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汉世祖 第78节

作者:芈黍离
说完,一饮而尽,众将也都附和着。孙立乐呵道:“李将军,你只管回复殿下,我等都明白,请他放心。”
明白什么,明白多少,也许只有心里各自清楚。在场的这些人,原本在龙栖军的时候,可没有这般“融洽”,即便此时的和谐,有几分真心,也是不好说的。
郭荣又意味深长地给他们这场聚会定了个性:“我等今日小聚,只为同袍之间,相聚闲谈,喝酒,吃肉……”
“郭将军说得是,赶快,取肉食之。”孙立迫不及待招呼着:“闻着这香味,我便饿了。”
在这秋寒之日,一干人聚在一起,烤着羊肉,喝着热酒,聊着天,还是很惬意的。
“还要恭喜郭将军了,日后,我们得称呼你为郭使君了。”向训举杯,遥敬郭荣。
周边人闻之,也都俱向他道贺。在此次平叛战役中,实则就郭荣出彩一些,收获最大。次者便是孙立讨了个破城之功,余者似韩通、向训这干人,基本都只走了个过场,混了个资历。
刘承祐虽是主角,却也不能保证,凡有战事,就他的人表现出众,其他人都是用以衬托的背景……
面对众人的道贺,郭荣显得很谦虚,拱了拱手:“还仰赖陛下与殿下的提拔。郭某这心里,实则战战兢兢。”
郭荣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也明白,若没有刘承祐的影响,仅凭此前的战功与郭威的影响,是不足以助他登上一方节度之位的,尤其是澶州这么重要的地方。
不过其他人,看着郭荣,或多或少都带着艳羡。要知道,八个月以前,他还只是郭威府上一操持长短庶务的养子,如今,年纪轻轻地,却已官至节度,为一方使君,人生之际遇,端是神奇。
如今的郭荣,显然属于那种站在了时代风口的人杰,直接起飞。
……
刘承祐这边,被刘知远叫上,在高行周下榻处拜访。
面对父子俩亲临,高行周是受宠若惊,迎拜都有点慌乱。亲自带肉上门,也是在庭院中,随侍的宫人在旁伺候着,烤肉喝酒。
一开始,基本上只是寒暄些场面话,虽然无用,却有必要。喝了些酒后,刘知远问道:“高卿,魏博乃国家鼎足之地,朕以你老成持重,威德服人,拜你留守,替朕安守,以你统军之功封王,更是应有之义,何故拒绝啊?”
似乎早就等着刘知远的问话一般,高行周直接答道:“臣老迈不堪,此番领军,已是身心俱疲,恐无力承受镇守邺都之繁重。”
停顿了下,又道:“至于封王之事,更是万万不可。平叛之事,臣所行庸钝,而致国家空费钱粮,已是万分惭愧。破城灭贼,更是陛下之威与将士之功,臣又岂敢居其功而封王爵?”
对高行周的这副谦恭的态度,刘知远很满意。闻其言,笑了笑:“在朕看来,高卿是对朕与朝廷不信任,惧朕生疑,心中难安啊!”
“臣不敢!”高行周立刻抱拳,有点激动。
刘知远摆了摆手:“朕此来,便欲带给高卿一剂安心良药。”
“吾弟彦超,此战让高卿受尽了委屈,朕心中清楚,已教训了他。他倘若仍在澶州,恐你难安。高卿想来也听说了,朕欲将慕容彦超移镇他处,以郭荣为镇宁军节度,这个年轻人,很不错。”刘知远操着那越显磁性的声音,对高行周幽幽道来:
“另外,朕闻高卿有女,聪敏秀丽,处变不惊,欲纳之为我儿承祐侧妃,我们君臣之间结个亲家,你看如何?”
前边的话,高行周听得认真,等刘知远真道明来意,有些呆住了,看了眼边上抱着个酒壶暖手的刘承祐,愕然道:“臣女庸贱之姿,又尝为叛逆之媳,岂能伺候周王殿下千金之体?”
