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28节

作者:肥鸟先行
阿方索船长也明白,新世界号要不回来了,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开始动笔,学习自己的偶像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的见闻记录下来,那就算是自己被船东告到破产,靠着出版游记说不定也能安享晚年。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阿方索船长整日拿着自己的航海日记本,在长宁卫中转悠。
他也喜欢上了碳笔,他认为这种笔更容易书写,阿方索船长没事做就和卫所的人交谈,他发现自己笔记本上出现最多的名字就是苏泽。
阿方索船长对于苏泽这个语言天才更加好奇,当他听说苏泽还能修监水利设施,见到了苏泽治理过的建溪之后,阿方索惊讶无比。
这就是大明朝的读书人吗?阿方索听说苏泽还能写戏剧,只可惜他的汉语水平只限于口语,看不懂汉字,无法欣赏苏泽的佳作。
阿方索再次感慨,大明朝的读书人都这么厉害吗?这位苏泽简直就是大明朝的列昂纳多·达·芬奇,这样人竟然还是大明朝最低等级的读书人?
现在阿方索开始相信马可波罗的说法,也许大明朝的首都真的是一座铺满了黄金的城市!
苏泽并不知道自己在阿方索心中的声望,已经从尊敬提升到了崇敬。
到了八月中旬,苏泽又到了进城读书人的日子。
但是这一次去县城的路上非常繁忙,到处都是推着车的百姓。
等到了城门口,苏泽遇到了户房的吏员林清远,这才想起来八月是大明朝夏粮征收的日子。
大明朝征收的粮食分成两个季节,分别是八月的夏粮征收和十月份的秋粮征收。
在张居正一条鞭法之前,征收以本色为主,也就是实物征收农业税,福建是夏粮收麦,秋粮收稻。
长宁卫是军屯的军卫,所以不需要向县衙征收夏粮,反而县衙征收的夏粮要送一部分稻长宁卫来,所以这些日子长宁卫的农户都在地里忙碌,苏泽却不知道征收夏粮的事情。
征税,这自古以来就是考核地方官员的第一要务,虽然东南地区在倭乱威胁中,但是只要朝廷不下旨免征,夏粮征收就停不得。
一遇到了林清远,他就大倒苦水。
“苏相公,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倒霉,我抓阄抽到了去城南那几户庄子收税。”
南平县城四周的土地,南方水网最密集,田自然是最好的。
南平县城有南贵东富,北贫西贱的说法。南边土地的的主人非富即贵,所以林清远才一脸苦恼。
苏泽明白他的心思,是想要让苏泽到县衙去说项。
不过苏泽不准备掺和征粮的问题,这玩意儿在大明就是一个无底洞的难题。
但是要了解如今南平县城内的百姓矛盾,苏泽还是问道:“那面几个庄子的粮食这么难收?”
“何止是难征,去年的秋粮都没征全呢!”
苏泽看到城门边上的茶肆,拉着林清远去茶肆详细说。
茶肆的茶博士送上放凉的茶水,看到林清远吏员的皂色吏服,远远的躲到了外面。
林清远苦笑一声说道:“百姓畏我等如虎,嫣不知我们也有不如狗的时候。”
林清远大倒苦水:“城南蔡员外,他家的庄子土地最多,他家的粮也是最难征的。”
苏泽端着茶水安静的听着,林清远说道:
“蔡员外是南直隶六部员外郎致仕的,就他家的欠粮最多。”
很多人都认为明代优待读书人,优免读书人名下的土地田赋,其实这是错误的。
有功名官员能够优免的是杂役,并不是赋税。
大明朝百姓身上的负担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基于土地的赋税,另外一个就是基于人丁的杂役。
赋税很容易理解,就是土地产出粮食,按照比例征税。
杂役就是基于人口分担的义务,按照人口比例派人去给官府免费干活。
这些活儿包括修城墙、修水利工程、运送粮食、给官老爷抬轿子等等。
连给官府做衙役,其实也是一种杂役。
有明一代的杂役是很重的,很多百姓将自己的户籍投效到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就是为了免除杂役。
只要是官府登记在册的土地,田税都是少不了的。
可田税少不了,但是能不能征收上来,那就不好说了。
比如这位蔡员外,曾经做过南直隶户部员外郎,在官场交友广泛,衙役连他家宅子的门都进不去,更不要说是催征田税了。
城南很多庄子,看到蔡员外不交田税,那也跟着后面抗税,搞得每次去城南征税的税吏都没办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任务,就要被县里的老爷斥责,甚至要自己掏腰包补足欠税。
“蔡员外那么多土地,他又是怎么抗税的?”
林清远这段时间没少和蔡家扯皮,疲惫的说道:“蔡员外说他家这些年都没种粮,拿不出粮食交税。”
这个理由也行?
苏泽想到自己如果造反,也免不得要和这些“乡贤”打交道,他问道:
“那这些年蔡员外都种的什么?”
