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81节

作者:肥鸟先行
家老阿公咳嗽了一声说道:“阿泽,这建溪的问题老百户也曾经请渠房的曹典史看过,曹典史说只要上游的矿坑不绝,下游断无安宁之时啊。”
陈氏兄弟也点头说道:“苏相公,这建溪淤沙太多,就算是我们陈氏和长宁卫全员出动,也挖不清这溪内的淤沙啊。”
苏泽知道,这是大家不相信自己。
水利这个东西,一向是专业性非常强的。
比如县衙渠房的吏员,家族世代都是从事水利工作的。
而大明朝非常重视治河治江,专门设立了河道衙门负责治水。
不过大明朝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财政极度紧张,各衙门严重缺乏经费。
而水利工程一直都是投入巨大,但是收益却很缓慢的工程。
所以在明初的水利工程发展之后,大明中期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停滞期。
南平县渠房能将闽江管好就不错了,根本管不到建溪这种支流。
甚至在降雨量大的时候,还会将洪水引入建溪来泄洪。
不仅仅是南平县,整个大明朝的水利工程都存在年久失修,旧工程维护不下去,新工程没钱开工的窘境。
苏泽暗暗想到,在读史书的时候,总觉得各个王朝后期是“气运耗尽”,整个王朝的天灾不断,似乎老天爷都要送走这个王朝。
但是实际上,这个观点就是因果颠倒了。
是因为到王朝后期朝廷财政崩溃,无法再和王朝建立初期那样低成本高效率的进行大型工程建设,这才让各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遭遇到洪水就会“河堤大溃,千里泽国。”
又或者是爆发蝗灾和旱灾,如果是王朝强盛的时期,自然有办法赈灾抗灾,但是到了王朝末年,朝廷连官员俸禄都快要发不上了,自然也没能力组织救灾了。
但是嘉靖朝廷的时间点还不太一样,这位皇帝还不是他孙子的孙子那时候,朝廷还能从民间收到大量的银钱。
只不过这位“聪慧”的皇帝更愿意将钱花在修建宫观上,而不是用在他的“子民”身上。
大明朝的国库空虚,皇帝的私人金库太仓库却堆满了金银。
嘉靖皇帝像是个极端的守财奴一般,从太仓库“借”给国库的钱还要收利息。
除了闽江之外,其余水系的治理都靠民间自筹经费自行开工。
苏泽却胸有成竹的说道:
“我只需要五十能干活的青壮,就足以治好建溪和背山村的支流。”
陈伯飞忍不住问道:“苏相公真的有治河之法?”
苏泽笃定的说道:“我有一‘束水冲沙’之法,可为百年大计,彻底解决建溪淤沙的问题。”
第103章 射击技能突破
众人都看向苏泽,目中闪烁了怀疑的目光。
如果是别人说自己懂水利,能够一举解决建溪和支流淤积的问题,家老阿公和陈氏三兄弟早就开骂了。
但因为说这话的人是苏泽,家老阿公竟然觉得他真的能办成。
就连陈氏三兄弟都不敢出言反驳,谁让人家苏泽是读书人呢?
大明朝的读书人,不仅仅是科举做官影响大明朝,在野的读书人在民间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乡绅。
致仕的官员,没有出去做官的生员,在家办学的儒生,也许他们身上没有一官半职,但是在地方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虽然苏泽也不喜欢乡绅这个阶层,但是不得不说他现在的身份就是乡绅,并且正在借用乡绅的影响力。
背山陈氏只是出了三个衙役,就在附近横行霸道,甚至敢于欺压军卫。
苏泽虽然还不是秀才,但也是县城里有名的读书人的,是被方知府和白知县夸赞的,又是县学教谕海瑞的弟子。
海瑞虽然只是县学教谕,但也是正经八百的举人,教谕也是县城里少数的官员。
光是这一点,他说他会水利,陈氏三兄弟就不敢反驳他。
家老阿公看着苏泽说道:“阿泽,你真的能治河?”
建溪虽然叫做溪,实际上是一条不窄的小河,这些年每到降雨季节就会泛滥,经常冲出河床冲毁农田。
靠着建溪的都是长宁卫上好的水田,其中有几亩就是家老阿公家的,每次水患对整个长宁卫都是巨大的损失。
其实家老阿公也早就想要整治建溪了,可是长宁卫日益凋敝,根本出不起修河的钱,而且修建水利工程还需要大量的人手,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壮丁劳动,这也是一笔相当大的负担。
陈仲飞说道:“什么束水冲沙,俺们问过县衙的渠房,要整治建溪只有先断开溪水,挖掉河床上的淤沙,可是只要上游矿坑还在开采,水中泥沙不绝,不出几年就会重新淤塞上,难道还能年年清挖不成?”
