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汉世祖 第48节

作者:芈黍离
“也不知吾儿匡赞现今如何了?河中,可从来都是个是非之地!”突兀地,赵延寿想起了自己那个在河中当节度使的儿子赵匡赞。
“想来,也不容易吧!”
思虑间,几名甲士突然闯了院中,心下一惊,赵延寿抬眼一看,只见那个年轻得过分的二皇子施施然地走了进来。
见着坐在井边的赵延寿,刘承祐冷淡的神情间透着自信与强势,轻轻地说了句:“燕王!”
赵延寿自觉一世英雄,想在刘承祐面上端一端架子,但终究不得不低头,在刘承祐玩味的目光下,没能坚持住,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起身相迎。
“燕王近来可好,伤恢复得如何了?”没有在意赵延寿那点矜持的矫情,刘承祐随口说道,一张嘴,一股子胜利者的姿态扑面而来。
“有劳皇子殿下挂念,已无大碍!”下意识地摸了摸手臂,受创处尚有疼意。
“此前俗事缠身,不及探视,还请燕王切莫见怪才是。”刘承祐说。
“殿下历戎机,理案政,阶下之囚,岂敢劳烦?”赵延寿说道。
应付刘承祐,赵延寿显得很是小心。在他看来,刘承祐正当少年得意之时,竟然摆出这样的姿态,绝对有问题。
刘承祐脸上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就像念台词一般:“孤此番,带了些肉食,欲与燕王共享!”
言罢,便慢悠悠地,往房中去。
不大的屋子中,桌案布置简单,与赵延寿对面而坐。李崇矩拆开手中提着的几个油纸包裹,摊开,一股子肉香味便飘散开来。
肉,是羊肉。做法很简单,看起来还挺油腻,味道很重,但吃得很爽。在物资稀缺的当下,能沾点油星,便是美食了。
估计是这段时间以来的清淡日子太熬人,赵延寿吃得很带劲儿。
“孤已下了禁酒令,只能以茶代酒而敬了!”舔了舔嘴唇,刘承祐拿起一杯清水,示意了下。
赵延寿立刻相应。
饱餐肉食之后,赵延寿来了精神,看着刘承祐那张年轻的脸,沉着声音试探问道:“不知皇子殿下此来,有何见教?”
从赵延寿的语气中,刘承祐能感受到些许急躁,丢下手中剩下的一块骨头,拿起一方手帕擦了擦手,不答反问:“燕王可有意回幽州?”
“嗯?”赵延寿稍微愣了下,疑声道:“殿下此言何意?”
“燕王为契丹经营幽州十载,但因汉臣的身份,便饱受契丹贵族的猜忌。十年辛苦,化作一抔烟尘,甚至性命不保,燕王是否甘心?”刘承祐继续发问。
眉头凝了起来,赵延寿眼神中怀疑之色愈浓了,看着刘承祐,也不刻意装什么小心谨慎了:“殿下来访,究竟有何目的,且直言吧!”
见状,刘承祐也不兜圈子了,他本不是个喜欢兜圈子的人。与赵延寿对视着,刘承祐直接说:“孤欲放燕王北归幽州,并奏明天子,以幽燕之地为封地,世袭罔替!”
闻言,赵延寿看着刘承祐那张平静的面孔,眉毛扬了扬,却没什么兴奋,讥诮:“好大的允诺,可惜,却毫无实处,幽燕可还在契丹人手中。难道,还要我亲自去夺吗?”
“正有此意!”刘承祐却是很坦然地点了下头。
赵延寿直接被气笑了:“殿下若是来戏弄我这个阶下囚,那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孤,可没有什么闲情逸致与燕王相戏!”刘承祐面色如常:“燕王在幽州经营十载,再加先父遗泽,可谓根基深厚,拉起一支队伍,并不算什么难事吧!”
赵延寿呆了一下,沉下心思量了一会儿,慢慢地,眼神中闪过一道亮色:“你是欲让我搅乱幽州局势,牵制契丹精力,为你家江山缓解压力,甚至成为你们面对契丹的屏障!”
“可以这么理解!”刘承祐点头。
赵延寿直接冷笑道:“这是让我去送死!”
“这是一场赌博,就看燕王,愿不愿意赌了!”刘承祐悠悠然地说:“燕王如今,已不容于契丹,于新朝,或许我父仁慈,不取你性命,但今后,恐怕只能做一田舍翁了。燕王正当壮年,可甘心?面对契丹人的背弃,就没有报复的想法?”
闻言,赵延寿摇了摇头,表情间似乎有点轻蔑:“这等激将之法,于我无用!”
