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126节

作者:张菇凉
他想着带着城内驻军倾巢而出给孙策迎头痛击,不料想冲入深山之后,周遭忽的火箭倾泻而来,寒冬腊月,草木枯黄,加之江风又大,这场火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吞噬了黄祖的两万三千大军。
由于所站地形北面是山脉,南面群山间还有长江急弯的口岸,许多将士被迫在大冬天的跳入了滔滔江水之中。
江夏固然比不得北方滴水成冰的寒冷,可寒冬下的江水,也足够在瞬息间冷到令人昏厥。
在一阵阵凄惨的哀嚎声中,江夏驻军或被烧死,或被淹死,最后仅余两三千人狼狈而逃。
孙策带兵一路追杀进了沙羡城内,太史慈、程普等人四面包围而来,一番血战后,屯兵两万多的沙羡竟然只有黄祖一人逃了。
甚至都顾不得妻儿老小,终是成了孙策的俘虏。
孙策也是个狠人呐,想起孙坚被黄祖所杀,直接将他全家妻儿老小杀了个干净。
“主公!清点过后,五个渡口的战船共计六千两百艘,艨艟、赤马俱有!”
“主公!沙羡粮草合计五万石,军械辎重太多,一时数不过来!哦对了,还有五百匹战马!”
“主公,府库里有钱八千万,金三万!”
太史慈、吕范和程普三人前来禀报这次沙羡之战的丰收,每个人脸上都笑的合不拢嘴。
江东啊,那是穷的可怕,有时候为了一点粮草,还得去打山越,四大家族的人总是嘴上一套、背地一套,根本信不过。
这一次的收获,可是极大的缓解了孙策的压力。
就连站在他身旁的周瑜都忍不住拳掌相击,“好!主公,此一战我们可算是声威大震了!”
孙策很冷静,只是点了点头,“公瑾,此番亏得有你,我们只折了一百多将士,可算是起兵以来获得的最大胜利,多谢你了。”
听出了孙策话里的惆怅,周瑜看向程普几人,扬了扬额,示意先行离开。
待得众人走后,他才沉声问道:“伯符,从广陵回来后你便一直郁郁寡欢,可是心中对广陵割舍不下?”
孙策双手搀扶在城郭上,苦涩一笑,“我割舍不下的不是广陵,是为了护着江东子弟离开的黄叔,是百骑劫营悍不畏死的幼平,是那些死在吕军马蹄下的江东好儿郎……”
江风很大,吹动着孙策白色披风猎猎作响,刚毅的脸庞覆盖着无法言喻的伤感。
过了许久,他才喃喃道:“还有,被蹂躏的尊严……”
想起被吕布一脚从马上踹下后,为了救自己而被射杀的马忠,想起支配江东恐惧的小霸王的尊严被这般践踏,不管多大的收获,总也高兴不起来。
每每想起那些不堪,他都觉得好像挨了一闷棍,整颗心瞬间就黯淡下来,无论多少阳光也无法照亮。
周瑜想安慰他,却不知从何处说起。
他一直都知道,所有的千秋霸业那都是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才能开始的。
作为人主,孙策经历的,其实远远不够多。
最后,只是闷声道:“伯符,想想刘备吧,其实我们的人生已经算得上坦途了。”
不可否认,刘备的那些经历,还是挺励志的,有那么一点百折不挠的味道。
可是啊,他是小霸王,不是刘玄德,是那个以威震天下、勇猛无比的项羽为人生目标的孙伯符。
正是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太史慈去而复返,快步跑来。
“主公,徐州加急快报!”
加急?
周瑜和孙策纷纷面色一沉,莫不是吕布想对丹阳下手?
接过快报,孙策原本阴郁的脸庞嘴角开始勾勒起来。
报仇的机会,来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灭吕关键人物登场
天下诸侯会在各州郡安排自己的眼线,如遇紧急情况,要用快马急报通知人主。
但,能安插多少眼线,快马速度几何,消息来源是否精准,这些全都取决于诸侯的实力。
比如袁绍、曹操、刘表和吕布,就拥有着能在中原各州郡都安插眼线的财力,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战报传回。
可孙策不行,因为眼线的培植和消息的传递是需要耗费不少财力的,他只能在徐州安插自己的眼线。
所以,徐州有什么紧急情况,他能第一时间收到战报,若是中原、北国一带,就得靠着口耳相传,甚至是文书谍报了,滞后性会非常严重。
孙策顾不得许多,他是将为数不多的斥候、眼线都安排在了徐州,毕竟,真正能对他造成威胁的,也只有吕布了。
又或者说,他想入主中原,吕布成为了不得不越过的门槛。
为此,他是启用了陆空两栖快报,除了战马急报,还有飞鸽传书,以至于在萧关大战第三天,他就收到了前线的军报。
就速度而言,这份战报可能连袁绍都还没看到,他便得到了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飞鸽传书的速度其实是最快的,但实用性并不是那么的高。
首先信鸽贵、饲养难度大,其次,它没有导航的,不是像电视剧里随手一抛就知道该往哪里飞。
正确的操作是,从小在丹阳养大,然后由斥候带离丹阳前往徐州,等有需要传递急报的时候,在腿上绑上内容再放飞,信鸽就会飞回丹阳。
但这种操作风险极高,信鸽飞行途中不仅要面对来自天敌的袭击,还有猎户的弓箭,往往放飞五只也只有一只能平安飞回丹阳。
再加上传递的内容极其有限,诸多限制条件下导致这种传递渠道并不为当局者采用,至少不会被当成主流手段采用。
“曹操当真了得,这一次跟林墨斗智斗勇,还是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从孙策手中接过战报的周瑜不由感慨。
在纵观全局的周公瑾眼里,偷袭萧关不是一场突发奇想的策略,而是从诗会便开始安排的惊天手笔。
原本以为林墨用诗会赚尽了伐曹先机,不料想他能将计就计诈病,反过来利用这场诗会。
这两人的智斗,还真是精彩。
“萧关乃曹操攻克徐州的粮道所在,萧关易主后,他十几万兵马就可长驱直入,徐州危亡在即,该我们动手了!”