“朕说可以,便可以!”刘知远摆了摆手。
刘承祐小心地瞟着刘知远,眉头稍微蹙了下,此事事前,刘知远可没同他打过招呼。
第158章 洞房花烛夜
高行周仍旧迟疑,还欲说话,被刘知远伸手一挡,反问道:“难道高卿心中,对朕与朝廷,仍有芥蒂?还是,瞧不上周王?”
“官家言重了,老臣岂敢?”高行周哪敢接这茬,赶紧否认。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刘知远微微一笑,强势地说:“班师前有吉日,趁着平叛事定,就在邺都举行嫁娶之礼,求个双喜临门!”
在刘知远的目光压迫下,高行周略略苦笑,朝他恭敬一礼:“臣遵命!替小女,谢官家隆恩!”
“今后,你也是皇亲!都是一家人,对朕所委之任与封赏……”
到此刻,刘知远已经十分给面子了,诚意十足,高行周轻轻地舒了口气,起身郑重地拜道:“臣奉诏谢恩!”
“周王!”将事情定下了,刘知远这才看向刘承祐,朝他示意了下。
刘承祐神色平静,仿佛他俩谈的事跟他无关一样,等刘知远叫到他了,又很是干脆地起身,朝高行周行礼:“小婿,见过岳翁。”
“殿下免礼!”高行周可不敢端架子。
达成了目的,又喝了会儿酒,刘知远领着刘承祐告辞。离开途中,刘承祐被唤至御辇上伴驾,时不时地,刘知远要咳嗽几声。
“父亲要保重身体!”刘承祐蹙着眉,表示关切。
“无妨。”刘知远应了句,掀起窗帘,很没素质地朝车驾外吐了口痰,转头问刘承祐道:“你可知,朕为何让你纳高家女?”
“父亲要用高令公,欲安其心。”刘承祐说。
刘知远追问:“还有呢?”
刘承祐继续答:“高家三代为将,根基深厚,高令公名望甚隆,军中多故旧,联姻以笼络之!”
闻言,刘知远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盯着刘承祐,沉声问:“还有呢?”
“唔……”沉吟了一会儿,刘承祐尽量含蓄地答道:“魏博重镇,社稷所依,财赋所出。既任高令公为守,坦诚心腹,结为皇亲,可消除不少祸乱的风险!”
听完刘承祐的回答,刘知远眼神盯得他更紧了,沉默了一会儿,挪开了视线,嘴角翘了翘,轻声道:“你回去准备准备,纳妾事宜。”
“是!”
显然,刘承祐的回答,并没有在“点”上。但刘知远并没有再继续追问,他该是看出来了,刘承祐或许什么都清楚。
刘承祐当然清楚,与高氏结亲,不只是给他塞一个女人那么简单。娶高家女,一方面是笼络高行周,于大汉江山的稳定大有益处。而另一方面,此事若成,对刘承祐的益处才是最大的。
再联想到出征以来,一直到如今,刘知远的那些安排。他刘承祐,可以用帝心所钟来形容了。
激动、顾虑、疑惑、好奇……刘承祐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甚至有怀疑,是否自己自作多情了。
高行周这边,神情慨然地将高氏唤至身边,把皇帝赐婚的事情与她讲了一遍。
高氏女名怀瑾,端庄美丽,落落大方的,听完后,只是很平静地说道:“我知道了,爹爹不用担心。”
见其反应,高行周说道:“只是委屈你了,夫、翁新丧,这番又要新嫁!”
髙怀瑾轻轻地摇了摇头:“爹爹是不能拒绝皇帝的,否则必将为高家招惹祸端,为了父兄,女儿也甘愿!”
闻言,高行周重重地叹了口气。
见状,髙怀瑾终于螓首轻抬,看着老父,疑惑道:“陛下欲以我嫁周王,又封您高官显爵,显然是想要拉拢爹爹,足表其对您的重视。爹爹不必太过担心,我没事的!”
“我哪里是在担心这些啊!”高行周说。
迎着高氏疑惑的明亮眼眸子,高行周解释着:“要说这周王,年岁虽小,但观其才能,却是个良配。你乃新寡,入其门,恐受委屈啊!”
