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皇兄何故造反? 第174节

作者:月麒麟
若是在大理寺审案,即便最后大理寺审不出什么来,朝廷上下也难免非议,是他这个七卿借势强压三司,以致三司不敢审判。
但是廷鞠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要是廷鞠都审不出什么东西,那之后就再也不会有人拿这件事情来做文章了。
深吸了一口气,石璞拱手道。
“陛下,所谓清者自清,臣之前的确和王振有所结交,但是那都是公务往来,并无私交,既然三法司要请廷鞠,臣也愿配合,以还臣之清白。”
第207章 抽丝剥茧
文华殿。
丹陛之下,文武分列两旁,天子高居于上,两侧分别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成敬和掌印太监金英。
大殿正中央,大理寺卿俞士悦,左都御史陈镒,刑部尚书金濂三人立于左侧。
在他们的对面,则是面无表情的工部尚书石璞。
少顷,金英上前,高声道。
“圣谕,工部尚书石璞,涉及行贿王振谋得尚书位一案,准三法司所奏,今日于文华殿,由大理寺卿俞士悦主持,廷鞠此案!”
“臣领旨。”
俞士悦上前,拜倒在地,恭声领谕。
旋即,俞士悦起身,回到原地,沉声开口道。
“石尚书,锦衣卫查得,正统十三年二月四日,你奉命回京述职,在当月十二日与十七日,你曾两次入王振府中,分别赠与王振一副蔡襄墨宝及一方端砚,并有珠帛金银若干,可有此事?”
面对这么大的阵仗,石璞倒是冷静的很,惜字如金,道。
“确有此事。”
俞士悦紧跟着问道。
“好,本官曾查阅吏部档案,你四日入京,吏部于当月十日,给出考评,为中等,次日,吏部拟平调你任南京大理寺卿,你可知晓此事?”
石璞略一沉吟,却是轻轻摇了摇头,道。
“吏部人员调任,乃是朝廷机密,本官并不得预闻,不过,吏部的确曾给出中等考评。”
这就是在睁着眼说瞎话了。
到了三品以上,怎么着都在朝中有些交游势力,吏部拟定的调任名单虽然轻易不会对外透露,但是却算不得什么不可透露的机密。
有点人脉的大臣,尤其是像石璞当时那样,地方进京述职的官员。
在京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每天基本上都在打听自己的去处,甚至于,吏部有些时候,也会暗示一番,好让他们提前做准备。
所以当时,石璞定然是知晓的,只不过,不方便承认而已。
对于石璞的否认,俞士悦显然早有准备,他转过身,对着天子拱手一拜,道。
“陛下,请准臣传召证人上殿。”
上首很快传来声音。
“准!”
俞士悦转身,朝殿外喊道。
“带证人尹良上殿。”
殿外早有大理寺的戍卒等候,闻言,带着一个身着深青色官袍的年轻官员来到殿中,拜倒在地,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座上并无声音传下,于是,俞士悦便直接问道。
“殿下何人?抬起头来。”
那名青袍官员抬起头,看着大约四十多岁,脸色苍白,显然是没睡好觉,发髻微微有些凌乱,显得狼狈不堪。
听到俞士悦的问话,那人回道。
“下官吏部文选司主事尹良,见过寺卿大人。”
俞士悦点了点头,问道。
“正统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吏部曾考评时任山西布政使石璞的政绩,结论为中等,当时,吏部尚书王直拟定石璞平调南直隶,为南京大理寺卿,此事你可知晓?”
青袍官员尹良擦了擦汗,道。
“知晓,是下官奉天官大人命,将案牍送往通政司。”
俞士悦接着问道:“那你可曾,向其他人,提前透露此事?”
尹良沉默片刻,眼神有些躲闪。
见此状况,俞士悦厉声喝道。
“尹良,此乃廷鞠,陛下在上,若有假话,便是欺君罔上,你当如实回答。”
“大理寺已然侦得,在你去往通政司的路上,曾有人看到,你和石璞相谈了盏茶时间,可需本官,再传证人上殿?”