拿下沙羡,大破黄祖,获得巨额粮草、钱财和军械都没让孙策这么高兴,“这一回,我必要一雪前耻,夺回广陵!”
“伯符……”
周瑜收拢竹简,表情凝重道:“驻守广陵的是吕布麾下头号大将张辽,听闻此人作战勇猛,锐不可当,虽只有六千兵马,未敢轻视。
莫不如从庐江下手,继而再下九江,如此耽搁了些时日,可最终无论是曹操胜还是吕布胜,我们都对广陵形成了两线夹击之势,站尽攻守之便。”
“不……”
孙策摇了摇头,果断的拒绝了周瑜的提议,“广陵乃丹阳前驱,只有握在我们的手里才有可能进一步壮大,入主中原。
更何况广陵本就是我们的,取之上合公义,中顺民心,下报私仇。”
从大局上看,其实两人看法都没有错,因为庐江也是有六七千人留守的,只不过周瑜的选择更为稳妥,毕竟淮南之隅距离徐州太远,救援不易。
再者,可以让曹吕双方的战局进一步僵持,或者是分出了胜负再做权衡。
而孙策的选择,则是追求一步到位,从江东的地理条件来看,便是庐江加九江,也不及一个广陵重要。
“可是……”
没等周瑜把话说完,背对着他的孙策已经扬起了右手。
少顷,孙策转过身来看着他,眸子如一潭死水,“公瑾,从广陵回来后,每每入夜,我都能看到黄叔、幼平和马忠跪在我面前哭泣,我都能听到惨死的江东儿郎在向我求救。
不能夺回广陵,我心难安……”
周瑜后退了两步,面色骤变,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未有一败的孙策在广陵吃了亏心里耿耿于怀,只道时间推移会慢慢好起来,可刚才话里分明听出是落了阴影,无论是为将还是为主,这都是极为可怕的一件事。
如果真是这样,那便拿广陵下手就是了,真正让周瑜悬心的是,他害怕孙策不是在广陵落了阴影,而是对吕布落了阴影。
被诩小霸王,有项羽之勇的孙策自到江东大小数十战未尝一败,可广陵一战,他被吕布败的那般轻松,高下颇有云泥之味,太过骄傲的人便如当空的艳阳,蒙不得半点云雾。
“那……让吕范带着这些缴获撤回豫章,主公带领将士们东进。”
孙策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太史慈,“立刻让快船沿江而下回丹阳报信,遣仲谋领三万军先一步渡江扎营,告诉他,务必严防张辽偷袭,至于攻城一事,待我们抵达再说。”
“喏!”
对此,周瑜也没反对,不过是作为先遣部队落寨而已,方便后续他们抵达后直接进行指挥。
而且,这个阶段的孙权已经经历了几次像样的战争,甚至单独指挥过跟黄祖的战斗,严白虎那一战,孙权也领兵接应过程普,想来是出不了什么问题的。
周瑜反倒是在考虑到了广陵后这一仗该如何打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伤亡。
大体局面必然是己方优势的,兵力上的碾压就不提了,曹操已经拿下萧关,接踵而至面对的,必然是徐州围城,即时吕军三军动荡,后方的广陵当也士气低落。
如果不想攻城,攻心怕是免不了了。
对于广陵有着极重执念的孙策没想这么多,吕布又不在,三万大军打六千还能打不过,这他可是不信的。
所以,这一刻的他,踌躇满志,阴暗的内心,终于照进了一缕阳光。
……
萧关城内,身披绒毛大氅的曹操站在议政厅中间,脚下是烧的发红的炭火,双手平举着取暖,面沉如水。
“如此说来,你也觉得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曹操翻转着双手,驱赶寒意。
“时间太过仓促,萧关又是咽喉要道,不当拿来弄险。”胡子发白的荀攸摇头否决。
四天了,从发现密道至今已经四天过去了,就是荀攸也拿不出太好的办法设计一出请君入瓮。
问题的关键是卡在了时间差上面。
你不知道吕军什么时候会通过密道潜伏进城,你可以派人在废弃库房周围守着,有人进来了确实能发现他们,可大军布置伏击是需要时间的。
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是至少半天的时间。
将士们要埋伏在民房周遭,弓弩手要进入指定地点,骑兵要整军备战。
显然,这一切你不可能提前准备,因为披坚执锐的埋伏是很费精力的,外加将士们精神处于紧绷状态,时间一久,难免陷入气竭状态。
是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事实上,很多的奇谋妙计都是吃上了时间差的福利而已,荀攸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确实不太可能存在请君入瓮的可能,只能安慰道:“司空,其实粮道已开,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兵围彭城即可。
吕布若龟缩不出,则顺势收复琅琊、下邳等郡,若是出城,便可迎头痛击。”
萧关到手了,赢面确实很大,可曹操心里还是希望能够将胜果进一步扩大以达到先攻心再攻城的效果。
足足四天时间他和荀攸也没想出太好的办法,饶是心中不甘也无可奈何,挥了挥手道:“那就让他们堵住地道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