“不妨事的。”髙怀瑾平静地摇了摇头。
“更重要的事,我观这周王,实非池中之物,志向颇大,极受皇帝宠幸。前有破契丹之功,声威震撼天下,此番战事,更是被付以重权。这样的人物,唉,东京还有个魏王……”高行周道出他的顾虑所在:“日后这汉廷很可能有继嗣之争,周王若败了,恐怕又苦了你啊!”
髙怀瑾显然是个聪明的女人,经高行周这么一提点,反应过来了,细嫩的唇角绽放开一道淡淡的笑容,看起来有些苍白,转而安慰着其父:“如果真是那样,那也是将来之事。如今,爹爹与女儿,都没有选择。再者,周王殿下如爹爹所说,是个少年英雄,得伴其侧,却是女儿的幸运……”
婚事筹备地很快,并未大作操办,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宾客都没请满两桌,不过,却有阖城内外二十余万军民的祝愿。
用红绸装饰过了婚房之中,刘承祐一身喜庆,站在榻前,静静地打量着摘下凤冠的髙怀瑾,这还是刘承祐头一次见到这个女人。高氏的年纪实则并不大,只有二十岁,不过年纪虽小,但一身成熟的少妇风韵,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毕竟尝为人妻。
有些奇妙,正是他刘家的朝廷大军灭了杜氏,累其“家破人亡”,血债尚欠下不久,她这番却要嫁给刘承祐。
这是个美丽的女人,一般来讲,出身越高,家族越有底蕴的女人,就越漂亮,毕竟基因越优良。事实上,刘承祐并不是特别在意髙怀瑾的长相,哪怕她貌若无盐,丑如猪猡,他一样得娶。
只是,长得漂亮,带给人的心情会好不少。并且今夜,他可以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与其敦伦。否则,刘承祐定让其坐守空房。刘承祐头脑清醒冷静,但大老二没法不挑食……
髙怀瑾微垂着头,搅在一块儿的玉指凸显着其不平静的心情,她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平静与淡定。尤其是,在面对刘承祐的审视的目光的时候。悄悄地打量了刘承祐一眼,这个周王殿下,长相还是很不错的,就是那张脸,严肃地令人生畏。
她,有点不敢看刘承祐的眼睛,这个男人,给她一种十分特殊的感觉,淡漠之中透着强势。
“站起来!”终于,刘承祐说了句。
终于听到了小郎君的声音,髙怀瑾轻轻地吸了口气,听话地站了起来,并且紧随着刘承祐的命令,原地转了两圈,有些不明白,刘承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刘承祐,自然是在检察这高氏女的身段了。身材丰腴……
气氛,被刘承祐搞得有些怪异,大概是紧致的缘故,髙怀瑾心中直感发闷。忍不住,抬起头直视看向刘承祐,唤道:“殿下。”
刘承祐没有再说话,只是双手摊开伸直。
见他摆出这个姿势,髙怀瑾一时有些发愣,明亮的眼眸中恍过一丝无措。但这本是个聪敏的女人,很快便反应过来,轻迈莲步走到刘承祐面前,扬起玉手,给他解下外袍。
然后,从腰带开始,伺候着刘承祐脱起衣裤。
第159章 还朝
刘承祐纳高氏之后,在邺都,再无要事。立冬迫近,诏令下,平叛大军乃还,刘承祐携新妇随驾而返。九月十日御驾自东京发,战事终结,立冬而还,前后历一月的时间。
邺都乃至河北的事务,刘知远基本委托给高行周了,为了给高行周省却麻烦,又将职在澶州的慕容彦超移镇天平军(郓州)。有种发配的感觉,顾及慕容彦超的感情,以其同平章事,以使相之尊镇郓州,对这小弟,刘知远也是十分优厚了。
慕容彦超既移镇,郭荣则十分顺当地接替之,上任镇宁军节度,替朝廷治守澶州这北门锁钥。
还师途中,路经白马之时,刘知远果断将义成节度使刘信给调离了,给他升了官,擢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许州节度、同平章事。
刘信上任滑州,不过几个月,聚敛成性,贪黩无忌,又于治内大行酷法,苛虐百姓,滑州境内,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刘知远是实在没办法,只能将之给调离。即便委之为许州节度,也不让他就镇,而是命其随驾回开封,统领禁军。
