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173节

作者:羲和晨昊
第二百一十七章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待得楚王熊围与众人同饮之后,这才志得意满,紧接着又不禁是大笑了三声,并是接着说道:
“哈哈哈……话说寡人之所以要修建这一处章华宫,众人皆只谓是寡人贪图享乐!呵呵,其实真乃是大大的谬误啊!”
随着楚王这一句话说完,大殿之内又是一阵碎语交耳,但旋即又是立刻安静了下来,静待楚王是继续言说。
“周人有一句话,正所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而寡人之所以要兴建这章华宫,便是为了吸纳这天下之能士!使世人能够看得见我楚国之强盛!如此,方能招揽众贤达,以为我楚国所用!”
“而今,但凡是愿意为我楚国效力之能士,勿论此人此前是犯过何事,也不管此人是何等的出身,只要是入了寡人这章华宫,那便是寡人的贵客!勿论是谁,也休想要对寡人的贵客不利!”
说得倒也是,如果光是“唯才是举”又如何能够广纳天下之能士呢?
这诚意显然是不够的。
而但凡是能够在自己本国内折腾出大事的人,即便是失败者,那能是能力底下之人吗?
显然不会
所以,能够让这些个来路的人才都能够投奔楚国,且能为楚国所用,这才是他楚王熊围的终极目标!
显然,这话也是说给李然听的。
你李然之前不是在郑邑坏了寡人的好事么?不重要,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你李然不是在虢地之会上屡次劝谏寡人么?可以,只要你愿意,寡人就让你李然成为我楚国君明臣贤的典范!
你李然而今不是只郑国的一名小小行人么?没关系,我楚国要的就是唯才是举!
还有,你李然不是还得罪过不少人么?那更没关系了,只要你成为了我楚国之臣,寡人倒要看看这天底下谁人还敢来动你?!
把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也足见楚王对李然的拉拢之诚意了。
听得这些话,即便是子产那也是眉头紧锁,不由得开始担心起来。毕竟楚王所给出的承诺,实在是让人有点受不住啊。
至于其他楚臣,则更是对楚王的这种“博大”胸怀感到无比的赞叹,甚至开始为自己能够置身在这章华宫中而感到无比的光荣。
这要是换做旁人,只怕早已是感激涕零,五体投地的了。
可楚王要招揽的偏偏是李然,而他李然最不吃的就是这一套。
于是李然放下手中杯盏,起身慨然道:
“禀大王,李然曾听闻,天子应该要经略天下,而诸侯应该要治理封疆,这是古代的制度。”
“现在您的封疆之内,又哪里不是国君您的呢?大王您如今治下之人,又有谁不是国君的臣下呢?所以《诗》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故而,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这样,上下和谐,便可以处置天下所有的事情了。”
这里要提一句,后世对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句话其实是存在一定误解的。
所谓“普天之下”,指的实际上并不是土地,因为毕竟按照周王室的分封制,周王朝的土地早就分给了诸侯,而诸侯又分封给了大夫。
“王土”二字指的是名义上拥有,但实际上却并不拥有的东西,更多的乃是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而正所谓“守土为民”,土地虽不归“王”所有,但这些土地上的生民,却仍是“王”所必须要承担的义务。
于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真正的解释应该是:以天下之大,其实都是你身为“王”的责任!
说得再直白一点,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不要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
很显然,这一句潜台词解析到这里,其实也还没有出现任何的作用,甚至是有些辞不达意,不知道李然是在说些什么。所以,也导致这句话乍一看,显得是略有些突兀。
但别着急,李然既然是开腔了,那肯定是话里有话的。
“但现在,若大王您总是用些流亡奔命之辈,这恐怕是有些不妥啊。”
“文王曾宣召法令说,‘有亡,荒阅’(有逃亡的,就要大肆搜捕),于是,最后得了天下。而楚国的先君文王也曾制订惩罚窝藏的法令,说‘盗所隐器,与盗同罪’(隐藏盗贼的赃物,和盗贼同罪),因此楚国的疆域也变得越来越大。”
“可如果按照大王现在的做法,到时候岂不就没有地方可以去逮捕逃亡的人员了么?逃亡的就任由其逃亡,而且还给他们地方住,这样的话,对大王的事业恐怕亦是不利啊!”
“从前周武王曾列举纣的罪状,并通告诸侯说:‘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纣是天下逃亡者的窝藏主,是逃亡者聚集的渊薮。)所以,最后大家都希望纣能早日下台。如今,大王您刚开始求取诸侯的帮助,但另一方面却还要去重蹈殷纣王的错误,只怕是不可以的吧?!”
按照李然的说法:楚国吸纳亡人留用,实则与当年的纣王无异,而纣王最终的下场,大家可都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再联系李然之前的那一段潜台词,这一番话的最终目的也就得以体现了。
你楚王不是喜欢收留那些逃亡之人么?可以,这没什么问题。
可一旦因此而出现了问题,那最终要负责的,终究还是你楚王啊!
而且,这种责任是你身为一国之君所无法推托的,也不能找任何理由的!
对啊,谁让您是“王”呢?
听得李然这一番话说完,整个大殿内的人顿时都又捏了一把汗。
这已经是李然第二次出言不逊,直言冒犯楚王了!
