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144节

作者:张菇凉
要想扩大书院,就只能是攻陷其他州郡,从那些府库里搜罗出来。
要是能攻入冀州,那不开玩笑的说,可以轻松把书院扩大两倍规模,如果实行掠地战法,世家也不放过,那五倍也不在话下。
不过就眼下来看,其实也挺不错了。
至少老岳父是很满意的,他环顾四周忙碌的学子身影和被堆放的整整齐齐的书册,有些感慨,“允文啊,当年在洛阳的时候,蔡邕号称是天下藏书最盛之人,家中藏书过了万卷,经学大儒从来就是受人尊重的。
可我从来就不敢想,有一天也能像他那样藏书。”
确实,在这个世界,书是最好的装饰品了。
二人闲聊间,内屋一个年约二十六七,身穿洗的褪了色的儒袍的男子迎了上来,朝着翁婿二人作揖,“在下单福,见过温侯、兰陵侯。”
男子容貌平凡,属于放在人群中也不会让人多看一眼的那种。
翁婿二人对视了一眼,吕布笑道:“跟我来。”
一行三人离开了安静却人头攒动的书院,来到了隔壁的议政厅内。
徐庶站在厅中间,林墨站在台案旁,吕布则是一屁股坐在了帅椅上,随后看着徐庶,上下打量一番后笑道:“徐庶,徐元直。在萧关的时候啊就天天期盼与你见面了。”
很简单的开场白,却让徐庶倒退了两步,原本古井无波的脸上浮现出惊骇的神色,嘴巴一张一合,欲言又止。
一旁的林墨压了压手,解释道:“元直当年在闹市杀人,为了避祸而改了名,即便如今到了徐州,担心家中老母的安全,也不敢以真名相待,毕竟颍川就是曹操的老巢,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如果说刚才吕布的话让他心生不安,那林墨的话便是让他如遭电击,开口就将他的底细都给刨了个干干净净。
他一会看看吕布,一会瞧瞧林墨,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却什么也记不得了。
“敢问兰陵侯,如何对区区在下这般了解的?”林墨会调查紫阳书院的学子,这一点他是早就清楚了的,毕竟他也清楚这紫阳书院说到底就是林墨在培植自己的势力。
可自己用假名这事,除了荆州几个至交好友,也就剩下昔日颍川几个同窗知道了,没理由这么快就查出来吧。
吕布得意一笑,“徐元直大才,可不是区区之人,你可听过赵子龙的名字?”
“赵将军英勇无敌,单枪匹马闯入数千曹军阵地寻找兰陵侯,尔后又全身而退在典韦手中救主,这事谁人不知。”徐庶面露狐疑,不晓得吕布为什么这么问。
“那你可知,他在公孙瓒麾下不过是一介军侯,后来还在常山赋闲三年。”
徐庶点了点头,“此事在下也有耳闻,听说是兰陵侯于阡陌之中识得千里马,温侯书信十三封,终请得赵将军出山相助。”
“说的好,我女婿有伯乐之才,便是籍籍无名之辈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在我女婿囊括之中。”
吕布食指中指并拢,指向徐庶,“便如你徐元直之名,就是允文告知于我。”
关于林墨能识人断物的本领,他也曾听过,比如甘兴霸,比如徐文向,比如赵子龙,只是徐庶很意外自己竟也在对方的囊括之中。
不过,徐庶对于自己的才华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不了解林墨为何能知道这么多的事情,一时间更为好奇了。
“元直,你既然选择留在了紫阳书院,自然是与我们志向相同,以后还望以诚相待。”
徐庶对着吕布做了个揖,“温侯当年手刃国贼,今又欲救天子出狼窝,在下虽不才,却愿意竭诚辅佐,略尽绵薄之力。”
光是这句话就足以让林墨肯定自己的判断,他也是个有气节的人,对大汉忠诚。
虽然老刘家如今已是人才凋敝,朝廷式微,可天下间还是有不少人心向汉室的。
这也是翁婿两人要给徐庶上一堂课的原因。
“元直,我且问你,当今国贼是谁?”林墨突然开口发问。
“曹操内挟天子以自重,外凌诸侯以自威。如今的朝廷在其淫威之下,早已纲常沦丧、礼乐崩塌,曹操自是国贼,兰陵侯何必明知故问?”徐庶说这话的时候,昂首挺胸,肃目起敬。
“对,不全对。”
林墨朝着徐庶走前两步,目视着他,不急不缓道:“还有一个国贼,袁绍。”
徐庶眸子微微一沉,试探道:“兰陵侯说的可是袁绍不救天子这事?”
