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53节

作者:肥鸟先行
苏泽说道:“原因很简单,困兽犹斗,任何一个王朝灭亡之前,都会积攒全部的力量来这样一次的决战,因为大明拖不起了。”
与此同时,李成梁也在大朝会上,提出了全体动员最后决战的奏章。
这份奏章是山蒿先起草的,李成梁一字不改直接在朝堂上念了出来。
抛开那些修饰性的词汇,整个奏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山蒿先一贯在呼吁的——
明廷等不及了。
山蒿先的论点还是在《六国论》上,他用“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为主要观点,提出最后决战期限这么一种说法。
山蒿先的这份奏章颇具有东南争论文章的风格,苏泽提出的“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这种政治观点不仅仅影响了东南的官员体系,山蒿先也用了同样的说法。
山蒿先在这份大奏章中,列举了如今明廷仅存的战争实力。
这其中包含了山东和京畿地区的军工坊,山西的煤矿,草原的战马和毛皮,以及通过海域贸易获得的部分利润。
当山蒿先将这些列举出来之后,明廷那些反对打最后决战的人都沉默了。
在南京,苏泽对着申时行说道:
“现在不是我们要和明廷来一场大决战,而是明廷要和我们来大决战,因为再不进行大决战,他们就再也没有大决战的机会了。”
“汝默,你算算,仅剩下山东、京畿这两个工业中心,靠着山西一省的资源,就算是有部分走私海上贸易补充,明廷不进行大决战,还能支撑多久?”
申时行沉默了。
苏泽又说道:“明灭元的时候,元廷还能跑到草原上,如今大明还能跑到哪里?草原还是关外呢?”
申时行说道:“既然如此,只要拖下去就能赢,为什么还要打大决战呢?我们只需要继续拖下去就行了啊。”
苏泽摇头说道:“不,如果单单从军事上说,确实是明廷更需要这场大决战,但是从政治上,我们更需要这场大决战。”
申时行都快要被绕晕了,苏泽说道:
“首先是我们内部的因素,陆军部需要一场大决战,无论如何,军官也是我们东南的一股力量,这是他们的诉求,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基层的军官,都渴望这场最后建功立业的机会。”
申时行想了想,还是点点头,作为一名文官他反对军事因素介入政治,但是如果过完全排除军事对政治的影响,那也太过于玄幻了,特别是在一个国家建立初期,军队都是相当支柱性的力量。
虽然东南靠着苏泽的个人威望和初期的制度建设,让陆军部海军部在内阁的话语权不高,但谁也不能否认将领和士兵们的政治影响力。
这也是虽然申时行反对这个决战山东的计划,但是在内阁表决的时候却投了弃权票的原因。
苏泽继续说道:“当然,这个理由汝默你觉得牵强,还有理由,我们也需要一场决战,来让所有人看到旧秩序的粉碎,以及我们建立的新秩序。”
苏泽放下手里的东西幽幽的说道:“万事万物都有终结的一天,明廷也需要这么一场葬礼。”
“这场葬礼可以让那些旧时代的人有一个凭吊的地方,给那些遗老遗少办的最后一次仪式,这之后再眷念旧时代的人,也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浪了。”
“这场葬礼也是给新时代的人一个墓碑,让大家知道日后的新生活是怎么来的,给那些在最后之战前,以及最后之战中牺牲的人一个立碑纪念的地方。”
“我们需要这么一场葬礼,大明也需要,既然如此,这场决战就一定会打。”
在京师,等到李成梁念完了数据,说明了局势之后,就算是李太后也已经明白,如果继续干耗下去,明廷就彻底没有未来了。
一场决战胜利也许不会让大明摆脱困局,但是如果继续不战,那就再也没有翻盘机会了。
明廷和东南大都督府,同时下发了总动员的命令。
第667章 张居正的地域黑
双方都需要一场决战。
但是这个决战的战场选择其实并不多。
可这个世界最大玩笑就在于,在给出决战的必要性后,历史也给双方划定了决战的地点。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双方都决定了决战之地就在山东。
对于这个决战地点的选择,大臣们的意见不多。
徐渭这种懂得战略的大臣,自然明白山东决战的重要性,对于申时行这类没打过仗的,并不觉得决战地点有多么重要。
在天津,王世贞再次带着礼物探望张居正,此时张居正用了一些新的药物,身体又康复了一些,现在已经能够在本家子侄的搀扶下站起来活动了。
今天春光正好,张居正坐在后花园看报。
王世贞已经在张家很熟悉了,张居正寓居在天津的宅子也不大,他直接走进后花园。
张居正放下报纸,引着王世贞坐下。
“叔大兄,你看报纸了吧,看来朝廷是选择在山东决战了。”
张居正点头说道:“我已经看了报纸,山东决战是朝廷为数不多的选择,如果我是李成梁,也会选择在山东决战的。”
“这是为何?”
