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78节

作者:肥鸟先行
方家不是大族,但是方望海调任江浙,自己是不是可以靠着他在江浙布局?
江浙是大明朝的粮仓和财税重心,如果方望海真的将钞关法落实了,那就等于掌握了江南商税的咽喉。
不从利益角度看,苏泽也承认这位方小姐是良配。
他拱手向海瑞说道:“学生听老师做主。”
海瑞心情愉悦,果然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和苏泽一起返回长宁卫。
连续的暴雨过去,清明后的乡野生机勃勃,海瑞和苏泽骑着马向长宁卫而行,这还是海瑞第一次去长宁卫。
沿途在建溪水坝边上停下来,看着束水冲沙的工程,海瑞摸着胡子说道:
“汝霖的治水术果然不凡。”
紧接着看到沿岸开荒的长宁卫百姓,他们见到苏泽纷纷围上来,海瑞更是觉得长宁卫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海瑞跟着苏泽一起进了长宁卫,看到长宁卫生机勃勃的忙碌景象,海瑞更加高兴的说道:
“若是沿海卫所都能如长宁卫这帮尽心用命,何愁倭乱不平啊!”
这才是他心目中的乡野生活,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还能听到卫学中郎朗的读书声。
只是海瑞并不知道,苏泽穿越前长宁卫的样子,更不知道长宁卫的富足,还有林默珺在海上假扮倭寇打劫的成果。
若是按照洪武皇帝的设计,长宁卫不饿死就不错了。
苏泽知道这时候的海瑞心中还满是忠君思想,他这一类的读书人总有一种“洪武爷总是好的,是下面的人念歪了经”的想法。
海瑞并不是卫所长大的,并不了解沿海卫所制度中的问题,更不了解卫所的困境。
就算是林百户父女这样的好百户,也只是将长宁卫带入更加困顿的境地,沿海卫所参与走私才能活下来反而才是常态。
卫所凋敝的原因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苏泽也知道现在的海瑞还不是日后那个上治安疏的海瑞,他对于大明官场的黑暗还不够了解,而不安全清楚百姓的困苦。
“教化一方,才是我辈读书人要做的啊!”
看到苏泽重修的卫学,海瑞又考了几个学童,更是觉得苏泽在长宁卫做得很好。
听说县学教谕要来,家老阿公和九姑婆也忙着过去迎接。
海瑞对两位长者行礼,然后说明了的目的。
“我是为方府君家小姐做媒而来的。”
家老阿公看向苏泽,立刻明白了是知府家要和苏泽结亲?
九姑婆心中却是咯噔一下,想到了一个人影。
只可惜有缘无分啊,九姑婆内心叹息一声,苏泽要走科举之路,知府家小姐显然是良配。
长宁卫不大,苏泽要和知府家结亲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百户所。
林默珺正在百户所内练枪,当林良珺将这个消息告诉她的时候,林默珺紧握红缨枪。
她看了一眼今年长高了很多的林良珺,冷冷的说道:“换衣服,陪我练枪。”
感觉到了浓浓的杀气,林良珺全身发抖,他如今对于男女之事也有了些了解,老姐你可不要把气撒在我头上啊!
林良珺还是被血脉压制,成了林默珺的活靶子,等到林良珺被教训的快要昏过去之后,林默珺手持红缨枪看着海上。
苏泽的志向到底是什么?
东奥岛上,苏泽编户齐名,又让林默珺维持鹿大王的存在感。
苏泽宛如自虐一般的苦学,他所做的一切志向到底是什么?
林默珺的性格是从小就不服输的,她看着海上,又看着府城方向,沉默了良久。
大陆后是无边无际的海洋,林默珺想起苏泽描绘的广阔世界。
那知府小姐能陪他驰骋大洋?
踢醒装昏的弟弟,林默珺说道:“你替我去送贺礼!”
明代初期的三互法很严格,南人北官,北人南官,但是很快到了明中期就执行不下去了,因为出缺的官位可不管你南北。
三互法也要避姻亲,不过嘉靖年间只要不在同府就基本上没人计较了。
另外,不能在本地当官的三互法,是汉桓帝发明的,此法作为一种组织人事的潜规则,沿用至今。
就是那个汉桓帝,只能说历史真神奇。
第181章 数学技能升级
大明的士人婚礼习俗已经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差异了,大体过程就是男方下聘书,然后女问吉日,最后商定下婚书,就算是达成婚约了。
方望海要赶着去江南上任,自然是一切从简,不过苏泽也准备了一份还算是丰厚的彩礼,送到方知府的家中。
除了正常的彩礼项目,银饼、丝绸、鹅、酒和茶之外,福建地区也有送海货,也就是鱼胶为聘礼的习俗。
再加上一批从海上抢劫来的香料花椒,花椒一串上结很多的果子,意味着多子多福,从汉代开始就是寓意吉祥的结婚礼物,也被苏泽塞进了彩礼中。
明初提倡节俭之风,彩礼往往都是仪式性的。
从景泰年开始民间风气日渐浮夸,彩礼也开始日渐加码。
不过在这个时代讲究一个礼尚往来,彩礼和嫁妆都是相对应的。
从明代中期开始,厚嫁的风气盛行,如果嫁妆不超过彩礼,就会被人耻笑是“卖女儿”,新妇在婆家也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方知府也没想到苏泽的聘礼这么丰厚,他连忙和李夫人商议,又给嫁妆单子中添加了几样宝贝,总算是超过了苏泽送的聘礼。
女方收下男方的聘书,将新妇的嫁妆单子送到男方家里,这就算是完成了订婚的环节了。
大明律中就已经承认了订婚的法律关系,如果此时一方悔婚那就要退回彩礼,悔婚的一方还要受到笞刑的惩罚。
这场婚礼还是轰动了延平府。
府衙张推官听到消息大喜,方望海曾经做过苏泽的府试考官,还录了苏泽做案首,现在和苏泽结亲,那不是妥妥的科场弊案?