面对他的反应,刘承祐仍旧一副心如止水的样子,自顾自地说着:“栾城一战,契丹损失惨重,可谓伤筋动骨,国内局势必然动荡。南下灭晋,幽燕的汉民胡人,都被过度压迫,随时可掀起一场变乱。孤听闻,那永康王耶律阮,集兵于幽州,夺取帝位之心,昭然若揭。契丹的情况,燕王想必也有所了解,那皇太后述律平,能允许东丹王之子为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刘承祐慢悠悠地说着,语气中怎么都透着一股诱惑与鼓动。赵延寿默默地听着,且渐渐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孤与燕王,推心置腹。还是那句话,就看燕王敢不敢赌这一次?”
刘承祐的声音再度响在耳边,赵延寿回过神,看着他:“裂土封王,你有这么大的权力?”
“自然没有!”刘承祐说:“不过,如燕王之言,幽燕之地可还在契丹人手中,新朝并无力北上。与其让我汉家国土沦落异族之手,让我汉民饱受胡虏欺凌,莫若交由燕王统治。我有信心,说服天子!”
闻言,赵延寿晃着脑袋又笑了:“你可真是高看我了,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在幽州起事!”
“孤为燕王准备了一支军队!”
第107章 深思熟虑
涉及生死前途的事,不是刘承祐随随便便就能忽悠得住的,当然,刘承祐自己都不觉得,赵延寿会一说就通,轻易应承了下来。
恢复了平静,刘承祐静静地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赵延寿。一副十分有风度的样子,坐了一会儿,轻声说道:“此事不急,燕王可以好好考虑考虑!”
起身,作了个礼,刘承祐招呼着侍卫,撂下还沉思着的赵延寿,缓缓走去。出门之前,停下了脚步,刘承祐似乎偶然想到了一般,说道:“对了,忘了告诉燕王。南边传来消息,汝子河中节度使赵匡赞已进表天子,表示臣服……”
赵延寿顿时回过了神,表情变了变。
……
暮色降临,夏夜的真定州衙,被一片不算明亮的灯火点缀着,倒是衙堂,灯火通明。
堂间,几名心腹将领聚集在一块儿,就刘承祐的对赵延寿之议,发表看法。不过,刘承祐显然已经拿定了主意,并没有多少转圜的余地,且有过通盘考虑。与其说是听取下属们的建议,不如说是向他们解释自己的想法。
几名将领,面色沉凝,一时沉默,还是向训,继续保留他的意见:“末将还是觉得,不值得!”
“赵延寿此人,不可信!”这是马全义的意见。
“契丹人在幽燕的势力仍旧不弱,纵使如殿下所言,契丹发生夺位内耗,仅凭赵延寿想要占据幽州,也不容易!”慕容延钊说。
“我的目的,不在于赵延寿能否夺下幽州,只在于他能在幽州闹出多大的动静,能给契丹人造成多大的麻烦!”刘承祐终于开口了。
“可是,局势的发展当真能像殿下所预想的那般发展吗?”向训摇头道:“赵延寿当真敢与契丹人作对?纵其北上,倘若他再投靠胡虏,又当如何?”
刘承祐终于露出了一抹沉思。向训所言,倒不是没有可能,别看赵延寿现如今好像不容于契丹,但一旦发生什么变化,再投靠一次,当一回带路党,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心理压力。
在中原,各镇节度,降而复叛,叛而复降,都不算什么稀罕事。
刘承祐只稍微顿了下,环视一圈说道:“这段时间以来,诸位想必也听到了一些传言吧。言,栾城一战,是孤与赵延寿里应外合,互通有无,燕兵举于内,我军攻于外,方有此大胜!”
“如今,这个消息已经开始向幽燕之地扩散开来了……”
听刘承祐这有些突兀地说着这么一小段话,众将一愣,不过一直没说话的郭荣与魏仁浦几个倒是很快明白了刘承祐的打算。
刘承祐也不故意卖关子,直接说:“纵使赵延寿再敢投靠契丹人,哪怕契丹人也愿意再收纳他,我要让赵延寿自己都感到心虚!”
将领们,对此不怎么敏感,反应多少有些迟钝。不过,总归有聪明人,领会到了刘承祐的想法,包括默默地待在一旁的陶谷。
此时,见众人沉默,眼神闪了两下,朝刘承祐行了个礼,谨慎地说道:“殿下,下官在东京的时候,便有耳闻。赵延寿有问鼎江山之志,辽主耶律德光也曾允诺他,拿下中原,立其为帝。只是后来辽主背约,才使其心负怨气,与胡人发生龃龉。”
“殿下允他幽燕的封地,是不是有待商榷。”
果然,文人看问题点总归是有所不同的,陶谷就差直言提醒刘承祐,赵延寿有称霸之心,不可放过。
但刘承祐的政治嗅觉似乎并不敏锐,好像没有听明白陶谷之意一般,摆了摆手,淡定地说道:“此时于我朝而言,幽燕之地,在契丹人手中与在赵延寿手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副自信的淡定模样,又补充一句:“纵使赵延寿有不臣之心,那又如何?”
