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112节

作者:神枪老飞侠
樊瑞瞪着一双魔眼:“你不认得我‘混世魔王’之名?放着我在此,凭你也敢叫阵?”
单廷珪也是个倨傲的,自负五百圣水军的毒水葫芦,比神火军还凶残,当即引军上前,就要喷射毒水。
樊瑞见他真个敢上,不由大怒,急忙取出高廉所赠那面聚兽铜牌,把剑连连敲动,口中念念有词,那三百魔兵,只觉怀中飞沙走兽乾坤袋不断跳动,都急忙取出,冲到阵前一撒,但见一阵黄沙铺天盖地卷去,无数猛兽自魔兵阵中扑出,当真是——
大蟒蛇身躯十丈,巨牙象高似重楼;鼍龙上岸施威武,猛虎下山欲吞牛;
金钱豹子悄探爪,卷毛狮子怒摇头;群狼野猪冲阵入,熊罴猞猁奔难留。
这等声势,惊天动地,腥臊之气,扑鼻而来,圣水军何曾见过这般异象?一个个骇然惊叫,手中葫芦里毒水,不要命地乱喷,结果透过这些猛兽形体,尽数洒落在自家阵列中,顿时疼得怪吼怪叫。
其他没被喷中的,还以为同袍都是被猛兽所噬,越发将毒水乱射。
只听樊瑞哈哈大笑,念个收法之诀,将铜牌连敲三下,漫天砂尘,化为一把把黄沙,夹着那白纸剪成的猛兽,都归入乾坤袋中。
再看场中,五百圣水军,大半死绝,只有几十个侥幸得活的,也是各带伤损,若非单廷珪的马儿被猛兽所惊早早跑开,怕也难逃一个死字。
樊瑞目中异彩连连,暗自狂喜:我得了这个大术,千军万马也能纵横,何愁不能助我哥哥重振华夏之威!
将手中剑往前一指:“呔!尔等小丑,不敬高人,此取死之道也!如今侥幸偷生,不下马投降,还待顽抗么?”
单廷珪嚎啕大哭,魏定国看他损失之大,远胜自己,心中倒是好受了些,摸着脸上火灼之处,火辣辣疼痛,不由怒道:“妖道,用术伤人,算什么好汉?我辈好男儿,当在兵刃里见高低!你敢不用妖法,和本将军决战么?”
樊瑞狂笑道:“本魔王那些小术,不过取乐罢了,只这身剑法,才是老子安身立命本事,你若不怕死,且待一剑取了你人头!”
魏定国激他道:“若不使妖法,你便是个废物,本将军单手也能杀你。”
樊瑞大怒,策马舞剑奔出,直取魏定国,魏定国大喜:中我计策也!当即挥刀迎上去,两个叮叮当当战在一处,战了七八合,魏定国喜色愈浓:这厮剑法不过如此!
这时单廷珪抹去眼泪,大叫道:“圣水军五百儿郎之仇,岂能不报?”策马杀了上来,魏定国一惊:蠢材,你一来夹攻,他有了借口,使出妖法怎么办?
说时迟,那时快,单廷珪一心报仇,飞马奔来,手中枪直取樊瑞,樊瑞便使宝剑去挡,魏定国看出破绽,暗下狠心:不能等他做法,趁这机会一刀了结他!
当即大吼一声,尽全力挥起铜长刀,正欲劈落时,只见樊瑞始终垂着的右手猛地一动,一道黄光激射而来!
有分教:返火回风道术高,飞砂走兽命魂消。谁说剑术非绝技,一道黄光落九霄。
第223章 小哥原来亦阔佬
樊瑞这个人,素来狂傲。
底气何在?四个字:法武双修!
法术就不说了,单论武功,至少在绿林中,足称一句“非同小可”。
他那一手剑法,不过掩人耳目,真正本事,还在右手的流星锤上。
一般人使的流星锤,也不过拳头大小,樊魔王这锤子却是别有传授,足有灯笼大小,能做大锤使唤,也有铁链绕臂,可以飞出伤人,端的是神鬼莫测。
当初刘唐何等武艺?若无曹操提醒,早被一锤打杀;
曾家五虎这般煊赫,老三曾索,也要遭他一锤砸死。
魏定国的武艺,难道还高过刘唐、曾索?
