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皇兄何故造反? 第190节

作者:月麒麟
想要立的稳,就得应付的了来自外界的挑战。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今天的经筵上,他狠狠的落了一次王翱的面子,算是彻底撕破脸皮了。
接下来,要么是他们干掉王翱,让他乖乖的从首辅的位置上下来,要么,他们俩就等着被王翱腾出手来收拾。
反正,就是没有退路了!
凭着这么多年在京城当中的经营,应该说,陈循觉得,自己胜算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今天的经筵上,天子明显察觉到了什么,但是什么都没说,更让他增强了信心。
但是当自己和高谷的联名奏疏递上去之后,他不知怎的,总是感觉心绪不宁。
心头一阵杂乱,笔尖上的墨汁再度弄污了一张崭新的小票之后,陈循索性搁下笔,起身往高谷的公房中去。
不过,他刚站起来,公房前就是一暗,紧接着,高谷的身影出现了门口。
陈循有些惊讶,上前两步,将高谷引到桌前坐下,又命外头的中书舍人上杯茶来,方开口问道。
“世用,你怎么来了?”
高谷的脸色颇不好看,直接了当的开口道。
“德遵兄,刚刚我手下的舍人来说,今天王九皋下了经筵,没有回内阁,直奔了吏部衙门。”
“他在吏部待了一个多时辰,然后便递了进宫的帖子,这会,应该已经在面圣了。”
“与他同去的,还有老天官和王简斋。”
王翱字九皋。
听了高谷的话,陈循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吏部?”
“天官这些日子,闲散的很,虽不知为何一直没有递奏本,但是左右也就是这些日子了,他去吏部作甚?”
高谷沉着脸色,往外头瞥了一眼,见一帮中书舍人都在各自忙碌,于是压低声音,道。
“德遵兄难道忘了,内阁今非昔比,往日里阁臣简拔,全靠臣下举荐和圣上中旨,但是如今,只怕这王九皋,要倘出第三条路。”
陈循睁大了眼睛,花白的胡子一抽,深吸了口气,道。
“你是说,廷推?”
高谷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王九皋这个时候,往吏部去做什么……”
陈循从椅子上霍然而起,冷声道。
“他竟敢如此?就不怕后来之人唾弃他吗?”
内阁和其他的衙门不同。
严格意义上来说,内阁并不是一个衙门,而是一个差遣,所谓“入直文渊阁”。
因此,在内阁大臣的选用上,皇帝有着极大的自由权,可以不必受铨选流程的制约。
通常情况下,朝臣入阁,要么是由臣下举荐,皇帝同意。
要么是皇帝中意某个臣子,直接中旨入阁。
基本上不会有其他的情况出现。
所以,在以往的时候,内阁大臣的品级混杂。
有二品尚书兼任的,有三品侍郎兼任的,也有五品的侍讲学士兼任的。
但是,正如高谷所说,内阁今非昔比。
天子金口玉言,给内阁划定了典制,虽然依旧没有在朝廷当中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衙门。
但是,内阁大臣的品级,却已然划定。
凡是入阁的阁臣,本官为五品大学士,却统一要加六部尚书衔,也就是说,内阁大臣的品级,实际上视同二品尚书。
如此一来,内阁大臣,就有资格参与廷推了!
廷推是专门为三品以上大员所设的铨选程序。
之前的时候,内阁品级不定,所以谈不上廷推,但是如今内阁改制,自然也就有了这个资格。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要斟酌的地方。
比如,内阁并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衙门,本质上还是一个差遣,而廷推是任命朝廷命官的程序,用这个程序来选拔阁臣,是否合适?
再比如,阁臣的任命,惯例是由天子亲自选定,如果改为廷推,相当于推翻了之前的成例,是否会引起天子的不满?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也是陈循如此勃然大怒的原因。
那就是,是否通过廷推任命阁臣,实质上涉及到了推举阁臣的权柄,到底归于内阁,还是归于吏部的问题。
陈循之前之所以没有往廷推上想。
就是因为,他觉得无论如何,王翱不会笨到这个地步。
老天官现在已有退意,明显不想过多干涉朝廷的政务,只想着安安稳稳的能够致仕。
有内阁之前的成例在,只要这次举荐朝臣成功,是有很大概率,将之后推举阁臣的权柄拿到内阁的手中的。
如今内阁典制刚刚大动,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机构,这个时候内阁抢到的任何权柄,都将成为以后的“旧例”。
这影响的可不是他们几个人,而是之后入阁的所有阁臣,手里的权力大小与否。
所以,陈循始终没有想过,身为内阁首辅的王翱,竟然会将到了手的权柄,拱手让给吏部?