背山陈氏可要比长宁卫更有动力去清理建溪,因为泥沙淤积,支流的水口经常会堵上。
一旦水位降低,背山陈氏全村水源就会断绝。
但是请了县衙的渠房水利专家看了之后,背山陈氏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们只想要能清理分水口,将建溪的水引入支流就行,也不想着恢复以前的流量。
苏泽却信心满满,他早上看过了建溪的水文情况,又看到了水文图,结合相关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建溪淤塞和经常发生水患的原因了。
其实建溪水利问题就和黄河一样,都是因为上游土地沙化导致的泥沙淤积问题。
因为建溪上游的铁矿坑和石灰矿坑,导致大量泥沙进入建溪中。
这些泥沙就随着溪水冲刷到下游,然后在河床上淤积下来。
河床的淤积让建溪流量变慢,更是让泥沙沉淀变多,加剧了建溪淤塞的速度。
河床的升高,也迫使水平面上升,一旦发洪水了,建溪水就会冲破河堤,冲毁附近的农田。
而所谓“束水冲沙”,就是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出清理黄河淤泥的方法。
这位大明朝的水利官员,在任大部分时候都在治理黄河,而他治理黄河的思路一直沿用到清代,成为明清两代治河的标准方法。
所谓“束水冲沙”说起来原理也很简单,将河面收窄,建造蓄水池,然后通过增加水流速度的方法,利用流速冲刷积累的泥沙。
建溪距离出海口近,只要能将泥沙冲到海中,就能够解决淤塞的问题。
苏泽想要在建溪进行“束水冲沙”,一方面是想要肝一下“水利”的技能点,另一方面也想要造福长宁卫。
长宁卫的水利设施相当的落后,除了建溪泛滥这一种水利灾害之外,长宁卫每年还会遇到潮灾。
潮灾就是在潮汐上涨或者海上风暴情况下,发生的海水倒灌的灾害。
沿海的村子几乎都面临潮灾的影响,经过海水倒灌的田地会盐碱化,需要好几年养护才能恢复耕种。
苏泽真的了解到长宁卫的问题,才知道为什么古代农业的困难这么多。
种苗问题只是一个方面,农业技术也是其次的,大量天灾人祸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长宁卫是军卫,不少田地是军屯,大家也都是穷惯了,倒也没有出现大的地主。
但是在距离南平县城的很多地方,有的村子大半土地都是豪绅地主的,普通百姓只有租种他们的田地维生。
一年到头下来,大部分产出都交了田租,一旦遇到什么天灾粮食减产绝收,除了卖身为奴之外,就只能逃出去做流民了。
可以说在南平县城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南平县城内,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官宦豪绅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非常丰富。
但是在南平县城之外,大部分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如同牲口一样住在棚屋中。
在苏泽来长宁卫之前,九姑婆的家庙都是不饱饭,少数粮食只能用来供养正卒。
如今长宁卫好歹有了些产业,孩童晒盐和妇女纺纱织布也有了些收入,但是距离大家都吃饱饭还有一段距离。
苏泽要建设长宁卫,必然要治理建溪。
这一次背山村送上门来,正好让他们出劳动力,帮着苏泽肝一下“水利”技能。
陈氏兄弟看到苏泽这么笃定的样子,心中也有些动摇。
本来他们只想要疏通支流河口,让建溪的水重新流入到支流中。
这只是一个小工程,只要长宁卫同意就能开工。
但是现在苏泽提出要五十民夫,彻底清理建溪下游的泥沙,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陈伯飞想了想说道:“事情太大,我们兄弟做不得主。苏相公,我要回去请示宗族,再给你答复?”
苏泽挥挥手说道:“你们背山陈氏不出人,那这河就由长宁卫来治了,只是到时候淤沙冲入支流,那我们可就不管了。”
陈伯飞咬紧了牙齿,苏泽这句话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陈伯飞抱拳说道:“苏相公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回宗族请示族长。”
陈氏兄弟风风火火的离开,林显扬在苏泽身后问道:
“阿泽兄弟,他们会答应吗?”
苏泽微笑着说道:“他们只有答应这一条路。”
陈氏兄弟返回背山村,陈仲飞是粮役,平日里欺压百姓最是嚣张,经常干一些踢斛淋尖的事情,脾气也最是火爆。
坐在陈氏宗祠汇总,陈仲飞大声说道:“族长,大哥,他们长宁卫修河,凭什么让我们背山村出人手!告!这建溪又不是他们长宁卫的,咱么去县衙告他们去!”
陈仲飞脾气火爆,身为公堂衙役的陈叔飞反而是三兄弟中最冷静的。
在公堂上随时都要看大老爷的脸色,板子的轻重也要把握好,所以陈叔飞也更加圆滑。
他皱眉说道:“这苏泽在县里颇有声望,他在县衙中也能使上劲,真的告起来,那也要花上不少的银子打点。”
“不如就听了那苏泽的。”
陈伯飞也赞同的说道:“我们背山村也不能长期出人,且约定一个期限,若是治河不成,就让我们通河口!”
背山陈氏的族长皱着眉,很显然陈季飞和陈伯飞一唱一和,两人话里话外都是让陈氏宗族接受苏泽的条件,出人帮着长宁卫修河。
但是这些日子建溪支流断流,已经影响到了背山村的农田和棉田,如果再供不上水,那今年就要欠收了。
陈氏族长咬牙说道:“那就最多两个月!若是超过两个月治不好建溪,就要允许我们背山村拓宽河口!”
陈氏三兄弟灰溜溜的再次返回长宁卫宗祠,屈辱的代表宗族签下契书。
背山村出五十青壮给长宁卫修河,两个月若是治不好,长宁卫就允许背山村疏通河口。
五十青壮在长宁卫干活,一日两餐都由长宁卫提供。
苏泽代表长宁卫在契书上签字,等到苏泽选定了吉日就开工修河。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