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6节

作者:肥鸟先行
而宋应星记录的黄泥水淋法就是出自闽广地区,苏泽想要用白糖赚奢侈品的钱,动作必须要快。
一想到这里,苏泽将白糖包起来,等不到旬末的鬼市了,这次去南平县城,要尽快将这些白糖脱手变现。
第068章 再入县城
上次来南平县城的时候,苏泽还是四月初和林显扬一起来交的械斗罚银。
今天是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和海瑞约定的月中去县学读书的日子。
上次苏泽用一篇《岳阳楼记》打消了海瑞辞职的念头后,他立刻开始了改革南平县学。
南平县内一共有二官一私三座学校,延平书院是私学,但是出的举人最多,在整个福建都名声赫赫,外县的读书人都会去延平书院求学,山长陈默群也算是福建知名的大儒,此君虽然没有做官,但也是进士及第,据说和当今内阁次辅徐阁老是同年。
延平府在南平城外西山之麓,府学的经费比县学充足,又是面向全府读书人,这些年也陆续有五人中举,也算是学风昌盛。
只有这南平县学,有钱的读书人都去了延平书院,家境一般的都想办法去府学读书。在海瑞来之前大部分廪生甚至都不来读书,只是挂名领空饷。
等到了海瑞整顿县学,这些廪生也怕自己通过不了清考,被海瑞褫夺生员资格,纷纷主动离开县学。
海瑞用空出来廪生的费用,又加上自己的俸禄,终于搞出了一个面向本地寒门子弟的县试培训班。
每月的一日、二日,十五日、十六日来县学读书答疑,县学承担笔墨费用和提供住宿餐食,也给这些寒门读书人一个交流读书经验的地方。
海瑞捐出了自己的全部俸禄,他这个不入品的教谕本身就俸禄微薄,要不是海瑞的母亲和妻子没跟他来赴任,还留在海南老家种田,海瑞这么做都养不了家。
又为了补贴县学,海瑞还在县学后开垦了三亩荒田,堂堂一县的教谕竟然在自己种粮食,成了最近南平县最大的新闻。
延平书院的山长陈默群就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海瑞有辱读书人的斯文。
不过海瑞根本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依然我行我素的一边种田一边授课。
周秀才这种留在县学的生员很快发现,这位海教谕上课确实认真负责。
前几任教谕,都将这个职位当做踏板,只是蜻蜓点水过一下,就运作到别处当官了。
他们根本无心县学的教学,有一任教谕甚至从没有给县学生讲过课。
海瑞虽然只是举人,但是指导这群秀才已经足够了,这些日子下来周秀才也觉得自己大有长进,对即将到来的清考也不发怵了。
只不过南平县城的寒门读书人,都对海瑞这个培训班持观望态度。
海瑞不肯跪迎新知府的事情已经在县城内传开,一些读书人害怕知府记恨海瑞,连累到自己。
毕竟师生关系还是很紧密的,上了海瑞的课就算是他的学生,要是被知府迁怒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另外延平书院本身也有勤工俭学项目,本地有才望的,但是没钱读南平书院的寒门子弟,也可以免学费特招入学,入学之后还能给书院做工来赚钱养活自己。
所以这半个月来,包括苏泽在内海瑞只招到了四个愿意来读书的寒门子弟。
对于这个结果,海瑞倒是也不气馁。
苏泽有长宁卫军卫的路引,又有县学开具的文书,进城的时候倒是没被守城的税丁盘剥。
县学下午报道,这会儿还没过正午,苏泽先来到了上次买糖的那家糖铺。
身材矮小的老板依然拿着竹条,驱赶着围绕着糖块飞舞的虫子。
看到苏泽进门,老板放下手中的竹条,热情的迎接上来。
“这位小相公,上次买的糖怎么样?小店童叟无欺,是正宗的闽广黑糖。”
没想到过去半个月,这店家还记得苏泽。
苏泽说道:“正宗正宗,不知道店家贵姓。”
“免贵姓阮,小相公还是来买糖的嘛?”
苏泽微微一笑说道:“非也,阮掌柜的,我是来卖糖的。”
“卖糖?”
掌柜的眯着眼睛看着苏泽,只看到苏泽解开随身的包袱,打开包袱露出他刚刚制作的白糖。
“糖霜!”
掌柜的连忙上前,但是看到苏泽的白糖后摇头说道:“这不是糖霜,原来是冰糖研磨碎了的啊。”
苏泽问道:“这不就是糖霜嘛?”
掌柜的摇头说道:“糖霜轻如尘,细如霜,白如雪,不是你这种。”
苏泽这才明白,原来这个时代的糖霜,指的是后世那种“糖粉”。
这是熬糖的时候,表面析出的含糖泡沫干了之后形成的,其实口感上并不算甜,但是因为洁白无瑕而倍受文人士大夫追捧,认为食用此糖能够让品行高洁。
特别是心学崛起之后,那些文人动不动就谈“悟道”,甚至发展出一套食疗参悟心学大道的食谱,离谱程度堪比当年群魔乱舞的气功大师们。
自己用结晶冰糖研磨出来的白糖,并不是福州府能卖出天价的糖霜。
苏泽问道:“阮掌柜的,这一包冰糖你愿意出多少钱?”
掌柜的盘算着,一般来说这种研磨的冰糖价格不如福清冰糖,不过苏泽这白糖绵密,色泽是白中微微带黄,倒是上等的货色。
这个时代的冰糖可不是后世那种单晶冰糖,而是那种泛黄的老冰糖,苏泽这包碎糖成色还要比店里卖的更好。
阮掌柜的看着苏泽读书人的打扮,身材高大气度不凡,也想要结个善缘,于是说道:“一斤一两二钱银子,如何?”
