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04节

作者:肥鸟先行
物理学的原理往往简单易懂,后世每年的高考物理题还是有人讨论,数学题就没人关心了。
没想到苏泽还会修水利,何良俊对他的评价更高了,就连陈默群觉得苏泽是个人才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造福乡里本来就是读书人的政治正确。
到了长宁卫后,苏泽又带着两人参观了卫学,陈山长当场慷慨解囊,要给长宁卫卫学捐赠一些书籍和文房四宝。
对于这两位刚刚投了钱的天使投资人,苏泽吩咐林彩娘杀鸡摘菜,盛情款待了两人,一时之间自然是宾主尽欢。
与此同时,南平县。
黄时行满怀期待的站在何良俊的门前,好不容易从门子那边打听到消息。
“什么,拓湖先生出游了?”
“去哪里了?长宁卫?”
ps1:
推步聚顶术
显微镜下大明,帅嘉谟丈田的算法。
这部剧还挺好看的,推荐
ps2:
苏州码子,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如今一些地区还会用这种符号。
查了资料大明朝的数学确实不差,可惜了。
第122章 打擂台
黄时行实在是不明白,陈何两位先生为什么会去什么长宁卫。
这几日黄时行可以说是志得意满,靠着赠送《文苑新韵》,黄时行在南平县可以说是名声大噪。
而且算了一下,二百份《文苑新韵》全部出掉了,黄时行“才”亏了五十两银子!
虽然亏钱了,但是《文苑新韵》这样的印刷和装帧,一份的成本差不多就要二两银子。
黄时行还赠送了很多出去,所以最后只亏五十两银子已经是相当厉害了。
五十两银子赢得了全县乃至于全府读书人的讨论和盛赞,黄时行觉得自己赚大了!
今天黄时行来拜见何良俊,就是为了探一探何良俊的口风。
如今南平县城都知道了黄时行的戏文,何良俊此时就应该“慧眼识珠”的将自己的戏文评为第一。
可万万没想到,今天黄时行竟然扑空了。
那就只能明日再来了。
陈默群和何良俊在长宁卫待了半日后,何良俊返回南平县城后就开始闭门不出,琢磨着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为戏剧。
而苏泽接到了林显亮的消息,听说五十份《拍案惊奇》抢售一空,立刻吩咐姚春和熊五继续加印,这一次苏泽干脆一下子印了二百份,让伙计带到了书店中。
二百份加印的报纸送到书店,南平县城立刻轰动,火爆的销售让林显亮和书店伙计都没预想到,于家书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有人欢喜自然是有人愁,这几日黄时行每天都去拜访拓湖先生,可是何良俊就是闭门不见客。
黄时行花钱贿赂门子,可是无论门子怎么通报,拓湖先生都不肯见他。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黄时行从何良俊家里返回自己家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排着长队的于家书铺。
黄时行也是书铺常客,可是他从没见过这么长的队伍,他喊来伴读的书童问道:
“今日是怎么了,书铺怎么都排队了,是有什么新书到了吗?”
“小人去打听一番。”
书童挤进了人群,问了半天这才打听到情况,向黄时行回复道:
“回公子,这都是排队买报纸的。”
“买报纸?”黄时行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他问道:
“什么报纸?”
书童说道:“据说是县城读书人弄出来的报纸。”
黄时行有些疑惑,除了自己的《文苑新韵》,也没听说南平县哪个读书人办报啊?
黄时行对书童说道:“你去买一份报来。”
书童费了好大的力气,又加了一两银子,才从一个顾客手中买到一份《拍案惊奇》。
等到黄时行看到泛黄的纸张,没有装帧的大版面,就这,这也能叫报纸?这样的垃圾也值得排队买?
一看到这报纸质量这么差,黄时行更加轻视了。
他翻开拍案惊奇,首先看到的自然就是苏泽的了。
看到苏泽的名字,黄时行几乎是皱着眉将看完的。
确实是好故事,黄时行的眉头更皱了。
这下子黄时行有些慌了,如果这篇改成戏文,那不是爆杀了自己的戏文?
幸好苏泽这家伙写的是,黄时行安慰自己。
接着往下翻,黄时行的血压又上来了。
版三和版四是陈朝源和林清材的戏文,黄时行清楚的记得自己拒了两人的稿子,现如今竟然登在了《拍案惊奇》上。
这苏泽印报,就是为了和自己打擂台?
就你这个报纸,也配和我打擂台?