“蔡家那几个庄园都种的菘蓝。”
菘蓝?菘蓝不就是板蓝根吗?
“蔡员外是延平府织染大户,城里的染坊基本上都是他家的。”
原来如此,这蔡员外倒是理财有术,这家伙全部种的都是经济作物。
苏泽想到自己读研时候做过的课题,大明朝南北都缺粮,但是南北缺粮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福建广州地区的土地亩产两倍于北方地区,长宁卫就广泛种植占城稻等优良的粮种了。
明明亩产是南宋的双倍,可福建依然缺粮食。
就连县衙每年应该拨付给长宁卫等卫所的军粮,往往也都缺斤少两,去年的到现在还拖欠着呢。
福建缺粮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贸易发达,种植经济作物的利益远大于种粮,所以大户都更愿意“改稻为桑”。
现在还不是最严重的时候,等到明末烟草传入中国,种植烟草利润巨大,福建的大户纷纷挖掉粮食,改成种植烟叶,导致福建明明亩产很高,却只能靠红薯充饥。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南平县征粮的难处了。
大户不种粮食,他们有人脉有力量抗缴粮食。
但是在考核征粮这项指标的时候,是以府县为单位的,方知府和白知县的考成结果,都和粮食能不能征收足息息相关。
大户不交,那税吏自然只能去盘剥小民了。
加上税吏从中贪腐,自耕农的负担越来越重。
等到了明末,再加上杂役和各种苛捐杂税,自耕农纷纷破产,形成流民大军。
不过现在矛盾还没到这个地步,但是征粮的矛盾已经很大了。
更不要说今年闹了几次倭寇,田地也没有好好打理,夏粮已经欠收了。
所以县衙对户房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从城南那几个大户那边弄点粮食出来,那些穷老百姓已经没有油水可榨了!
县官难做,不过白知县也是一名强势的县令,他手腕高超,苏泽准备好好看这位知县和大户斗法了。
苏泽在户房也没有熟人,只能向林清远表示遗憾了。
林清远也知道自己是病急乱投医,他只能求着苏泽给白知县美言两句,千万不要革了他吏员的职务。
苏泽进了城,直接来到了《拍案惊奇》的编辑部。
编辑部前聚集了不少衣衫褴褛的孩子,领头的是个身材矮小的男孩。
这孩子穿着破烂衣服,神情不卑不亢,和陈朝源行了一礼,那些围着编辑部的孩子就随他一起离开了。
“陈兄,刚刚那些孩子是怎么回事?”
“苏兄还是进来说吧。”
进门之后,陈朝源说道:“刚刚那些都是我们《拍案惊奇》的报童。”
“报童?”
“是啊,按照苏兄的意思,我们找了这些城里流浪的报童卖报,确实多卖了不少报纸。”
陈朝源叹息一声说道:“本以为这是行了善事,却没想到害了这些孩子。”
“城里的霸王社看上了卖报的钱。”
苏泽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他看不上一份报纸走街串巷赚三钱银子,但是很多人看得上。
霸王社是南平县城内的会社帮派,他们连惠民药局的免费药都要转卖赚钱,自然不会放过这一份报纸三钱银子的利。
“是我欠周全了。”苏泽说道。
陈朝源说道:“霸王社的事情这些孩童自己解决了,刚刚和我谈话的那个孩子,将报童组织起来,和霸王社狠狠的冲突了几次,这些孩子虽然小,但是从小在街头也自有一股狠气,他们团结一心以多打少,倒是让霸王社不敢伸手了。”
苏泽颇为惊奇,没想到这些孩子竟然能做到这一步。
“那孩童为何还要找陈兄?”
陈朝源叹息一声说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们打跑了霸王社,却招来了采生折割人。”
第142章 一网打尽!
听到采生折割,苏泽的火气就上来了。
所谓采生折割,是大明律中的一种罪行。
苏泽的刑讼技能也有lv1,大明律中对这条罪行是这么判的,“凡采生折割人者,凌迟处死,财产断付死者之家。妻、子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为从者斩。”
之所以判的这么重,就是因为采生折割是非常凶残的一种罪行。
所谓采生折割,就是一种人贩子和职业乞丐。
他们拐走孩子,如果能卖出去就卖出去,卖不出去的孩子就将他们的四肢折断,让他们上街去乞讨。
听到南平城内有这样的罪行,苏泽忍不住问道:“县衙不管吗?”
陈朝源无奈的说道:“被拐的都是些流落街头的孤儿,又没人提告,官府怎么会管?”
苏泽也明白了,大明朝官府讲究一个民不举官不究,被采生折割人抓走的都是些流落街头的孤儿,没有人告自然也就没有人管了。
陈朝源说道:“刚刚那个孩子名字叫彭安,是城里孩子的头头,他想让我帮他去衙门报案。”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叛徒[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秦吏[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长安风流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始皇家的好圣孙大明国士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黑道特种兵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篡清[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军火帝国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