要知道,让出去容易,想要拿回来,可就难了!
面对怒火冲天的陈循,高谷苦笑一声,摊了摊手,道。
“是否会被后来之人唾弃未必,但是他若真的如此做了,只怕我等此次要徒劳无功。”
“别忘了,老天官或许已经无心朝务,但是那位等着接任天官的主,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第227章 摊牌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有中书舍人探头进来,禀道。
“次辅,高阁老,首辅大人回来了,随同过来的,还有宫里的成公公,如今在西公房等着,说是有旨意。”
陈循和高谷两个人心中一沉,对视一眼,便读懂了对方的意思,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
两个人同时起身,不多废话,直接便到了最西边的公房里头。
内阁和其他的衙门不一样,办公地点在宫廷内,实际上就是宫城最南边拨出来的一排房间。
因为西边靠近宫城正门,因此西边的公房也就被用来了待客。
几个房间相隔不远,两步路的工夫,陈循和高谷就见到成敬和王翱二人,正在房中用茶,后头有几个中书舍人候着。
两人一改方才的怒意和阴沉脸色,笑意盈盈的踏进门,拱手道。
“见过首辅,见过成公公。”
“方才下头人来通传,说公公有旨意送到,我二人手头有些公务,耽搁了些许,让公公久等了。”
陈循两人客客气气的,王翱和成敬也没摆架子,亦是起身回礼。
成敬道:“二位先生客气了,咱家不过刚到,屁股都还没坐热呢,何谈久等?”
说着,成敬指了指身后的一帮小内侍,开口道。
“快要晌午了,陛下赐了宫宴给几位老大人,顺带着,有两道诏旨,要辛苦几位拟了拿去用印。”
于是,陈循和高谷二人不敢怠慢,王翱也回到了两人中间,三人一同下拜。
成敬道:“上谕,内阁典制新设,权重事忙,不宜身兼二职,着,免去陈循,高谷二人翰林院学士一职,专心内阁政务。”
“另,国子监祭酒萧镃,政绩卓著,德行昭然,掌国子监数年,备受学子赞誉,擢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
话音落下,成敬便瞧见,底下陈循和高谷二人竟似是没反应过来一样,愣在了原地。
幸好,内阁不是只有他们俩人,王翱拱了拱手,道。
“臣等领旨。”
起身之后,王翱又客气的说:“已是晌午,不如成公公留下,和我等一同用饭如何?”
成敬拱了拱手,道:“陛下赐的宫宴,给诸位先生,咱家可无福消受。”
略停了停,瞥了一眼在舍人搀扶下起身的高谷和陈循,成敬从袖子里拿出两份奏疏,递到二人面前,道。
“陈次辅,高阁老,这是你二人今日的联名奏疏,可巧,老天官和首辅大人也上了本,请求增补阁臣,两份奏疏,陛下都批过了,咱家刚好过来,就捎带手带过来了。”
“增补阁臣一事,陛下已交给了吏部去办,不出意外的话,老天官会在三日之后,主持一场廷推,二位老大人可以放心了。”
刚一说完,成敬就感到两道慑人的目光,直直的朝自己看来。
再度行了个礼,将奏疏搁到两人面前的桌案上,成敬道。
“如此,咱家就不多呆了,告辞。”
说罢,带着手底下的人,赶紧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几个中书舍人和提着宫宴的小内侍,也察觉到气氛不对,搁下手里的饭盒,也连忙退了出去。
等房中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陈循和高谷两个人也缓过劲儿来了。
快速的浏览了一遍,成敬留下的两份奏疏。
陈循死死的盯着一副没事人一样,在一旁椅子上坐下的王翱,咬着牙道。
“首辅大人,果真好手段,只是不知,你拿翰林院和推举阁臣两样权柄,去换你一人的地位稳固,可还安心?”
不得不说,尽管他们俩已经有所预料,但是依旧没有想到,王翱出手竟这么狠。
不仅将推举阁臣的权柄,拱手让给了吏部,而且还直接奏请天子,削去了他们翰林院的权柄。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