张居正说道:“敌强我弱,那自然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决战,关外之战虽然宣传是大捷,咱们这位大将军还从关外运回来了大量女真人的头颅堆成京观,但是这些都是假的,官军退守山海关,这才是战争真实的结果。”
“李大将军连自己起家的关外都丢了,再不决战就没有机会决战了。”
两人语气中都透露出一丝惆怅和惋惜。
无论明廷如何,这都是他们前半生为之效力的地方,眼看着旧时代将要被埋葬,总让人有些惆怅。
张居正又说道:“李大将军手上两个嫡系,一個是从关外带进来的辽阳铁骑,不过这些年南征北战也消耗了不少,在大沽决战的时候更是损失惨重。”
“后来重新组建的辽阳铁骑,也已经不复原本的战斗力了。”
“第二支力量,就是他在山东编练的新军,这才是李大将军的嫡系中的嫡系,所以关外可以丢,山东不能丢,要决战只能选择在山东!”
王世贞恍然大悟,也难怪如今报纸上都在给山东决战宣传,原来是这个原因。
在明军势力最强的地方打一场山东决战,这是李成梁的计划。
这场战争如果败了,那东南军队长驱直入京师,明廷彻底灭亡,李成梁无论生死,也算是给明廷的史书写上了结局,也算是某种方式的名留青史了。
如果打胜了,那明廷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李成梁可以靠着这场胜利的威望整合军队和民生,期待下一次的战争。
王世贞突然说道:
“其实这场决战对大明意义更大?大明不能输只能赢,但是东南输赢并不重要?所以反而是东南更需要这场决战?”
张居正赞许的点头说道:“是的,其实东南那位大都督,要比李大将军更渴望这场决战,所以也就由着他选择决战地点了。”
原来还有这么一层的考量,王世贞感觉自己又对政治多了一些理解。
张居正又说道:“其实李大将军有一点还是想当然了。”
“什么?”
“山东。”
“啊?”
张居正指着报纸说道:“你看看这几份大明官方的报纸,都在夸山东对朝廷的忠心,说齐鲁是忠顺之地,和东南那些反贼根据地不同。”
“我也是从东南报纸上学到一个词,叫做‘地域黑’,咱们这位大将军就是‘地域夸’,是为了笼络山东的豪族和军人,为了这场山东决战来造势。”
“但实际上呢?”
王世贞和张居正都不是山东人,讨论这种地域话题自然没有什么负担。
王世贞说道:“难道不是吗?齐鲁之地乃是文圣故乡,对朝廷一向恭顺,我当年在刑部当官的时候,就听说天下推官半山东,山东举人出来当官也是最多的,难道不是对朝廷最忠心的?”
张居正笑了一下说道:
“我且问你,当年秦灭六国,最难的两场战争是和谁打的?”
王世贞熟读史书,直接说道:“自然是灭赵和灭楚之战了。”
灭赵就是长平之役,这场战役坑杀赵人二十万,几乎将一代赵人青壮屠杀干净。
灭楚也非常惨烈,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和秦争霸多年的楚国,等秦统一天下的时候,只能说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这自然是包含了楚国对秦国的反抗,但是“三户”也同样说明,楚国在秦灭楚战争后人口的急剧减少,也可以看出楚国抵抗的激烈。
张居正说道:“那齐国是怎么投降的呢?”
王世贞愣了一下说道:“秦军入临淄,齐王降。”
张居正点头说道:“齐国可以说是战国诸国中投降最顺利的,同时也是损失最小的。”
张居正说道:“山东之地,虽然是文圣故里,但是山东之地一向是无险可守,几千年来都在天下归属的战争中没有出过决定性作用。”
“是因为齐鲁之地不强大吗?是因为齐鲁之地不富庶吗?”
“要我说,齐鲁之地可以作为帝国之肱骨,却不可以做帝国之肝胆。”
王世贞立刻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人心这个东西虽然有时候虚无缥缈,但是在战争中也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如果山东的民心并不如张居正所说的那样可靠,那决战的结果可能也不如李成梁预想的那样乐观。
张居正随即笑了笑说道:“我说的不过是民心风俗,也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只是山东之地本来也是无险可守,并不适合决战,在山东决战一旦败了,那整个京畿和河北就都要丢了。”
王世贞突然说道:“那天津?”
张居正点头说道:“京津一体,如果山东一丢,天津肯定是首当其冲的。”
王世贞叹息一声说道:“看来咱们这位大将军,也是迫不得已才决战的啊。”
在朝堂上,李成梁调集一切资源,甚至还向土默特的新汗黄台吉汗借兵借马,终于凑出了最后一支军队。
.
第668章 另一个战场
就在双方紧锣密鼓的筹备最后一战的时候,草原。
面对明廷的使者,被明廷册封为顺义王的土默特可汗黄台吉非常的恭顺。
自从取代父亲俺达汗成为蒙古可汗之后,黄台吉的感觉是如坐针毡。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位置,如今是多么的烫手山芋。
蒙古,实在是衰败的太快了!
火枪和火炮的出现,极大的削弱了蒙古骑兵的发挥空间,这种改变并不是单纯军事上的胜负。
在野外决战,一支骑兵和一支火枪兵遭遇,火枪兵更大可能获胜,但是火枪和火炮让骑兵无法攻献汉人的城市。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衣冠不南渡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民国投机者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无家[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晚唐浮生启明1158[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军火帝国调教太平洋[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朝为田舍郎[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猎谍[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