况且他先自高高举刀,中门大露,眼见樊瑞出手,一团黄光呼啸而来,心知不妙,忙欲格挡,哪里来及?不由失声惊叫:“却是死也!”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呜嗷”一声龙吟,一道浩大青光凭空乍现,后发先至,正正撞在黄光之上,当的一声响亮,恰如青龙吞日,连着那黄光一起疾飞出四五丈,这才势尽落地。
众人看去,却是一个大铜锤,上面铁链已被切断,旁边还有一条青龙偃月刀。
这时才知,乃是关胜看出端倪,赶上不及,只得掷出手中大刀,撞飞大锤,救下魏定国性命。
樊瑞这一惊非同小可,趁着水火二将发呆,扭身就走。
那二将随即惊觉:去了流星锤,这厮一柄剑挡得住谁?
同时大叫:“妖人休走!”径直追上。
关胜拔出腰间宝剑一招手,带领全军冲锋,欲趁樊瑞心慌意乱、施展不得妖术时,大破这一路伏兵。
只是他们哪个知晓?樊瑞的两名副将,可不是虚好看的。
“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两个,颇受老曹重用,让他两个单独去练团牌手,建了不少功勋。这一回难得和老大哥重温旧梦,难道还似过去般事事都要赖他指挥?
眼见樊魔王败阵而回,两个也不用他吩咐,一声号令,五百团牌手齐舞团牌,向前接应出去,便如开门般两边一散,放了樊瑞入内,随即合拢,都把团牌举起,任水火二将刀砍枪戳,打得团牌当当作响。
李衮自侧面冲上来,挥剑就砍,单廷珪舞枪招架,不料后面项充手起一飞刀,正扎在单廷珪屁股上,翻筋斗落马,被那牌手们一拥而上,吞入阵势里擒了。
魏定国见了连忙来救,被项充舞短枪缠住,战了两合,李衮放出标枪来,扎翻了魏定国马匹,魏定国随着马匹滚倒,也被团牌手们按住擒了。
后面关胜见了大惊,暗想道:“这两个贤弟救我性命,如今岂能不顾他?”当下挥兵来救,却见项充、李衮望他一笑,双双退入阵中,随即,无数标枪、飞刀漫天飞射。
这种近距离下,标枪杀伤威力,远胜弓弩,不过两三轮,官兵彻底大溃。少数人四面跌撞而逃,多数人大哭跪地请降。
关胜连青龙刀都不曾拣回,便被宣赞拉着他辔头,直向斜刺里逃去,两个心慌意乱间冲进旁边一条狭窄小路,拼命狂奔一阵,不见了后面追兵,这才安心。
这条路深藏在林中,也不知通往何处,两人不敢往回,只得硬着头皮走去,走了不知多久,忽然眼前一亮,终于又回到了大路上:前面不远,正是郓城县城。
之前人强马壮,还敢打此处主意,如今军马散尽,只剩他孤零零二人,如何还敢轻入此县?
宣赞道:“仁兄,小弟意思,我两个绕过此城,直接去巨野县,那里是济州州治所在,那梁山势力,总不可能连知府都勾结了吧?”
关胜垂头丧气道:“只好如此。”
他两人酣战了一日,早已人困马乏,强撑着从郓城县外绕过,又走几里路,正见一个野店,高高挑着酒望子,顿时只觉喉中喷火,商议道:“且胡乱买碗酒吃,再让店家弄些草料喂马,不然人能支持,马如何抵受?”
当下下马,来到酒店前系了马儿,推门就入:“店家,且与我……”
与我甚么?不知道。
为何不知道?因为他后半句话不说了。
甚么缘故不说了?
只因看清了这小店里坐着的众人,都似笑非笑看向门口。
这些人,宣赞虽然不识,关胜尽数认得:曹操、卢俊义、燕青、李逵、时迁、焦挺、雷横、朱仝。
曹操起身,笑吟吟抱拳道:“关将军,算着你今天应该由此过,武某已是等候大半日了。”
关胜丹凤眼瞪起,如欲喷火:“你这厮,究竟是什么人?”
曹操一摊手,惊讶道:“阳谷县都头武植啊!”