此前就是因为信任,刘知远方才把滑州、澶州这等拱卫东京的要地交给刘信、慕容彦超。但经此行,刘知远是反应过来,这两兄弟虽然可信,但实无镇定地方的才干,反而长于祸害百姓,真以要地与之,初衷达不到不说,反而容易出大问题。
刘知远是真无奈,遍观宗室皇亲,要么就是才德欠缺,要么就是少不更事,可堪一用的,数一圈,竟然挑不出三两个。所幸,刘崇那个弟弟在太原,没有乱来,否则,他真想不出一个足够信任的人去镇守河东这龙兴之地。
刘信调离滑州,关于继任者,刘知远征求了刘承祐的意见。那股子意思,越来越明显了……
对此,刘承祐基本上是猜测刘知远的心思,给出一个人选,护圣都指挥使郭从义。
郭从义为人谨慎,富有谋略,文武双全。当然,这些是次要因素,最重要的是,郭从义是“老革命”了,与刘知远交情深厚。
当年因罪谪迁,因母丧北归还乡,刘知远出镇河东时,启用其为河东马步军都虞侯,其后便一直追随刘知远,剿匪、平叛、抗击契丹。大汉之立,亦有从龙之功,刘知远走晋、绛出河东,郭从义一直是先锋之任,最先进东京城的汉军将领,也是他。此番随军平杜重威,虽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的战绩,但苦劳总归是有的。
郭从义多才艺,能写文作诗,擅长工书,大概是因为有文化的缘故,为将十分内敛。在大汉朝诸将之中,不算出众,存在感不似史宏肇、刘信等人那般足,但确是那种不可或缺的类型,每有事,总能想到他。
这样一个有才干、资历足、值得信任的宿臣,用来镇守滑州重地,无论怎么权衡,都是上佳人选。刘承祐的举荐,显然很合刘知远心意,刘承祐几乎是眼见着其露出笑容,直接知会随行的中书官员书写委任制书。
杜重威之叛,于中原刘汉朝廷来讲,就像是一道坎儿,跨过去了,或许不是康庄大道,但动荡不安的局势眼见着稳定下来了,至少这个泥足巨人,又能艰难前行了。有杜重威的下场在前,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的各方节度们,眼见着消停不少。
不过好消息,姑且算是好消息吧,来自北方。燕王赵延寿报,辽军苦战幽州不克,撤退了。在幽州,耶律阮率大军南攻,也打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眼见着入冬,粮秣不继,士气衰落,而坚城难下,无奈退兵。不过撤退之前,掠汉民数千人北返。
北边的战事,可比邺都要残酷得多,损伤最大的,还得数幽燕的汉民。起初,耶律阮初至塞南之时,对萧翰、耶律解里等契丹贵族苛虐汉民,致汉人反辽异常不满。
要知道,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父子,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是治下胡、汉能够勉强“和谐”共存,这一下子,便使矛盾爆发出来,且异常尖锐,相互之间,血债满满。
耶律阮是个喜好汉家文化的人,对汉人也有一些特殊的“感情”,继位成为辽帝之后,便不顾诸大臣的反对,立他自开封抢的熟妇甄氏为皇后。
不过,围攻幽州难下的情况下,也就不憋着其豺狼之心了,派军大肆搜掠汉民,以其冲城。辽军厂于野战,短于城攻,自然不会以短击长,去强打幽州。以往南侵作战,胡骑主野战剽掠,攻城这种脏活累活都是又契丹国内的汉人、燕兵去做,但是如今燕人反了,幽燕动乱,于契丹人而言真是莫大的损失。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叛徒[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秦吏[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长安风流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