“当时,天子已诏令各路诸侯勤王保驾,袁绍完全可以从邺县派快马赶赴东都洛阳救援,可他却没去,个中道理,还需要我再言明吗?”
关于这件事,他在荆州的时候就跟司马徽、庞统他们几个都谈论过,基本可以肯定袁绍目光短浅,忙着进军并州鲸吞公孙瓒的地盘,否则,以他当时的实力,曹操肯定抢不过。
一个称帝,一个不奉天子诏令,袁家这对兄弟,也算愧对四世三公的汉室圈养了。
“这件事袁绍确实昏昧了些,至多也是未尽臣道,论不上国贼之名吧?”徐庶对袁绍也没什么好的观感。
“眼下是没有,可你细想,一个能把吞并他人州郡看的比营救天子还重要的人,未来若是灭了曹操,不会成为第二个曹操吗?”
林墨辞色锋利,目光灼灼,端的一副忠臣帝党的做派,冷声道:“还有一件事不知元直知否,袁术兵败后曾向北国求援,袁绍怎么做的你知道吗?他竟然选择了接纳。
袁术可是篡逆称帝之人,袁绍如此行径,难道不是附逆吗?这等人,不算国贼吗?”
徐庶是何等样聪明的人,当然知道林墨说的句句在理。
真要细究起来,他也觉得袁绍要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后,大概率是会跟袁术一样称帝。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可没人能阻挠的了他了。
思忖片刻,徐庶便朝着林墨拱手,“兰陵侯话里意思在下明白了,欲救天子,扫清寰宇,必先联曹抗袁,再行灭曹。
只不知温侯与兰陵侯需要在下如何做。”
看吧,这就是聪明人,一点就通,不需要太复杂的解释了。
“袁绍兵多将广、粮草军械更是取之不尽,便是与曹操联手,我们胜算也极低,而且,照我估计,他应该会派一队人兵出青州牵制我们,然后举大军从冀州南下猛攻兖州。
曹操若是败亡了,我们自然是唇亡齿寒。”
林墨说完,吕布直接从帅椅上站起,走到徐庶面前,双手搭在他的肩头,语重心长道:“所以,为了还政天子,为了中兴汉室,我们需要元直屈身前往北国,引为内应。”
徐庶心头一沉,虽说两军对垒,兵不厌诈,可诈降做卧底这种事对于心中有气节的徐庶有些难以接受。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评书喜欢说,诈降计是东吴擅用、曹魏偶用、蜀汉弃用,自诩正统的人多是看重气节,对于诈降会不屑。
二爷总骂东吴是鼠辈,这里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林墨适时补充道:“此次入北国之人,不仅要才智过人,更要有为大汉忍辱负重之心,这等人才放眼天下能有几人,非是逼不得已,我们断不会向元直开口的啊。”
这与徐庶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不过在翁婿二人的配合下,他确实动摇了。
为救天子,为扶保正统,我辈中人屈膝又如何……
“我愿献身前往北国!”
短暂的考虑后,徐庶朝着吕布与林墨做了个揖,随后有些尴尬的说道:“可是,区区在下,如何能助温侯战胜袁绍啊?”
他是自认有些才华的,问题是北国士人想投靠袁绍的能从冀州排队到豫州来,远了不说,连郭嘉都在袁绍帐下做过事。
就名门声望而言,他还远不如郭嘉呢,寒门身份只身入北国,怕是连见都见不上。
“这一节元直尽可放心,允文早就为你安排妥当,只等你动身。”
见得徐庶已经答应,翁婿二人皆是松了口气。
这都能安排好?