尹良打了个激灵,磕了个头,道。
“陛下恕罪,当时石尚书向臣打探调任结果,说是要提前准备准备,臣一时糊涂,想着此事已定,便透露了几句。”
尹良的声音越来越低,俞士悦却依旧冷着脸,沉声道。
“具体透露了什么?可曾收受财物?”
“这……”
尹良一阵犹豫,但是抬头看见俞士悦面无表情的脸,还是道。
“当时,石尚书给了下官两个金锞子,下官只对他说,可能要往南京,执掌刑狱之事,别的未敢多言。”
说罢,尹良脸色灰败的低下了头。
他知道,这话一说出去,他的仕途算是走到头了。
两个金锞子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落在这件事情上,也足以让他滚回家去。
这一点,看满朝文武望着他嘲讽和可怜的目光,就知道了。
俞士悦不再管尹良,而是转过身,对着石璞问道。
“石尚书,尹良所言,你作何解释?”
石璞的脸色颇不好看。
他的确没有想到,俞士悦竟然连这么一点小细节,都抠的这么死,甚至为此,连吏部都敢得罪。
要知道,这尹良的官不大,可也是正六品的文选司主事。
就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证据,他不惜把尹良拉到廷鞠现场来作证。
敢下这样的血本,看来是真的要咬死他了!
冷哼一声,石璞淡淡的道。
“时年久远,老夫年纪大了,记不清楚事情,也是正常,何况,就算是老夫打探过自己的去处,也是人之常情。”
“老夫既未干预铨选流程,也不曾鼓动尹良拖延时日,难不成,俞寺卿想拿老夫随手给的两个金锞子当证据,指控老夫行贿?”
俞士悦摇了摇头,依旧冷静,道。
“石尚书说笑了,那两枚金锞子,最多不过十几两银子而已,谈不上行贿。”
“不过,还有一事,需向石尚书质询,当月十一日朝会上,前工部尚书王卺曾当廷怒斥王振乱权僭越,于王振当廷争吵近半刻钟,此事,石尚书当时是否知晓?”
石璞皱着眉头,脸色黑了起来,但是依旧淡定,道。
“此事发生于早朝之上,本官当时为从二品山西布政使,既然在京,循例当有资格上朝议事,本官自然知晓。”
“石尚书肯承认就好。”
俞士悦脸上浮起一丝笑容,转身面对群臣,道。
“按照石尚书本人以及尹良的证言,可以推断当时的情况如下。”
“石尚书于当月四日进京接受吏部考绩,十日,吏部考功司核定政绩为中等。”
“按例,三品以上大员的升迁调转,需经尚书核准,十一日,文选司拟定平调石尚书为南京大理寺卿,报尚书核准后,由尹良将奏疏送往通政司。”
“途中,石尚书拦下尹良,获悉了自己平调的大致去向为南京,司刑狱之事。”
“次日,石尚书携金银财帛及端砚一方,前往王振府邸拜访,可是如此?”
第208章 死无对证
感受到殿中群臣,逐渐变得有些惊疑的目光,石璞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不得不说,俞士悦在大理寺这么多年,不是吃干饭的,堪称是刑狱的大家。
这一番话下来,看似是在陈述事实。
但是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就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石璞回京述职,从尹良的口中得知,自己即将平调到南京大理寺任职。
不甘心之下,又刚好遇见前工部尚书王卺和王振当廷冲突,于是便想要通过贿赂王振。
先是逼迫王卺致仕,然后替代王卺,拿到了工部尚书之位。
逻辑上完全说得通,但是可惜……
冷笑一声,石璞反唇相讥道。
“方才俞寺卿所说的,俱是事实,即便老夫承认,那日和尹良有交谈过,也去过王振的府邸,又能说明什么?”
俞士悦在大理寺待了这么多年,善断刑狱,但他石璞就是好欺负的吗?
别忘了,当初他在江西任按察使的时候,也同样是以善断疑难案件闻名。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