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皇兄何故造反? 第171节

作者:月麒麟
小小的隔间当中,陈循抬眼一瞧,砚台里的墨水已经快没了,正要开口唤外间的中书舍人来研墨,却见已经过了晌午。
揉了揉酸胀的眼眶,陈循直起腰,打算出去用个午膳。
刚从桌子后面转出来,还没踏出门,就瞧见高谷迈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疏。
内阁是不管饭的,除了天子偶尔会赐宴之外,基本上都是自己带过来的午饭。
见高谷过来,陈循先是一愣神,随即便开口道。
“世用来了,老夫刚好要去用饭,前些日子,老夫府中来了个江浙厨子,花雕醉鸡做的甚好,世用同老夫一起前去如何?”
高谷神色有些不自然,摆了摆手,道。
“次辅,用饭一事稍待,这是天子刚刚批复的,礼部的奏疏,老夫有些拿捏不准,所以过来跟次辅商量一番。”
事实上,内阁现在的情势有些微妙。
自从上次天子命陈循二人各自推举阁臣之事后,原本合作的甚为默契的二人,就暗中生了嫌隙。
这种淡淡的裂痕,虽然很难为外人而察觉,但是却切切实实的存在着。
尤其是,当内阁的地位卑天子进一步提升之后,这种裂痕越来越明显。
这些日子,两人已经很少像以前一样一同用膳了。
陈循本也是客气客气,他早就瞧见了高谷手里的奏疏,点了点头,便引着高谷在一旁坐下,接过他手里的奏疏,看了起来。
刚翻了个头,陈循就眉头一皱,望着高谷,轻声问道。
“礼部?”
内阁的事务众多,正常来说,如果是难以决断的大事,不管是高谷,还是陈循,都会主动去找对方商议。
这份奏疏陈循没有见过,显然,是高谷票拟之后,直接呈送御前的。
这也就代表着,不是什么军国大事,没有必要两个阁臣一同票拟。
何况礼部清贵,能有什么大事?
见陈循疑惑的望着他,高谷苦笑一声,道。
“次辅,这份奏疏所言,并不是什么大事,今年乃是陛下登基之年,各地藩王循例递了册表,要入京觐见,于是礼部上奏,想让各地藩王,于年节时入京朝拜。”
“这本是惯例之事,走个过场,老夫票拟时,给出的意见是大战方止,各地藩王不宜擅离封地,可是,被陛下驳回了。”
“什么?”
陈循低头,略过前面的奏疏内容和票拟,直接来到最后的朱笔御批处,只见上面写着。
“……准礼部所奏,宗室藩王,皆为朕之长辈,许久未见,甚是想念,为表亲亲之谊,命各宗室,自奉国将军及县君以上,皆入京朝拜……”
看完之后,陈循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藩王朝觐,是太祖之时定下的规矩。
一般来说,新君继位,或是每隔三年,郡王及以上宗室,可以入朝觐见。
但是实际上,随着太宗靖难之后,朝廷对于宗室亲王的管束越加严苛,这条规矩基本上已经算是废了。
永乐时期,每隔几年,还会有宗室入京的情况,但是到了先皇时期,就基本没有了。
所以正常来说,宗室一旦就藩,就代表着这辈子就回不了京城了。
所以就像高谷说的,礼部这道奏疏,就是走个过场,例行询问一下而已。
可谁想到,就这么惯例性会被驳回的事情,天子竟然准了?
要光是准了也就算了,还足斤加两。
就算是按太祖的规矩,朝觐者也不过止于郡王。
可陛下的御批上写着“奉国将军及县君以上,皆入京朝拜。”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大明的宗室袭封规矩。
皇子分封为亲王。
亲王嫡长子承袭亲王位,余子分封郡王,女封郡主,郡主下不封。
郡王不世袭,其子皆封镇国将军,其女封县主,其孙封辅国将军,孙女封郡君,曾孙封奉国将军,曾孙女封县君。
大明到现在,从太祖到现在,传到今上这里,按辈分算,是第五代。
也就是说,就算是从太祖那时分封的亲王算起,也最多传了五代或六代。
天子说奉国将军以上皆入京,基本上就算是说,宗人府在册的所有宗室,都要入京。
陈循明白高谷为什么要来了,将奏疏放下,他开口道。
“太祖至今,各地宗室繁衍生息,老夫虽未查过,但是约莫也有数千人,如此大批量的宗室进京,怕是要劳民伤财吧?”