张推官连忙向京师的好友写信,让这些言官以此来攻击方望海。
方若兰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浑浑噩噩中自己就已经和苏泽订婚。
婚期虽然没有确定,但是大概就在苏泽乡试结束之后,不过要等到方望海有假赶回来才能成婚。
对于这场婚事,方若兰自然是非常满意的,这几日她在闺房中读着苏泽写的那首纳兰容若的诗,心中还有些患得患失。
能写出这样的诗,此等有情人,婚后也会对自己好吧?
唯一不爽的,是李夫人加强对方若兰的管束。
如今已经有婚约,若是方若兰再去见苏泽,那方家的声誉就彻底毁了。
李夫人甚至暂时戒掉了马吊,日日带着方若兰练习女工。
这可把方若兰折腾惨了,她从小兰质蕙心,教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偏偏就是这个女工不开窍。
手指头都被扎烂了,绣出来的鸳鸯绣被还是像两只鸡,气的李夫人大骂她朽木不可雕也,赶紧在城内物色技艺精湛的绣娘,买下来当做方若兰的陪嫁。
等婚事定下,方望海再次召见苏泽。
因为还没成婚,所以苏泽拱手称呼世叔,方望海也是一口一个“贤侄”喊着。
方望海开门见山问道:“贤侄,此番朝廷让我筹备钞关,你可还有什么要教我的。”
苏泽从怀里掏出一本笔记,递给方望海说道:
“世叔,这是我对钞关法的思考,都写在上面了。”
方望海接过来打开一看,随即大喜。
这是苏泽提出的详细方案,为此苏泽还绘制了江浙的水文图,向方望海建议在什么地方设置钞关。
大明原本就有钞关,苏泽的钞关法不过是改良,通过“抵扣”商税这种方式,让朝廷能够掌握钞关征税的情况,从而避免税款流失。
而对原本钞关的改良,苏泽也提了一全套的建议,其中包括如何对付胥吏,如何委派人手稽查走私,如何印制防伪的完税凭证。
方望海简单看完,只觉得醍醐灌顶,对于去江浙收钞关税更有信心了。
“若是贤侄能陪我去江南,大事已成,不过科举才是正途,你这些日子好好备考,搏个举人功名回来!”
方望海又怕这等佳婿心高气傲不肯结婚,连忙又说道:“若是不中也没关系,大丈夫先成家再立业,等乡试结束后我找个机会告假回来,尽快把婚事办了。”
方望海叹了一口气说道:“朝廷给的期限紧,我不得不动身了。乡试的事情无须我多言了,这些是延平府衙内能用得上的人,有的人已经历经几任知府了,说不定你还能用上。”
苏泽一看,这是府衙典史书吏的人员名册,方望海不仅仅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履历,还将他们的个人喜好和家族情况记录在上,苏泽明白这是未来老丈人留给自己的政治财富。
方望海又说道:
“府衙李通判和我关系不错,不过他性格懦弱手段不强,真的有事找他也没用。”
“府衙推官张思敬,虽然是我的同年,但是此人气度狭隘,性情乖戾,又因为被贬谪嫉妒我。若是你遇到麻烦不要找他,我留给你几封书信,若是有麻烦去福州府找他们。”
苏泽接过这些书信,原来是方望海写给福建布政使、福建按察副使和福建提学的信,苏泽知道这是方望海留给自己的人脉关系,心中一暖。
看来方望海是真的将自己当做半个儿子看待,这等于将他在福建经营多年的政治资产都交给了自己了。
方望海又掏出两封私信。
“这是世叔我写给顺德梁有誉的信,他是我同科的好友,因为身体不好在顺德归家养病。”
苏泽肃然起敬的说道:“可是诗名遍天下的粱比部?”
方望海颇为惊讶的看着未来女婿,梁有誉和李攀龙、王世贞在刑部结社,号刑部诗社,在南北直隶很有名气。
只是没想到苏泽竟然也知道他们的名声。
苏泽当然知道,梁有誉可是嘉靖七子之一,是明中期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人物。
方望海又拿出一封信:“这是给我同榜状元陈谨的信,他刚刚被贬为惠州知县,不过陈德言在同科中依然影响巨大。”
方望海将书信交给苏泽说道:“此二人虽然官不及前面那几位,但都是世叔我的至交,若是遇到大事可以求助。”
苏泽立刻明白了未来老丈人的意思,前几个人都是普通关系,若是小事可以走动,遇到大事只能去广州找后面这两位,他们虽然一个被贬官一个闲居在家,但是在大明文坛政坛都有影响力。
苏泽当然知道在大明朝被贬谪是正常的,历史上陈谨这位状元公,贬谪了一年后就在徐阶的推动下调回了南直隶,后来还担任过会试的同考官,这是大明阁臣的培养路径。如果不是陈谨遭遇意外早亡,说不定也能进内阁。
梁有誉虽然在家养病,如今李攀龙王世贞的文坛地位日益高涨,七子的名号也逐渐打响,现在已经有人在梁有誉家附近结庐求学了。
更重要的是梁有誉的老师黄佐还在,这位可是当年和王阳明辩过经,和夏言对骂过的大儒,是当世之文宗,岭南学派的领袖。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民国投机者权臣[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叛徒[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铁血德意志[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隋末之乱臣贼子[精校版]巨浪[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晚唐浮生启明1158[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黑道特种兵军火帝国弹痕[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