见关胜板着脸不言,曹操一笑,摇头道:“正式的身份,的确只此一个。倒是有些私下里的身份,也可同将军说说——在下也是铜雀商行的东家,亦是曾头市的幕后老板,勉强算梁山、二龙山的大哥……总之人在江湖,难免有些牵扯不清的关系,哦,还有青、登、密、莱四州兵马,如今都是我的兄弟们掌管。”
前文说过,关胜和曹操相见之初,就对他生出极强的好感,就好比那青春貌美的多情女郎,被目不识丁大腹便便的阔佬重金包养,随后遇见了一个知情识趣、每句话都说到心里去的神枪小飞侠,忍不住心旌摇动。
但是实话实说,一般情况下,女郎的心旌哪怕摇成了狗尾巴,也很难付诸行动,只因爱情固然美好,但现实始终是现实。
除非这个女郎忽然发现,这个小哥哥居然比那些阔佬还要阔气——这样的爱情,就比较容易让人不顾一切了。
关胜倒吸一口凉气,小哥哥,啊不!武孟德果然有实力!
明面上虽只是个都头,私下里却是横踏山东黑白两道的“总瓢把子”。
他直直望着曹操:“武兄藏得这么深,欲不利于大宋乎?”
曹操哂笑,摊开手,诚恳道:“宋廷自家已是天怒人怨,若无强邻窥伺,或能苟活些年,可北方金国如日之初升,一旦灭辽,便要灭宋。以宋之习性,必然要牺牲国家以保他赵氏,武某觉得此举不可取也!”
他收起笑容,正色道:“关将军,可愿与武某共谋大事,待天地倾时,以此身躯,为国家柱?”
有分教:前身缘浅美髯公,今世义结关胜忠。麾下虎狼羽翼满,一生事业起山东。
第224章 集众望群虎归山
曹操正式道出招募之意,关胜肃容,沉默不语。
众人都不由瞩目,连李逵都瞪着牛眼,欲看关胜如何应对。
关胜脑海中天人交战,缓缓闭上双目,幕幕往事,种种思量,流水般滑过眼前——
他想起自幼习文练武,吃尽多少辛苦,不敢有丝毫怠慢,只为一个重振门楣的信念。
想起少年时风发义气,结交豪杰,欲引为将来臂助,彼此扶持,一同建功立业。
又想起出世十余年,在区区巡检职位上沉沦难进,一腔壮志,渐渐凋零,心头热血,暗暗冷寂。
这次宣赞保奏他挂帅出征,本以为苦尽甘来,自信满满,谁知虎头蛇尾,万五大军灰飞烟灭,只剩自己和宣赞两个,虽未回京,但“代罪之身”的头衔,怕是已经难逃……
关胜嘴角,不由浮现一丝苦笑。
脑海中,忽然想到曹操那日所说:若战局不利,想想三句老话。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反复咀嚼数遍,关胜忽然开口:“武兄,梁山之上,其实猛将不缺。”
曹操毫不犹豫:“金辽西夏,更有无数猛将,如何不缺?”
关胜点点头,又道:“关某幼习兵法,自诩知兵,却被武兄玩弄于鼓掌而不自知,可见终是纸上谈兵,全无一用。”
曹操微微一笑:“汝尚未出京,我已察三路征伐之事,各路军马多少,领兵者谁,系数知之。这一战,我知己、知彼,你不知己、不知彼,此战之败,早已注定,倒不在汝用兵高低。”
关胜又点点头,睁开眼,和曹操对视,苦笑道:“关某终究食过宋禄。”
曹操道:“宋不来攻,我不往灭,武某早就有言在先,欲扶国家、安万民而已,非图造反。”
关胜深深点头,俯身下拜:“既然如此,关某愿降,鞍前马后,九死无悔。”
曹操仰头大笑,走过去扶起,满脸爽朗自得:“哈哈哈,有云长……公之后人助我,安虑前路艰难也。哈哈哈哈。”
关胜见曹操之喜,发自内心,亦不由暗暗感激:不料武兄如此重视于某,某这身本事,卖他何妨?
回头看宣赞:“贤弟,你如何打算?你若无意在此,愚兄自向武兄求情,放你归去。”
宣赞丑脸上浮出苦笑:“回去?回去我却不愿。我想哥哥既然肯降‘武孟德’,自然不会看错人。他若不弃,小弟一发愿降。”
曹操大喜:“久闻‘丑郡马’之名,威震中外,今日得君,如虎添翼也。”
宣赞闻言拜倒,曹操扶起,卢俊义起身笑道:“恭喜仁兄,又得了两员奢遮兄弟。”
李逵亦笑道:“这般喜事,岂能不饮酒?不写诗?”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宋时[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明血[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琅琊榜[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