这个心里价格虽不及苏泽的预期,但既然自己制的不是糖霜,而且自己制作一斤白糖的成本不岛三钱银子,也有四倍的利润了。
如今花钱的地方多,这一次还是尽快套现,于是苏泽说道:
“我这有二十斤,作价二十六两银子,如何?”
阮掌柜盘算了一下,这白糖质量不错,应该能卖出去,于是点头说道:“那就成交!”
验货,称重,阮掌柜捧出银子,苏泽穿越以来最大的一笔钱终于收入囊中。
一想到自己那些穿越者同行们,动不动开口就是几百万银子的大买卖,苏泽都快要流泪了,这年头怎么赚钱这么难!
在阮掌柜的恭送下,苏泽离开糖铺,他在顺手在街边买了一块胡饼充饥,然后直接向县学走去。
第069章 县令
县学还是那副萧条的老样子,比起不远处香火鼎盛的城隍庙,县学的棂星门前是门可罗雀。
在海瑞的改革下,县学中不少长期不来上学的生员纷纷退学,整个县学更加空旷了。
和苏泽一起来报到的,是另外三个海瑞看中的寒门好苗子。
此时这三人已经早早来到了县学中,苏泽一看他们这副打扮,就知道是县里穷苦读书人。
三人中最年轻的要比苏泽看上还要小一些,最年长的看起来都要有四十岁了,一个个都身体佝偻着,身体和长宁卫的军余一样瘦弱。
能够读上书的,在大明都算是家境不错的了,不过要全力供养一个成年男丁脱产读书,对于大部分家庭还是不现实的,这三人一看就是那种半耕半读的读书人。
苏泽身材高大,一进县学就引起了三人注意,要不是苏泽这一身读书人的打扮,三人还以为他是武人。
苏泽抢先拱手和三人行礼:“在下长宁卫苏泽,见过各位同学。”
听到长宁卫,众人才知道苏泽是军卫的读书人,怪不得身材如此高大,纷纷慌乱的和苏泽行礼。
年纪最长的名叫陈朝源,苏泽一打听竟然是背山陈氏的族人,不过陈朝源从上一代脱离宗族搬到县城住了,还不知道长宁卫和背山陈氏械斗的事情,反而对苏泽最是热情。
另外一个身材矮小的读书人名叫熊岳,他家是武夷山的茶商,家境应该是四人当中比较好的,上来就拿出三份竹筒装的武夷山茶送给大家,说话倒是滴水不漏,就是商人习气重了一些。
年纪最轻的名叫林清材,林氏是南平大姓,不过他和长宁卫林氏不沾亲,倒是福州侯官县林氏的一支,不知道为什么搬到了南平县生活。
苏泽肃然起敬,侯官县是科举大县,从宋代开始就频繁出进士。
但是最有名的时候是清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是出自侯官林氏。
而近代著名才女林徽因,也是出自于候官林氏,这个家族文脉昌盛,在福州府也是著名望族。
不过林清材已经是旁支中的旁支了,而且已经分家出去了,没办法上候官林氏的社学。
林清材家道中落,只能半耕半读,听说海瑞这个县学教谕愿意指导寒门子弟读书,就立刻来报了名。
不一会儿海瑞那身打着补丁的官服出现在四人面前,四人连忙向海瑞行礼,海瑞摸着胡子说道:
“我先带你们去校舍安顿下来,这两日就在县学好好读书。”
四人连忙称是,跟着海瑞来到了上次找周秀才签保书的校舍。
校舍已经腾空了很多,海瑞给四人找了四间干净的校舍住下,又带着他们来到另外一边的校舍。
随着海瑞拜了正堂孔子和明伦堂上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先生后,海瑞才将众人带来侧厢讲堂中。
正堂是给有生员资格的县学生学习的地方,自然不能给苏泽这些连县试都没考过的人用。
海瑞现在上午给县学生员讲课,下午让他们在正堂自习,又开辟出一块厢房,专门给苏泽他们四人授课用。
课桌上已经放好了笔墨纸砚,等到众人坐下,海瑞坐到讲师的位置上,直截了当的开始了今天的讲学。
苏泽的科举已经到了lv3,55/300,这些日子在卫学肝经验,将字数最少的《中庸》和《大学》都通读了一遍。
朱熹的集注也全部都背了下来,本来苏泽以为自己的理解算是到位了。
但是听到了海瑞的讲解,苏泽才知道自己的理解还是浅了。
海瑞虽然只是举人,但是对四书五经的钻研无疑是相当到位的,不过海瑞的思想更加偏重传统的理学,而不是时下流行的心学。
南平是朱熹的故乡,但是心学是如今全天下最流行的学问,南平自然也受到这股风潮影响。
延平书院虽然教授的都是理学,但是也经常邀请心学大儒过来讲学,士子受到心学影响较大。
不过在参加科举这件事上,明显还是传统理学更好,因为科举考试的范围就是理学。
【县学听课,“科举”经验+10,lv3,65/300】
海瑞讲了一个时辰,苏泽惊喜的发现竟然涨了10点经验,这可要比他自己读书快多了!
靠着【粒粒皆辛苦】的buff,苏泽每天饭后读书两个时辰,一天也就涨10点左右的经验。
这个进度相比普通读书人不慢了,按照这个进度只需要两个月不到,他就能肝到lv5,也就是能考上秀才的水平。
普通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也不一定能够通过童子试考上秀才。
不过因为5级之后肝技能的经验膨胀,如果按照这个进度下去,从lv5到lv10就需要一万五的经验值,按照这个速度就需要一千五百天,也就是五年时间。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