这时候,即便是胆大心细如子产,此刻也不由狠狠一震,瞳孔顿时紧缩,整个人显得异常紧张。
毕竟当着楚王的面,却把他比作商纣王,这不是摆明了打他楚王的脸么?而且,还说得如此的理直气壮,有理有据的。
至于其他的楚国臣工,在一时震惊过后,更多的自然就只剩下愤怒了。
你要说他们现在所侍奉的君王,又岂能是纣王那个亡国之君所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
再者说,你把楚王比作纣王,那他们这些侍奉之人,又成什么了?
是费仲?还是恶来?
不管是谁,总之是逃不开这“奸臣佞臣”的污名了吧?
你特么这又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啊!
于是,众楚臣理所当然的皆是朝着李然投去了甚是愤怒的目光。
“这竖子!安敢如此?!”
“哼!还真是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啊!”
众人嘴上不敢出声,但心里却早已是开始喊爹骂娘起来了。
但此时的楚王,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沉着,甚至没有就李然的言论而表现出一丝的不满来……
他依旧是把玩着手中的酒樽,众人也只能看到他面无表情的一阵思索着,却没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又过得好一阵,楚王这才是放下手中的杯盏,竟又是忽的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楚王熊围的这一通狂笑,却直叫在场的众人皆是震惊不已!
第二百一十八章 虚心纳谏哪家强
面对李然的一番“教导”,面对李然将自己是比作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商纣王。
楚王一时却是以哄然大笑来应对。而那一阵阵笑出的声音就像是他曾看过的“星爷的电影”一般,可谓是表情做作,略显浮夸。
这也让在场所有人都是为之一惊。
因为,他们实在不知这到底是不是楚王恼羞成怒了?以至于才有了这样的反常之举?
子产手心里也是直冒冷汗,脸上僵硬,尽是说不出的担忧之色。
倒是李然,仍是一副泰然处之的表情,面上不见任何表情。把话说完,便若无其事的是坐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就好似全然不把楚王的反常举动当一回事一般。
就这样,楚王又笑了好一阵,却突然是来了一个骤停。
只见他神色忽的一冷,放下了手中的酒樽,并是缓缓起了身。
众人的心,霎时间都提到了嗓子眼。
而后楚王又径直是来到了李然的席位前。
楚国的众臣看到这一幕,顿时心中是幸灾乐祸了起来。
“该!让你在此胡言乱语!这下你这条小命就等着交代在这了吧!”
“嚯!有好戏可看咯!”
敢在楚王面前说得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他们这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而这对于那些本就甚为反感李然的人来说,此时此刻自是希望楚王能够好好“教训”李然一番的。
楚王就这样站在李然的身前,八尺的身高再加上他那脑袋上的冠冕,脖子上所挂着的一圈又一圈的玉器,一时间径直是涌出一股强烈的压迫感来。
就好似是一座山巍然矗立在了那里,即便心理素质强大如李然,也不由得是被他所产生的这一股强大气场所震慑。
楚王眯着眼,却直勾勾的看着李然,而李然则完全不敢接目。
楚王那双眼睛,可谓是不怒自威。就仿佛是拥有一种令人不由自主就会忌惮和恐惧的魔力,只要瞥上一眼,心神便会为之颤抖,就更别提此刻他的眼中还隐隐藏着一丝不可见的怒气。
见得如此场景,所有人都觉着,李然此次恐怕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毕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甚至当着外邦使团的面,如此打他楚王的脸,这口气身为楚王的熊围又岂能咽得下去?
就当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楚王这下要对李然下手之时,然而接下来的事,却再度让众人是目瞪口呆。
楚王就站在李然的身前,好一阵后,他忽的是一伸手,将李然给径直扶了起来,而后又甚是亲切的握住了李然的右手,将其带到了大殿的中央。
“诸位!寡人今日闻过,且听得真言,寡人心中甚悦!自今日起,上至寡人,下至庶民,皆要牢记先君文王之法令,日后胆敢收纳盗窃犯罪者,同罪!”
其实,楚王在这里故意是耍了个小聪明,他并未说明这个“文王”到底是指周文王,还是他楚国的楚文王。
换句话说,他要臣民们所遵守的并不是周王室的法令,而是他楚国人自己的法令。
因为,楚国人向来最是“不服周”的,每每有一些举措,往往都是和“周人”是反着来的。
所以,楚王熊围如果拿周文王的那一套来说,这会直接引起自己人的反感。
而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先君文王的呢?那可就完全不是一码事了。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然非得在劝谏时,特意提了一句“楚文王”的原因。
不过,此时除了李然外,并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因为此时此刻的他们都是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楚王。
“寡人初登王位,国事之巨细,裁决之轻重,难比先君,此罪皆在寡人。”
“今日听子明先生一言,令寡人是茅塞顿开。此后,章华台将不再收纳天下之罪臣,尤其是以下犯上者,决不予以收容!倘若有以下犯上而逃亡至我楚国之人,有暗通款曲者,若为寡人所知,便是与之同罪!”
“诸位可都明白了吗?”
这一番话说完,楚王招揽李然的架子,便又再度是上升了一个等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