黄时行脸色铁青,带着书童和小厮迅速回到印刷坊,他喊来印刷师傅问到:
“现在加印,要多久能才再印一百份?”
印刷师傅立刻说道:“回公子的话,印刷不难,但是要等墨迹干了之后再装帧,至少需要七日时间。”
黄时行的印刷坊是雕版印刷的,也就是说整个报纸每个版面都是刻好了雕版的,随之可以拿出来再印。
黄时行立刻说道:“再加印一百份!”
《拍案惊奇》的火爆也超过了苏泽的意料,加印的二百份也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被排队抢空了,而苏泽的“文学”技能也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疯狂传播下,迅速涨到了lv3,160/300。
卖完了之后,还有不少人向林显亮询问,《拍案惊奇》到底还加印不加印,林显亮再次派伙计前往长宁卫,请求苏泽再印一些。
《拍案惊奇》虽然只卖三钱银子,但是这样的引流爆款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气,那些没买到报纸的人,也会买上一两本书回去,带动着整个书铺的销售都疯狂上涨。
这期间于宗远也派人过来买过报纸,看到了书铺旺盛的销售场景,于二公子对林显亮这个新任掌柜的十分的满意,当场就赏了林显亮和伙计二两银子。
这位于二公子最近是心情愉悦,苏泽推荐的掌柜的都相当靠谱,四家店铺的销售和利润都涨了。
书铺更是半个月卖掉了半年的书,于二公子这几日出手都阔绰了不少。
买了报纸回去,自然不可能就读苏泽的文章,林清材和陈朝源的文章也逐渐被人谈论。
他们写的戏文虽然俗,但也都是王道剧情,作为茶余饭后的读物也还算是有趣。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将陈林二人的戏文,和《文苑新韵》上的戏文拿出来对比,也许是《拍案惊奇》的加成,不少人觉得陈林二人的文章要比《文苑新韵》的戏文都要好。
得到风评的黄时行更是怒火中烧,他一边催促印刷坊尽快将《文苑新韵》印出来,一边不停的着急读书人集会,宣传自己的《文苑新韵》。
等到了月底的时候,《拍案惊奇》已经累计卖掉了五百份,而黄时行新印出来的一百份《文苑新韵》全部都砸在了手里。
黄时行咬牙总结问题,肯定是因为自己的《文苑新韵》太贵了,黄时行含泪降价到一两银子,可是依然没有人买。
反观《拍案惊奇》,如今县城里已经有人悬赏一两银子购买二手的报纸,可以说依然是一报难求。
林显亮再次派伙计来找苏泽加印,但是这一次苏泽没有同意加印。
他的“文学”技能已经涨到了lv4,但是这几日增长已经放缓了,这说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传播已经到达极限了。
南平县城能有多少识字人口,五百份报纸已经是相当恐怖的销量了。
再继续加印肯定就卖不动了。
而且《拍案惊奇》是报纸,既然是报纸总不能盯着一份印,苏泽已经在筹备第二期的内容了。
从传播速度看,一个月两期应该是效率最高的。
四版的内容自然不可能全部都由苏泽来写,像是林清材陈朝源这样填充版面的内容也不能少。
看样子还是要弄个编辑部出来。
马上要到月底了,编辑部的事情到县城再说。
苏泽让伙计回去告诉林显亮,以后每月五日和二十日都是新一期《拍案惊奇》出版的日子,让老顾客等第二期再买。
听说《拍案惊奇》还有第二版,伙计激动不已。
若是以后每个月都有两期拍案惊奇引流,那书铺的生意不是要爆炸?
也难怪于二公子这么看重这位苏相公,这位简直就是财神爷下凡啊!
伙计满怀恭敬的离开了长宁卫,长宁卫又来了人。
苏泽有些郁闷,这些日子长宁卫到底怎么了,你们怎么接二连三的来啊。
苏泽放下毛笔,跟着通传的人来到了家祠。
只见一名身穿常服的矮胖老者,手上提着礼物坐在家祠中,老者身边竟然是已经去县衙当差的林显扬。
“显扬兄弟伱怎么回来了?”
林显扬立刻站起来说道:“阿泽兄弟,这是咱们县衙礼房的孙典史,今日休沐我是陪孙典史回来的。”
孙典史?
苏泽这才想起来,这就是那个被黑山贼攻破田庄的县衙典史?
再一想这个名字,那个推荐林清材族兄进县衙户房做书吏的,不就是这个孙典史吗?
原来县城这么小啊。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