明。”
于谦领命而下,正要转身,外头急匆匆的跑进来两个内侍,禀报道。
“皇上,兵部侍郎吴宁在外求见,说有紧急军情。”
朱祁钰心头隐约有不好的预感,立刻开口道。
“叫他进来!”
没过片刻,一个身着浅绯色官袍的老者,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同样是匆匆见礼后,从袖中拿出一份蜡封完整的军报,道。
“皇上,古北口传来紧急军报。”
朱祁钰和于谦对视一眼,果然,担心什么来什么!
从成敬手中拿过吴宁呈上的军报,抬手拆开。
按制,类似这种紧急军情,只有兵部的掌事官有权开拆,吴宁只是佐贰官,所以他接到军报之后,只能即刻送入宫中,所以说,朱祁钰是头一个看到这份军报的。
于是于谦便看到,天子的脸色,肉眼可见的沉了下来。
过了片刻,皇帝将军报搁下,抬头望着于谦,开口道。
“古北口来报,赛刊王大军往东北方向去了!”
东北方向?
于谦倒吸一口凉气,眉头顿时拧到了一起,他和吴宁几乎是同时开口叫道。
“辽东镇!”
第161章 取舍
偌大的武英殿中,朱祁钰拿着军报,缓缓在殿中来回踱步。
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土木之役以后,朝廷最大的困难,就是兵力不足。
不仅仅是京营,还有边境的各个边镇,兵力也都十分空虚。
这一次朱祁钰和于谦,陈懋等人反复推演出的计划,实际上就是重新划分了边境的兵员分布而已。
一方面,坚壁清野,放弃多数不重要的隘口,将百姓内迁到坚城之内,收缩兵力,腾挪出一部分的兵员。
另一方面,通过和谈和主动出击的方式,双管齐下,让脱脱不花退军,减轻边境的压力,再次释放出一部分兵员。
最后,用这两只腾挪出来的兵力,截断也先的后勤转运路线,将他掐死在紫荆关外。
整个计划的大方向,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但是其中却有无数的凶险之处。
譬如,一旦宣府杨洪没有成功击退阿剌知院,那么连带着,脱脱不花也必然不会退兵。
毕竟,只有实力对等的时候,才能进行谈判。
再比如,辽东!
这次计划当中,最大的冒险之处就是辽东。
既然要谈判,那么首先就要证明自己和对方有谈判的能力。
简单的说,杀鸡给猴看!
阿剌知院就是那只鸡。
王文要和脱脱不花谈判,必须先给予阿剌知院沉重的打击。
以此证明,大明纵然面对也先的数万主力,支撑起来或许艰难,但是要对付他们这种万余人的偏师,还是不算太难的。
但是宣府的兵力不足,要夜袭阿剌知院,必须要有来自辽东的兵力支撑。
所以王文不得不在脱脱不花的面前,玩了一次空城计。
凭借着脱脱不花多疑,不善弄险的性格,诈了他一次,然后才用种种手段,说服了他同意撤军。
在这个过程当中,王文自然也代表天子,做出了一些让步,但是这都是事先交代好的。
所以事实上来说,在整个计划当中,辽东军镇是最薄弱的一环。
因为直到现在,原本分属辽东的一万大军,还在宣府驻扎。
这也是杨洪在突袭阿剌知院之后,能够有余力分兵和范广东西夹击,攻取阳和的原因。
原本对于辽东最大的威胁,就是脱脱不花的鞑靼大军。
脱脱不花撤军之后,辽东可以暂得安宁。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原本负责监视脱脱不花的赛刊王,竟然没有跟着脱脱不花而去,反而朝着和脱脱不花相反的方向而去。
如此一来,他的目的必然就是辽东镇!
朱祁钰无法确定,这是赛刊王自己的决定,还是也先早就定好的谋略。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