徐庶当然知道这林允文的手段通天,借着那诗会占尽了便宜,当时也是看他这一身才华,才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心。
可他连这种事情都已提前做了部署,饶是聪明如徐庶也觉得有些发怵,“请兰陵侯示下。”
“你去河内找张扬。”
“张太守?”
林墨点了点头,“你去北国,他们可能瞧不上,可张太守去了,自是会有一定地位的。”
徐庶后退了一步,原来张扬也是你们的人……
随后,他混沌的脑子瞬间就清明了起来,妙啊,张扬是太守,当然会被重视,至少做也做出来给天下人看。
可他毕竟是武夫,有勇无谋,深入敌后无法联络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拿主意,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谋士帮着出谋划策了。
这盘棋可不小,林允文的手段,还是一如诗会初见时那般惊人。
“张太守的手上还有两万多兵马,应该不会都带去北国,即便带过去也会被袁绍提防而充入各营,所以兰陵侯应该是准备让他以败兵姿态进入北国吧。”徐庶顺着林墨的思路往下猜。
“元直聪慧过人,确实如此。”
林墨给了一顶大帽子给徐庶带上,后者却面露犹疑,“最后一个担心,败兵姿态出现,以袁绍如今的实力,就算接纳也不会委以重任,如何破局?”
林墨露出一抹笑,“放心吧,应对之策我早已给了张太守,你人到了那头,他便可随时动身。”
连这都安排好了,徐庶哑然失笑,拱手道:“敬佩敬佩,兰陵侯这么一说,我倒是想立刻动身前往河内,倒要看看你的手腕如何让我与张太守在北国站稳脚跟。”
看林墨成竹在胸的表情,徐庶知道他不是在装腔作势,可是这里头的分寸拿捏真的太难了。
最基本的一点,过去后必须得到足够的地位,别的不说,至少要能参与议兵,光是这一点就万难了。
对方阵营里的审配、田丰、沮授、逢纪、辛毗、郭图,许攸这些人,要么出身名门、底蕴深厚,要么智谋过人、军功赫赫,怎么可能与他们争那一席之位?
其次,要得到足够的信任,关键时候,甚至要套出粮草、行军路线等重要消息。
最难的一点,如何保证自己和张扬是进入到青州战线,而不是跟随袁绍进入伐曹战线?
这一点不仅困难重重,同时又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若是进入伐曹战线,根本帮不到吕布对付袁绍。
总不能帮着曹操来打袁绍吧?
这事太难了,徐庶自问也是有些才华的,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个程度。
不过林墨不说,他也就不好多问,毕竟今天才是第一天正式的认识,能被委以重任就很不错了。
只是这事难度在徐庶的认知里无异于登天,越是如此,心中那该死的好胜心就会越发驱使自己得到答案。
“温侯、兰陵侯,在下明日就动身前往河内面见张太守!”相比于一开始的迷惑、怀疑,现在的徐庶干劲十足,恨不得朝发夕至。
吕布这才说道:“元直可放心前往,我已派人暗中前往颍川将令母接来。”
徐庶一怔,作为可以为了母亲宁愿舍弃器重自己的大汉皇叔刘备的孝子,心中感动万分。
没等他说一声谢谢,吕布又继续道:“刚才没告诉你,是不想你觉得受了我的威胁,你放心,我一定以上宾之礼款待令母。”
脚跨两州、手握雄兵的人中吕布这般为自己着想,一瞬间就击穿了他的内心,徐庶鼻头发酸,带着几分哽咽,沉声道:“温侯放心,在下就算肝脑涂地也一定不负重托,只要入得袁营,必将他带入万劫不复深渊!”
“我等你回来。”吕布重重点头。
林墨,也长舒了一口气。
最关键的一步棋,终于以最完美的形式落下了。
在对方的阵营安插一位谋士天花板来与自己配合,这事想想就觉得期待呀。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无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长安风流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国士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始皇家的好圣孙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黑道特种兵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中华第四帝国[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