高谷叹了口气,也是感到一阵头疼。
天知道皇帝这是哪根筋搭的不对,要召这么多的宗室进京。
这朱批上还说什么“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高谷老大人就想问问。
陛下您自幼长在京城,最晚就藩的襄王殿下离开京城的时候,您才刚满一岁,哪来的甚是想念?
当然,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真叫他去当面质问,他是不敢的。
点了点头,高谷道。
“确实如此,如今距离年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紧张还在其次。”
“各地藩王进京,须得动用仪仗,少不得要沿途侵扰,地方招待。”
“如此大批量的宗室进京,礼部也需要提前筹划布置,安排住处及迎候事宜,十分麻烦不说,还要靡费不少银两。”
“如今大战方止,国库本就不够充裕,这么一闹,怕是更要难以为继。”
事实上,见到朱批的时候,高谷就感到一阵后悔。
他一开始,就应该直接自己把这奏疏送进宫去,当场跟天子陈明利害。
这如今朱批已经下来了,虽然没有正式拟诏,不算真正的圣旨,还可以再商量。
但是这个时候再去找天子,毋庸置疑,是有点驳天子的面子。
这也是高谷过来,找陈循的原因。
“次辅,天子毕竟久在京师,或许对于宗室人数,并不详知,不如你我一同进宫,对天子陈明利害,劝陛下收回旨意,如何?”
第204章 奇怪的旨意
听着高谷诚恳的建议,陈循的脸黑了黑。
他就知道,这个时候来找他,准没好事!
不管天子是因为一时疏忽,还是刻意为之。
反正这个时候进宫,就是驳了天子的面子,一顿骂肯定是少不了的。
这个高世用,明明是他票拟的奏疏,却要拉自己来顶缸,真真是老奸巨猾。
但是没奈何,内阁如今以他为首,出了这种事情,他就算不愿意,也得出面。
叹了口气,陈循起身,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随你走这一趟吧!”
陈老大人可以的在“随你走”这三个字上,加了重音。
那意思很明显。
虽然陈循认为,奏疏就是让他来票拟,也不会是其他的意见,但是说到底,不是他票拟的。
既然事情是你高世用惹出来的,那到了天子面前,这霉头就得你来触。
我陈德遵,是“随你”走这一趟,可不是主要发言人。
相对而言,高谷却是平静的很,脸上浮起一丝笑容,拱了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次辅了。”
他心里清楚,这个陈德遵,就知道在面子上争高下。
真到了天子面前,高谷才不信,他会愿意放弃次辅先开口的机会。
毕竟,这种小细节,往往体现着地位的高低。
对于陈循这个官迷来说,断断不会因“小”失“大”。
他也就这会,逞一逞口舌之利了。
两个人虚情假意的起身,刚走到门口,迎面就见着身着宦官袍服,带着皮帽的成敬走了进来。
然后,高谷就看到,陈循以不符合自己年龄的速度,一下子窜了出去。
接着,满面笑意的迎着成敬过来的方向,拱手为礼,道。
“成公公可是为天子刚刚批复的礼部奏疏而来?”
成敬停下脚步,神情略有些疑惑,道。
“咱家是……”
话未说完,就被陈次辅打断,道。
“老夫就知道,天子不会如此妄为,宗室进京,劳民伤财,靡费甚重,如今朝廷国库吃紧,天子体恤宗室,想来是让成公公来拿回礼部的奏疏的?”
高谷在一旁,念头一转,就明白了陈循的用意。
这件事情,涉及到天子的面子。
他们两个阁臣,谁来提都不合适。
只有成敬是天子的身边人,说了也不会触霉头。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