“倘若赵延寿真能夺下幽州,确是不失为一招妙棋。”这个时候,郭荣终于开口了。
话不多说,态度虽有所偏向,不过好像有半句话没说完的样子。显然,哪怕是郭荣,对刘承祐的决定,心里都有些保留。
然而,还是那句话,事情的发展,很可能并不会按照他的想法进行,太不可控,刘承祐显得有些想当然了。
不过,有些事情,哪怕明知道风险大,也有去做的必要。按照刘承祐的想法,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赵延寿北去,直接再向契丹臣服,然后再度成为契丹南侵的急先锋。
然而,不说这种可能性有多少。即便如此,经过栾城一战的重创,契丹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国力,再度有余力南下。且,他们首先得解决内部矛盾。
经过冯道、魏仁浦等人的不断深入分析了解,耶律阮与辽国皇太后述律平之间,大概率会有一次争斗。
看得到风险,当然也得看到风险背后的巨大收益。若赵延寿当真能拿下幽州,便可使其成为刘家江山的北部屏障,缓解北部的防御压力。
届时,将之定位成“北汉”,成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一旦中原稳定,恢复实力,届时从赵氏手中夺回幽燕,绝对比直接从契丹人手中直接夺回来要容易一些。
再不济,赵延寿失败了,也能给契丹人造成麻烦,削弱幽燕稳定性,破坏其发展,使其短时间内不能继续为契丹的壮大提供养分。
考虑得再多,刘承祐心中却不由感叹,还是眼下军力不足,国力不继,形势不利于外战。否则,趁着栾城一战的影响,此时是中原重新夺回幽燕,重建北部边防的最好时机,而不用刘承祐在此,费尽心机得搞这些事。
大概也都看出了刘承祐的决心,没人继续劝阻了,因为如其所言,不管事情成不成,对新朝的影响并不大,只当作尝试一波。
不过,张彦威最后提出了一个异议:“殿下纵赵延寿北去亦无不可,只是为何要将燕兵给他,这点末将不能赞同,只恐养虎为患啊!”
“倘若只赵延寿一人,能在幽州闹出多大动静?”刘承祐反问了句。
对燕兵的事,刘承祐也是有过考量的。还是那句话,这股部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吞并的,彼辈早自成一系,且根基家小都在燕地。强留之于国内,除非彻底打散,否则迟早必生祸乱。
与其如此,莫若放其回幽州,跟着赵延寿掀起一场惊涛骇浪。这些人,可都是契丹人兵败的罪魁祸首,手上基本都染着胡人的血,短时间内,还是可以期待一下他们回到幽州后发展的。
想得多,然而,到最后,重点还在赵延寿身上。
要是赵延寿不干,那刘承祐一时间还真找不出可以替代的人,届时,刘承祐就是自己做多了表情了……
第108章 井陉
井陉,这座太行要塞,冀晋通衢,自从刘承祐进驻真定,占据镇州之后,便不复为胡人所据。关内的一些地方豪杰与俘虏、降卒,联合起来,将驻守的胡将与契丹军队驱杀了。其后送款臣服,被刘承祐任命为守将。
骄阳下,大队马军自东向西,轻驰而来,全副武装,旗帜鲜明,散发着让人一看便意识到的精锐气质。“刘”字旗肆意地张扬,连映在地上晃动的影子都显得意气风发的。
一营马军,加上侍卫营,一千余骑,护送着刘承祐西来。不过六十里的距离,哪怕体恤马力,也耗费了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
早早地便收到二皇子要来的消息,刘承祐至时,关内守军已然提前做好迎接准备。途中没有发生任何波澜,刘承祐顺利地抵达关下。
让他稍感意外的是,在迎接队伍中,多了一小股军队,距离井陉西南二十余里处,驻扎于彼的承天军下属部队。
提到承天军,当初刘知远极力做足了表演,领军东进要救晋帝石重贵,但实际上,到寿阳便停下了,其后便派军东向进攻那些侵扰的契丹军。
与契丹军队在平定、井陉之间,还是扳了几次手腕,将之击溃了,设立承天军,留下兵马戍守承天军寨,扩充了太原东面的防御纵深,给河东东线防御增加的一层保险。
显然,这才是他领军东进的真正目的,至于救石重贵,不过喊的政治口号罢了,当时都已经称帝,就算真救到石重贵了,估计也得给他整个暴毙。
对承天军士至此,刘承祐发出疑问,据领军的小校回答,是奉他哥刘承训的命令,先锋清路。并没有出乎他的猜测,刘承祐此次西来井陉,便是为了迎接他这个大哥。
“我大哥到哪儿了?”刘承祐问。
“回殿下,末将出发时,大皇子尚在平定城。山路行军不易,此时尚在山中,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井陉!”
刘承祐点了点头,算起来,他这大哥东来的速度并不算慢。
随便吩咐了几句,刘承祐下令麾下进城休息。抬眼望着关城上,随着夏风拂动的承天军旗与晋旗,刘承祐忽然觉得,那一排“晋”旗,看得有些刺眼。估计,随着越靠近东京,刘知远那边,也该有差不多的心理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